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多久--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寫于2014.08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一年?還是三年?」這是博幼基金會評估在原住民部落執行「課業輔導」,第一次拜訪當地學校校長,校長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背後的脈絡是需要理解的,當你理解脈絡之後,這個問題就是理所當然會擺在第一順位了!

信義鄉雙龍部落一隅

信義鄉雙龍部落一隅


「只看眼前」的短期效果

偏遠地區的資源其實不虞匱乏,但是卻沒有結構性與長期性的解決偏遠地區問題的規劃,因此造成偏遠地區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因為社會的變遷而日益嚴重。投入偏遠地區的資源也因為沒有做整體考量與整合,造成很多資源的浪費與重疊,同時更因為「只看眼前」的短期效果,讓更多的資源並不是長期且持續的提供與服務,因此自然就達不到解決問題的效果了。


人力資源無法留在偏遠地區

偏遠地區的學校校長看過無數的社會福利團體進到偏遠地區,一年、二年、三年之後就會離開。社福團體進來的時候會帶進各項資源(人力、經費……),離開的時候,資源也會全部帶走,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源無法留在偏遠地區,是造成偏遠地區的狀況很容易在資源撤出之後,短期之內就會恢復原狀,甚至還會造成一些不良影響。而在偏遠地區的居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資源進來又出去,又看到資源走了之後所產生的負面效果還要偏遠地區承擔,這樣的結果應該嗎?如果不應該,那麼偏遠地區可以拒絕這樣短期又沒有太大幫助的資源嗎?

在偏遠地區服務的關鍵並不是經費與物資

這樣的反應也讓博幼基金會一開始就意識到進入偏遠地區不是三五年的事情,它恐怕是一個兩個世代的長期抗戰。所以,所有的策略並非看短期效果,而是需要看長期效果,同時還要預想當博幼基金會有一天可能會離開時,能不能將人力資源留在偏遠地區。因為經費物資等資源相對於人力資源是容易運輸與儲存的,但是,在偏遠地區服務的關鍵並不是經費與物資,而是人力資源。

老師的人力需求最好就是在當地尋找

課業輔導需要大量的老師,而且需要每天上課,因此無法從都會區大量運送老師進到偏遠地區。而且就算可以每天花2-3小時運送老師也是很不環保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老師無法長期且穩定地進入偏遠地區。因此,老師的人力需求最好就是在當地尋找。但是「住」在偏遠地區的人(很多偏遠地區的高知識分子並不住在偏遠地區)最多的是老人、婦女與小孩,扣除小孩是課業輔導的對象之外,就只剩老人與婦女,訓練老人當老師比較容易,還是婦女呢?我想我們的答案應該會一致。

讓偏遠地區長出自己的力量

但是偏遠地區的婦女通常學歷與程度都不太好,怎麼能夠勝任老師這項工作呢?而且「怎麼會是這些媽媽來當老師呢?」這是所有的社區媽媽第一個,也是必然會受到的質疑與挑戰。質疑的人包含學校老師、校長、學生、家長……等,無一倖免,甚至是課輔媽媽的先生、小孩及自己。但是,對基金會來說,偏遠地區的資源必須「在地化」,必須讓偏遠地區長出自己的力量,這樣的力量才不會因為資源離開而被帶走,這樣的力量才是真正社區的力量,才能在社區生根。

外來的終究會離開

因此我們有了一個想法,如果基金會花3-5年的時間,每週固定培訓一個社區媽媽,那麼3-5年之後,這個社區媽媽應該可以教國小的英文或數學的補救教學。那麼這個社區媽媽至少可以在自己的社區教10-20年,甚至更久,這樣的投資報酬率其實是相當划算的。因為「外來的終究會離開」,因此以「充權」的觀點來培力社區媽媽,雖然過程艱辛,而且看似緩不濟急,但是卻是最根本的解決偏遠地區師資缺乏的問題。

