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筆記|從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看創傷復原歷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很多人都對心理師的職業很有興趣,你想知道心理師都是如何受訓練的嗎?訓練的內容又是什麼呢?這篇文章,我盡量用白話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我上的其中一門課哦!

心理治療取向有很多種,而我比較喜歡的是後現代的治療取向,例如:「焦點解決」與「敘事治療」取向。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焦點解決」如何看待創傷復原歷程。以下是課堂相關資訊:

主題:焦點解決短期創傷復原歷程:正向情緒、復原力、創傷後成功與治療對話
講師: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許維素退休教授
辦理單位:台灣焦點解決中心


焦點解決取向:優勢導向的思維

在人們經歷創傷之後的復原歷程裡,焦點解決與以往的治療取向不同,它們強調的是停止「病理化」,也就是說不要看到病人的「病」,而是病人的「」。

在面對創傷時,治療師們會專注傾聽與重視,來談者賴以生存的資源勝任的能力。此刻,正是來談者重新整理自身原有的優勢,以及發展新優勢力量的轉機。

raw-image

正向情緒的重要:知覺的擴大與轉移

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看待問題才是問題。

治療師認為「情緒」是一種能夠反映來談者目標與資源的指標。也就是說,情緒的反應與表達,通常反映出我們渴望與想要的部分。

在治療過程中,治療師並不會特別強調負向情緒,但也不會忽略負向情緒或使其消失,而是在承接負面情緒之後,試著幫助來談者從負面情緒當中看見正面的意義。因此,焦點解決的治療師,更看重於如何增加當事人的「正向情緒」。

療癒不代表傷害不復存在,而是意味著傷害不再主宰我們的生活。

我們不一定要先消除負向情緒,有時先加入正向情緒,有可能產生新的想法與行動,這將會打斷創傷經驗造成的負向連結與循環,並改變或擴展我們所覺知的現實,反而更能支持我們承受負向情緒的到來,不再輕易受制於負面情緒的漩渦當中。

逆境可能帶來的成長

萬物都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常言道:「危機就是轉機」當人們遭遇創傷後,經歷復原的歷程,有可能帶來成長的領域如下:

  1. 重新認識生活:有意識地看見自己的生活。
  2. 增強個人優勢力量:強化原有的優勢或開發新的優勢力量。
  3. 確定並採取行動來應對人生新機遇:採取新/不同的行動,來面對未來的人生。
  4. 人際關係的改善:當我們用更正向的方式看待自己,也會自然用正向的角度與他人相處。
  5. 精神深化:更能懂得體會人生的好壞與幸福、珍惜目前所有。

創傷事件是「令人成長的痛(growing pain)」,逆境將使我們發揮潛能並成長茁壯。

當遭遇困境時,記得提醒自己:「現在的困難,會成為未來的智慧。」

具治療性的諮商對話

問題不是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才是問題。

後現代的治療取向,認為語言是很有「選擇性」與「轉換性」,因此治療師會很重視在治療過程中使用的文字。

焦點解決以「提問」為基礎,透過問答來幫助當事人產生新的、好的經驗,並且能夠管理自己的創傷經驗。

  • 奇蹟問句,治療師可能會問:「如果不用再來諮商了,那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 假設問句,治療師可能會問:「假設你克服了這些經驗的影響,你將會如何慶祝自己的勝利呢?」
  • 例外問句,治療師可能會問:「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日子過得還可以?」

另外,焦點解決也認為行動本身會帶來控制感,因此治療師也很強調每一次諮商,去看到個案的微小改變,並且進行改變的討論,如如何做到微小的改變。

例如:對於身陷挫折的人,像是日常生活的每一刻因應都很重要,如起床、吃飯、穿衣、出門等,都是可以用來討論改變的部分。也許改變來自於萬般無奈下的結果,但我們還可以再進一步的討論,這樣的改變是否願意繼續改變下去呢?讓改變持續下去,才可以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當起自己的心理師

我們都知道,接受心理治療的費用十分昂貴,並非每個人都能夠負擔得起每小時約兩千元以上的費用。雖然有專業的心理師,陪著自己整理創傷經驗,更能夠幫助我們重整經驗再次出發,但我們也可以透過認識心理治療取向,開啟自我療癒的旅程。

