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煩憂的反思 Reflecting on Parenting Concern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有親朋好友與我分享關於教養孩子的煩惱與困擾,例如:

  • 雙胞胎兄弟語言能力發展的差異導致話語權不均衡:一個滔滔不絕,一個愛玩鬧
  • 孩子即將踏入體制內的幼稚園,不知道會遭遇什麼,又會作何反應,做父母的鞭長莫及

由於我並沒有育兒的經驗,基本上無法完全感同身受作為父母所需面對的現實與心情,也不會自以為有能力去同理或給予任何有建設性的想法。這些憂慮讓我思考更多的是:
▎在這些擔憂的背後,我們真正的恐懼是什麼?是小孩的無能?還是自己的無力?

▎如果我是孩子,我會希望父母如何面對我現在的狀況,如何處理和應對我?

▎如果我是父母,我會希望在孩子面對現在的狀況時,扮演什麼角色?

我特別喜歡好友月月分享的育兒心態:

相信每個生命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只是他們生命的載體。他們擁有我們身為父母基因中最好的部分,所以我相信他們能比我們更有能力去處理他們生命中需要面對的一切。

如果我是小孩,我會很喜歡我的父母能夠相信我能獨立思考,並發展出屬於我自己生存和適應的方式,他們不會時刻牽著我的手,而是在我需要幫助或跌倒時,及時伸出手拉我一把,讓我能重新調整步伐並繼續前進。

如果我是父母,我會希望自己能用觀察和好奇的心態,去期待小孩每一次脫殼進入一個新狀態的樣貌和成長。

當然,理想和現實總是有所差距,我們或許只能在無窮的擔憂中,不時提醒自己可以放手,這不僅是為了讓孩子獨立,更是為了放過自己。

Reflecting on Parenting Concerns: What Are We Truly Afraid Of?

Recently, friends and family have shared their concerns and challenges in parenting, such as:

  • Unequal speaking rights between twin brothers due to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development: one is talkative, while the other loves to be playful.
  • Worries about what their child will encounter and how they will react when entering kindergarten.

As I haven't experienced parenting, I can't fully empathize or provide constructive advice. Hearing these worries makes me think:

▎What are our true fears behind our worries? Is it the child's incapability or our own sense of powerlessness?

▎If I were a child, what role would I want my parents to play in handling my current situation?

▎As a parent, what role would I hope to take when my child faces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I really love how my friend Ivy shares her parenting mindset:

I believe that each life will find its own path. Children are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and we are merely their vessels. They possess the best parts of our genes as parents, so I trust that 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handle everything they encounter in life.

If I were a child, I would cherish my parents, knowing they trust in my ability to develop my own way of living and adapting. They wouldn't constantly hold my hand but extend their help when needed, allowing me to readjust and move forward.

As a parent, I would hope to observe and approach my child's growth with a curious heart, expecting and embracing every time they shed their old selves and enter new states of being.

