工作轉職指南(下)-轉職中的進修與轉職後的職場適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上一篇文章有幫大家進行轉職前的五大項資源盤點,一起思考轉職前的事前準備工作有哪些。這一篇文章會接續協助大家思考自己轉職的方向,與大家談談轉職過程中的進修重點,以及轉職後的職場適應上,大家可以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轉職過程中,如何決定進修的方向。在我提供職涯諮詢的過程中,發現轉職的人們可以粗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明確轉職方向,已經鎖定好下一個轉職目標職缺的人,另一類是:考慮要轉職,但還不確定下個目標職缺或目標產業為何的人。

  針對前者,也就是有明確轉職方向與目標職缺的人,狀況比較單純,我會建議轉職者直接針對目標產業、目標職缺所設定的門檻與專業條件,看看自己還有缺少哪些專業技能、語言能力、證照或學經歷,盡可能在投遞履歷之前,就報名相關課程,甚至進一步報考在職進修專班,或者就讀相關專業的研究所,把相關門檻、條件都備齊。

  針對後者,也就是考慮轉職,但還不確定下個目標職缺或目標產業為何的朋友們,你們的狀況稍微複雜一點,我會建議尚未了解自己要往哪個產業或職缺轉職的你,需要先針對職涯做「自我探索」(以下為行文方便,簡稱為「職涯探索」)。職涯探索的方式,可以透過職業測驗評量工具來自我檢核,藉此更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或工作風格(詳見備註二);另一種方式,可以自己就個人的學歷、專長、特質與個性等「內在條件」,列出「優勢」(Strength)跟「劣勢」(Weakness),就自己有興趣跳轉的產業當前的產業生態與趨勢、薪資福利、景氣等「外在條件」,列舉出機會(Opportunity)與威脅(Threat),就完成了個人的SWOT分析了。再來,說到職涯探索,有不少轉職者從小到大都沒有太多資源或機會去探索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可能是被錢追著跑,或者可能只是想要有工作做就好,很少有機會用「我的興趣是什麼」的角度去思考求職,比較都是以「哪個產業/工作有缺人、我就去」的角度來思考工作。這樣並沒有不好,只是長期工作下來,必然比起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的人,來得更容易產生倦怠或工作耗竭,甚至工作到後期,會覺得工作是件痛苦的事,因為內心缺乏熱忱。我會鼓勵還沒有足夠職涯探索經驗的轉職者務必要有計畫地做「興趣」的探索。方式是,只要經濟跟時間許可,盡量挑選自己有興趣的課去上,去感受自己到底對什麼樣的專業領域有興趣、「有感覺」。若你的經濟條件相對缺乏,錢就要花在刀口上,鼓勵你可以善用政府職訓資源(詳見備註一),看看自己是否符合申請資格,若有符合,就申請補助吧!說不定還可以省下部分進修費用。上課時要認真上,認真地感受自己到底是否對這個專業領域的知識或技能感到好奇、有興趣,並把握課堂上與同學、老師交流的機會,才能真的達成自我探索、學習進修並兼顧人脈建立的目的,若喜歡那堂課,甚至就可以考慮將相關專業作為未來轉職跳轉的目標產業。切勿像是蜻蜓點水一樣,聽聽就算,沒有消化、也沒有複習也缺乏跟同學交流,這樣就浪費了那筆進修的成本了。


  講完了進修的重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轉職後的職場適應」。轉職後的職場適應,要把握三種態度:「從零開始」、「全力學習」、「接受失敗」。

一、 「從零開始」:不管你過去在哪裡工作,工作表現如何,轉職到了新的產業、新的工作,你就等同社會新鮮人,你對這個產業的生態與所具備的專業知能和技巧必然比其他同事、主管都還要生疏,不論你過往的社會歷練多麼豐富,到了這裡,你就是從零開始,不理解甚或不認同公司的地方,都需要虛心請教前輩,盡可能地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來因應這個職位的需要。甚至你的資歷、薪水,也因為產業別不同,都要從零起算,請大家務必要先有心理準備喔!

