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好喝、就是香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二月開始靠自學玩咖啡豆烘焙,烘了十幾次,大概就感覺自己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瓶頸:「靠腰,我喝不出到底這樣烘出來行不行耶。」

舉例來說,帶有煙燻的花生味是可以的嗎?清新青草稻穀味從沒在外面喝到過,但似乎也挺香的不是?還有木質有種濕濕悶悶的芬芳,這滿特別的吧,也許是一種熱帶雨林風味,或者管他叫宜蘭味好了?

這樣的咖啡能喝嗎?我是「自己偏誤」得意滿滿都喝光光。事後探究起來,正是在外面「都喝太好」,從來也不曾嚐過什麼瑕疵風味;不知道,也就無從有一個標準來判斷到底烘焙成果怎麼樣,揪~竟~這些味道只是自己不喜歡、還是真的有什麼天崩地裂的問題?

對於品嚐咖啡風味,我的狀態就是遠離世間一切爭吵,即使你包裝說它有杏仁軟糖,我卻只喝得出咖啡味,你也是對的,不客氣;我通常能辨識出好與壞(很概略的:「喔,這支豆子貴喔!」的差別,但不是所有都能比出高下),若你要我面對像王人傑總是四眼瞅瞅的靈魂拷問:「來,說出你喝到什麼?」大部分時候除非它的風味特別具體(像杏仁軟糖),我還真難說出個所以然,只能侃侃而論:「瓜地馬拉就是好喝、就是香啦!」

原本我對品嚐風味的遲鈍不以為意,覺得每天喝、慢慢磨總能學成大師;但炒豆子就不行了,動輒就是半磅成品,辨識炒豆瑕疵、辨識炒得好或能不能炒得更好,沒有一個像王人傑那樣能震動彈跳翻滾的油滑靈敏舌頭,不但無法看清自己的炒豆實力,當要把問題外因化指著別人的鼻子:「肯定是生豆的錯!」時,也很難氣得理直氣壯。

這該怎辦?一個方式是把豆子拿去認識的咖啡店分享,大家一起受苦受難。約略能抓到一些感想,這個不錯、那個沒熟、或都不錯啊卻全部只喝一口。離開後再自己察言觀色來調整烘焙策略,把烘焙時間拉長,或者入豆溫再高一點讓ROR曲線後期比較穩定:「等等這店長剛剛的表情是不是像喝到ㄆㄨㄣ一樣,太誇張了吧?」

另一個方式是花錢學習,學烘焙或品嚐都行,但我覺得品嚐可能更有用,坊間咖啡烘焙書可以載好幾車,就是少見有品嚐書,這是自學的一個障礙點。但品嚐要學什麼?這連結到的是咖啡的感官分析、生豆品質鑑定,或通俗(通俗嗎?)來說就是杯測,將咖啡的好壞、風格、評價給出量化與質性的描述,來決定咖啡品質落在哪裡。課程中,會學習使用咖啡風味輪、操作杯測(評分)表,以及認識其背後的學理與業界在精品咖啡上的奮鬥努力。

花錢的學習範圍,比我需要的再更多一點;但從結果論,我覺得確實學足這些,對自己在品嚐與烘焙上更有幫助。學習後的考取證書,也是真的去檢驗自己有沒有掌握杯測技能;但我覺得杯測師證書就跟考駕照一樣,拿證只是入了門,後續實力怎麼樣還是要靠自己持續精進,尤其在我拿證之後,感覺跟業界實力的差距是更加明顯清晰,都不敢再開咖啡店了。

SCA感官分析這課程,我是在鳴草拜師王人傑,他設計的內容可以同時學到一點CQI(另一套杯測師證照)與COE(另一套杯測系統)的東西,並且課程中能喝到一堆台灣咖啡豆與相當高級的豆子,我覺得這是這裡的優勢;畢竟我們學習杯測技能,重要之處就是找出好棒棒咖啡,你最好要知道站在世界頂點的咖啡品質在口裡能吐出什麼:「幹,這一口就要500元啦!」之類的芬芳。