如何將焦點解決提到的「擴展知覺」應用於自己的生活裡

也許你可以這樣做:

  1. 負面情緒帶給我的啟發是什麼?我們可以試著從負面情緒中看見正向意義,例如:遭遇創傷時會帶來失落,而失落的情緒也提醒著我們要重視現在所有擁有的部分,我們可以採取不同的行動,來珍惜現在。
  2. 我有哪些優勢能力與資源?看見自己的優勢力量與生活中的資源,想想一路走來,自己是如何支撐下去的?靠著哪些的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困境,不至於走到最糟糕的情況?在成長的過程中,又有誰曾拉住自己一把?
  3. 今天你有什麼不同或改變嗎?請見證自己的微小改變,其實我們每一天都在改變,為了因應生活中的困境,我們已經努力做到最好了,而在這過程中我們到底做了哪些改變?即使微小也沒關係,因為每個一小改變的累積,滾成大大改變。

感謝你閱讀到最後,假若你未曾閱讀過相關文章,那這也是你生活中的小改變,祝福我們的成長都能讓心裡越來越健康,生活越來越充實。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喜歡新出的〈心理師的課堂筆記〉嗎?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和分享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8會員
323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5/02/10
許多人際衝突來自於界線問題,尤其在親密關係中,界線模糊或僵化都可能導致關係惡化。本文探討三種類型的界線:僵化、模糊和清楚的界線,並說明如何透過心理諮商改善不健康的界線,建立更穩固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2/10
許多人際衝突來自於界線問題,尤其在親密關係中,界線模糊或僵化都可能導致關係惡化。本文探討三種類型的界線:僵化、模糊和清楚的界線,並說明如何透過心理諮商改善不健康的界線,建立更穩固的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許多人會有這個疑問,為何找心理治療,心理師都常會連結到自身原生家庭? 來談者遇到問題時,常是為了單一事件,包含:職場挫敗、生涯迷茫、外遇劈腿、其他創傷、壓力調適……等。抱持著這樣問題解決信念的人,多數想尋求的是工具性「解答」,我來一次就好,希望可以徹底改變人生狀態......
Thumbnail
許多人會有這個疑問,為何找心理治療,心理師都常會連結到自身原生家庭? 來談者遇到問題時,常是為了單一事件,包含:職場挫敗、生涯迷茫、外遇劈腿、其他創傷、壓力調適……等。抱持著這樣問題解決信念的人,多數想尋求的是工具性「解答」,我來一次就好,希望可以徹底改變人生狀態......
Thumbnail
原本關於「轉念」的主題想要安排後面一點再分享,但身邊的朋友或是臉友,常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是人際關係上的問題,都會說「轉念」就好,我之前曾提到「轉念是結果、而不是方式」,現在就讓我分享我對轉念的心得。
Thumbnail
原本關於「轉念」的主題想要安排後面一點再分享,但身邊的朋友或是臉友,常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是人際關係上的問題,都會說「轉念」就好,我之前曾提到「轉念是結果、而不是方式」,現在就讓我分享我對轉念的心得。
Thumbnail
今天,我去復健時,物理治療師跟我聊起:「什麼是物理治療?」 他不希望病人只是去做做熱敷、電療或超音波,來暫時「舒緩」問題,更希望能夠幫助病人找到問題的癥結點,可以不用再去「復健」。 我告訴他:「這跟心理諮商好像啊!」 我也希望,來諮商的當事人不只是說心裡話、發洩情緒,暫時得到紓壓,更希望能夠幫助當事
Thumbnail
今天,我去復健時,物理治療師跟我聊起:「什麼是物理治療?」 他不希望病人只是去做做熱敷、電療或超音波,來暫時「舒緩」問題,更希望能夠幫助病人找到問題的癥結點,可以不用再去「復健」。 我告訴他:「這跟心理諮商好像啊!」 我也希望,來諮商的當事人不只是說心裡話、發洩情緒,暫時得到紓壓,更希望能夠幫助當事
Thumbnail
您也曾經有過「心理創傷」嗎 最常見的是源自成長過程中的「情緒勒索」 造成我們內心對父母的恐懼與陰影 心理創傷「被治好」其實不存在 但它卻以無數的形式 成為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意義
