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孩子正向的小事——《正向聚焦》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何與身心都劇烈變化的青少年,「開啟對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青少年面對師長的問詢,最常的回應,往往是「不知道」,「不知道」往往令想要與孩子開啟對話的師長,怒火中燒,導致讓對話更容易流於訓話。 年初的心輔研習上,講者告訴聽者,這是青少年的「凍結」的狀態, 青少年真的處在自己也「不知道」的狀態,幫助青少年「知道」,建立正向的溝通語言與價值觀,正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講者推薦心理師陳志恆的《正向聚焦》,脈絡清晰,替教育工作者面對與孩子溝通,不知如何開啟對話的師長,建構「正向思維」,來面對如何開啟對話、好好對話的難題。

《正向聚焦》封面

《正向聚焦》封面



如何與青少年開啟對話,重在細膩觀察與正向陳述

在面對面與孩子對話之前,日常生活其實早已充滿了「非語言的對話」,日常一起處理任務,管理者的做事態度與行為反應,都已經在表述態度,孩子願意與管理者對話,重在日常生活中所累積的信任。往往教師與青少年對話的情境,摻和著要求或責備,這樣的既定框架,也自然讓青少年的回應是「不知道」,一問三不知,沒有想法、毋須想法、不願說出想法,畢竟青少年已經有了既定想法:「這場對話最終不過是你說的算。」所以在與孩子開啟深刻對話前,教育者要用「切實觀察」去蒐集孩子的「優點」,讓孩子瞭解教師的立場是看見你、認識你,試著理解你,試著發掘你。

如何開啟好的對話 根基在日常的觀察

如何開啟好的對話 根基在日常的觀察

但「稱讚」其實並不容易,青少年細膩敏感、建構自我的心靈狀態,外在評價是牽動其情緒的,如果教師的稱讚只是流於表象的應付與討好,青少年也能敏銳感受,身為教師必須參與教室,對於孩子的稱讚要找到其特色,根基於事實觀察,建立「正向陳述」。所以每當一週結束,我給自己的第一個功課是:這週我有看見孩子的一個亮點?而且讓他知道了嗎?

而這樣的建立溝通的歷程,並非一蹴可幾的,因為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對於接收到稱讚的回應不一,有的十足自信、坦然接受,看得出來給自己的正能量滿滿,有的孩子卻充滿質疑、覺得不值一提,看的出來對自己的內在要求比較嚴厲,孩子當然可以不領情,但身為教師,發掘孩子的亮點,不只是建立信任,更是孩子建立自信很重要的助力。

在信任的基礎上 才有深層對話的土壤

在信任的基礎上 才有深層對話的土壤

成長型思維,是要建立「看見歷程」的工具

孩子如何無法對自我正向聚焦?因為在最終評價的尺,往往結果大於歷程,外在標準模糊了內在階梯,要有「成長型思維」我覺得在實踐上並不容易,因為一場考試、一場競賽,如果毫無所獲,失落之感終究難免。

如何學習「過程重於結果」、「與自己比較」,我覺得要讓學習自我紀錄與反思,如何看見,不僅是對學生要求,我覺得更是教育工作者要自我建構的。教育現場,說實話,一天之中,超過八成的任務是日復一日的瑣務,對學生許多要求,也滿滿碰撞,也容易有疲憊感,更毋須論學生原生家庭、人際、情緒、課業,滿滿的議題,在人生階段,本來就無法有個結果,一切尚是「歷程」。

筆者在教學工作約略十年時,也曾感覺倦怠,也常常覺得身陷反覆的內耗,那時改變生活、獲益良多的行動是「感恩 / 五年日記」。教育工作,若以一個導師班為循環,通常卸下導師任務,回有一年的專任期,約略以3-4年為一個循環。我購買了五年日記,但只記錄四年,同一頁紀錄了四個年頭的頭一日,而且紀錄面對問題具體的行動,紀錄正向的情緒反饋,但這樣記錄到第二年,我就開始欲罷不能,因為感受到了時間的反饋,某個時節,孩子與自己都容易體力不濟,某個活動可以在如何的時間空檔得以更從容以對,更重要的是「寫下能提升正能量的小行動」,這些「小行動」正是我們的「強項」,記得才得以「複製卓越」。

成長型思維是身為教育者要自我修練的思維能力

成長型思維是身為教育者要自我修練的思維能力

替孩子認知「可以改變」的小事,給予正向身分認同

讓孩子願意正向聚焦,是讓孩子相信,他可以選擇自己的行動,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在細小的選擇上,正向思考,這樣能構築他人生的方向。「重視過程」、「重視日常對話」是教師要有意識給予孩子正向價值的意識,簡單的自我認同:我是個準時的人、我是個整潔的人、我是個能完成的人、我是個能選擇對人友善的人,這些價值認定的背後都不是一味與他人比較、與外在標準比較,而是讓孩子認知自己是有力量的!

教學工作看似反覆,知識與潮流也十分迅速,新的世代、新的認知,但不變的議題:課業、人際、情感、原生家庭,一個人要成長充滿荊棘,無聊症候群或沒事找叛逆,正是青少年表達對當前困惑的樣貌,讓孩子可以對自己正向聚焦,看見自己一天一天成長的痕跡,正是日復一日的真諦。

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選擇 自己的價值 / 身分認定

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選擇 自己的價值 / 身分認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向詠的沙龍
9會員
15內容數
向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7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又是上到了〈天淨沙‧秋思〉的時刻,此時往往是會考倒數百日內,節氣落在立春時,我覺得在春節結束、旅行結束、寒假結束,心思由渙散而開始聚焦在工作的時刻,適合思索〈天淨沙‧秋思〉,何謂遊子歸家的生活狀態。
Thumbnail
2025/02/17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又是上到了〈天淨沙‧秋思〉的時刻,此時往往是會考倒數百日內,節氣落在立春時,我覺得在春節結束、旅行結束、寒假結束,心思由渙散而開始聚焦在工作的時刻,適合思索〈天淨沙‧秋思〉,何謂遊子歸家的生活狀態。
Thumbnail
2024/08/23
《全球經濟18年大循環》以「循環」為主題,解析市場變幻與經濟因素的互動,尤其強調土地與經濟體的關係。書中提到貨幣的信用性,以及土地特殊的經濟租與榮景現象,探討市場有效性背後的錯覺與腐敗。這本書結合過去的金融危機,提供觀察經濟循環的框架,幫助讀者理解當前社會與市場的動態。
Thumbnail
2024/08/23
《全球經濟18年大循環》以「循環」為主題,解析市場變幻與經濟因素的互動,尤其強調土地與經濟體的關係。書中提到貨幣的信用性,以及土地特殊的經濟租與榮景現象,探討市場有效性背後的錯覺與腐敗。這本書結合過去的金融危機,提供觀察經濟循環的框架,幫助讀者理解當前社會與市場的動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做呢? 看多看久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原來的優勢,即使看到好的行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可以放大這種「理所當然」,才有機會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少需要不斷提醒甚至罵人的辛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Thumbnail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做呢? 看多看久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原來的優勢,即使看到好的行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可以放大這種「理所當然」,才有機會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少需要不斷提醒甚至罵人的辛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