讓優秀的課輔媽媽可以在偏遠地區就獲得一份正職的工作

從2008年開始在南投信義鄉試辦聘請專職英文老師進駐偏遠地區開始,已經將近7年了,這7年來我們一年比一年更深具信心,更相信我們當初的想法是對的,同時一次又一次的印證。偏遠地區的媽媽們一開始都是領鐘點的課輔老師,參加培訓的媽媽也要接受基金會的英文與數學的檢定(考試),通過檢定之後會增加薪資。並且為了留住優秀的課輔媽媽,又增加了「月薪制」課輔老師的制度,讓優秀的課輔媽媽可以在偏遠地區就獲得一份正職的工作,同時也可以就近照顧家裡與小孩。定期且長期的培訓之後我們看到媽媽們的進步,因此,我們又設計了「種籽教師認證」的制度,針對比較優秀的課輔媽媽做進一步的培訓與考試。通過種籽教師的認證之後就可以擔任培訓新進課輔媽媽的講師了,目前我們已經有十幾位的種籽教師了。

當初只是因為一份兼差的收入而吸引她

看到這裡你應該問:「那如果是優秀的種籽教師接下來還有升遷的管道嗎?」當然有,優秀的種籽教師可以應徵基金會的專職老師,如果學歷(大學畢業)不夠也可以擔任專職教師助理,目前已經有好幾位當初的課輔媽媽,現在搖身一變成為基金會的專職教師助理了。其中一位媽媽小如有6個小孩,原本是家庭主婦,當初只是因為一份兼差的收入而吸引她,而且也可以順便教教自己在國小的小孩。結果就這樣一路陪伴自己的6個小孩的學習,更在先生生病之後因為基金會的全職收入而得以一肩扛起家計,而且不必離家工作,小孩也都在課輔班上課,讓這位勇敢的單親媽媽可以兼顧小孩的照顧與工作,這不就是社區工作的最好說明了嗎?

媽媽可以在社區有一份穩定的薪水

培養在地的媽媽不僅幫基金會解決師資人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創造一些就業機會在偏遠地區,增加偏遠地區留住部分的青壯人口。青壯人口對偏遠地區孩子的教養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青壯人口孩子就沒有典範可以模仿,青少年問題就會容易出現惡化的現象。同時提升偏遠地區的人口素質,擔任課輔老師除了必須備課之外,媽媽們也需要讀書提高自己的程度,無形之中就提高了媽媽們的素質與能力。同時因為擔任老師的角色,所以自己的行為舉止都必須更加注意,以前有的不良習慣都必須減少與戒除,以符合大家對老師這個期待。長期下來,媽媽們不僅能力增加了,同時在社區的地位也提高了,他的孩子也開始以媽媽是老師為榮,而且媽媽可以在社區有一份穩定的薪水,不必離家工作,這才是社區工作最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基金會當年的回答是:「你們願意做『多久』?博幼就陪你們做『多久』!

