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用跑步模型逼自己跑起來 — TSB model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TSB model的基本邏輯,訓練會提高體能(Fitness),但同時也會帶來疲勞(Fatigues) 而運動表現(Form)= 體能 Fitness — 疲勞 Fatigues 。也就是說,過度訓練會造成疲勞累積,運動表現反而是負的。這也是為什麼比賽前要降低訓練力道,讓身體有時間恢復
raw-image


這個月的總跑量來到了60公里。之前原本平均一週跑兩次的節奏,變成了一週跑三次,主要的罪魁禍首,就是有一個運動的模型叫做TSB model。

什麼是TSB Model

圖1 : TSB model

圖1 : TSB model

TSB model的基本邏輯是這樣的:

  1. 每一次訓練會提高體能(Fitness),但同時也會帶來身體的疲勞(Fatigues)
  2. 體能跟疲勞的程度,都會隨著時間遞減。也就是一次訓練後,隔幾天沒練,疲勞會下降,體能也會下降,
  3. 疲勞 fatigues 下降的速度較快,體能Fitness下降的速度較慢。疲勞遞減的週期是7天、體能遞減的週期是42天。
  4. 運動表現(Form)= 體能 Fitness — 疲勞 Fatigues 。也就是說,過度訓練會造成疲勞累積,運動表現反而是負的。這也是為什麼比賽前要降低訓練力道,讓身體有一點時間恢復,到比賽當天呈現是最佳運動表現狀態。
圖2

圖2

圖3

圖3

所以如果以我今天(7/30)的時間點來看,今天的訓練帶動Fitness(藍線)來到了30,但疲勞Fatigues (紅線)來到了39。(最上面的圖1)

但如果開始休息不訓練,隔一天(7/31),體能會稍微下降2到28,但疲勞會立刻下降10到29。(圖2)

如果整整休息一個禮拜到8/7。體能會下降到20,疲勞會剩下4,而運動表現Form(綠線)則是16 (Fitness 20 — Fatigues 4),也就是如果8/7有一場路跑比賽,將會是用這個運動表現Form的基礎來獲取對應的比賽成績。(圖3)

我的實際模型曲線

圖4

圖4

用我自己在4月的TSB model如上圖。從圖中可以看到,每一次的練習,都會拉高體能Fitness(藍線),但疲勞Fatigue(紅線)會拉得更高,但隔天休息時,Fatigues 會下降的很快,但Fitness會稍微維持住。

所以用一個禮拜2~3次的節奏練習,就會把體能一階一階的拉上去,

圖5

圖5

不過4月那個一路向上的曲線,在6月開始到7月初開始變得停滯了。一直到上圖的7/7,Fitness還一直往下掉。

我以為其實跟四月是一樣的,平均一週跑兩次。但探究原因,其實以之前的訓練量,依我現在的體能層級,已經是訓練量不足。

隨著體能Fitness 的提升,要再拉高Fitness,等於訓練量也要逐步提升。也就是每上一個層級的Fitness,訓練量也要跟著上一個層級。

而且因為之前看了一篇關於Zone 2的文章,為了讓心率一直維持在Zone 2,反而越跑越慢,雖然跑的距離一樣,但變成每一次的訓練量是下滑的。

調整訓練方式

raw-image

所以從發現Fitness開始掉之後,就開始調整自己的訓練方式,拉高訓練量。

主要就是增加跑量,變成一週3次,增加步速,增加跑步距離,增加跑步時間。透過訓練量的增加,終於花了2個禮拜,才慢慢拉回到2個月前的Fitness的水準。

進階的模型:Banister Model

TSB model 非常容易理解,但相對的也有其缺陷。他的數學公式會造成一個奇怪的現象:減少訓練量反而會使運動表現Form(綠線)提升。

參考圖4與圖5。雖然圖5的曲線在當時,其實訓練量是不足的,Fitness緩步下滑,但Form卻提升了,還比圖4的時期還高。而圖4的時期的訓練量,其實是是在當時(4月)是比較足夠的。