二、 「全力學習」:把自己當作海綿,舉凡你手上的業務內容、公司內部的規章制度、同事應對進退的態度、每個人做事的方式等等,都是你學習的素材。不同的產業、不同的公司必然有不同的文化,在適應不同文化與嶄新的業務內容時,多少會產生「文化衝擊」,如果自己感受衝擊過大、不太適應的時候,不妨把所有身邊的同事都當作自己的老師,請教他們:你是怎麼適應這裡的工作/環境的?你之前有沒有做過這項業務?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麼處理這件事?聽聽前輩的意見,然後盡量取其精華進行吸收,消化成屬於自己的養分與知能,應用到接下來的工作中。

三、 「接受失敗」:並非所有轉職都能如意順遂,也會有部分轉職會以失敗告終。如果在投履歷的過程中就常石沉大海,不妨進行履歷健檢;如果是面試過程中失敗、不被錄取,可以考慮進行模擬面試;以上兩種情況,我會建議大家同時重新盤點一次自身擁有的條件是否符合目標職缺的門檻資格,盡可能找到問題癥結點。如果是應徵上目標職缺,結果後續入職後才發現適應不良,那就需要思考:身邊是否有哪些資源是我可以應用,讓我把工作做得更好的?例如:身邊有前輩可以請教嗎?工作做不完/做不好,可以善用什麼方法增加我的效率/效能呢?如果已經透過各種方式盡力突破困境,但效果仍不彰,至少也可以對自己說:我已經盡力了!我問心無愧了!只要盡力嘗試到一定程度、時間,不需要弄到身心耗竭,就接受自己目前還不適合轉職到這個工作吧!接受現階段的失敗,也是重要的學習與體驗。現在不適合,不代表一輩子都不適合。適時放手,接受現階段的失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短期先去做其他可以餬口的工作,或找尋看看其他更適合自己的工作,不也是另一種職涯的可能?


  這系列的「工作轉職指南」文章已近尾聲。祝福大家轉職都能順利、成功!但若不順利或不成功,我想那也沒關係,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即便沒有「得到」順遂的轉職過程,我想過程中,必然也「學到」、體驗到很多不同的經驗,這些經驗,勢必會讓你更加了解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也會讓你更清楚自己喜歡什麼跟不喜歡什麼,只要你能認真地咀嚼每個經驗,統整出自己想做的/不想做、適合的/不適合的事情有哪些,一定能離你理想的工作更靠近一步的!


*備註一: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職業訓練資源請見以下連結資訊↓https://www.gov.tw/News_Content.aspx?n=26&s=523845