社會工作是讓人們幸福的專業,期待有更多人支持這個專業。每月2篇文章刊登,購買持續訂購方案連續6個月或贊助300元以上者可以獲得<解鎖-我的火火社工路>一書,限定50名,送完為止。訂閱完成者請主動聯繫a0921183608@gmail.com吳文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文炎的沙龍
72會員
206內容數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主任/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希望用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認識社會工作,也希望這些社會工作的故事可以鼓舞需要被協助的個案與社工,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
吳文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一個小一學童小傑在課後照顧班寫作業時情緒崩潰,拍桌、哭泣,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文章探討了孩子情緒崩潰背後的原因,以及老師如何透過溫柔的回應和引導,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文中強調理解和陪伴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的情緒崩潰實則是一種求救訊號,需要大人們的耐心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4/28
一個小一學童小傑在課後照顧班寫作業時情緒崩潰,拍桌、哭泣,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文章探討了孩子情緒崩潰背後的原因,以及老師如何透過溫柔的回應和引導,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文中強調理解和陪伴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的情緒崩潰實則是一種求救訊號,需要大人們的耐心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4/25
本篇文章以小語的故事,探討注意力不足的議題。小語在課堂上無法專注,容易被周遭環境干擾,老師起初誤以為他搗亂,後來才發現他的困難來自於無法過濾感官資訊。透過老師的引導和藥物輔助,小語逐步學習控制注意力,最終體會到專注的另一種樣貌。文章呼籲重視孩子努力,避免輕易貼標籤,鼓勵家長和老師給予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2025/04/25
本篇文章以小語的故事,探討注意力不足的議題。小語在課堂上無法專注,容易被周遭環境干擾,老師起初誤以為他搗亂,後來才發現他的困難來自於無法過濾感官資訊。透過老師的引導和藥物輔助,小語逐步學習控制注意力,最終體會到專注的另一種樣貌。文章呼籲重視孩子努力,避免輕易貼標籤,鼓勵家長和老師給予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2025/04/23
小傑的故事突顯了現代學童在學業壓力下的真實困境。文章描述小傑因情緒障礙,在面對作業時產生巨大壓力,並非單純抗拒學習,而是對失敗、不被喜歡的恐懼。文章呼籲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應關注孩子的情緒需求,給予更多陪伴與理解,而非僅著重成績和速度。
Thumbnail
2025/04/23
小傑的故事突顯了現代學童在學業壓力下的真實困境。文章描述小傑因情緒障礙,在面對作業時產生巨大壓力,並非單純抗拒學習,而是對失敗、不被喜歡的恐懼。文章呼籲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應關注孩子的情緒需求,給予更多陪伴與理解,而非僅著重成績和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學習障礙相關團體在募款與服務推廣上所遇到的問題,提出了建議與解決方案。強調了提供會員的直接服務對於維持會員忠誠度的重要性,並提出善用大學特殊教育系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學習障礙相關團體在募款與服務推廣上所遇到的問題,提出了建議與解決方案。強調了提供會員的直接服務對於維持會員忠誠度的重要性,並提出善用大學特殊教育系的建議。
Thumbnail
社區功能已瓦解,家庭功能在退化; 輕估結構影響力,螳臂擋車回天乏。 同村教養社區網,培訓成人效果大; 老師跨出圍牆外,社工教育攜手佳。 日前參加「如何從立法層面振興偏鄉教育」座談會,會中討論多項關於偏鄉教育的問題,其中只有我不是教育系統的人,但是我很榮幸參加這樣的討論。
Thumbnail
社區功能已瓦解,家庭功能在退化; 輕估結構影響力,螳臂擋車回天乏。 同村教養社區網,培訓成人效果大; 老師跨出圍牆外,社工教育攜手佳。 日前參加「如何從立法層面振興偏鄉教育」座談會,會中討論多項關於偏鄉教育的問題,其中只有我不是教育系統的人,但是我很榮幸參加這樣的討論。
