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學電影之後反而很少推薦人看電影,我只有在知道對方對於影像的熟悉度大概在哪的時候,才能夠知道怎麼挑選對的電影給對的人。學電影這幾年來,推薦清單一直在增長。不過,有些作品總是在我的清單上,其中,有些片總是名列前茅,《王牌冤家》就是多年來高居榜首的電影之一。
我常開玩笑說,有沒有真的在找好電影看的人,只要問這部片就能分別出來。真正會看電影的人,幾乎都看過這部片。它對我來說不在最好的作品之列,只是對我來說這部片實在太重要了。雖然碰到這部片完全是意外。
我至今都還記得我第一次自己搭火車去看電影,第一次進電影院的時候,就是《王牌冤家》的檔期,電影院外面有巨大的海報。於是那一天,我看了《特洛伊》(愣)。實際上,《王牌冤家》是我大概十年前撿二手片的時候撿到的。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大概和多數的人一樣完全沒有預期他會是怎樣的一部片。當然,也和大部分的人一樣沒有馬上看懂,直到隨著影片慢慢理解之後,就被重擊。
重.擊
我不知道其他人看這部片會不會呢?
當然,那時候的我不知道這個故事在未來的幾年後,會整個把我擊碎。
『我希望你留下來。』
『我也希望我有留下來。』
我想,或許也是因為他影響了我的愛情觀。
後來,她和她還有她的故事,都在這裡面了。
《王牌冤家》其實並不容易看懂,他不是線性敘事,而是以意識流的方式在不同的時空中穿梭,讓觀眾必須自己從片段中重新拼湊起故事,甚至我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多少是主角的想像,而有多少,是兩人的心有靈犀。
整部片是一部科幻故事,用著超現實主義的手法,講了很寫實的愛情。片中的故事多少有點宿命論的概念,該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就從來都不曾是你的。
雖然片名被命名為王牌系列,這部片卻是金凱瑞少有的非喜劇劇情電影之一,他拍過的電影當中,我喜歡的都是劇情片(《忘了我是誰》、《王牌冤家》、《楚門的世界》),他的演技扎實地呈現在這些電影當中。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部片也是少見的超現實主義電影,故事大多數發生在主角的夢境當中,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導演米歇爾.龔特利(Michel Gondry)的各種奇想般的拍攝手法,就美學上來說也很值得一看。同樣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片的編劇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也是專門寫這種燒腦劇本的名家。
當然,這部片的演員卡司其實回頭看來真的也是星光燦爛,現在大概很難聚集這樣的夢幻組合了,除了主演的金凱瑞和以《鐵達尼號》寫下影史紀錄的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外:
以《魔戒》聞名,眼神令人印象深刻的伊里亞.伍德(Elijah Wood)
以《夜訪吸血鬼》出身,片多到列不完的克絲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
和瑪莉珍對戲的則是後來成為《復仇者聯盟》系列版本的浩克馬克.盧法洛(Mark Ruffalo)
就連霍華博士都是兩度入圍奧斯卡的湯姆.威爾金森(Tom Wilkinson)
前面有提到,我是從二手片開始看到這部電影的,它的 DVD 畫質很差,我買了三次不同代理商的版本,三次都很差,直到我買了藍光版,看到完全不同的程度的細節。或許也因為我看藍光版的時候,已經受過很多觀賞電影的訓練,我看得到很多過去我不會注意到的細節。我想這部片對我來說迷人的地方不只是在描述愛情上刀刀見骨的劇本,迷人的影像,超現實的美術,每個環節都深得我心。
到了後來,由於疫情的關係,全球電影業陷入停滯。串流時代和疫情兩相加帶動的是大量的修復版電影經典重映,或許對於電影愛好者來說可以說是因禍得福,《王牌冤家》得以重上全台院線。這部片也不斷在各大串流平台之間,輪流購買它的版權而流轉。
於是,先前曾經在奇幻影展買了票卻忘記帶出門而沒進場的我,終於有機會在電影院再次重溫《王牌冤家》。這一次,距離我當年第一次看到這部片已經相隔十數年,衝擊的地方完全不同了。在電影院看真的完全不一樣,我想,好的電影真的就是設計要讓你在電影院看的。光是第一次到海邊的音效細節,就發現有些根本沒注意到的細節。更不用說在小螢幕上幾乎都被吃掉看不到的暗部細節,演員們的表情和畫面質感也是。看下來最重擊的片段,卻是之前沒特別留意的部分。總之看了大螢幕真的太值得了。它或許不會是最好的電影,卻是我覺得最不能錯過的電影。
或許片中這段話,也就像是我們對於人生中的每一段美好及遺憾,甚至每一部能讓我們重進電影院的經典電影,做了一個很棒的註解。
「就到此為止了,喬爾,很快就要結束了。」
「我知道。」
「我們該怎麼辦?」
「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