avatar-img
3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仲書的放鴿子 的其他內容
這裡是早期經驗中的風味聖地。
有個咖啡podcast是宜蘭的咖啡廳,我聽聞後說喔喔這個厲害。
有些跟文青圈子不錯、異業結盟,但有些就是沒有玩在一起。
進屋內,低矮的屋頂樑柱看得我目不轉睛,剛好現學現用,看看有沒有什麼結構風險或異常。
去年喝到不得了的花蓮咖啡,那烘焙技術是精品中的精品,可惜台灣豆產量少,貴起來總是嚇死人,實在難入手。
這裡是早期經驗中的風味聖地。
有個咖啡podcast是宜蘭的咖啡廳,我聽聞後說喔喔這個厲害。
有些跟文青圈子不錯、異業結盟,但有些就是沒有玩在一起。
進屋內,低矮的屋頂樑柱看得我目不轉睛,剛好現學現用,看看有沒有什麼結構風險或異常。
去年喝到不得了的花蓮咖啡,那烘焙技術是精品中的精品,可惜台灣豆產量少,貴起來總是嚇死人,實在難入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哈囉大家我是🅜🅘🅕🅕🅨🐰 今天來跟大家最近發現的兩家中山區咖啡廳 中山站的中西式甜點店🌱 才發現原來茶可以有這麼多種喝法 我們點了茶酒 ,口感真的就是很清爽 如果一個人來也沒關係,因為老闆娘超好聊天 還請我們吃許願包跟喝一款叫人間清醒的茶 不誇張,真的沒想過現
Thumbnail
咖啡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飲品,光是酸與不酸的問題,就可以引發一場世界大戰。有一派是主酸派,豆子要有酸度,才是好豆子,畢竟豆子是果實,怎麼可能不酸?除非烤焦?另外一派是不酸咖啡派,無法接受咖啡酸溜溜的味道,覺得咖啡應該要濃、要苦,而且一定要加奶、加糖。 這個沒有絕對,就只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自
咖啡淺焙比較好嗎? 淺焙咖啡豆的酸度較高,苦味較低,果香和花香更為明顯。深焙咖啡豆的酸度較低,苦味較重,巧克力味和堅果味更為明顯。 淺焙咖啡豆和深焙咖啡豆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喜歡酸度和果香的人可以選擇淺焙咖啡豆;喜歡苦味和濃郁風味的人可以選擇深焙咖啡豆。 全聯有咖啡豆嗎? 全聯有
手沖咖啡豆烘焙程度選擇指南:如何挑選最適合的豆子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風味受到烘焙程度的影響深遠。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包括豆子的外觀、香氣、口感及最適合的沖泡方式,幫助您選擇出最符合個人口味的咖啡豆。 1. 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 烘焙程度如何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從
手沖咖啡豆品質評估:如何辨識和選擇高品質的咖啡豆 手沖咖啡的好味源自於優質的咖啡豆。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評估咖啡豆的品質,包括外觀、香氣、口感以及如何根據這些評估準則來挑選最適合的豆子,讓您在家中也能沖泡出美味的手沖咖啡。 1. 咖啡豆品質的重要性 咖啡豆的品質直接影響到沖泡出的咖啡口感和風味。
Thumbnail
所謂的精品咖啡杯測指的是甚麼? 精品咖啡的杯測是一種通過科學化、標準化的方式來評鑑咖啡風味與特質的方法。這一套系統幫助全球的精品咖啡師擁有共同的語言,確保評價的一致性。國際間的評鑑主要分為卓越杯與精品咖啡協會兩大系統。
Thumbnail
開玩笑的~~但是這是個人近期的咖啡心得~~ 長工的夢話~~~~現在的咖啡 1.厭氧日曬在一爆結束極有可能豆表色已經是中焙或中深焙的豆表色了。 2.很多的中南美洲日曬豆若趨於酒香風味,也有上述第1點的豆表特徵。 3.倫理部分跟咖啡添加物並無進一步的法規去要求真實備載於咖啡生豆資訊上。 4
Thumbnail
昨天有個種咖啡的客人A,拿著包咖啡豆跑來說 : 我來實現諾言了!! 長工滿頭五線譜~~~諾言??客人A說;上次我不是跟你說去別處買了包半磅600元的咖啡,但是覺得實在不好喝,你回我哪可不一定,說不定只是你個人感覺而已。我就帶來給你煮煮看。長 工愣了一下~~~好吧!拿出來吧! 平時不代煮外客豆,避
Thumbnail
在烘焙咖啡豆時,烘焙師會盡量突顯咖啡的風味,或者依照個人喜好去突出咖啡的某些特質,例如想它甜些還是想酸味多些,口感厚一些還是薄一點清爽些,然後經過杯測根據烘焙師自身的資料庫中找到適合這咖啡的形容詞。所以會見到很多水果類,堅果類,朱古力,花香,茶感等字眼甚至一些很古怪不常見的形容詞也會出現。
Thumbnail
