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生命的印記:<愛瑪>讀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西方文明有兩個重要傳統,一個是可以上溯到古希臘文化的理性主義傳統,另一個則是由基督教信仰所構成的心性世界。兩者交織而成西方文明。理性主義構築出物質性的世界,基督教強調原罪與救贖的心性傳統則在漫長中世紀撫慰了人們的心,不過這兩個傳統從來不是平行線,偶而總有人會去挑戰教會對於萬物萬事的詮釋,即使在基督教會全面主宰歐洲世界的時候,理性主義也像一道微光,幽微綻放,而兩者終將碰撞,最終改變我們的世界。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的小說< The Signature of All Things>的時代背景即是這個碰撞時刻,十九世紀帝國主義割裂世界的時代。< The Signature of All Things>中譯書名為<愛瑪>,愛瑪是小說女主角的名字,不過原著書名更能點出全書的旨趣,畢竟這本小說不僅是在描寫一個十九世紀豪門女子一生故事而已。而更是關於19世紀的理性心靈探索生命過程的故事。

愛瑪的父親是19世紀掠奪經濟的商業梟雄,他雖出身英國中下階層,卻憑著熱病之樹的貿易致富,最後他落腳新大陸,在費城建立一個媲美歐洲貴族莊園的白畝莊園,成為當地的傳奇富豪。愛瑪在此出生,在此長大,白畝莊園是她的遊戲場,同時也是她的教室,她的前半生都在此度過。愛瑪繼承了父母的聰慧與智力,也同時繼承了他們平凡不揚的容貌。而豪門的物質條件提供愛瑪智力發展所需的所有支援,她註定成為一個傑出的博物學者,但她卻參不透她生命的情慾。她的生命之謎。

在她生命中的兩段情愫最終都沒有出口。第一段情愫,她傷害了愛她的親人;第二段情愫她傷害了她愛的人,同時也傷害了自己。在第二段情愫中愛瑪反射出的無疑是19世紀的理性、智性心靈,而愛瑪的丈夫卻是徹底的神祕主義者,追尋某種與上帝的靈性契合,相信萬物身上都存在某種上帝印記,在那理性科學撞擊、挑戰神學的年代,愛瑪以其自身的理性去理解她的丈夫,這樣的理解卻是誤讀,因此最終愛瑪將失去唯一至愛似乎是必然了。父親過世她繼承了白畝莊園的龐大商業帝國,已然初老的愛瑪選擇拋開這一切,遠走天涯,以一場壯遊去尋找她生命之謎所想要的答案。

某個角度來講<愛瑪>是一本演繹19世紀科學哲學史的小說,而19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結晶是達爾文天演論的提出。天演論的提出不僅改變了生物科學,甚至影響了社會科學諸多進程,進而撼動神學的聖經基礎。不過如同愛瑪的疑惑,天演論解釋了物種變異、物種演化,但卻解釋不了人性。基因是自私的,個體間也殘酷競爭不已。不過在自私與競爭之外,某些利他與自我犧牲卻又是人性的一部分,例如愛瑪的妹妹蒲登絲對於親人甚至外人的無私奉獻。這種乍看之下似乎不利於生存的行為,理論上應該被淘汰了,不過卻在億萬年的演化之下仍然保存下來?萬有理論應該是沒有例外的,有例外就不能算是通則,因此這些違反演化本質的人性是在這理論之內嗎?或者我們還沒有一個完備的萬有理論?這是愛瑪的「蒲登絲之謎」,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徵象。

 我們可以對萬事萬物分類,但我們還是參不透自己。我們可以探索物種來由,探訪人類起源,卻找不到開啟心門的鎖。起初「神」造萬物,後來我們領悟到「神」其實是某些物質性的定律,我們也逐漸發現這些物質性的定律,甚至我們的能力或終有參透這一切物質定律之時,然而人性卻不在那之內。即使我們了解到「自我」的感知僅是某些腦神經電化學的結果,我們還是深深著迷於大腦電化學反應下散布出的這樣的、那樣的人性線索。因此就算人性只是這些物質性規則的附帶產物,人性卻已不在那物質規則之內。

