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文化|食|文化創新能吃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若所謂的文化程度指標是傳統跟舊時(例如「古」詩詞、「傳統」節日),那現今當下的一切豈不就沒文化真可怕?

甚麼是文化?

  古今中外探究文化的討論很多,也有不少專家學者給予所謂的「定義」,有的將文化定調成通俗的,也有將文化定成高格調的。

  目前我觀看了幾本有關文化、文創的書籍中,有一句話打到《文創搞甚麼》作者的心坎,也讓我深感認同,那句話是:

「文化是生活的總集合」。
raw-image

  佛教的禪師多會提道:「挑柴運水無不是禪,行住坐臥皆不離禪, 吃飯喝茶無不是禪。」,我認為文化也是,「食衣住行育樂無不是文化,禮樂射御書數皆不離文化。」所以生活中的一切,無不是人們從遠古生活至今,一點一滴所累積,日精月進的改善而有如今的樣貌。

甚麼是創意?

作家Jonathan •Lethem曾說:

被稱為「原創」的東西,十之八九是因為人們不知其參考或原始資料來源。

  這是我閱讀 Austin Kleon所著《點子都是偷來的》作者引用的內容,人類發展至今,天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所有的創意發揮,都是建立在過去的一切之上。只是有些人發現了一些別人沒發現的突破點,或是用自己的想法包裝成一個沒人見過卻又讓人耳目一新的舊東西。

【分享閱讀】【是抄襲還是模仿?日光下沒有新鮮事!】

文化創新能吃嗎?

  講到龍鬚糖,一定會勾起一些「資深人類」的兒時記憶,也會勾起一些人在「資深場域」遊玩的記憶。這「資深的甜食」對一些人來說就是一道「傳統甜點」或是老街、傳統市集裡的一項快失傳的傳統技藝。而有些人就能將之結合不同「食」文化的經驗,變出一些新亮點,例如「法式龍鬚糖」。

法式龍鬚糖-強尼甜點工藝

法式龍鬚糖-強尼甜點工藝

  我第一次看到「法式龍鬚糖」這名字,源自強尼甜點工藝,這讓身為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一員的我,對「文化創新」有了更不一樣的想法。服裝的演進,從最基本的禦寒蔽體,進展到突顯身分有別、不同場合或是不同禮儀規模的裝束。服裝有跨朝代的延續,也有當朝當代的人文特色。那如今呢?身穿漢服的我,究竟是為甚麼穿?又能為後人留下甚麼漢服印象? 

  先不管了,來口龍鬚糖吧~那入口即化的糖絲,以及跟日本甜點比起來較為不甜膩的柚香內餡,在甜度上做到更適口的平衡,雖然家母還是覺得很甜,誰叫口味是很主觀的呢。

  傳統龍鬚糖由糖絲包著花生或芝麻餡料,現代當然也有人發展出包著水果或巧克力等不同的內餡,但我覺得在精神上跟「法式龍鬚糖」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在外觀上呈現出「法式」的精緻度還有包裝設計,讓龍鬚糖搖身一變成為精緻甜點,同樣的龍鬚糖,卻有著不同的格調體驗。

文化創新的再聯想

  這又讓我聯想到,「阿斯匹靈石膏湯」這帖中藥方,阿斯匹靈妥妥的西藥,怎麼變成中藥了呢?原來是中西醫匯通派開創者-張錫純中醫師依照中醫理論「辯證論治」,結合西方藥理藥性,融會貫通後所開出的方子。

圖片取自網路搜尋

圖片取自網路搜尋

  但我想,若非臨床實證真有效用,這帖「阿斯匹靈石膏湯」絕對會被當作「離經叛道」之作而被攻訐。如現代各種從傳統技藝中突破的先驅者,或多或少被認作「破壞規矩」「有違祖訓」等狀況。

  就如同天動說與地動說的發展,還有許多科技知識的突破,都不一定能被當代主流接受了,傳統的延續與現代的發展,都必須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留待時間這長河的洗鍊,水退了才知道那些會被留下,成為後人口中的「傳統文化」。