Thumbnail
您也曾經有過「心理創傷」嗎 最常見的是源自成長過程中的「情緒勒索」 造成我們內心對父母的恐懼與陰影 心理創傷「被治好」其實不存在 但它卻以無數的形式 成為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意義
Thumbnail
s-所有的治療(無論是身體的、精神的、精神的還是關係的)都始於對改變的渴望。有時這種轉變需要一個巨大的飛躍,有時只是一個輕微的動作。無論哪種方式,渴望改變和治愈你生活的某個領域是邁向治癒的美妙的第一步。 ☯ ☯ ☯ ☯ ☯ ☯ ☯ ☯
Thumbnail
s-所有的治療(無論是身體的、精神的、精神的還是關係的)都始於對改變的渴望。有時這種轉變需要一個巨大的飛躍,有時只是一個輕微的動作。無論哪種方式,渴望改變和治愈你生活的某個領域是邁向治癒的美妙的第一步。 ☯ ☯ ☯ ☯ ☯ ☯ ☯ ☯
Thumbnail
很多人都對心理師的職業很有興趣,你想知道心理師都是如何受訓練的嗎?訓練的內容又是什麼呢?這篇文章,我盡量用白話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我上的其中一門課哦! 在人們經歷創傷之後的復原歷程裡,焦點解決與以往的治療取向不同,它們強調的是停止「病理化」,也就是說不要看到病人的「病」,而是病人的「人」。
Thumbnail
很多人都對心理師的職業很有興趣,你想知道心理師都是如何受訓練的嗎?訓練的內容又是什麼呢?這篇文章,我盡量用白話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我上的其中一門課哦! 在人們經歷創傷之後的復原歷程裡,焦點解決與以往的治療取向不同,它們強調的是停止「病理化」,也就是說不要看到病人的「病」,而是病人的「人」。
Thumbnail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以上方法都是在打破你受情緒控制;你封閉自己的狀況,你不是情緒,所以透過感知情緒,就可以了解到情緒不等於你,和你是不同的存在,所以呢?你覺知它,觀察它,隨它起伏,它就比較控制不了你了;你出外去動,你感恩,你助人,就沒有再封閉自己了。但這些對當事者是否有效,則
Thumbnail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以上方法都是在打破你受情緒控制;你封閉自己的狀況,你不是情緒,所以透過感知情緒,就可以了解到情緒不等於你,和你是不同的存在,所以呢?你覺知它,觀察它,隨它起伏,它就比較控制不了你了;你出外去動,你感恩,你助人,就沒有再封閉自己了。但這些對當事者是否有效,則
Thumbnail
抵達隧道另一端的唯一辦法是走過,不是繞著它打轉。 走進診間諮商的人,是否都是因為想獲得某個程度的改變才踏進去的呢?這是我對心理諮商的第一個想法。還記得年初時訪問從事心理諮商的朋友,她說「心理師要走到那裡,才能帶個案走到那裡。」當時對這句話似懂非懂,直到看了這本書,似乎可以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如同
Thumbnail
抵達隧道另一端的唯一辦法是走過,不是繞著它打轉。 走進診間諮商的人,是否都是因為想獲得某個程度的改變才踏進去的呢?這是我對心理諮商的第一個想法。還記得年初時訪問從事心理諮商的朋友,她說「心理師要走到那裡,才能帶個案走到那裡。」當時對這句話似懂非懂,直到看了這本書,似乎可以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如同
Thumbnail
深層傷口的修復旅程需要多少時間,因人而異, 唯一確認的,這絕不是一兩天能完整建構的。 透過每一次的自我對話、安慰、執行新模式, 只要開始了, 內在力量能一次次的變大, 觸發不舒服的程度,也會越來越小。 然後有一天, 當你能笑看著過往這些經歷時, 就表示這些傷痛,已經成為培養你如此堅強的養分之一了。
Thumbnail
深層傷口的修復旅程需要多少時間,因人而異, 唯一確認的,這絕不是一兩天能完整建構的。 透過每一次的自我對話、安慰、執行新模式, 只要開始了, 內在力量能一次次的變大, 觸發不舒服的程度,也會越來越小。 然後有一天, 當你能笑看著過往這些經歷時, 就表示這些傷痛,已經成為培養你如此堅強的養分之一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