讀罷<愛瑪>,這部小說雖說沒有炫麗敘事技巧,不過它古典的、話說從頭的敘事結構卻有一種素樸的美學張力,彷彿從遙遠的19世紀緩慢流出,穿進了21世紀的心,而不變的、讓人著迷不已始終是那人性。

 

書名:愛瑪 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出版社:馬可孛羅

主要是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一些閱後的個人獨白與絮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部的小說某種程度而言是反射了那個時代的氛圍。同時也反映了小說家不尋常的成長經驗,對於自身身分的自我辯證。
文藝復興是一個轉向的開始。讓世間從神學世界逐漸轉向到理性的、物質性的世界,以神之名的一切終將揭去面紗。
如果說羅曼史小說消費了女人,那麼<女祭司>就消費了羅曼史小說。在<女祭司>裡幾乎把所有女性主義的議題都包羅進來,尤其是她以一種慧黠的方式在故事正文裡穿插一段歌德小說風格的言情故事,這個故事最後又和正文裡的故事互相指涉。原被視為「庸俗」的言情文類變身成了詮釋「進步」理念的工具
瑪格麗特愛特伍的<使女的故事>可以視為一本反烏托邦的小說,延續了赫胥黎、歐威爾以來的反烏托邦小說傳統,對人類社經制度、物質世界提出反思與批判。
<盲眼刺客>由兩個部分穿插進行。第一部分是女主角的暮年回憶錄,第二部分則是一本書中書。這兩個部份分別寫出了一個女性在那個時代中的不同面貌。一個是為人所知的、資產階級女子的生命,某種張愛玲式的蒼白。另一個則是隱藏在階級面具之下,拿開後我們看見了類似鐵達尼號中凱特溫絲蕾般的激情與勇氣。
「嘯風山莊」(原譯名咆哮山莊)作者是十九世紀英國作家艾蜜莉‧布朗忒,這本書也是她唯一的小說。艾蜜莉‧布朗忒和她兩位姊妹(包括姐姐夏洛特和妹妹安)是英國文學史的才女姊妹,艾蜜莉的「嘯風山莊」和夏洛特的「簡愛」,相信絕大多數人即使未曾讀過,也必耳聞過。
安部的小說某種程度而言是反射了那個時代的氛圍。同時也反映了小說家不尋常的成長經驗,對於自身身分的自我辯證。
文藝復興是一個轉向的開始。讓世間從神學世界逐漸轉向到理性的、物質性的世界,以神之名的一切終將揭去面紗。
如果說羅曼史小說消費了女人,那麼<女祭司>就消費了羅曼史小說。在<女祭司>裡幾乎把所有女性主義的議題都包羅進來,尤其是她以一種慧黠的方式在故事正文裡穿插一段歌德小說風格的言情故事,這個故事最後又和正文裡的故事互相指涉。原被視為「庸俗」的言情文類變身成了詮釋「進步」理念的工具
瑪格麗特愛特伍的<使女的故事>可以視為一本反烏托邦的小說,延續了赫胥黎、歐威爾以來的反烏托邦小說傳統,對人類社經制度、物質世界提出反思與批判。
<盲眼刺客>由兩個部分穿插進行。第一部分是女主角的暮年回憶錄,第二部分則是一本書中書。這兩個部份分別寫出了一個女性在那個時代中的不同面貌。一個是為人所知的、資產階級女子的生命,某種張愛玲式的蒼白。另一個則是隱藏在階級面具之下,拿開後我們看見了類似鐵達尼號中凱特溫絲蕾般的激情與勇氣。
「嘯風山莊」(原譯名咆哮山莊)作者是十九世紀英國作家艾蜜莉‧布朗忒,這本書也是她唯一的小說。艾蜜莉‧布朗忒和她兩位姊妹(包括姐姐夏洛特和妹妹安)是英國文學史的才女姊妹,艾蜜莉的「嘯風山莊」和夏洛特的「簡愛」,相信絕大多數人即使未曾讀過,也必耳聞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因為性,而產生愛意?若是沒有性,是否能夠有愛?愛,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這是一個關於從性到愛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從善到惡的故事,這是一個從過去到未來的故事,這是一個圍繞著人工智慧的犯罪奇想故事。遺憾、災難、與圓滿,都從這個篇章開始。
