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懶人包系列-與病共處,改變的生活型態與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得知罹患疾病時,病人面臨了巨大的心理衝擊,這些心理衝擊可以「悲傷5階段」來理解,包括了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到慢慢地能夠接受事實。」

當年齡漸長身體老化,疾病的影響更甚,種種跡象都是人生不同階段的挑戰,在面對這些時如何沉穩得安定內心,能把握當下並放下執著,重新找回生命的主導,是每個人都將要面對的課題。

#董氏基金會 #老年憂鬱 #心理衛生 #老化 #老年人 #憂鬱

熟齡談心室,邀您"療"心事直播系列影片:

https://reurl.cc/GALVEW

raw-image

參考<熟齡談心室,邀您"療"心事 ft.平路>

https://reurl.cc/eDZGAR

raw-image

參考<熟齡談心室,邀您"療"心事ft.陳淑麗>

https://reurl.cc/QXO5ob

raw-image

參考<熟齡談心室,邀您"療"心事ft.葉金川>

https://reurl.cc/2Lv6O9

參考<熟齡談心室,邀您"療"心事ft.常佑康>

https://reurl.cc/x74o4E

raw-image

參考<熟齡談心室,邀您"療"心事ft.梁修身>

https://reurl.cc/WGVAYO

參考<熟齡談心室,邀您"療"心事ft.龐宜安>

https://reurl.cc/zYEQma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研究發現,國內50歲以上憂鬱症盛行率達到16.3%,但高達7成未就醫,而在27%尋求治療者中,最終僅11%得到有效治療,顯示就醫率偏低。」
想像過退休後的自己,或是已邁入銀齡的你,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做個測驗,看看自己老年生活怎麼過!   作答完畢還可以參加抽獎喔,把握機會一舉兩得!   抽獎內容:總價值超過5000元的商品券、令人愛不釋手的紓壓小物禮盒和特色桌遊、多本好書。 活動日期: 2023年7月16日至8月16日
阿公阿嬤、阿姨伯伯生活中最得心應手的是什麼呢? 而身為銀髮族的你,做什麼事情讓你心情好、樂此不疲呢? 是烹飪、畫畫、寫字,還是運動、唱歌、跳舞?或是種植花花草草、照顧寵物呢? 用照片或短文,分享長者展現在生活中的活力吧! 投稿方式: 1.網路表單投稿: forms.gle/CNJ8AJCCLMqx
【"從心"看樂齡】節目轉分享、抽禮券! 上個月你有聽主持人譚艾珍與兩位來賓的直播分享嗎? 沒有參加到直播的民眾一起來回顧五月精彩的影片吧! 即日起至6/11(日),只要觀看「"從心"看樂齡」節目銀髮作家黃育清與草編CEO林三元的直播影片,並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最擅長的小事,即可抽五百元禮券喔!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研究發現,國內50歲以上憂鬱症盛行率達到16.3%,但高達7成未就醫,而在27%尋求治療者中,最終僅11%得到有效治療,顯示就醫率偏低。」
想像過退休後的自己,或是已邁入銀齡的你,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做個測驗,看看自己老年生活怎麼過!   作答完畢還可以參加抽獎喔,把握機會一舉兩得!   抽獎內容:總價值超過5000元的商品券、令人愛不釋手的紓壓小物禮盒和特色桌遊、多本好書。 活動日期: 2023年7月16日至8月16日
阿公阿嬤、阿姨伯伯生活中最得心應手的是什麼呢? 而身為銀髮族的你,做什麼事情讓你心情好、樂此不疲呢? 是烹飪、畫畫、寫字,還是運動、唱歌、跳舞?或是種植花花草草、照顧寵物呢? 用照片或短文,分享長者展現在生活中的活力吧! 投稿方式: 1.網路表單投稿: forms.gle/CNJ8AJCCLMqx
【"從心"看樂齡】節目轉分享、抽禮券! 上個月你有聽主持人譚艾珍與兩位來賓的直播分享嗎? 沒有參加到直播的民眾一起來回顧五月精彩的影片吧! 即日起至6/11(日),只要觀看「"從心"看樂齡」節目銀髮作家黃育清與草編CEO林三元的直播影片,並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最擅長的小事,即可抽五百元禮券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我已經接到超過五個人跟我分享中年危機的心情。 就在今年,我也正式邁向中年。 一個中年人聽著其他中年人訴說著焦慮,心情其實很複雜。 我聽到的焦慮大部分來以下:
Thumbnail
我很欣慰新世代的年輕人們有其正向的思考及判斷能力,他們的同理、共感及藝術天分也十分敏感活躍,但同時我也看見不少人深受精神疾病之苦,其中又有家族裡的晚輩,著實令人痛心。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不只是發生在一般年輕族群,在中老年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就醫時,許多老年憂鬱症患者之憂鬱症往往已經慢性化,不管是藥物或是rTMS腦刺激治療都顯得更困難。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這一篇繼續寫如何度過中年危機?網上很多教人如何度過中年危機,無外乎所有的勵志文章都寫要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來做,放下所有外在一切,與自己對話,要與自己心靈對話,非常好的一句話,神經病就是自己跟自己對話。'當我們走在馬路上都會看到一些人在公園裡,道路上,商店前,一個人自言自語的說著,但這不是很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我已經接到超過五個人跟我分享中年危機的心情。 就在今年,我也正式邁向中年。 一個中年人聽著其他中年人訴說著焦慮,心情其實很複雜。 我聽到的焦慮大部分來以下:
Thumbnail
我很欣慰新世代的年輕人們有其正向的思考及判斷能力,他們的同理、共感及藝術天分也十分敏感活躍,但同時我也看見不少人深受精神疾病之苦,其中又有家族裡的晚輩,著實令人痛心。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不只是發生在一般年輕族群,在中老年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就醫時,許多老年憂鬱症患者之憂鬱症往往已經慢性化,不管是藥物或是rTMS腦刺激治療都顯得更困難。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這一篇繼續寫如何度過中年危機?網上很多教人如何度過中年危機,無外乎所有的勵志文章都寫要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來做,放下所有外在一切,與自己對話,要與自己心靈對話,非常好的一句話,神經病就是自己跟自己對話。'當我們走在馬路上都會看到一些人在公園裡,道路上,商店前,一個人自言自語的說著,但這不是很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