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會有這個疑問,為何找心理治療,心理師都常會連結到自身原生家庭?
來談者遇到問題時,常是為了單一事件,包含:職場挫敗、生涯迷茫、外遇劈腿、其他創傷、壓力調適……等。抱持著這樣問題解決信念的人,多數想尋求的是工具性「解答」,我來一次就好,希望可以徹底改變人生狀態。
來找心理師可不可以談一次就好?答案是:「可以」,但,那就不稱為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了,而是「心理諮詢」。做單次諮詢時,我常用的是焦點解決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該取向強調聚焦於當下與未來,少分析問題,多於開拓解決問題的視野。
這取向的訓練,著重於治療師的「正向語言」,要很立即地注入正能量,直白地意思就是告訴你很棒,別忘了過去曾經克服困難的能力;若要改變:「你最先可以做什麼事?」
這樣的取向有沒有效果?一定有。在我的實務經驗上,能透過此方式獲得極大效果的,有幾個可能的樣貌:本身就很強大只是現在卡關、我已經在改變了只需被肯定、我很好只是周遭的人看我不滿……等。得到最好效果的前提:「我覺得我本來就很好。」
但,如果是長期性的議題就不太適用了,因個人的行為模式已從過去就根深蒂固,並為你產生不少的困擾。亦可試想一件事,若你的問題存在了好幾十年,卻期待和心理師50分鐘的對談來改變一生,這似乎不合常理。
東方文化,更加促使忽視心理健康
根據伊慶春博士(中央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對於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發現,若僅觀看憂鬱與年齡的影響指標,實則比西方社會更複雜,且更具精神壓力。在她某個分享片段裡,主要講述東方社會強調考試文化及忽略生涯探索才會造成此結果。
東方社會大多是測驗導向國家,用量化方式分級,考試分數將是會評判一個人一生的社會價值指標。”奪取分數"標準答案"這種的文化與信念已刻畫在我們的骨子裏,下意識地我們會摒棄"個人思想",而追求權力者所想要的答案。
這樣的文化,也影響到了求助者的信念。來找心理師的人,通常都會問:「我該怎麼辦?」
一開始我真的很不適應,因為心理治療是西方來的學問。我們都是這樣學來的,如果要答案,那身為治療師的我絕對不會給,而是會再回問:「你為什麼會想問這個問題呢?」當我這樣一直不給回應,把問題丟在對方身上的時候。很實際的,個案會慢慢地離開我,因為,他們會一直問,我卻不給:「答案」。
所以,現在要我給答案,我會給。但是,我都會附上一句:「我能給你答案和建議,但那可能不適合真正的你」。我仍期盼,在我給過"參照解答"後,最終能找到你心中的解方,理解心理師的角色是引導者,而非解答者。
答案要能主動尋求,也包含願意探索過去經驗
回到主題,來找心理師談,不講過去和原生家庭可以嗎?
當然是可以,但若你想深度心理治療,或遇到有經驗的治療師,絕對會與你討論:「不想談的原生家庭及過去經驗」的抗拒原由。
若你想要生命完整,絕對無法脫離原生家庭的整理。因為,在你出生到六歲以前,塑造了個人人格雛形,在還小、不完整的狀態中,所接收的訊息是你人生模板的開始;不能說「決定」了一生,但也代表了開始人生遊戲的最初始模板。
當你願意知曉現在所困問題,與原生家庭連結,恭喜你,你已開始走向改變人生的道路,能願意去理解"你從哪裡來",出生的"根"絕對是有意義的。
------
人生如同植物: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再次生根的循環。若你,想改變你再次生根的位置,那須深刻理解「我從哪裡來」、「因而生成哪種人」,而後,「我要哪裡去」。
文:吳景濱 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