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自動包藥機的設計,能不能別造成我們莫名的焦慮和不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得知自己的「公主病」後,服藥前會仔仔細細地看藥袋?我必須承認,剛開始服用藥物時,因為對疾病的害怕而不敢好奇,直到誤會自己得到「厭食症」但其實是藥物的副作用之一,詳情請看「每次「加藥」都是挑戰,「一次吃完藥」和「分天吃藥」有差別嗎?」這篇文章。何謂「副作用」?根據國語辭典的定義是「由主要功能附帶發生的不良作用」;在「藥物的副作用」方面,說的是「服用藥物(主要功能)以後,附帶發生不良或未預期到的作用。」每種藥物都有其副作用,但問題是,藥物的副作用一定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嗎?不一定,這是機率問題,即使出現但它的概率偏小,或者我們多能找到方法應對,詳情請看「確診「公主病」後,如何應對服藥初期的轉變?」我們不需要害怕!

當「把藥物副作用誤以為是厭食症」後,便不自覺地留意藥袋上的文字描述。根據〈藥師法〉(2020)第19條明文規定,藥師交付藥劑時,應於容器或包裝上記明:(1)病人姓名、性別;(2)藥品名稱、劑量、數量、用法;(3)作用或適應症;(4)警語或副作用;(5)藥局地點、名稱及調劑者姓名;(6)調劑年、月、日。其中,直到2009年才新增「作用或適應症、警語或副作用」項目,主要希望避免「藥袋標示不清,給錯藥或吃錯藥」的憾事再發生,例如:「藥劑師拿錯處方箋用藥,病患腦病變獲賠378萬」這則新聞。甚至建置「中英文藥袋標示資料庫」,並以適合一般民眾閱讀方式呈現藥品資訊。然而,這些便民的措施,為什麼會造成我們的焦慮不安呢?

或許就是因為過於便利,使得部分醫院直接套用而忽略病患在閱讀藥袋文字的感受。第一次閱讀藥袋資訊時,並沒有任何不適的感受,只是覺得部分藥物在「副作用」欄位寫許多疾病名稱,如「齒齦炎或舌炎」,相當陌生。直到更換新的主治醫生,看到新醫院新藥袋時,才明顯感受到「藥袋的不友善」。有人會說:「不過是個藥袋!看看就好,何必那麼玻璃心?重點在吃藥。」但對我而言,藥袋不僅承載「醫生、藥劑師和病患」確認藥物品項和數量的責任,更重要的是,病患能夠「安全並安心地服用藥物」。很顯然,新醫院的藥袋設計並沒有讓我覺得「安心」,明明採用標準化設計(如「藥師法第19條」所示),新舊藥袋的差異在哪裡呢?

新藥袋呈現與「公主病」無關的可怕病名,以及不需要特別提及的副作用,什麼意思?舊醫院在藥袋上的「適應症」欄位只會寫「免疫抑制劑或類風濕關節炎」,副作用寫「潰瘍性口腔炎、舌炎、齒齦炎、頭痛」。然而,新醫院的藥袋卻在「適應症」寫著「白血病、XX癌症或腫瘤」,副作用則是「皮膚紅疹、腸胃不適、頭暈、頭痛、落髮.......」。當下看到這個新藥袋的時候,我在想:「這是什麼自動包藥系統的設計?這是什麼中英文藥袋標示資料庫的創意?」不怕引起病人莫名的恐慌嗎?