Thumbnail
對我而言,她象徵著人性中最美好的善念,願意去正視他人所受的痛苦,並且奉獻自己的生命和工作,讓他人的生活(在實務上和倫理上)能夠有所不同,即使這些改變可能是有限而短暫的。我在這裡講述她的故事,因為她對於身陷貧窮和絕境的人們,懷有強烈的道德責任;因為她願意默默地行善,而不追求任何職業成就或公眾名利。
Thumbnail
「不,重點不在這裡,和錢沒有關係。ERR對斯賓諾莎有某種神祕的興趣,羅森堡的官員,親自動手掠奪藏書的納粹份子,在官方報告寫了一句重要的話:『它們包括珍貴的早期著作,對於斯賓諾莎問題的探討,非常重要。』如果你想要的話,可以在網路找到這篇報告,這是紐倫堡大審的正式文件。」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推動世界的動力是愛還是自管自的﹖ 「愛」和「自管自的」顯然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概念﹐公爵夫人堅持它們的意思都差不多。這是公爵夫人使用語言的自由﹐雖然兔穴之外地上的世界沒有這樣使用「愛」和「自管自的」的習慣。 ...
Thumbnail
「慾望與性」的荒謬,起因於人類仍是動物,受制於本能的「慾望」,追求安逸與快樂。而「性」在某種程度來說,是最低成本的快樂來源,得到快樂不需要額外付出成本(孩子的事以後才算)。性快感的體驗又非常純粹,不像吃美食、做運動,理論上沒有體驗門檻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因為性,而產生愛意?若是沒有性,是否能夠有愛?愛,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這是一個關於從性到愛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從善到惡的故事,這是一個從過去到未來的故事,這是一個圍繞著人工智慧的犯罪奇想故事。遺憾、災難、與圓滿,都從這個篇章開始。
Thumbnail
對我而言,她象徵著人性中最美好的善念,願意去正視他人所受的痛苦,並且奉獻自己的生命和工作,讓他人的生活(在實務上和倫理上)能夠有所不同,即使這些改變可能是有限而短暫的。我在這裡講述她的故事,因為她對於身陷貧窮和絕境的人們,懷有強烈的道德責任;因為她願意默默地行善,而不追求任何職業成就或公眾名利。
Thumbnail
「不,重點不在這裡,和錢沒有關係。ERR對斯賓諾莎有某種神祕的興趣,羅森堡的官員,親自動手掠奪藏書的納粹份子,在官方報告寫了一句重要的話:『它們包括珍貴的早期著作,對於斯賓諾莎問題的探討,非常重要。』如果你想要的話,可以在網路找到這篇報告,這是紐倫堡大審的正式文件。」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推動世界的動力是愛還是自管自的﹖ 「愛」和「自管自的」顯然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概念﹐公爵夫人堅持它們的意思都差不多。這是公爵夫人使用語言的自由﹐雖然兔穴之外地上的世界沒有這樣使用「愛」和「自管自的」的習慣。 ...
Thumbnail
「慾望與性」的荒謬,起因於人類仍是動物,受制於本能的「慾望」,追求安逸與快樂。而「性」在某種程度來說,是最低成本的快樂來源,得到快樂不需要額外付出成本(孩子的事以後才算)。性快感的體驗又非常純粹,不像吃美食、做運動,理論上沒有體驗門檻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