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Adil: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902747/
為什麼有時候描述自己的經歷時,我們不用「我」,而是用「你」來描述?這個「你」指的是誰?
記得小時候寫作文,老師總說不要使用「你」,會造成語氣太過強烈,好像在質疑、針對讀者。
是,也不是。要看是在什麼語境下使用。
「你」的指涉對象其實有很多,簡單粗暴的分為兩種:一是指特定對象,例如「你吃飯了沒?」,指的就是與說話者對話的單一對象、一是指廣泛的群體 (generic-you),如文首的那段話。
這裡就不討論最普遍的特定指涉用法,來說說「你」如何指涉廣泛群體,以及為何人類要使用「你」這樣看似指涉特定對象的字來廣泛指涉。
先前已有些學者提出,當使用「你」描述過去經驗時,可以廣泛化 (generalize) 這個經驗 (Kluge, 2016; Orvell et al., 2017; Orvell et al., 2018; Orvell et al., 2019; Orvell et al., 2022)。當這些經驗被廣泛化,說話者就可以更客觀的去回想、描述這個經驗。
以 Orvell 等人 2017 年的實驗為例,他們請受試者回想一個負面經驗,並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述說這個經驗,一個是描述從這個負面經驗中學到的一課,另一個是去重新體會,並描述這個經驗帶來的感受。
舉例來說,我回想了一個頭髮被燙壞的經驗,然後學到「在去一間沒去過的髮廊前,你真的得好好做功課,查評價、瀏覽作品」,感受到了「我真的很生氣也很無奈,下次再也不去了!」
實驗結果發現,人們從「學到一課」的角度述說時,會更頻繁的使用「你」;反之,從「重新感受」的角度述說時,會較不常使用「你」。在正面的經驗中同樣發現了這種情況。
這是因為,要說出從經驗中學到的事情時,會需要以更客觀的角度看待整個事件,再去提取意義 (meaning-making; Kross & Ayduk, 2016; Orvell et al., 2017; Orvell et al., 2019)。這時我們自然而然降低從「我」出發的主觀陳述,使用「你」指涉廣泛的大眾,將這個經驗廣泛化,彷彿每一個人都會經歷這個事件,從而學習到這個適用於所有人的一課。
意義提取 (meaning-making) 的過程涉及自我遠離 (或自我抽離,self-distancing),與剛才提到的以客觀角度重新思索整個事件相關。
可以將自我遠離 (self-distancing) 想像成是「後退一步」(Kross & Ayduk, 2016),拉遠一些來看待經歷過的事件,讓我們更有效率的處理、度過這個經驗,因為自我遠離 (self-distancing) 著重於重新理解、解釋所發生的事。
過去在討論自我遠離 (self-distancing) 的文章中,大多數聚焦在負面經驗,因為負面經驗可能帶有創傷,若我們想去重新思索整個事件,則會啟動保護機制,讓我們離遠一些來處理它。
不過,如同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所提,
人總是生活在「意義」的王國中。我們每天所感受到的並不是單純的環境,而是環境對人們的意義。
也就是說,人類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提取意義 (meaning-making)。杯子不僅僅是杯子,而是與我們相關的杯子,這個杯子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意義。
既然人類對生活中的一切都做意義提取 (meaning-making),那麼並非只有在負面經驗中才有自我遠離的現象,在正面經驗中也該有。而這個現象也確實在正面經驗中被發現,只是相較於負面經驗來說少得多。
但,為什麼在正面經驗中也需要自我遠離?
這個問題同樣可以用意義提取來解釋。當我們要從一個事件提取意義,那就必須站遠一點,才能以客觀的角度來描述、解釋。
最後總結一下上面所說,「你」除了一般用來指涉特定說話對象之外,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用途,就是廣泛指涉 (generic-you)。廣泛指涉可以讓我們廣泛化 (generalize) 事件,以更客觀的角度去看待此事件,並成功提取意義 (make meaning)。意義提取的過程牽涉到自我遠離 (self-distancing),讓我們站遠一些審視這個事件。
蘇軾有云: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想看得更清楚一些,你就必須站得遠一點。
※本文章與語意學、語用學較為相關。
References:
張倩 (譯) (2019)。自卑與超越 (原作者:Alfred Adler)。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Kluge, B. (2016). Generic usages of the second person singular – how speakers deal with referential ambiguity and misunderstandings.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 26(3), 501-522.
Kross, E., & Ayduk, O. (2016). Self-distancing: Theory, research, and current direction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5, 81-136.
Orvell, A., Gelman, S. A., & Kross, E. (2022). What “you” and “we” say about “me”: how small shifts in language reveal and empower fundamental shifts in perspective.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16(5).
Orvell, A., Kross, E., & Gelman, S. A. (2017). How “you” makes meaning. Science. 355, 1299-1302.
Orvell, A., Kross, E., & Gelman, S. A. (2018). That’s how “you” do it: Generic you expresses norms during early childhoo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65, 183-195.
Orvell, A., Kross, E., & Gelman, S. A. (2019). “You” and “I” in a foreign land: The persuasive force of generic-you.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85, 103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