新的主治醫生告訴我:「我們要有信心打敗『公主病』,你這樣畏懼的態度要怎麼打敗它?平常心面對,該吃什麼吃什麼,該做什麼做什麼。」(作者的立場是與公主病「共處」)但看到新藥袋的內容,真的忍不住嘆氣,這樣要怎麼平常心看待啊?「適應症」不能只寫「跟公主病相關的病名就好嗎?」以及「公主病是女性多於男性的疾病、男性和女性都視髮如命的話,副作用寫『落髮』,是不是要我們含淚吞藥啊?」有人可能會說:「它上面寫的都是事實啊!難道這個社會不能說實話了嗎?」但在說實話前,得先「判斷場合的適切性」或「對方的承受度」等照顧對方感受的問題,「大白話」有時候是把利劍,傷人於無形。

想一想誰會看到藥袋?「公主病」的我們,親人或具閱讀中文者。當我們學著以平常心面對「公主病」時,假若親人或訪客看到藥袋寫著「適應症:白血病、XX癌症或腫瘤」,心理會不會受到嚴重衝擊?會,當然會,我可以百分百地告訴大家:「絕對會。」詳情請看「明顯的行動不便或膝蓋卡卡的隱形困擾可能引起側目或誤解,該怎麼辦?」這篇文章中,提及與親友說明「公主病」的結果。真的忍不住想對藥劑師、自動包藥系統或中英文藥袋標示資料庫說:「您是嫌『公主病』對病患及家屬的衝擊力不夠大嗎?硬要推一把嗎?」

當「視髮如命」的男性或女性,在藥袋上看到「落髮」一詞,我們會開心嗎?或更精準地說,看到「副作用:落髮」時,我們能不吃藥嗎?生病的我們常常面對很多的「失去」和「不可能」,詳情請看「被診斷為不可逆的「公主病」以後,我還有選擇?」這篇文章,容易面對生活小事或挫折而出現「玻璃心」。我們也不想,但這是必經的過程,唯有扛過去,才能慢慢找回自信和堅強。副作用「落髮」可能是事實,因為這是因人而異的機率問題,但正處於脆弱的我們,容易腦補成「既定的事實」(即扭曲認知的我們認為「一定會發生」)。人生或經歷疾病的過程已經很艱難,為什麼連吃個藥都要含淚「二選一」?

無關「公主病」的病名,以及「特定的副作用」真的有寫出來的必要嗎?真的真的需要寫出來嗎?「公主病」的我們真的需要知道這些無關或特定的藥物資訊嗎?請醫院的藥劑師、自動包藥機系統和中英文藥袋標示資料庫,想一想?或許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藥袋會成為個體或一個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今天的話題很嚴肅,是的,因為擔心跟我有類似病況的「你(們)」莫名其妙地被藥袋傷害。我知道醫護系統目前面臨超載的狀況,多一個動作就是多一個負擔,但多一個動作就是救一個人呢?您做嗎? 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