Thumbnail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一年?還是三年?」這是博幼基金會評估在原住民部落執行「課業輔導」,第一次拜訪當地學校校長,校長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背後的脈絡是需要理解的,當你理解脈絡之後,這個問題就是理所當然會擺在第一順位了!
Thumbnail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一年?還是三年?」這是博幼基金會評估在原住民部落執行「課業輔導」,第一次拜訪當地學校校長,校長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背後的脈絡是需要理解的,當你理解脈絡之後,這個問題就是理所當然會擺在第一順位了!
Thumbnail
#尋找縫隙,近身部落 #團隊形成,理解部落 #即便建設,也是軟體 #女性位置,關注照顧 #開啟對話,互助分享 #深耕培力,自力照顧
Thumbnail
#尋找縫隙,近身部落 #團隊形成,理解部落 #即便建設,也是軟體 #女性位置,關注照顧 #開啟對話,互助分享 #深耕培力,自力照顧
Thumbnail
在偏鄉三年,雖不算向下札根,但對於偏鄉的困境倒是深有體會。偏鄉學校除了先天不良,更嚴重的是後天失調,加深輔導工作的推動的難度。
Thumbnail
在偏鄉三年,雖不算向下札根,但對於偏鄉的困境倒是深有體會。偏鄉學校除了先天不良,更嚴重的是後天失調,加深輔導工作的推動的難度。
Thumbnail
脫貧 協助弱勢孩子達到經濟脫貧就是終點了嗎? 而當我想起這些觸發的情境時,我就知道經濟脫貧並不是弱勢脫貧的終點,它只是另外一個起點罷了! 所以聰明如你,猜得出來下一個階段的終點是什麼嗎? 2.幫忙點【收藏】是你還想要細細品味文章,我的榮幸。收藏功能在文章頂端或右方(手機版在最下方)
Thumbnail
脫貧 協助弱勢孩子達到經濟脫貧就是終點了嗎? 而當我想起這些觸發的情境時,我就知道經濟脫貧並不是弱勢脫貧的終點,它只是另外一個起點罷了! 所以聰明如你,猜得出來下一個階段的終點是什麼嗎? 2.幫忙點【收藏】是你還想要細細品味文章,我的榮幸。收藏功能在文章頂端或右方(手機版在最下方)
Thumbnail
看見孩子改變-加入博幼課業輔導是機構一項絕對超值的投資 衛生福利部北區老人之家主任陳立庚 因為參與,看見了孩子的改變,所以,對博幼基金會「課業輔導」帶給機構孩子的激勵與啟發,特別有感!
Thumbnail
看見孩子改變-加入博幼課業輔導是機構一項絕對超值的投資 衛生福利部北區老人之家主任陳立庚 因為參與,看見了孩子的改變,所以,對博幼基金會「課業輔導」帶給機構孩子的激勵與啟發,特別有感!
Thumbnail
導師 遇到總是沒空,甚至避不見面,不願意讓社工員校訪的導師怎麼辦呢? 2003年當博幼基金會開始在南投的埔里鎮開始提供課業輔導之後,一切的課輔制度幾乎都是從頭摸索與土法煉鋼,而課輔學生的來源主要是透過學校老師的推薦,因此課輔初期經常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然而也因為這些困難才會有一直改進的需要與動力
Thumbnail
導師 遇到總是沒空,甚至避不見面,不願意讓社工員校訪的導師怎麼辦呢? 2003年當博幼基金會開始在南投的埔里鎮開始提供課業輔導之後,一切的課輔制度幾乎都是從頭摸索與土法煉鋼,而課輔學生的來源主要是透過學校老師的推薦,因此課輔初期經常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然而也因為這些困難才會有一直改進的需要與動力
Thumbnail
在雲林擔任現場教師的這三年,遇到不少務農或從事第一、二級產業為主的家長,普遍認為自己的知識無法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因此將孩子的學習交託給學校老師、補習班⋯⋯而孩子們總是在學校待了將近九個小時,結束後可能還要安親班等,與腳下這片土地的互動卻是越來越少⋯⋯
Thumbnail
在雲林擔任現場教師的這三年,遇到不少務農或從事第一、二級產業為主的家長,普遍認為自己的知識無法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因此將孩子的學習交託給學校老師、補習班⋯⋯而孩子們總是在學校待了將近九個小時,結束後可能還要安親班等,與腳下這片土地的互動卻是越來越少⋯⋯
Thumbnail
每當提到「偏鄉教育」,妳/你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 在師培的其中一堂課,教授提到,其實偏鄉一詞,就帶有都會中心價值觀的意味,把鄉村當邊陲。如果有人偏,就代表有個「中央」的概念;而那些所謂的「少了文化刺激」,是否因為不把他們的文化當文化,但是——是誰來界定所謂的文化 ?
Thumbnail
每當提到「偏鄉教育」,妳/你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 在師培的其中一堂課,教授提到,其實偏鄉一詞,就帶有都會中心價值觀的意味,把鄉村當邊陲。如果有人偏,就代表有個「中央」的概念;而那些所謂的「少了文化刺激」,是否因為不把他們的文化當文化,但是——是誰來界定所謂的文化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