於是後來的Banister教授提出了Banister Model,在原有的數學公式上做修正,修正的細節參考這篇文章:(警語:內有大量數學公式,請看到公式會暈頭的人請謹慎點選)

總之,Banister Model是目前相對實證有效的模型,也是比較多跑步訓練採用的模型。

raw-image

而運動社群的知名App :Strava,裡面到Fitness曲線,就是使用Banister model來計算。

無論Banister Model的數學公式修正的多漂亮,從曲線看到結果,對我來說看到的壓力是一樣的:訓練量不足,曲線成長就停滯。看到數字掉下來,逼迫自己跑起來。

在工作上,我一直相信「無法量測的東西,就無法管理」。對待自己的身體也一樣,把身體的機能數字化之後,有了數字,就有管理這個身體的方法,找到問題,調成策略,逼自己跑起來。

歡迎在Strava上互加好友,用彼此的數字來互相激(ㄕ尢)勵(ㄏㄞ、)。


原文出處: https://happylee.blog/learn/tsb-model/

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繼續創作
本篇內容共 189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快樂跑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零售的科學 I'm Happy
601會員
109內容數
Hello,大家好,我是 91APP 產品長 李昆謀( Happy Lee ), 因為這十年來,一直在幫零售業做數位轉型,會在這邊分享 OMO、新零售、大數據、電子商務 等等相關的內容,也算是把這些年來的經驗,自己做個整理。歡迎大家追蹤我的專題。
2025/04/07
探討Nike近期股價下跌與市佔率的關係,並分析其D2C策略、財務數據(營收、利潤率、市值)以及與競爭對手(Adidas、Under Armour、ASICS等)的比較,以深入瞭解Nike是否真的失去龍頭地位。數據顯示Nike仍佔據市場主要份額,但股價表現與營收成長並未完全吻合,值得探討其背後原因。
Thumbnail
2025/04/07
探討Nike近期股價下跌與市佔率的關係,並分析其D2C策略、財務數據(營收、利潤率、市值)以及與競爭對手(Adidas、Under Armour、ASICS等)的比較,以深入瞭解Nike是否真的失去龍頭地位。數據顯示Nike仍佔據市場主要份額,但股價表現與營收成長並未完全吻合,值得探討其背後原因。
Thumbnail
2024/10/03
默唸搭配呼吸,慢慢就找到跑步的節奏,可以維持180的步頻,也可以穩定呼吸的節奏,可以長時間用Zone 2的配速,穩定的跑完,包含心律、步頻、步速、步距、垂直震幅,長時都維持在一定的數字,跑完還覺得不累,覺得很舒服。
Thumbnail
2024/10/03
默唸搭配呼吸,慢慢就找到跑步的節奏,可以維持180的步頻,也可以穩定呼吸的節奏,可以長時間用Zone 2的配速,穩定的跑完,包含心律、步頻、步速、步距、垂直震幅,長時都維持在一定的數字,跑完還覺得不累,覺得很舒服。
Thumbnail
2024/09/30
跑步鍛鍊造成免疫系統下降的各種原因,談到「開窗理論」,強度運動後會有3小時到72小時的免疫系統下降,以及如何避免跑步訓練後感染的風險,透過積極的恢復Recovery
Thumbnail
2024/09/30
跑步鍛鍊造成免疫系統下降的各種原因,談到「開窗理論」,強度運動後會有3小時到72小時的免疫系統下降,以及如何避免跑步訓練後感染的風險,透過積極的恢復Recovery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這4週都刻意在早8~10間去跑步或騎車,利用高溫來鍛鍊體能。 上週颱風天,趁下雨但風不大的時候去跑步,果然溫度一降下來,體能就明顯提升,表示耐熱訓練有點成果。 當然,這種練習方式有其風險,就是時間跟強度要掌握好,不然會有相當程度的危險性。而每個人的狀況不一,自己要很了解自己的身體能力, 才能找
Thumbnail