一個動作救一個人,您做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的沙龍
8會員
59內容數
目前「公主病」多是「醫生說」或「預防疾病說」,而沒有診斷後的「相處說」。作者以病患的身分和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分享治療過程的點滴和因應策略。雖然沒有辦法適用所有情況,但希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方向,讓我們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2025/03/27
一如往常每天瀏覽新聞,沒有想到在成千上萬則新聞中,居然看到「【詐騙】財政部電子發票服務平台載具異常通知郵件」,一往下看,才赫然驚覺這不是前幾天自己操作的郵件嗎?防不勝防,之前所做的「網路交易可能被盜刷」的措施,至少有發揮初步的功效,防盜刷。目前採取的作法有點麻煩,但至少比較安心,怎麼說呢?.....
Thumbnail
2025/03/27
一如往常每天瀏覽新聞,沒有想到在成千上萬則新聞中,居然看到「【詐騙】財政部電子發票服務平台載具異常通知郵件」,一往下看,才赫然驚覺這不是前幾天自己操作的郵件嗎?防不勝防,之前所做的「網路交易可能被盜刷」的措施,至少有發揮初步的功效,防盜刷。目前採取的作法有點麻煩,但至少比較安心,怎麼說呢?.....
Thumbnail
2025/03/27
1.在事情很雜的時候,突然收到認識的「財政部」提及「載具異常」的訊息,第一個會想到的念頭是什麼? 2.假若剛好有空檔,又看到第二封來自「財政部」提及「載具異常」的訊息,你會覺得小事情「趕快處理」嗎? 我「親手把個人資料奉上詐騙集團」......
Thumbnail
2025/03/27
1.在事情很雜的時候,突然收到認識的「財政部」提及「載具異常」的訊息,第一個會想到的念頭是什麼? 2.假若剛好有空檔,又看到第二封來自「財政部」提及「載具異常」的訊息,你會覺得小事情「趕快處理」嗎? 我「親手把個人資料奉上詐騙集團」......
Thumbnail
2025/03/24
上個月回診,免疫風濕科的主治醫生跟我說:「肝指數明顯飆高,目前服用6顆滅殺除癌錠(Methotrexate),調整為3顆。希望讓肝休息一下。假如肝指數沒有恢復,那我就直接幫你申請生物製劑。你有B肝或C肝嗎?......
Thumbnail
2025/03/24
上個月回診,免疫風濕科的主治醫生跟我說:「肝指數明顯飆高,目前服用6顆滅殺除癌錠(Methotrexate),調整為3顆。希望讓肝休息一下。假如肝指數沒有恢復,那我就直接幫你申請生物製劑。你有B肝或C肝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我們聽到醫生的預告:「你未來可能需要生物製劑或口服小分子藥物,先查一查相關資訊,我們下次討論!」會怎麼做呢?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好的,醫生。」但沒有想到「剛診斷為『公主病』查詢資料的陰影」這麼深,並且分階段出現,怎麼說?
Thumbnail
當我們聽到醫生的預告:「你未來可能需要生物製劑或口服小分子藥物,先查一查相關資訊,我們下次討論!」會怎麼做呢?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好的,醫生。」但沒有想到「剛診斷為『公主病』查詢資料的陰影」這麼深,並且分階段出現,怎麼說?
Thumbnail
「加藥」實驗,我不害怕?怎麼可能!我很害怕,真的很害怕。「滅炎碇」小小一顆,跟綠豆大小差不多。有人會說:「小小一顆藥,有什麼好怕的?」只能說:「我很怕,真的很怕!小小一顆藥卻可以控制整個身體,過來人才懂它的威力。」但能「跳過」嗎?不行,這是「公主病」治療的「標準流程」之一。
Thumbnail
「加藥」實驗,我不害怕?怎麼可能!我很害怕,真的很害怕。「滅炎碇」小小一顆,跟綠豆大小差不多。有人會說:「小小一顆藥,有什麼好怕的?」只能說:「我很怕,真的很怕!小小一顆藥卻可以控制整個身體,過來人才懂它的威力。」但能「跳過」嗎?不行,這是「公主病」治療的「標準流程」之一。
Thumbnail
多少人在得知自己的「公主病」時,服藥前會仔仔細細地看藥袋?我必須承認,剛開始服用藥物時,因為對疾病的害怕而不敢好奇,直到誤會自己得到「厭食症」但其實是藥物的副作用之一,詳情請看「每次「加藥」都是挑戰,「一次吃完藥」和「分天吃藥」有差別嗎?」這篇文章。何謂「副作用」?
Thumbnail
