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一切,從受傷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部落格的開端

一無所知的健身歷程

從第一次踏入健身房到現在已經6年多,從一開始只會做史密斯臥推、啞鈴臥推,不知道什麼是深蹲、 硬舉、肩推、更不知道什麼怎麼細分部位、週期性、課表,以現在的自已來看,那段時間去健身房就是雖然不是什麼都不懂,但絕對沒辦法理解「健身是一門科學」這句話

就這樣練了一段時間之後,漸漸的自已摸索著看書、找資料、排課表,再到後來有熱心的朋友可以一起訓練,但在沒有紮實基礎的情況下, 先前因為知識不充足累積的微小損傷終於造成一個嚴重的後果,右肩膀受傷。
肩傷之後,又因為近2年的疫情讓”去健身房”這件事有著一定的風險,所以選擇了暫停訓練。
在這一年多停練的時間裡回頭審視自已的健身經歷,感覺就像是一團找不到線頭的毛線球一般,所有知識雜亂無章,今天那裡看一點、明天那邊聽一些,所有對運動的資訊都是東拚西湊來的,雖然不到”因為無知而自大”,但難免有著”將一知半解當作真理”的事實存在。

資訊與知識

因為網路發達,想要得到資訊就只是動動手指頭的事情,但資訊取得越容易,也意味著資訊的品質越參差。

我想大家都跟我遇過一樣的情況,當你在網路上搜尋某一個問題,總是會得到兩條有所差別甚至是相互違背的說法,讓你從原本對一個問題只是有幾個疑問,變得反而被這些說法搞得完全不懂了。

其實這些網路上的說法或許並不全是對的,但其中也可能有一小部份是你需要的答案,只不過你自已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是你要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讓自已有” 從底層邏輯去分解資訊”從而獲得答案的能力,要具備這種能力,就需要從可信賴的學術書裡,找尋理論知識後再去分析「什麼是我要的」

我們知道的基本知識越多,相當於積累了越多“健身的前提”,再通過分析,就可以解決健身中存在的很多問題

部落格的目標

這個部落格,就是要將學術書上的理論過渡到實用。純粹的分享知識,不販賣焦慮、不嘩眾取寵、不急功近利,從各種角度,講知識的理論性與可行性。

另一個寫作的目地,除了讓我對從書本上學習到的東西透過輸出更進一步凝練以外, 還希望將書上所得到的、我認為對健康、對運動很重要的知識分享給需要的人,也藉著釐清自已在運動上的思路與規劃,為以後有更好的訓練品質做鋪墊。

我很難做到讓來訪問這個部落格的人都認同我的觀點;我想做到的是,讓關注我的人可以從這裡得到正確的、有用的知識,也讓對運動、 健康、健身感興趣,卻總是不知道怎麼入門的人少走一點彎路。

我們一起來打開這個複雜繁瑣,但又絕對實用的大門,好嘛?


Hi,It’s Jasper

我對健身與運動營養的熱情來源於在吃很多自已喜歡的食物時,能靠著運動帶給我良好的體態,同時也因為知道怎麼維持體態,讓我對飲食保持著良好的心態。
了解基礎營養,帶給我學習到知識的快樂,也讓我更重視身體對於平衡攝取食物的重要性

身體很複雜,需要很多知識去維護;讀書才有知識,有知識才有力量

avatar-img
3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第一次在愛沙尼亞上健身房教練課,主要是利用身體重量進行的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啞鈴畫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主要目的是正確姿勢與呼吸。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我對健身的興趣萌芽與成長的故事,從參加C級健身指導員證照班,到高分通過ACE-CPT考試的過程。我分享了進入健身行業的動機、學習經歷以及教練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性,這些都讓我在健身這條路上走得更穩健,更有信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尋求健身教練指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透過作者個人經驗分享對請健身教練是否值得的看法,從結合目標、相處的調性到專業等層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忙碌與壓力常讓我們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與運動的正確方式。許多人即便有心健身,但往往因為缺乏正確的暖身知識和動作控制,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受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推出『給初學、健身愛好者必學身體控制及暖身』線上課程,專為那些想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卻不知從何入手的健身愛好者設計。
Thumbnail
1.先從徒手開始,伏地挺身+深蹲+平板撐,先持續一個禮拜,不用管次數時間 2.家裡有條件空間大有閒錢可以買一組啞鈴+臥推椅,沒有空間至少買一組啞鈴 3.找一家離家近的健身房,不要找遠的 4.要不要找教練?可以不用找,網路上很多教學都很實用,但如果你想要有人調整你的姿勢,那就需要找教練,我個人認為,要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這是本運動健身題材的書(2021年左右,另有一本女性版),是朋友推薦我的,除了增肌減脂跟健康,心態跟意志也有著墨。健身是一種身心皆具的領域,本書相關的闡釋就現下健身領域,我覺得是個好起點,值得一讀,以下是我的摘要跟心得。
在考健身B級之前已經考過C級,C級比較偏向初學者的入門證照,對健身2年的我來說真的滿簡單的,考過C級之後,突發奇想再來考個B級,我考證照一來是想驗證我兩年的成果,二來是想學習比較少接觸的知識(因為我背景是電子電機),我雖然對健身房知道器材的使用方式但是對學理的東西理解比較少,藉由這次的學習讓自己有更
Thumbnail
這是一篇健身日誌,作者想要增加6公斤的肌肉,報名了健身房並接受了教練課程。文章分享了他的第一堂、第二堂以及第三堂教練課的內容和感想。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第一次在愛沙尼亞上健身房教練課,主要是利用身體重量進行的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啞鈴畫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主要目的是正確姿勢與呼吸。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我對健身的興趣萌芽與成長的故事,從參加C級健身指導員證照班,到高分通過ACE-CPT考試的過程。我分享了進入健身行業的動機、學習經歷以及教練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性,這些都讓我在健身這條路上走得更穩健,更有信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尋求健身教練指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透過作者個人經驗分享對請健身教練是否值得的看法,從結合目標、相處的調性到專業等層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忙碌與壓力常讓我們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與運動的正確方式。許多人即便有心健身,但往往因為缺乏正確的暖身知識和動作控制,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受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推出『給初學、健身愛好者必學身體控制及暖身』線上課程,專為那些想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卻不知從何入手的健身愛好者設計。
Thumbnail
1.先從徒手開始,伏地挺身+深蹲+平板撐,先持續一個禮拜,不用管次數時間 2.家裡有條件空間大有閒錢可以買一組啞鈴+臥推椅,沒有空間至少買一組啞鈴 3.找一家離家近的健身房,不要找遠的 4.要不要找教練?可以不用找,網路上很多教學都很實用,但如果你想要有人調整你的姿勢,那就需要找教練,我個人認為,要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這是本運動健身題材的書(2021年左右,另有一本女性版),是朋友推薦我的,除了增肌減脂跟健康,心態跟意志也有著墨。健身是一種身心皆具的領域,本書相關的闡釋就現下健身領域,我覺得是個好起點,值得一讀,以下是我的摘要跟心得。
在考健身B級之前已經考過C級,C級比較偏向初學者的入門證照,對健身2年的我來說真的滿簡單的,考過C級之後,突發奇想再來考個B級,我考證照一來是想驗證我兩年的成果,二來是想學習比較少接觸的知識(因為我背景是電子電機),我雖然對健身房知道器材的使用方式但是對學理的東西理解比較少,藉由這次的學習讓自己有更
Thumbnail
這是一篇健身日誌,作者想要增加6公斤的肌肉,報名了健身房並接受了教練課程。文章分享了他的第一堂、第二堂以及第三堂教練課的內容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