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設計應用趨勢】世代間與各行業對AI的觀點是?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科技凸顯了世代間的差異,你是否耳聞過年邁的長者抱怨餐廳的菜單電子化的話題?在不同世代對於科技應用的接受程度明顯開始有了巨大的差別,例如嬰兒潮一代(1946-1964年世代的人)的父母/祖父母對於千禧世代(1981-1996年世代的人)的子女積極擁抱新科技,經常抱持觀望態度,儘管嬰兒潮一代是第一代與電視一起成長的人,相比起被電子備包圍的千禧世代,或是與社交媒體一起成長的Z世代,彼此間對於問題的理解存在著不易溝通狀態。


在說明世代差異前,先來看一下Business Digest對於不同世代的劃分:

raw-image


  • Alpha世代 (Generation Alpha):

2013-2025年出生最年輕的一代,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長大。對科技和數位媒體的熟悉程度非常高。未來可能成為數位時代的領導者。

  • Z世代 (Generation Z):

1997-2012年出生成長於網絡普及的時代,科技運用瞭如指掌。傾向於「多任務處理」,擁有出色的科技技能和創新思維。熟悉社交媒體,善於在數位平台上建立個人品牌。

  • Y世代 (Generation Y) / 千禧世代 (Millennials):

1981-1996年出生經濟全球化和數位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成長。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追求有意義的工作和個人成長。熟練運用科技工具,善於利用社交媒體建立職業網絡。

  • X世代 (Generation X):

1965-1980年出生數位科技發展之前的成長時代。特點是獨立、實際和有創新精神。在職場上展現出穩定性和對工作的忠誠度。

  • 嬰兒潮一代 (Baby Boomers):

1946-1964年出生戰後出生的大量人口。特點是穩重、有責任感和對工作的奉獻精神。在職場上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 

根據PCMag不同年齡層對人工智慧(AI)的看法調查發現,在所有年齡組中,67%的受訪者認為AI將大大改變社會,但變化是否會帶來正面或負面各有看法。在47%的受訪者認為AI可以幫助工作,且年輕一代對AI在職場中的看法比年長的受訪者更為樂觀。在AI對工作的影響的態度上,在調查中有64%的人擔心AI可能會導致失業,但57%的千禧世代和更年輕的受訪者對於AI的擔憂程度較低,且62%的千禧世代受訪者認為AI可以為他們的工作帶來正面的影響,有部分的人已經運用像ChatGPT這樣的AI工具來工作,同時這個比例也高於較年長的X世代的45%和嬰兒潮一代的38%。

raw-image

AI在不同行業的應用場景的調查中發現,AI在不同行業的應用也呈現出多樣性。在商業和資訊、教育、創意、藝術和設計、市場營銷、廣告和公關等行業,AI的應用較為普遍。而農業、非營利和慈善、個人服務、休閒、建築、公用事業和承包等行業,AI的應用則較為有限。有89%的工作者正在使用AI來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力。其中,34歲以下的專業人士使用AI的比例最高,達到71%。


在AI的工作應用方面,受訪者最常提及的兩個應用是計劃流程和文案寫作。其他主要應用包括轉錄、虛擬助理和圖像生成。在工具方面,OpenAI的ChatGPT是最受歡迎的工具,有34%的受訪者表示這是他們的首選工具。其他受歡迎的AI工具包括Midjourney、Google Bard、Adobe Firefly、Copy.ai、Canva AI和Grammarly。在對AI的投資方面,儘管工作者正在接受AI,但他們可能還不完全傾向於分配預算給它。只有1%的受訪者承認在AI上花費超過NT$6000 (£150)。大多數受訪者(28%)認為花費NT$2000 (£50)到NT$4000 (£100)購買AI工具是可以接受的。

