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之死】 Chp. 2 - 和外星人對談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寧靜的午後,我走進了一家熟悉的咖啡店。那裡有經典的爵士樂流淌在空氣中,咖啡的香氣混合著書頁的味道,形成一種特有的安穩感。我和一位好友坐在角落的兩人座位上,彼此在舒適的氛圍中享受著咖啡。
閒聊中我敘述我最近的想法,它有著複雜的理論和前衛的觀點,我揮舞著手臂,試圖用言語繪製出我腦海中的景象。然而,我看到朋友的表情漸漸地變得困惑和疏離,他的眼神顯得遲滯,仿佛在我在說著來自不同星球的語言。
在那個午後,我意識到,無法將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傳達給對方,是因為我忽視了他可能對我的話題缺乏深入的理解。這種落差往往源於我們的「認知偏差」——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會在無形中塑造出不同的認知架構。因此,即使面對同樣的訊息,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解讀,而這就是認知偏差帶來的問題。

我覺得我永遠說的都是對的。

首先,與他人意見相左時,得注意不能向對方進行人格詆毀。儘管對方和自己的認知有所差異,但這並不意味著對方愚蠢,可能彼此之間的資訊就有落差,導致對話無法成立。再者,人格詆毀只會加劇雙方的對立和情緒化,並無法促進理解和解決問題。
其次,我們需要意識到任何人的認知有它的極限。而有一種概念被稱作「元認知」,它是指「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能力,但前提是它需要一定的知識水準,才能認知到自己知識的不足,也就是之前提過的鄧寧克魯格效應。當一個人的知識水準過低時,可能高估自己的能力,導致自我感知與實際表現存在差距。
此外,平等偏誤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認知偏差。它指的是能力差的人更容易主張自己的觀點,而能力較強的人則更容易接受對方錯誤的提案。這可能導致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情況。在溝通和決策中,我們應該以客觀的標準評估和選擇觀點,不受個人能力的影響。
最後,確認偏誤是另一種常見的認知偏差,它使我們傾向於接受符合自己成見的資訊,而排斥對自己觀點構成威脅的資訊。為了避免確認偏誤,科學家通常會進行同儕審查,以質疑和挑戰假說,確保研究結果的客觀性。這也提醒我們在溝通中要尊重事實,不被私人情感或機構效應所左右。

潛藏在暗處的威脅

除了以上認知偏差之外,還有一些認知偏差會帶來社會中的危害。
舉例來說,陰謀論在特定情境中受到人們的歡迎,尤其是被社會排斥且權力相對薄弱的人群,常常尋找特定現象的解釋以緩解自身的無力感。社會動盪不安以及傳播媒體的作用,使得陰謀論得以大肆宣傳,進而破壞公民社會和文化價值。
此外,偏見也是一個常見的認知偏差,它可能導致我們對他人進行不當的歧視性評價。例如,有人提到亞洲人都是矮子,就是一種偏見。它直接將特定民族與某種特性畫上等號,卻忽略了常態分布及統計數據上的偏差值。
另一方面,也因為偏差值的存在,讓人以為能避開危險。例如說酒後駕駛,數據上明顯表示喝酒後高機率會發生車禍,但當事人可能會認為自己能夠避開風險,從而導致災難發生。
所以當數據對我們的觀點不利時,我們不應該主張數據有誤,而是應該更客觀地評估和理解數據。

