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離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要寫作「疏離感」,少不免在網上到處參考資料,卻發現了讓我震驚的事,「心理學」在台灣大概也很盛行,有一些文章透露了「友誼」也有生命,不但短暫,還會死亡。那怕曾經為情義兩肋插刀,友誼死亡之後視同陌路,甚至到死不相往還。曾經為這些現實弄得抑鬱症的,不知凡幾。

關於「疏離感」這樣的一個議題,大部份都趨向於、建議人要多建立「人際關係」,可是「人際關係」又是兩刃劍,前面「友誼也有生命」的例子,又讓很多人對「人際關係」如屨薄冰。

曾經認識一位同事,聰明樂觀,是一位肥胖男生,日文了不得,我們碰到需日語交談的活,總拜託他,答應與否,就是要看他的心情。他人也幽默風趣,跟「每一個人」交情都很好。但後來很多人厭惡他,因為到了一段時間,他總會找碴、有意地跟人鬧翻。

我也跟他鬧翻了好幾次,同事老是奇怪為何我會這樣低聲下氣去保交情,是因為他剛信基督教,我不得不引導他、希望在堅定信仰一事上幫他一把。最後我發現了,原來是沒有安全感,他怕別人太了解他,到了一段時間必需劃清界線,以免自己受傷。

如果是這種性格弄至「疏離感」,也不知道是否自討苦吃。

聖經對「疏離感」有何看法?就是:

創世記第二章 24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創世記第一章 27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28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

結婚就沒有疏離感嗎?答案本來是肯定的,除非人故意作出相反的作為,很多電影情節,就是有一方或忙碌、或其他事弄得長期分開,完全沒有連合、沒有二人成為一體。這種橋段屢見不鮮,反映出某些現實。

獨身的「時間」全是你自己的,但結婚後的時間是分享的,很多時候甚至是「Stand by 在旁守候」的,不可能盤算下午「我」會怎樣怎樣,卻變成了「我們」會怎樣怎樣,儘管是自己一個人寫作,太座一個人看韓劇,但心理上知道,對方有甚麼要求時就得停下自己的活動。

要生養眾多更能體會甚麼是「Stand by 在旁守候」,天大事情亦排在第二,剛出生的兒女喝奶後,一家外出前卻吐奶,於是一家人都要「Stand by 在旁守候」,先處理好這事,時間不屬於自己的,是一家人的。

這樣的「Stand by在旁守候」,那有時間「疏離」?單身人士又如何,他大概可以向上帝訴苦,祢叫我「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卻不給我伴侶,我如何遵守?

上帝為了衪的義,衪必定會做一些事情。在基督教裡頭,我們是有權利向上帝索取的,因為衪是我的父親,是我的天父。我為了衪的吩咐,卻無法達成,衪總需要想方法幫我一把吧!

