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用跑步模型逼自己跑起來 — TSB model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TSB model的基本邏輯,訓練會提高體能(Fitness),但同時也會帶來疲勞(Fatigues) 而運動表現(Form)= 體能 Fitness — 疲勞 Fatigues 。也就是說,過度訓練會造成疲勞累積,運動表現反而是負的。這也是為什麼比賽前要降低訓練力道,讓身體有時間恢復
raw-image


這個月的總跑量來到了60公里。之前原本平均一週跑兩次的節奏,變成了一週跑三次,主要的罪魁禍首,就是有一個運動的模型叫做TSB model。

什麼是TSB Model

圖1 : TSB model

圖1 : TSB model

TSB model的基本邏輯是這樣的:

  1. 每一次訓練會提高體能(Fitness),但同時也會帶來身體的疲勞(Fatigues)
  2. 體能跟疲勞的程度,都會隨著時間遞減。也就是一次訓練後,隔幾天沒練,疲勞會下降,體能也會下降,
  3. 疲勞 fatigues 下降的速度較快,體能Fitness下降的速度較慢。疲勞遞減的週期是7天、體能遞減的週期是42天。
  4. 運動表現(Form)= 體能 Fitness — 疲勞 Fatigues 。也就是說,過度訓練會造成疲勞累積,運動表現反而是負的。這也是為什麼比賽前要降低訓練力道,讓身體有一點時間恢復,到比賽當天呈現是最佳運動表現狀態。
圖2

圖2

圖3

圖3

所以如果以我今天(7/30)的時間點來看,今天的訓練帶動Fitness(藍線)來到了30,但疲勞Fatigues (紅線)來到了39。(最上面的圖1)

但如果開始休息不訓練,隔一天(7/31),體能會稍微下降2到28,但疲勞會立刻下降10到29。(圖2)

如果整整休息一個禮拜到8/7。體能會下降到20,疲勞會剩下4,而運動表現Form(綠線)則是16 (Fitness 20 — Fatigues 4),也就是如果8/7有一場路跑比賽,將會是用這個運動表現Form的基礎來獲取對應的比賽成績。(圖3)

我的實際模型曲線

圖4

圖4

用我自己在4月的TSB model如上圖。從圖中可以看到,每一次的練習,都會拉高體能Fitness(藍線),但疲勞Fatigue(紅線)會拉得更高,但隔天休息時,Fatigues 會下降的很快,但Fitness會稍微維持住。

所以用一個禮拜2~3次的節奏練習,就會把體能一階一階的拉上去,

圖5

圖5

不過4月那個一路向上的曲線,在6月開始到7月初開始變得停滯了。一直到上圖的7/7,Fitness還一直往下掉。

我以為其實跟四月是一樣的,平均一週跑兩次。但探究原因,其實以之前的訓練量,依我現在的體能層級,已經是訓練量不足。

隨著體能Fitness 的提升,要再拉高Fitness,等於訓練量也要逐步提升。也就是每上一個層級的Fitness,訓練量也要跟著上一個層級。

而且因為之前看了一篇關於Zone 2的文章,為了讓心率一直維持在Zone 2,反而越跑越慢,雖然跑的距離一樣,但變成每一次的訓練量是下滑的。

調整訓練方式

raw-image

所以從發現Fitness開始掉之後,就開始調整自己的訓練方式,拉高訓練量。

主要就是增加跑量,變成一週3次,增加步速,增加跑步距離,增加跑步時間。透過訓練量的增加,終於花了2個禮拜,才慢慢拉回到2個月前的Fitness的水準。

進階的模型:Banister Model

TSB model 非常容易理解,但相對的也有其缺陷。他的數學公式會造成一個奇怪的現象:減少訓練量反而會使運動表現Form(綠線)提升。

參考圖4與圖5。雖然圖5的曲線在當時,其實訓練量是不足的,Fitness緩步下滑,但Form卻提升了,還比圖4的時期還高。而圖4的時期的訓練量,其實是是在當時(4月)是比較足夠的。

於是後來的Banister教授提出了Banister Model,在原有的數學公式上做修正,修正的細節參考這篇文章:(警語:內有大量數學公式,請看到公式會暈頭的人請謹慎點選)

