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可能天生就有扁平足,若家長遲未發現兒童扁平足而錯過黃金治療期,可能會在成人後帶來負面影響,甚至走路不穩! 恩主公醫院復健科薛千川醫師說明,30%的孩童有足部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扁平足,若沒有接受治療,可能會造成行走上的困擾。父母應多觀察、注意孩子的發育情形,若發現異常且觀察一段時間後無改善,就需要找小兒復健專科進行診斷與評估,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什麼是扁平足?先天異常的扁平足通常要動刀
扁平足是一種足弓塌陷的先天性足部疾病,因為足弓塌陷時像鴨母蹄,所以又稱「鴨母腳」。薛千川醫師解釋,扁平足分為:- 軟性扁平足:患者抬起腳時看得到足弓,但踩地時足弓會塌陷而看不見,這類型占9成以上。
- 先天異常扁平足:無論有沒有踩地腳底都是平的,雖然佔少數,但通常必須開刀治療。
小孩有扁平足要不要矯正? 3歲前後是關鍵
醫師提到,大部分扁平足沒有原因,有些兒童是因為筋太軟、張力不夠才會足弓塌陷,3歲前父母可以先觀察孩子赤腳踩地時,內側足弓有沒有凹陷,或從後方觀察足跟會不會往外側彎曲,若3歲以後依然看不到足弓或足跟會往外側彎曲,就可能是扁平足,需要復健治療或穿矯正鞋。兒童扁平足延誤治療恐影響肌耐力、協調性 成年後容易拉傷
醫師強調,若在兒童時期沒有治療扁平足,可能會出現:
- 協調性障礙
- 走路笨拙不太跑跳
- 動作總是比較慢
- 成年後容易導致肌耐力與協調性比較差
- 成年後容易出現足內側疼痛、腳後脛肌的肌腱拉傷
等情形,若同時有內八,則很容易跌倒,間接造成危險。
想知道兒童扁平足如何治療嗎?想知道更多就到👉療日子網站
👉點這裡加入療日子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