*備註二:「台灣就業通」網站上就有三種自我評估的測驗可做,包括:我喜歡做的事、工作氣質測驗、TWS工作風格測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71會員
294內容數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一定會說,我就是不知道該轉往哪個行業阿,這問題不可能有最佳解答 不管如何,你一定要先從『認識自己』開始 你真的了解自己十年後、五年後希望生活的模樣嗎? 當你可以有一個很清晰的圖像在你腦海(沒錯!一定要圖像才會足夠具體) 包含你想要的生活型態(朝九晚五、或許圖裡還有家庭和樂的溫暖氛圍、可能還有小孩
Thumbnail
你一定會說,我就是不知道該轉往哪個行業阿,這問題不可能有最佳解答 不管如何,你一定要先從『認識自己』開始 你真的了解自己十年後、五年後希望生活的模樣嗎? 當你可以有一個很清晰的圖像在你腦海(沒錯!一定要圖像才會足夠具體) 包含你想要的生活型態(朝九晚五、或許圖裡還有家庭和樂的溫暖氛圍、可能還有小孩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有幫大家進行轉職前的五大項資源盤點,一起思考轉職前的事前準備工作有哪些。這一篇文章會接續協助大家思考自己轉職的方向,與大家談談轉職過程中的進修重點,以及轉職後的職場適應上,大家可以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有幫大家進行轉職前的五大項資源盤點,一起思考轉職前的事前準備工作有哪些。這一篇文章會接續協助大家思考自己轉職的方向,與大家談談轉職過程中的進修重點,以及轉職後的職場適應上,大家可以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
Thumbnail
企業方通常會在七八月份會釋出大量職缺,一方面開放招募社會新鮮人,培訓公司的新戰力;另一方面,已有職場經驗、想轉職的大家也可以搭著這波順風車,整理過往資歷並投遞履歷,挑戰看看嶄新的職涯道路。
Thumbnail
企業方通常會在七八月份會釋出大量職缺,一方面開放招募社會新鮮人,培訓公司的新戰力;另一方面,已有職場經驗、想轉職的大家也可以搭著這波順風車,整理過往資歷並投遞履歷,挑戰看看嶄新的職涯道路。
Thumbnail
5月分陸續應該有很多即將畢業要投入社會、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有人可能打算學以致用,但也許有人還不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或是已經步入職場多年、江湖上打滾很久的老夥計朋友們,發現自己在職場領域裡越做越迷茫,但是不做現在的工作,一時也不知道該往那個領域發展才好。我的職業方向是什麼?該朝著那個領域發展?
Thumbnail
5月分陸續應該有很多即將畢業要投入社會、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有人可能打算學以致用,但也許有人還不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或是已經步入職場多年、江湖上打滾很久的老夥計朋友們,發現自己在職場領域裡越做越迷茫,但是不做現在的工作,一時也不知道該往那個領域發展才好。我的職業方向是什麼?該朝著那個領域發展?
Thumbnail
想要轉職無非是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但一定是如此嗎?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符合期望的工作呢?很多人在選擇工作時,會仿效成功人士的經驗談,或者參照一些看似有根據的方法來做決策,《換個工作更好嗎?》歸納出五個實際對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很有幫助的步驟,幫你避開地雷,讓工作越換越好。
Thumbnail
想要轉職無非是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但一定是如此嗎?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符合期望的工作呢?很多人在選擇工作時,會仿效成功人士的經驗談,或者參照一些看似有根據的方法來做決策,《換個工作更好嗎?》歸納出五個實際對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很有幫助的步驟,幫你避開地雷,讓工作越換越好。
Thumbnail
本篇是分享自己從大學畢業這四年來所摸索出的職涯探索心法,希望可以給還在職涯探索的新鮮人們參考。
Thumbnail
本篇是分享自己從大學畢業這四年來所摸索出的職涯探索心法,希望可以給還在職涯探索的新鮮人們參考。
Thumbnail
各種環境因素讓我們開始思考轉職的可能性,然而當開始嘗試踏出舒適圈、到要執行的地步時,卻又會因為各種藉口打退堂鼓而放棄。  
Thumbnail
各種環境因素讓我們開始思考轉職的可能性,然而當開始嘗試踏出舒適圈、到要執行的地步時,卻又會因為各種藉口打退堂鼓而放棄。  
Thumbnail
進修當然也是職涯困境的解決之道,而且終究不會是浪費時間;但如果沒有先找到自己的問題或興趣所在、在原本的工作上也沒花心思,所謂「進修」往往只是另一種逃離現實的方式而已。
Thumbnail
進修當然也是職涯困境的解決之道,而且終究不會是浪費時間;但如果沒有先找到自己的問題或興趣所在、在原本的工作上也沒花心思,所謂「進修」往往只是另一種逃離現實的方式而已。
Thumbnail
離職前必須想清楚的事,你做了嗎? 她是公立大學冷門科系畢業,在學時沒特別想過之後要做什麼工作,所以成為社會新鮮人後,花了3年還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客服、櫃檯、研究助理、業務,一開始只有新創小公司願意用她,人力不足的狀況下,她得頂著低薪做2個以上不同職務的工作內容,撐了一陣子之後,因緣際會被推薦到
Thumbnail
離職前必須想清楚的事,你做了嗎? 她是公立大學冷門科系畢業,在學時沒特別想過之後要做什麼工作,所以成為社會新鮮人後,花了3年還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客服、櫃檯、研究助理、業務,一開始只有新創小公司願意用她,人力不足的狀況下,她得頂著低薪做2個以上不同職務的工作內容,撐了一陣子之後,因緣際會被推薦到
Thumbnail
你有想過你一生當中會換過多少次工作嗎?大多數的人在職業生涯當中,都換過幾次工作。而你的工作轉換是否能讓你的生涯發展不斷向上,有很大部分是來自於你的準備是否周全,以及計畫是否完善這兩個因素。
Thumbnail
你有想過你一生當中會換過多少次工作嗎?大多數的人在職業生涯當中,都換過幾次工作。而你的工作轉換是否能讓你的生涯發展不斷向上,有很大部分是來自於你的準備是否周全,以及計畫是否完善這兩個因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