AI正在成為職場中越來越重要的工具。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預計AI在未來將會在更多行業和應用場景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彙總從不同年齡層的看法可以發現,較年長的人對於AI的發展與適應性更擔心,而年輕的千禧世代、Z世代和Alpha世代對AI在實際應用相對樂觀,認為AI不可避免的崛起,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適應變化是必須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捷可印的沙龍
16會員
107內容數
捷可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您是否曾經精心設計了一份作品,客戶也讚不絕口,滿心期待地送去印刷,結果成品卻令人傻眼——字體變了樣、文字間距亂七八糟,甚至出現了看不懂的亂碼?這種印刷前的常見惡夢,往往源於一個看似微小卻極其關鍵的細節:您數位檔案中的字體處理方式。 電腦與印刷機處理字體的方式相當複雜。 字體並非普遍存在於所有
Thumbnail
2025/04/25
您是否曾經精心設計了一份作品,客戶也讚不絕口,滿心期待地送去印刷,結果成品卻令人傻眼——字體變了樣、文字間距亂七八糟,甚至出現了看不懂的亂碼?這種印刷前的常見惡夢,往往源於一個看似微小卻極其關鍵的細節:您數位檔案中的字體處理方式。 電腦與印刷機處理字體的方式相當複雜。 字體並非普遍存在於所有
Thumbnail
2025/04/16
印刷背印,又稱印後沾黏,是指剛印製完成的紙張,其表面尚未完全乾燥的油墨,在堆疊的過程中轉印到上方紙張背面的現象 。這種情況常見於水彩繪畫中,當顏料未乾時堆疊紙張,便會將顏料印到另一張紙的背面 。在印刷領域,這表示油墨層過厚,乾燥不及,導致後續堆疊的紙張背面沾染到前一張的油墨 。
Thumbnail
2025/04/16
印刷背印,又稱印後沾黏,是指剛印製完成的紙張,其表面尚未完全乾燥的油墨,在堆疊的過程中轉印到上方紙張背面的現象 。這種情況常見於水彩繪畫中,當顏料未乾時堆疊紙張,便會將顏料印到另一張紙的背面 。在印刷領域,這表示油墨層過厚,乾燥不及,導致後續堆疊的紙張背面沾染到前一張的油墨 。
Thumbnail
2025/04/10
I. 前言:檔案格式在成功印刷生產中的關鍵作用 選擇合適的檔案格式對於實現期望的印刷品質和確保順暢的生產流程至關重要。不同的格式具有獨特的特性,會直接影響最終印刷成品的呈現效果。使用不適合的檔案格式可能會導致諸多問題,包括版面扭曲、字體或圖片遺失、色彩不正確以及整體印刷品質下降,進而可能造成資源和
Thumbnail
2025/04/10
I. 前言:檔案格式在成功印刷生產中的關鍵作用 選擇合適的檔案格式對於實現期望的印刷品質和確保順暢的生產流程至關重要。不同的格式具有獨特的特性,會直接影響最終印刷成品的呈現效果。使用不適合的檔案格式可能會導致諸多問題,包括版面扭曲、字體或圖片遺失、色彩不正確以及整體印刷品質下降,進而可能造成資源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我們正面臨一種由人口結構和科技創新所驅動的社會變遷。過去依循著教育、工作、退休,然後死亡的人生序列,將不復存在;擁有更多的選擇,卻也面對著更多的挑戰。這是一場:多世代革命。何時該求學、工作?何時又該退休?過去按照年齡來劃分的階段,不再是標準答案。
Thumbnail
我們正面臨一種由人口結構和科技創新所驅動的社會變遷。過去依循著教育、工作、退休,然後死亡的人生序列,將不復存在;擁有更多的選擇,卻也面對著更多的挑戰。這是一場:多世代革命。何時該求學、工作?何時又該退休?過去按照年齡來劃分的階段,不再是標準答案。
Thumbnail
未來經濟,起源於人需! 1.網路經濟 經濟模式透過網際網路連接供應商、消費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推動商業活動的進行。 數位原生族,已成為消費主力 數位原生族是指在網路的世界中長大,並具備數位技能的一代人。 而這些在千禧年代出生的人群,已逐漸成為年輕世代的消費主力。 包含:社交媒體、
Thumbnail
未來經濟,起源於人需! 1.網路經濟 經濟模式透過網際網路連接供應商、消費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推動商業活動的進行。 數位原生族,已成為消費主力 數位原生族是指在網路的世界中長大,並具備數位技能的一代人。 而這些在千禧年代出生的人群,已逐漸成為年輕世代的消費主力。 包含:社交媒體、
Thumbnail
科技凸顯了世代間的差異,你是否耳聞過年邁的長者抱怨餐廳的菜單電子化的話題?在不同世代對於科技應用的接受程度明顯開始有了巨大的差別,例如嬰兒潮一代(1946-1964年世代的人)的父母/祖父母對於千禧世代(1981-1996年世代的人)的子女積極擁抱新科技,經常抱持觀望態度,儘管嬰兒潮一代是第一代與電
Thumbnail