這4週都刻意在早8~10間去跑步或騎車,利用高溫來鍛鍊體能。 上週颱風天,趁下雨但風不大的時候去跑步,果然溫度一降下來,體能就明顯提升,表示耐熱訓練有點成果。 當然,這種練習方式有其風險,就是時間跟強度要掌握好,不然會有相當程度的危險性。而每個人的狀況不一,自己要很了解自己的身體能力, 才能找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中長距離跑者肌力訓練方法大揭密:如何提升表現? 你時常困惑於該使用何種方式來強化自己的跑步運動表現嗎?時常困惑於究竟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嗎?認為肌力訓練對於改善跑步運動表現絲毫沒有幫助嗎?那麼你應該要來看看這篇最新的運動科學研究。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中長距離跑者肌力訓練方法大揭密:如何提升表現? 你時常困惑於該使用何種方式來強化自己的跑步運動表現嗎?時常困惑於究竟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嗎?認為肌力訓練對於改善跑步運動表現絲毫沒有幫助嗎?那麼你應該要來看看這篇最新的運動科學研究。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近七個月來跑步的心得與經驗,包括目標設定、熱身和收操的重要性、尋找跑步教練、與他人一起跑步的動力、減重與跑步的關係,以及冬天跑步的困難。文中也表達了對於持續跑步以維護健康的意願。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近七個月來跑步的心得與經驗,包括目標設定、熱身和收操的重要性、尋找跑步教練、與他人一起跑步的動力、減重與跑步的關係,以及冬天跑步的困難。文中也表達了對於持續跑步以維護健康的意願。
Thumbnail
前言 ✋在這個快速節奏與繁忙步調的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跑步」作為一種健身運動的方式。但是,要想在跑步中表現出色,單純的有氧訓練或者肌力訓練是否就足夠呢?最新研究揭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且提出了一個科學的訓練計劃,讓您能夠更好地發揮潛力。 👉一份2022年的研究,想要探討不同訓練方式對於
Thumbnail
前言 ✋在這個快速節奏與繁忙步調的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跑步」作為一種健身運動的方式。但是,要想在跑步中表現出色,單純的有氧訓練或者肌力訓練是否就足夠呢?最新研究揭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且提出了一個科學的訓練計劃,讓您能夠更好地發揮潛力。 👉一份2022年的研究,想要探討不同訓練方式對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臺南跑半程馬拉鬆的經驗,並且將跑步的感受和超負荷的哲學做了呼應,探討了面對身體、心靈和人生時的超負荷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臺南跑半程馬拉鬆的經驗,並且將跑步的感受和超負荷的哲學做了呼應,探討了面對身體、心靈和人生時的超負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週探討重複衝刺訓練對競技運動表現和身體適能的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探討了RST對速度、反向跳高度和間歇跑步表現等方面的影響。透過此討論,可以更深入瞭解RST對競技運動員身體適能和表現的多面影響。無論是短距離跑步還是團隊運動,RST訓練對不同競技領域都有幫助。
Thumbnail
本週探討重複衝刺訓練對競技運動表現和身體適能的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探討了RST對速度、反向跳高度和間歇跑步表現等方面的影響。透過此討論,可以更深入瞭解RST對競技運動員身體適能和表現的多面影響。無論是短距離跑步還是團隊運動,RST訓練對不同競技領域都有幫助。
Thumbnail
對於跑步愛好者,《天生就會跑》這本書提供了簡單而實踐的訓練方法,包括專項肌力訓練和調整跑姿,可幫助提升跑步的經濟性和樂趣。
Thumbnail
對於跑步愛好者,《天生就會跑》這本書提供了簡單而實踐的訓練方法,包括專項肌力訓練和調整跑姿,可幫助提升跑步的經濟性和樂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