反思

人們為了維護自己的主觀價值觀,才形成各種認知偏差。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略客觀證據。我們應該保持開放的思維,接受不同觀點的存在,並以批判性思考和客觀分析來判斷和解決問題。
總結來說,認知偏差對溝通和理解他人觀點有著重要影響。我們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認知有限,避免人格詆毀,並以科學事實和證據為基礎來評估和解釋現象。同時,我們應該避免陷入各種偏見,保持開放和批判性思維,以促進有效的溝通和理解。以下一些應對策略,能夠協助我們克服認知偏差:
1. 增強元認知能力:認識到自己的知識有限,並持續學習和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這有助於我們更客觀地評估自己和他人的觀點,並願意接受不同的見解。
2. 擺脫確認偏誤:意識到自己有傾向接受符合自己成見的資訊,而排斥對自己觀點構成威脅的資訊。主動尋找反駁自己觀點的資訊,並採取批判性思考的態度。
3. 確保多元聲音:積極尋求不同的觀點和意見,聆聽來自不同背景和經驗的人的聲音。這有助於我們擴大視野,理解多元性,並減少對特定觀點的偏見。
4. 保持客觀和批判性思考:在面對信息和觀點時,應該運用科學方法和邏輯思維來評估和分析。避免基於情感和個人偏見做出判斷,並儘量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5. 尊重和理解他人:在溝通中保持尊重和理解,避免使用人身攻擊或歧視性言語。要真誠地聆聽他人的觀點,並嘗試理解他們的立場和經歷。
6. 不斷反思和修正:定期回顧自己的認知和溝通方式,檢視是否存在偏見和認知偏差。願意修正自己的觀點,並學習從他人身上獲取新的見解和知識。
綜上所述,認知偏差對溝通和理解他人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我們可以通過提升知識水平、尊重多元觀點、提高科學素養和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來克服這些偏差。這樣的努力有助於促進更有效、平等和理解的溝通,並建立更包容和融洽的社會關係。
0會員
4內容數
平時除了寫小說外,也要看書。可惜產出的速度,比閱讀的速度還要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之前聽過一些醫生的抱怨。不少病人身體出了狀況,第一時間會是去問GOOGLE,閱讀網路上來源不明的文章,再使用文章給予的偏方。到頭來病痛沒有改善,反而增加了醫生的負擔。讓醫生聽了氣得跳腳,抱怨到底誰才是醫生?
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除了關鬧鐘外,我們第一時間會做出什麼事?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之前聽過一些醫生的抱怨。不少病人身體出了狀況,第一時間會是去問GOOGLE,閱讀網路上來源不明的文章,再使用文章給予的偏方。到頭來病痛沒有改善,反而增加了醫生的負擔。讓醫生聽了氣得跳腳,抱怨到底誰才是醫生?
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除了關鬧鐘外,我們第一時間會做出什麼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網路無疑地帶來了知識的解放以及高度的便利性,然而,卻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知識權威形象的瓦解。Tom Nichols 稱該現象為「專業之死」(The death of expertise)
Thumbnail
《專業之死》,講述充斥虛假資訊的社會,我們所應該面對、解決的問題。作者湯姆・尼可斯以身在大學教育的職場,對於公民不尊重專業的現象大感無奈,於是刊登一篇頗有攻擊性的文章「專業之死」,直指社會上許多人以無知為榮,對專家的建議說不,儼然成為高人一等的優秀展現,卻對自己的無知不自知。
Thumbnail
疫情指揮中心公開因篩檢超量的校正回歸確診個案數後,當日Google Trend「校正回歸」一詞搜尋量達50萬,縱使中央及地方首長在直播中說明回補用意,新聞媒體也指出日本、英國等國家面對量能超載時,也用相同作法處理時間差、監測疫情走向,面對陌生新詞,不願了解與撻伐聲仍遍地四起,更有蓋牌、隱匿疫情之說。
Thumbnail
反智與反知識為何成為社會的主流?我們又該如何因應? 近幾年來英國脫歐、川普勝選美國總統等等,愈來愈多的真實事件似乎讓我們發現到反知識似乎成為社會的主流,而且敵視專家似乎形成一股不小的勢力。本書便來解釋這種反知識的成因、並且提出因應之道。
Thumbnail
2020年美國大選,不止美國左右兩派對立,儼然隨時有內戰爆發,連香港也分成「我登」、「我侵」,一時間比起黃藍之爭更形激烈。我們只能任憑不同外國新聞媒體刺激情緒,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罵戰不絕,彷彿隨著資訊浪潮上下起伏,各自我執手中的浮木,不能自控似互相碰撞。
Thumbnail
專家與素人的間的鴻溝該如何消弭?為何當今社會竟以「反智」為主流?高等教育與網路的普及反而讓大眾更無知,這又是什麼道理?作者於本書探究上述問題,犀利點評社會反智氣勢越演越烈之成因,並殷切地提出應對之道。
Thumbnail
--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網路世代好像讓我們已為那些網路資料都是我們的大腦了,讓我們開始覺得自己才是最正確的,遇到一些事情,我們可以就網路查一查,就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所有...
Thumbnail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Thumbnail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Thumbnail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網路無疑地帶來了知識的解放以及高度的便利性,然而,卻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知識權威形象的瓦解。Tom Nichols 稱該現象為「專業之死」(The death of expertise)
Thumbnail
《專業之死》,講述充斥虛假資訊的社會,我們所應該面對、解決的問題。作者湯姆・尼可斯以身在大學教育的職場,對於公民不尊重專業的現象大感無奈,於是刊登一篇頗有攻擊性的文章「專業之死」,直指社會上許多人以無知為榮,對專家的建議說不,儼然成為高人一等的優秀展現,卻對自己的無知不自知。
Thumbnail
疫情指揮中心公開因篩檢超量的校正回歸確診個案數後,當日Google Trend「校正回歸」一詞搜尋量達50萬,縱使中央及地方首長在直播中說明回補用意,新聞媒體也指出日本、英國等國家面對量能超載時,也用相同作法處理時間差、監測疫情走向,面對陌生新詞,不願了解與撻伐聲仍遍地四起,更有蓋牌、隱匿疫情之說。
Thumbnail
反智與反知識為何成為社會的主流?我們又該如何因應? 近幾年來英國脫歐、川普勝選美國總統等等,愈來愈多的真實事件似乎讓我們發現到反知識似乎成為社會的主流,而且敵視專家似乎形成一股不小的勢力。本書便來解釋這種反知識的成因、並且提出因應之道。
Thumbnail
2020年美國大選,不止美國左右兩派對立,儼然隨時有內戰爆發,連香港也分成「我登」、「我侵」,一時間比起黃藍之爭更形激烈。我們只能任憑不同外國新聞媒體刺激情緒,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罵戰不絕,彷彿隨著資訊浪潮上下起伏,各自我執手中的浮木,不能自控似互相碰撞。
Thumbnail
專家與素人的間的鴻溝該如何消弭?為何當今社會竟以「反智」為主流?高等教育與網路的普及反而讓大眾更無知,這又是什麼道理?作者於本書探究上述問題,犀利點評社會反智氣勢越演越烈之成因,並殷切地提出應對之道。
Thumbnail
--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網路世代好像讓我們已為那些網路資料都是我們的大腦了,讓我們開始覺得自己才是最正確的,遇到一些事情,我們可以就網路查一查,就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所有...
Thumbnail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Thumbnail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Thumbnail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