最後迷之音說:吃糖就吃糖,怎麼就話癆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肥龍的生活沙龍
56會員
176內容數
歡迎來到「肥龍的生活沙龍」,這裡主要分享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生活」,偶爾分享「閱讀心得」以及「字言字語」等雜談想法。若是剛好我的文字讓你有所共鳴,很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肥龍的生活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6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2024/03/26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2024/03/24
有些人擔心外面的茶飲製作過程,喜歡自己泡茶,但又懶得或沒時間使用茶葉、茶具…拿個保溫瓶放個茶包加入熱水,就出門了。 今天就來聊聊茶包吧,剛好手邊有一些不同的類型,就簡單來分享一下實際經驗。
Thumbnail
2024/03/24
有些人擔心外面的茶飲製作過程,喜歡自己泡茶,但又懶得或沒時間使用茶葉、茶具…拿個保溫瓶放個茶包加入熱水,就出門了。 今天就來聊聊茶包吧,剛好手邊有一些不同的類型,就簡單來分享一下實際經驗。
Thumbnail
2024/03/23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2024/03/23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假想所謂的純文學信仰者與聽團仔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一種共識,他們想守護的價值是不甘於「被定型(公式化)」,或者在2024年我們可以說被「市場/流量」所控制。這群人在各自的領域有追尋和執著,讓藝文界能持續推陳出新,像泉水般不斷湧現。
Thumbnail
我假想所謂的純文學信仰者與聽團仔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一種共識,他們想守護的價值是不甘於「被定型(公式化)」,或者在2024年我們可以說被「市場/流量」所控制。這群人在各自的領域有追尋和執著,讓藝文界能持續推陳出新,像泉水般不斷湧現。
Thumbnail
將視覺藝術與歷史文化研究結合,進行跨學科教學,可減輕視藝老師課程壓力,為學生提供豐富學習體驗。學生可以透過視覺藝術學習歷史與文化研究概念、傳統建築與城市景觀、文化傳統與慶典、文化藝術形式等。這樣的互動式學習方式能激發學生創造力和好奇心,豐富他們對歷史和文化的理解。
Thumbnail
將視覺藝術與歷史文化研究結合,進行跨學科教學,可減輕視藝老師課程壓力,為學生提供豐富學習體驗。學生可以透過視覺藝術學習歷史與文化研究概念、傳統建築與城市景觀、文化傳統與慶典、文化藝術形式等。這樣的互動式學習方式能激發學生創造力和好奇心,豐富他們對歷史和文化的理解。
Thumbnail
你是否正迷失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知該閱讀什麼?💡 本文將帶你探討閱讀經典的重要性,教你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經典,並透過實用的閱讀方法,讓你與大師對話,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想擺脫閱讀迷茫,就趕快點進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你是否正迷失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知該閱讀什麼?💡 本文將帶你探討閱讀經典的重要性,教你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經典,並透過實用的閱讀方法,讓你與大師對話,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想擺脫閱讀迷茫,就趕快點進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為什麼以及如何培養品味,從認識何謂普通到預測未來,從預測未來到提高行銷精準度。最後也評論了日本品牌失敗的原因。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為什麼以及如何培養品味,從認識何謂普通到預測未來,從預測未來到提高行銷精準度。最後也評論了日本品牌失敗的原因。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一筆入魂 #書僮小露推薦 在自媒體時代,寫,可說已成為必需技能之一 以前讀文言文、詩詞經傳、世界經典文學 偶爾雖有一點點能感受到其意境的時刻 更常發生的,是經常讀不明白這些文字。   當時我常在想, 世界上有這麼多經典文學 若真有人讀了那麼多書 也能體會到當中的絕美 不知那人身
Thumbnail
#一筆入魂 #書僮小露推薦 在自媒體時代,寫,可說已成為必需技能之一 以前讀文言文、詩詞經傳、世界經典文學 偶爾雖有一點點能感受到其意境的時刻 更常發生的,是經常讀不明白這些文字。   當時我常在想, 世界上有這麼多經典文學 若真有人讀了那麼多書 也能體會到當中的絕美 不知那人身
Thumbnail
人們為什麼要認識文言文?又是誰該學習文言文? 普天下真善美的知識何其多,為什麼文言文得在教育裡占去相當大比例的一個位置?
Thumbnail
人們為什麼要認識文言文?又是誰該學習文言文? 普天下真善美的知識何其多,為什麼文言文得在教育裡占去相當大比例的一個位置?
Thumbnail
  若所謂的文化程度指標是傳統跟舊時(例如「古」詩詞、「傳統」節日),那現今當下的一切豈不就沒文化真可怕? ......   目前我觀看了幾本有關文化、文創的書籍中,有一句話打到《文創搞甚麼》作者的心坎,也讓我深感認同,那句話是:「文化是生活的總集合」
Thumbnail
  若所謂的文化程度指標是傳統跟舊時(例如「古」詩詞、「傳統」節日),那現今當下的一切豈不就沒文化真可怕? ......   目前我觀看了幾本有關文化、文創的書籍中,有一句話打到《文創搞甚麼》作者的心坎,也讓我深感認同,那句話是:「文化是生活的總集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