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導論|3. 徹底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最高目標是要解放意識,這就須要人徹底的努力,直到最後一個錯誤的假設和心理上的痛苦都被根除。

正念作為認識事物的練習,只有貫徹其徹底性才能保證其成功。即是說正念在徹底執行時,回到了事物的根源,這時的意識處於覺知的最初階段,即是純粹接收狀態。但一般來說,這階段維持時間非常短暫,並難以被察覺,而且它只對所觀察的客體產生短暫的、不完全的和錯誤的印象。

然後,來到了下一個覺知過程,即是改正並補充那最初印象。但這並非總是可行,因為通常最初印象會被人簡單接受,並毫不猶豫地對其加入新的扭曲,這是屬於第二個覺知過程的更複雜特徵。當覺知受到個人喜惡和偏見影響,就會造成非常錯誤的和不完整的認知,即是在思想上構成對現實的認知跟實際的現實不符,這對個人的性格和道德發展有很深遠影響。


純粹觀察就可以修正這些錯誤,因為純粹觀察就是有意識地開發與加強純粹接受性的覺知,給它較長的時間去完成在覺知過程中的重要任務。純粹觀察藉由它的徹底性淨化了意識本身,使意識不再受「我」的影響,並為獲得純粹客體做好準備。


avatar-img
1會員
5內容數
人一生中總有進入深刻的沉思的時候,不論是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都會為人帶來有用的靈感或洞見,形成創新的想法,這幫助人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也推動着人不繼進步。冥想是教導注意力的運用,從簡單地注意到,到最深沉的全神貫注於一個客體,讓人掌握意識的自然運作方式,而因為這是自然的,它必然適合每一個人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然之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所謂的念即是注意力,由最簡單的注意到客體的存在,到心無旁騖地完全專注的觀察客體,都屬於注意力的運用。而這裏所說的觀察的意思是對正在發生的事實進行清晰的記錄。這是最純粹的接受客體的方式,即是在觀察的過程中沒有任何意志在作用,也沒有思想和情感的主觀參與,只有純粹的觀察。 剛開始練習純粹觀察時,將一再地
冥想的方式有無數種,但每一種方式都離不開專注力的運用,就最基本的冥想而言,是有意識地培養一種高度專注能力的練習。 冥想並不是意志的活動,即是說這並不是運用思想專注於所選的客體,思想只是作為一個決定,使注意力引導在所選的客體上,然後讓其自行運作。 持續有意識地把注意力放在所選客體上,在這樣的專注中
所謂的念即是注意力,由最簡單的注意到客體的存在,到心無旁騖地完全專注的觀察客體,都屬於注意力的運用。而這裏所說的觀察的意思是對正在發生的事實進行清晰的記錄。這是最純粹的接受客體的方式,即是在觀察的過程中沒有任何意志在作用,也沒有思想和情感的主觀參與,只有純粹的觀察。 剛開始練習純粹觀察時,將一再地
冥想的方式有無數種,但每一種方式都離不開專注力的運用,就最基本的冥想而言,是有意識地培養一種高度專注能力的練習。 冥想並不是意志的活動,即是說這並不是運用思想專注於所選的客體,思想只是作為一個決定,使注意力引導在所選的客體上,然後讓其自行運作。 持續有意識地把注意力放在所選客體上,在這樣的專注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就是為何當你將能量收斂,回到自己,內觀自己的時候,疼痛感、負面情緒或是意念帶來的痛苦感受會降低的原因。覺知到自己的一切,不去評判便能不阻絕這些自然流動的能量經過,同時當你專注跟隨這些來到你面前的訊息,他們會帶領你去到他們想要的位置,你可以覺知到更深、更廣。
Thumbnail
憶起我們的本來面目 當我們開始探索「本來面目」這個話題時,現代人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試圖通過思想、概念甚至宗教來解釋這一神秘的命題。但真正的覺醒並不是靠理解或掌握更多的知識來達成的,而是關於去掉一切我們以為是自我的東西。這不僅是《奇蹟課程》所強調的中心思想,也是在各種靈性修行中反覆出現的真理: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這部視頻「重塑你的心靈:改變生活的第一秘訣」集中於重塑潛意識心靈的變革力量,以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本文將深入探討視頻中提出的關鍵概念,強調實用技術,幫助觀眾解鎖潛能,創造充實的生活。 在這裡觀看視頻 理解潛意識心靈 潛意識心靈在塑造我們的思想、行為,最終影響我們的生活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當一個人放下 " 需要知道 " 和 "明白一切" 的需求,同時持有純淨的意圖---"希望體現什麼",他們會訪問 "超越自身頭腦認知" 的現實-(內在的)世界和能量。這意味著這樣的體驗如同魔法,奇蹟,煉金術,即刻顯化,一個完全的 "同頻體驗" 會在地球現實中被探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就是為何當你將能量收斂,回到自己,內觀自己的時候,疼痛感、負面情緒或是意念帶來的痛苦感受會降低的原因。覺知到自己的一切,不去評判便能不阻絕這些自然流動的能量經過,同時當你專注跟隨這些來到你面前的訊息,他們會帶領你去到他們想要的位置,你可以覺知到更深、更廣。
Thumbnail
憶起我們的本來面目 當我們開始探索「本來面目」這個話題時,現代人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試圖通過思想、概念甚至宗教來解釋這一神秘的命題。但真正的覺醒並不是靠理解或掌握更多的知識來達成的,而是關於去掉一切我們以為是自我的東西。這不僅是《奇蹟課程》所強調的中心思想,也是在各種靈性修行中反覆出現的真理: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這部視頻「重塑你的心靈:改變生活的第一秘訣」集中於重塑潛意識心靈的變革力量,以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本文將深入探討視頻中提出的關鍵概念,強調實用技術,幫助觀眾解鎖潛能,創造充實的生活。 在這裡觀看視頻 理解潛意識心靈 潛意識心靈在塑造我們的思想、行為,最終影響我們的生活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當一個人放下 " 需要知道 " 和 "明白一切" 的需求,同時持有純淨的意圖---"希望體現什麼",他們會訪問 "超越自身頭腦認知" 的現實-(內在的)世界和能量。這意味著這樣的體驗如同魔法,奇蹟,煉金術,即刻顯化,一個完全的 "同頻體驗" 會在地球現實中被探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