有時候面對事情,不要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那跟我自己沖了一手不怎麼樣的咖啡,卻怨咖啡豆不好的道理相同。適時學習別人面對工作的態度、用什麼樣的方法、工具來執行。 分享自己沖泡咖啡的經驗,以及如何從失敗中學習成長。 通過比較不同泡法帶來的不同口感,自勉在職垤面對挑戰時,採取不同的方法可能產生不同的成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哈囉大家我是🅜🅘🅕🅕🅨🐰 今天來跟大家最近發現的兩家中山區咖啡廳 中山站的中西式甜點店🌱 才發現原來茶可以有這麼多種喝法 我們點了茶酒 ,口感真的就是很清爽 如果一個人來也沒關係,因為老闆娘超好聊天 還請我們吃許願包跟喝一款叫人間清醒的茶 不誇張,真的沒想過現
Thumbnail
咖啡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飲品,光是酸與不酸的問題,就可以引發一場世界大戰。有一派是主酸派,豆子要有酸度,才是好豆子,畢竟豆子是果實,怎麼可能不酸?除非烤焦?另外一派是不酸咖啡派,無法接受咖啡酸溜溜的味道,覺得咖啡應該要濃、要苦,而且一定要加奶、加糖。 這個沒有絕對,就只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自
咖啡淺焙比較好嗎? 淺焙咖啡豆的酸度較高,苦味較低,果香和花香更為明顯。深焙咖啡豆的酸度較低,苦味較重,巧克力味和堅果味更為明顯。 淺焙咖啡豆和深焙咖啡豆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喜歡酸度和果香的人可以選擇淺焙咖啡豆;喜歡苦味和濃郁風味的人可以選擇深焙咖啡豆。 全聯有咖啡豆嗎? 全聯有
手沖咖啡豆烘焙程度選擇指南:如何挑選最適合的豆子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風味受到烘焙程度的影響深遠。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包括豆子的外觀、香氣、口感及最適合的沖泡方式,幫助您選擇出最符合個人口味的咖啡豆。 1. 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 烘焙程度如何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從
手沖咖啡豆品質評估:如何辨識和選擇高品質的咖啡豆 手沖咖啡的好味源自於優質的咖啡豆。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評估咖啡豆的品質,包括外觀、香氣、口感以及如何根據這些評估準則來挑選最適合的豆子,讓您在家中也能沖泡出美味的手沖咖啡。 1. 咖啡豆品質的重要性 咖啡豆的品質直接影響到沖泡出的咖啡口感和風味。
Thumbnail
所謂的精品咖啡杯測指的是甚麼? 精品咖啡的杯測是一種通過科學化、標準化的方式來評鑑咖啡風味與特質的方法。這一套系統幫助全球的精品咖啡師擁有共同的語言,確保評價的一致性。國際間的評鑑主要分為卓越杯與精品咖啡協會兩大系統。
Thumbnail
開玩笑的~~但是這是個人近期的咖啡心得~~ 長工的夢話~~~~現在的咖啡 1.厭氧日曬在一爆結束極有可能豆表色已經是中焙或中深焙的豆表色了。 2.很多的中南美洲日曬豆若趨於酒香風味,也有上述第1點的豆表特徵。 3.倫理部分跟咖啡添加物並無進一步的法規去要求真實備載於咖啡生豆資訊上。 4
Thumbnail
昨天有個種咖啡的客人A,拿著包咖啡豆跑來說 : 我來實現諾言了!! 長工滿頭五線譜~~~諾言??客人A說;上次我不是跟你說去別處買了包半磅600元的咖啡,但是覺得實在不好喝,你回我哪可不一定,說不定只是你個人感覺而已。我就帶來給你煮煮看。長 工愣了一下~~~好吧!拿出來吧! 平時不代煮外客豆,避
Thumbnail
在烘焙咖啡豆時,烘焙師會盡量突顯咖啡的風味,或者依照個人喜好去突出咖啡的某些特質,例如想它甜些還是想酸味多些,口感厚一些還是薄一點清爽些,然後經過杯測根據烘焙師自身的資料庫中找到適合這咖啡的形容詞。所以會見到很多水果類,堅果類,朱古力,花香,茶感等字眼甚至一些很古怪不常見的形容詞也會出現。
Thumbnail
有時候面對事情,不要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那跟我自己沖了一手不怎麼樣的咖啡,卻怨咖啡豆不好的道理相同。適時學習別人面對工作的態度、用什麼樣的方法、工具來執行。 分享自己沖泡咖啡的經驗,以及如何從失敗中學習成長。 通過比較不同泡法帶來的不同口感,自勉在職垤面對挑戰時,採取不同的方法可能產生不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