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是每個人生活中很重要的力量,不管是自我的認同,還是他人對自己的認同,都是建立自信心的關鍵元素。
身障者也不例外,只是身障者在找尋認同的過程,通常會有點辛苦,因為我們很難像多數人那般,在成長中透過同儕的認同,來慢慢建立起自我認同感。我認為身障生的自信建立順序,反而是顛倒過來的,是我們自己必須先建立起穩固的自信,然後才是透過同儕獲取認同,最後才能達到提高自信心。
這是我身為學障的經驗,因為障礙的關係,交友本就有困難,加上經常需要同儕的協助,如果自己沒有夠堅定的自信,很容易就會陷入,在同儕間抬不起頭的局面,更不用說為了拿到同儕的認同,跨出主動交朋友的一步,這個前提還是需要有夠多的自我認同才能做到。
所以就很需要仰賴家庭的力量,老實說我的自信大多也是來自家庭,身障者如何看待自己的障別,很大部分取決於照顧者的心態。其實孩子的敏銳度是很高的,如果照顧者選擇在孩子的障別上閉口不提,未來進入了學校後,孩子也會不知道該如何接納自己的障礙。一直沒有接納自己的孩子,也沒辦法主動透過交友獲得認同,久而久之就變成缺乏自信心的孩子。
孩子是會模仿的,在還沒完全懂事前,照顧者的態度就很常會變成孩子模仿的對象,若是遇上交友、衝突、霸凌等困難,孩子就有可能會下意識的拿出照顧者的態度,表面上表現出不在意的樣子,實際上是默默的在增添心裡的自卑感,所以絕對不要小看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許多大人覺得雞毛蒜皮的小事,有可能就會成為影響孩子醫生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