總之,Banister Model是目前相對實證有效的模型,也是比較多跑步訓練採用的模型。

raw-image

而運動社群的知名App :Strava,裡面到Fitness曲線,就是使用Banister model來計算。

無論Banister Model的數學公式修正的多漂亮,從曲線看到結果,對我來說看到的壓力是一樣的:訓練量不足,曲線成長就停滯。看到數字掉下來,逼迫自己跑起來。

在工作上,我一直相信「無法量測的東西,就無法管理」。對待自己的身體也一樣,把身體的機能數字化之後,有了數字,就有管理這個身體的方法,找到問題,調成策略,逼自己跑起來。

歡迎在Strava上互加好友,用彼此的數字來互相激(ㄕ尢)勵(ㄏㄞ、)。


原文出處: https://happylee.blog/learn/tsb-model/

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繼續創作
本篇內容共 189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快樂跑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596會員
94內容數
Hello,大家好,我是 91APP 產品長 李昆謀( Happy Lee ), 因為這十年來,一直在幫零售業做數位轉型,會在這邊分享 OMO、新零售、大數據、電子商務 等等相關的內容,也算是把這些年來的經驗,自己做個整理。歡迎大家追蹤我的專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傳統的循環是「先分配庫存(門市進貨),再進行銷售(門市銷售)」,而電商的循環是「先進行銷售,再分配庫存」,所以傳統以門市為基礎的庫存分配方式,真的是對的嗎?把電子商務是為一間虛擬門市來分配庫存,真的是好的嗎?
看星際異攻隊3的時候,開頭的 Creep 音樂一下,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的Radiohead、我的青春、我的憤世忌俗、我的搖滾樂救贖。一股腦的感覺衝上門。其實有時候覺得星際異攻隊是要用聽的,不是用看的,整部電影滿滿的搖滾樂經典,電影都變成MV大集錦的畫面。 -- 我是在大學的時候聽到Radiohe
AI會變成人類的代理人。除了開始利用AI、使用AI,你是否準備好「被AI利用」?你的內容,是否方便AI取用與理解,是否要Eembedding?你的服務(例如購物、訂餐)是否方便AI調用,是否有API?
我們依賴演算法餵養讓我們沈溺的資訊、我們依賴智慧助理告訴我們絕對的答案、我們相信網路生成的人格發布的熱門資訊,我們透過介面24小時與網路空間連結,最終的我們變成了網路上的一個節點
這幾年零售業將會面對新的挑戰與機會,庫存有更有效率的活用方式、流量獲取有新一代的方式、數據應用將成為所有品牌的競爭基石、甚至門市店員的角色與功能界線也可以模糊、還有區塊鏈技術將回歸到產業應用,零售業的樣貌將有很大程度的變化。
零售業的卡、券、點,都是消費者的數位資產,透過區塊鏈的技術,卡跟券都是一種NFT、點是品牌發券,連結上區塊鏈之後,並連結既有的WEB2.0的相關機制,為消費者與品牌,都各自帶來的新的利益與機會。 區塊鏈的技術,其核心的關鍵是帶來了「數位資產的擁有權」。 擁有權在一點也不數位的世界,原本是很簡單的一件
傳統的循環是「先分配庫存(門市進貨),再進行銷售(門市銷售)」,而電商的循環是「先進行銷售,再分配庫存」,所以傳統以門市為基礎的庫存分配方式,真的是對的嗎?把電子商務是為一間虛擬門市來分配庫存,真的是好的嗎?
看星際異攻隊3的時候,開頭的 Creep 音樂一下,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的Radiohead、我的青春、我的憤世忌俗、我的搖滾樂救贖。一股腦的感覺衝上門。其實有時候覺得星際異攻隊是要用聽的,不是用看的,整部電影滿滿的搖滾樂經典,電影都變成MV大集錦的畫面。 -- 我是在大學的時候聽到Radiohe
AI會變成人類的代理人。除了開始利用AI、使用AI,你是否準備好「被AI利用」?你的內容,是否方便AI取用與理解,是否要Eembedding?你的服務(例如購物、訂餐)是否方便AI調用,是否有API?
我們依賴演算法餵養讓我們沈溺的資訊、我們依賴智慧助理告訴我們絕對的答案、我們相信網路生成的人格發布的熱門資訊,我們透過介面24小時與網路空間連結,最終的我們變成了網路上的一個節點