科技凸顯了世代間的差異,你是否耳聞過年邁的長者抱怨餐廳的菜單電子化的話題?在不同世代對於科技應用的接受程度明顯開始有了巨大的差別,例如嬰兒潮一代(1946-1964年世代的人)的父母/祖父母對於千禧世代(1981-1996年世代的人)的子女積極擁抱新科技,經常抱持觀望態度,儘管嬰兒潮一代是第一代與電
Thumbnail
i世代是從出生以來,就有網際網路,手握智慧型手機,度過青春期的世代。而這一批i世代,從小與手機生活、人我互動方式、情緒感知與表達,與之前的世代迥然不同,了解i世代,如何驅動i世代,也是整體社會的方向。
Thumbnail
i世代是從出生以來,就有網際網路,手握智慧型手機,度過青春期的世代。而這一批i世代,從小與手機生活、人我互動方式、情緒感知與表達,與之前的世代迥然不同,了解i世代,如何驅動i世代,也是整體社會的方向。
Thumbnail
一. 摘要: 身為兩個孩子的爸爸,最近常常思考著若AI下一刻就到來,恐懼食衣住行及工作會跟不上時代的進遷;前陣子與媽媽經的友人們聚會,發現有趣議題"你會完全禁止小孩接觸科技產品嗎?"、"會多久才讓孩子開始電腦?",結果訝異的是:沒有父母會完全禁止、甚至會提前原本的計畫。 我們不知道孩子的下一個時
Thumbnail
一. 摘要: 身為兩個孩子的爸爸,最近常常思考著若AI下一刻就到來,恐懼食衣住行及工作會跟不上時代的進遷;前陣子與媽媽經的友人們聚會,發現有趣議題"你會完全禁止小孩接觸科技產品嗎?"、"會多久才讓孩子開始電腦?",結果訝異的是:沒有父母會完全禁止、甚至會提前原本的計畫。 我們不知道孩子的下一個時
Thumbnail
嬰兒潮、X、Y、Z、α世代差在哪? 前4個世代構成了市場的主幹。 大多數嬰兒潮世代仍未退休,而現在全球的領袖高層多半是X世代,Y世代是最大的就業族群,Z世代則是剛加入就業市場 這幾個世代對科技的體驗、理解、使用程度不同。 很長時間以來,千禧世代(Y世代)(約略是80後和90後出生族群)是品牌行銷
Thumbnail
嬰兒潮、X、Y、Z、α世代差在哪? 前4個世代構成了市場的主幹。 大多數嬰兒潮世代仍未退休,而現在全球的領袖高層多半是X世代,Y世代是最大的就業族群,Z世代則是剛加入就業市場 這幾個世代對科技的體驗、理解、使用程度不同。 很長時間以來,千禧世代(Y世代)(約略是80後和90後出生族群)是品牌行銷
Thumbnail
作為一位長期與傳產合作的工作者,當我接觸到生成式AI後,我知道這對中高齡工作者將提供巨大的幫助。目前生成式AI軟體的門檻非常低,反應快,這正好補足了年長者體力不足、學習成本高的狀況。
Thumbnail
作為一位長期與傳產合作的工作者,當我接觸到生成式AI後,我知道這對中高齡工作者將提供巨大的幫助。目前生成式AI軟體的門檻非常低,反應快,這正好補足了年長者體力不足、學習成本高的狀況。
Thumbnail
文/震旦月刊618期/林由敏.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 管顧公司麥肯錫的研究指出,未來每四個勞工就有三個會是Y世代。企業內的經理人如今面臨更多的溝通問題,國際間對領導職人才的條件則愈來愈重視「人際運行能力」。──這是因為,事實上現在已是人類職場史中首次出現「四世代大集合」甚至更多世代共創的時刻! 隨著
Thumbnail
文/震旦月刊618期/林由敏.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 管顧公司麥肯錫的研究指出,未來每四個勞工就有三個會是Y世代。企業內的經理人如今面臨更多的溝通問題,國際間對領導職人才的條件則愈來愈重視「人際運行能力」。──這是因為,事實上現在已是人類職場史中首次出現「四世代大集合」甚至更多世代共創的時刻! 隨著
Thumbnail
一開始,我們先來認識這一群 Z 世代的朋友,所謂 Z 世代指的是「1990年後期出生的人」,大約是指 2000 年左右出生的這群年輕朋友。尤其是從 2022 年開始,許多 Z 世代的年輕人將初次踏入職場,開始為了生活與願景而努力生存,過不了不久,這群 Z 世代也會逐漸成為消費市場上的一大主力。
Thumbnail
一開始,我們先來認識這一群 Z 世代的朋友,所謂 Z 世代指的是「1990年後期出生的人」,大約是指 2000 年左右出生的這群年輕朋友。尤其是從 2022 年開始,許多 Z 世代的年輕人將初次踏入職場,開始為了生活與願景而努力生存,過不了不久,這群 Z 世代也會逐漸成為消費市場上的一大主力。
Thumbnail
Philip Kotler 歸納行銷人在 Marekting 5.0 會面臨三個棘手的挑戰:世代代溝 (Generation Gap)  、財富兩極化 (Prosperity Polarization)、數位落差 (Digital Divide)。
Thumbnail
Philip Kotler 歸納行銷人在 Marekting 5.0 會面臨三個棘手的挑戰:世代代溝 (Generation Gap)  、財富兩極化 (Prosperity Polarization)、數位落差 (Digital Divid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