Of course, there is always a gap between ideals and reality. We may only be able to remind ourselves to let go amidst the endless worries, not only for the sake of allowing our children to grow and learn, but also for the sake of forgiving ourselv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cho.my.echo 閃電‧嗶‧嗶的沙龍
1會員
8內容數
2022/10/28
How to stop obsessing over a clean and organized house? 🎈J 小姐的居家整理強迫症性格,讓她常常到別人家裡時,都要努力壓抑自己想去整理雜亂東西的衝動,尤其她到伴侶的住處時眼睛特別感到刺痛,不斷提醒自己要關閉眼睛,心裡很是糾結。
Thumbnail
2022/10/28
How to stop obsessing over a clean and organized house? 🎈J 小姐的居家整理強迫症性格,讓她常常到別人家裡時,都要努力壓抑自己想去整理雜亂東西的衝動,尤其她到伴侶的住處時眼睛特別感到刺痛,不斷提醒自己要關閉眼睛,心裡很是糾結。
Thumbnail
2022/10/21
男孩說著他的《癡戀》,他接納現實又停不下腦中的小劇場,他怕女孩將來留下傷疤怪罪他,他嚮往和她再度相遇的未來,他害怕自己又陷入「癡迷的愛」再度讓別人受傷害,他想愛又害怕愛,他不知何去何從,他想脫離現狀。 一段悼詞獻給他為自己舉辦的《癡戀告別式》: 告別並接納自己曾經投入熱情與真心、生澀不成熟的愛。
Thumbnail
2022/10/21
男孩說著他的《癡戀》,他接納現實又停不下腦中的小劇場,他怕女孩將來留下傷疤怪罪他,他嚮往和她再度相遇的未來,他害怕自己又陷入「癡迷的愛」再度讓別人受傷害,他想愛又害怕愛,他不知何去何從,他想脫離現狀。 一段悼詞獻給他為自己舉辦的《癡戀告別式》: 告別並接納自己曾經投入熱情與真心、生澀不成熟的愛。
Thumbnail
2022/09/30
看看時間,已經超過跟悠子約定好的晚上8點... 愛子注意到悠子的胸口,似乎有頭情緒的野獸快要冒出來... 突然悠子在廚房門口轉身停了下來,提高了聲量,激動顫抖地說... 大輔又問了愛子一次:“妳要出去走走嗎?” “不不不,悠子,該道歉的是我!” “生氣是健康的!我們是健康的!”
Thumbnail
2022/09/30
看看時間,已經超過跟悠子約定好的晚上8點... 愛子注意到悠子的胸口,似乎有頭情緒的野獸快要冒出來... 突然悠子在廚房門口轉身停了下來,提高了聲量,激動顫抖地說... 大輔又問了愛子一次:“妳要出去走走嗎?” “不不不,悠子,該道歉的是我!” “生氣是健康的!我們是健康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撰寫來自觀察自己與周遭友人的養育焦慮,從覺察自己焦慮的情緒—>接納焦慮情緒—>宣洩焦慮的情緒,從閱讀與書寫中,對於教養有更多一點的體悟與自省。期許自己觀照自己,並且從"心"靠向子女,而子女也能慢慢靠向父母。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撰寫來自觀察自己與周遭友人的養育焦慮,從覺察自己焦慮的情緒—>接納焦慮情緒—>宣洩焦慮的情緒,從閱讀與書寫中,對於教養有更多一點的體悟與自省。期許自己觀照自己,並且從"心"靠向子女,而子女也能慢慢靠向父母。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要怎麼對待孩子才是適當的?是讓他(她)不要輸在人生的起跑點嗎?讓穗波心理師告訴你。
Thumbnail
要怎麼對待孩子才是適當的?是讓他(她)不要輸在人生的起跑點嗎?讓穗波心理師告訴你。
Thumbnail
在心理上和孩子拉開一點點距離,像在欣賞任何美好事物一樣的看待他們,感受每個生命那獨一無二的姿態,我發覺我對他們的愛,回歸到最初的純粹。
Thumbnail
在心理上和孩子拉開一點點距離,像在欣賞任何美好事物一樣的看待他們,感受每個生命那獨一無二的姿態,我發覺我對他們的愛,回歸到最初的純粹。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從小我就非常在意父母的感受,但可能他們並不了解我。
Thumbnail
從小我就非常在意父母的感受,但可能他們並不了解我。
Thumbnail
跟青少年一起工作,為了盡可能做到同理,我常常會去回顧我的青少年時期,那時候的我希望怎麼被理解?渴望被理解什麼?我想要大人們聽我講什麼?必須說記憶實在蠻模糊了,但我印象很深的是,那時最希望的就是大人不要一直對我說教,可以聽我說;不要給我一堆我做不到的建議,而是可以知道我面對當下遇到的那些鳥事有多難!
Thumbnail
跟青少年一起工作,為了盡可能做到同理,我常常會去回顧我的青少年時期,那時候的我希望怎麼被理解?渴望被理解什麼?我想要大人們聽我講什麼?必須說記憶實在蠻模糊了,但我印象很深的是,那時最希望的就是大人不要一直對我說教,可以聽我說;不要給我一堆我做不到的建議,而是可以知道我面對當下遇到的那些鳥事有多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