這幾年零售業將會面對新的挑戰與機會,庫存有更有效率的活用方式、流量獲取有新一代的方式、數據應用將成為所有品牌的競爭基石、甚至門市店員的角色與功能界線也可以模糊、還有區塊鏈技術將回歸到產業應用,零售業的樣貌將有很大程度的變化。
零售業的卡、券、點,都是消費者的數位資產,透過區塊鏈的技術,卡跟券都是一種NFT、點是品牌發券,連結上區塊鏈之後,並連結既有的WEB2.0的相關機制,為消費者與品牌,都各自帶來的新的利益與機會。 區塊鏈的技術,其核心的關鍵是帶來了「數位資產的擁有權」。 擁有權在一點也不數位的世界,原本是很簡單的一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在公民科學中,以群眾標註或是問卷得來的表單資料,常會有評分的需要,而一般評分可能會有比較複雜的邏輯需求,可能會用幾行程式來處理最為容易。
曾經我創立自己的公司,做了一個生意,請了一個朋友來當兼職員工。我很討厭待在辦公室裡,所以很多時候我進辦公室沒多久我就會回家,可是這時候總是會發生靈異事件。我總是會在回家沒多久後接到朋友打來的電話說「電腦壞掉了!」或者是「印表機壞掉了!」。這時候我就有一種無力感,然後覺得暴怒跟挫折。我會回去辦公室,大
明知道該做什麼卻找藉口逃避的想法,該怎麼戒掉這個壞習慣?一直想寫文章來累積自己的作品,腦海中有各種想法題材,卻遲遲無法轉化爲文字。既然辦了帳號,就要堅持到底!為了戒掉逃避的習慣並養成寫作能力,我從《原子習慣》挑了幾個方法開始挑戰。
Thumbnail
🏃‍♂️跑步的英文是Run 但不一定出現Run的時候就是在講跑步哦😆 當它配其他詞用的時候,可以是在講其他東西🧐 想知道更多?快來看看小編今天為大家整理的吧⭐
Thumbnail
那到底如何確認我在跑步的時候,有在減脂或是我有什麼方法確認我跑步的時候有在減脂? 因為運動不是一次、兩次就會看到結果,持續不斷的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加上有目標的規劃,才能讓自己進步跟看到結果
Thumbnail
先生愈跑愈有心得,有一次,早矢不舒服,叫她自行回去休息,自己繼續跑步去了。
Thumbnail
每個人的靈魂本質都是獨特的,有人害怕自己的獨特,因為這個獨特使他異於常人,而這異於常人會受到自己身邊人的排擠或非議。 然後他們過著別人期望他們過的生活,成為別人希望他們成為的人。這樣的靈魂幾乎沒有時間發展到真正的自我,因為他們都在處理別人的期望,而不是自己的議題。
Thumbnail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在公民科學中,以群眾標註或是問卷得來的表單資料,常會有評分的需要,而一般評分可能會有比較複雜的邏輯需求,可能會用幾行程式來處理最為容易。
曾經我創立自己的公司,做了一個生意,請了一個朋友來當兼職員工。我很討厭待在辦公室裡,所以很多時候我進辦公室沒多久我就會回家,可是這時候總是會發生靈異事件。我總是會在回家沒多久後接到朋友打來的電話說「電腦壞掉了!」或者是「印表機壞掉了!」。這時候我就有一種無力感,然後覺得暴怒跟挫折。我會回去辦公室,大
明知道該做什麼卻找藉口逃避的想法,該怎麼戒掉這個壞習慣?一直想寫文章來累積自己的作品,腦海中有各種想法題材,卻遲遲無法轉化爲文字。既然辦了帳號,就要堅持到底!為了戒掉逃避的習慣並養成寫作能力,我從《原子習慣》挑了幾個方法開始挑戰。
Thumbnail
🏃‍♂️跑步的英文是Run 但不一定出現Run的時候就是在講跑步哦😆 當它配其他詞用的時候,可以是在講其他東西🧐 想知道更多?快來看看小編今天為大家整理的吧⭐
Thumbnail
那到底如何確認我在跑步的時候,有在減脂或是我有什麼方法確認我跑步的時候有在減脂? 因為運動不是一次、兩次就會看到結果,持續不斷的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加上有目標的規劃,才能讓自己進步跟看到結果
Thumbnail
先生愈跑愈有心得,有一次,早矢不舒服,叫她自行回去休息,自己繼續跑步去了。
Thumbnail
每個人的靈魂本質都是獨特的,有人害怕自己的獨特,因為這個獨特使他異於常人,而這異於常人會受到自己身邊人的排擠或非議。 然後他們過著別人期望他們過的生活,成為別人希望他們成為的人。這樣的靈魂幾乎沒有時間發展到真正的自我,因為他們都在處理別人的期望,而不是自己的議題。
Thumbnail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