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人間田野

2023/07/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疫情確實改變許多事。沒能出國甚至無法出門,在僅容居家的空間中,和在熟悉不過的人一起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24小時。唯一如常的可能是三餐,而這本書就是紀錄了作者在人類學、廚藝訓練之下,為家人準備的三餐紀錄。

只是三餐其實看似沒什麼好說嘴的,但這本不一樣。在每餐的搭配上,都經過仔細的考慮,而作為附上成品甚至生活照的食譜,作者呈現的不只是擺盤,更是生活各種不能掌控中,把握剩下可控的部分。

無定所的外交官家庭,經常在世界各地生活,這本食譜不是中餐也不是西餐,是簡單適合在家裡做的菜,說是家常菜,但又有作者作為曾經受過嚴格廚藝訓練的部分,在小細節中,看得見對料理的堅持。儘管不一定每次做菜都能輕易的取得原先的食材,但總能找到相似的替代品。這讓料理有了新的彈性,味道類似、用心相同,也適合小家庭一起享用。

另外,整個食譜最令人安心的安排是,不會有太繁複的工序。進廚房除了怕麻煩之外,最不能忍受的還有手忙腳亂,所有的料理都用上差不多的廚具。因此,這本書的各份食譜搭配,避開了這個令人生厭的部分,安排了簡單跟複雜的菜色搭配,儘量讓整個料理的流程可以使用不同的廚具完成,或者可以簡單上桌。畢竟,如果做料理的人做完筋疲力盡,就難以一家共同享受用餐,更遑論餐間談天說地。

和《舊日廚房》比起來,同樣是形容家裡做菜的情景,這本親切上許多,除了少了那些相對上流的各樣食材外,多數是一般人吃過也會希望在自家餐桌復刻的菜色,此外也包容了許多異國料理的食譜,已經搭配好附上清楚的說明,很適合想要開始動手做菜的人看,當然不想做菜只想要想像也是很適合看這書。

對於做菜,除了食譜之外,還有實驗的部分。每更換一種食材,就多了一個變數,作者曾經做過的嘗試,以及看其他人的食譜加上自己的實作所得出的心得、訣竅以及小技巧,也都在書中呈現,讓做菜除了可以更簡單之,也提升成就感。

關於調味,是書中的另一個值得一讀之處。記得《激辣中國》提到,辣其實是種痛覺,而書中介紹的辣、麻各異,還有一些其實可以一次做一些,放在冰箱中作為調味料使用的料理建議,都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對照自序、後記,大概就說明了那避疫期間,夾在這兩篇中間,動盪的世界中,尚能整理成冊,作為疫情另一種註解的可能。

推薦給也喜歡食譜、喜歡做菜或者也一樣只喜歡吃的朋友,輕鬆、流暢的文字,讀來沒有壓力,即使不動手做菜,單純欣賞,也不會太有壓力。透過文字,或許下次的飲食經驗,可以結合書中提供的想像,更顯得豐富或多一些可能。

86會員
448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