多少人在得知自己的「公主病」時,服藥前會仔仔細細地看藥袋?我必須承認,剛開始服用藥物時,因為對疾病的害怕而不敢好奇,直到誤會自己得到「厭食症」但其實是藥物的副作用之一,詳情請看「每次「加藥」都是挑戰,「一次吃完藥」和「分天吃藥」有差別嗎?」這篇文章。何謂「副作用」?
Thumbnail
只要看「公主病」相關的衛教手冊,我們都知道時間的重要性。我繞了一大圈好不容易被診斷出來,真的很幸運。原本以為只要乖乖地接受治療、服用藥物和規律的作息,發炎指數就可以下降,但事實不然。一次性服用完滅炎碇(一個禮拜服用一次的藥物),對心臟負荷非常大,一直在心悸。
Thumbnail
只要看「公主病」相關的衛教手冊,我們都知道時間的重要性。我繞了一大圈好不容易被診斷出來,真的很幸運。原本以為只要乖乖地接受治療、服用藥物和規律的作息,發炎指數就可以下降,但事實不然。一次性服用完滅炎碇(一個禮拜服用一次的藥物),對心臟負荷非常大,一直在心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跟自己和解的開始。是我第一次在睡前毫不考慮地發文。曾經想用正能量和專業知識鼓勵自己和大家,但這樣的想法,大大限制發文的題材。為什麼呢?因為必須經歷過以後,消化以後,想通以後,才能寫出來。被情緒困住的當下,我能寫什麼?那不符合專業冷靜和正能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跟自己和解的開始。是我第一次在睡前毫不考慮地發文。曾經想用正能量和專業知識鼓勵自己和大家,但這樣的想法,大大限制發文的題材。為什麼呢?因為必須經歷過以後,消化以後,想通以後,才能寫出來。被情緒困住的當下,我能寫什麼?那不符合專業冷靜和正能量。
Thumbnail
即使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不代表可以馬上進入狀況。用藥以後,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有顯著的變化。剛開始用藥的時候,藥物的作用幾乎讓我處於昏昏沈沈的狀態,並早早就寢。不僅如此,吃藥以後,自己彷彿有厭食症,因為原本習慣或喜歡吃的食物,都不想吃。加上每天的用藥,都在提醒自己,「你跟以前不同,很大的不同」,真的很
Thumbnail
即使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不代表可以馬上進入狀況。用藥以後,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有顯著的變化。剛開始用藥的時候,藥物的作用幾乎讓我處於昏昏沈沈的狀態,並早早就寢。不僅如此,吃藥以後,自己彷彿有厭食症,因為原本習慣或喜歡吃的食物,都不想吃。加上每天的用藥,都在提醒自己,「你跟以前不同,很大的不同」,真的很
Thumbnail
本章是「藥物」部份最後一章,也是服用精神科藥物時最常見的幾個疑惑。 ★藥物副作用大、效果又不好,該請醫師換藥嗎? 吃完藥還沒感覺到效果,副作用就很明顯,反而更不舒服,乾脆不吃還比較好! 首先得澄清,「藥物仿單」上列出的副作用有非常多,而且其中有些看起來很恐怖,但其實重點應該擺在「發生率」。
Thumbnail
本章是「藥物」部份最後一章,也是服用精神科藥物時最常見的幾個疑惑。 ★藥物副作用大、效果又不好,該請醫師換藥嗎? 吃完藥還沒感覺到效果,副作用就很明顯,反而更不舒服,乾脆不吃還比較好! 首先得澄清,「藥物仿單」上列出的副作用有非常多,而且其中有些看起來很恐怖,但其實重點應該擺在「發生率」。
Thumbnail
若你可以接受,那就是真愛。若你無法接受,那就換個男友...,呃不是,我是說換顆藥拉!XD
Thumbnail
若你可以接受,那就是真愛。若你無法接受,那就換個男友...,呃不是,我是說換顆藥拉!XD
Thumbnail
收據、藥盒你想怎麼丟我是沒意見。但「藥袋很重要,我建議你留著。」不然你會死。
Thumbnail
收據、藥盒你想怎麼丟我是沒意見。但「藥袋很重要,我建議你留著。」不然你會死。
Thumbnail
「這個病人等等交給我。」倒是直接衛教病人聽得進去嗎?病人說沒問題,真的是沒問題嗎?這可不行,畢竟我的人生夢想,是讓民眾願意問問題。至今,林先生都有持續回來拿藥,也會特別來我的班,問我問題。
Thumbnail
「這個病人等等交給我。」倒是直接衛教病人聽得進去嗎?病人說沒問題,真的是沒問題嗎?這可不行,畢竟我的人生夢想,是讓民眾願意問問題。至今,林先生都有持續回來拿藥,也會特別來我的班,問我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