avatar-img
115會員
534內容數
如果華人界中只有五個人可以舉出十大全球輕音樂團是誰,余就是其中一個。本來專於輕音樂介紹,時代進步,後轉寫一頁過小說,亦試圖以「文創實驗」形式去書寫長篇小說,意圖將長篇拆成每一篇都是獨立小品,無需知道前面的劇情,這種「文創」是方便斷斷續續觀看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vid T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代有聲電影的發明,其配樂成為一種新興文化,電影製作又稱為夢工場,現實中不但超越這種形容,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更過之而無不及。人類曾有的音樂文化也不夠用。 銀幕上有過太多憾動人心的畫面,西方音樂本有雄厚的古典基礎,但碰上了只有現代才有的境態,古典夠不上應用,只能創新,例如間諜特工片,驚慄片,如
我在想,創作會否涉及良心問題?答案卻沒有絕對。你付錢給我,要我為你的產品寫一個故事,結果我的創作萬人觸目,給我帶來名利,可我根本十分厭惡此產品,我喜愛這篇寫作嗎,那是違心之作。 方格子上寫作亦積累了一些經驗,自以為幾乎十全十美的顛峰之作無人問津,偶有感想,隨隨便便寫下來卻好評如潮。究竟我要認認
一個女作家寫了一本獲得空前讚譽的連載小說,寫的是她親姐,一個千金小姐,以及一個寄居她家的僕人之子,他們相愛了,愛得激烈。女作家在小說裡也出現,她看錯了事情始末,但當時並不自知,她指證僕人之子犯了嚴重罪行,這年青人即時入獄。 由於時藉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罪犯可以到前線作戰,換取自由,年青人與千金最
如果要一針見血去回答這個問題,當然就是「時代不同,不可逆轉」, 從前的莎士比亞來到這世代,會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文盲。中文「電」字開頭的名詞,他完全不懂,例如電風扇、電視機、電腦、電磁波、電動車......實在太多了,如果向他逐一解說每一種「電東西」的意思,大概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請問你是大作家,
近代有聲電影的發明,其配樂成為一種新興文化,電影製作又稱為夢工場,現實中不但超越這種形容,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更過之而無不及。人類曾有的音樂文化也不夠用。 銀幕上有過太多憾動人心的畫面,西方音樂本有雄厚的古典基礎,但碰上了只有現代才有的境態,古典夠不上應用,只能創新,例如間諜特工片,驚慄片,如
我在想,創作會否涉及良心問題?答案卻沒有絕對。你付錢給我,要我為你的產品寫一個故事,結果我的創作萬人觸目,給我帶來名利,可我根本十分厭惡此產品,我喜愛這篇寫作嗎,那是違心之作。 方格子上寫作亦積累了一些經驗,自以為幾乎十全十美的顛峰之作無人問津,偶有感想,隨隨便便寫下來卻好評如潮。究竟我要認認
一個女作家寫了一本獲得空前讚譽的連載小說,寫的是她親姐,一個千金小姐,以及一個寄居她家的僕人之子,他們相愛了,愛得激烈。女作家在小說裡也出現,她看錯了事情始末,但當時並不自知,她指證僕人之子犯了嚴重罪行,這年青人即時入獄。 由於時藉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罪犯可以到前線作戰,換取自由,年青人與千金最
如果要一針見血去回答這個問題,當然就是「時代不同,不可逆轉」, 從前的莎士比亞來到這世代,會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文盲。中文「電」字開頭的名詞,他完全不懂,例如電風扇、電視機、電腦、電磁波、電動車......實在太多了,如果向他逐一解說每一種「電東西」的意思,大概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請問你是大作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人屬群居性, 或許你會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做好人際關係, 但有人卻選擇獨來獨往, 疏遠親朋好友, 或許有伴侶, 或許獨居生活, 除了伴侶與子女, 鮮少與親戚朋友互動. 究竟是什麼原因? 通常他們都經歷了一些事情, 所以選擇走自己的路.   1.沒遇到有愛的父母及親戚
Thumbnail
許多人會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有些人是我們的摯友、親人或重要伴侶,而有些人是過客。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為什麼不需要討好那些與我們無交集的人。
Thumbnail
我的丈夫是我的屬靈領袖,我們因此而結婚,但婚後我發現他完全是另一個人。我經歷一段孤獨的婚姻旅程,靈裡面感到非常的空虛,我承受他的憤怒和挫折,即便在家也覺得很不安。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面對關係結束時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納入心中。然而,當關係結束時,作者也感受到難過,需要花時間來緩解這種情緒。儘管如此,作者仍然感激每一段關係帶來的成長與陪伴。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助人工作的渴望,希望將溫暖與力量回饋給他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伴侶之間的愛與陪伴。通過作者的故事,深入探討了愛的力量以及情緒支持與陪伴的重要性。作為基督徒,作者也分享了她的信仰和禱告如何幫助她度過困難時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不喜歡伴侶和異性朋友來往可能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朋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人屬群居性, 或許你會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做好人際關係, 但有人卻選擇獨來獨往, 疏遠親朋好友, 或許有伴侶, 或許獨居生活, 除了伴侶與子女, 鮮少與親戚朋友互動. 究竟是什麼原因? 通常他們都經歷了一些事情, 所以選擇走自己的路.   1.沒遇到有愛的父母及親戚
Thumbnail
許多人會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有些人是我們的摯友、親人或重要伴侶,而有些人是過客。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為什麼不需要討好那些與我們無交集的人。
Thumbnail
我的丈夫是我的屬靈領袖,我們因此而結婚,但婚後我發現他完全是另一個人。我經歷一段孤獨的婚姻旅程,靈裡面感到非常的空虛,我承受他的憤怒和挫折,即便在家也覺得很不安。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面對關係結束時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納入心中。然而,當關係結束時,作者也感受到難過,需要花時間來緩解這種情緒。儘管如此,作者仍然感激每一段關係帶來的成長與陪伴。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助人工作的渴望,希望將溫暖與力量回饋給他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伴侶之間的愛與陪伴。通過作者的故事,深入探討了愛的力量以及情緒支持與陪伴的重要性。作為基督徒,作者也分享了她的信仰和禱告如何幫助她度過困難時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不喜歡伴侶和異性朋友來往可能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