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每個彎曲的人都想設法找到一絲陽光──《聆聽的藝術》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精神分析是自我理解與自我解放的工具

佛洛姆(Erich Fromm)無疑是個多產的作家,大眾對佛洛姆的印象多半是出版至今快70年的經典之作《愛的藝術》。身為社會心理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師,他總能用睿智且獨到的眼光為社會與個人的疾病作出診斷。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對人性的關懷與對社會的批判。他不認為分析個人與分析社會可以獨立;唯有我們批判性地理解現代人的性格與社會環境如何互相模塑,才有辦法真正地理解一個人。
佛洛姆之所以能夠如此深入地談論現代人的心靈問題,與他使用精神分析治療的背景有關。《聆聽的藝術》便是記載他對精神分析治療的見解,內容源自於他在1964年的講稿與1974年的課程文稿。
他認為,精神分析不只是一種治療方法,也是一種讓人自我理解、自我解放的工具,為人的整體帶來精神層面的轉換。治療要發生,需要治療師積極地聆聽與真誠的同理,同時也需要患者準備好擔起改變自己的責任。
即使讀者不清楚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歷史或流派,閱讀本書也不會太吃力。《聆聽的藝術》不是一本精神分析的教科書,而是佛洛姆針對精神分析治療的一些心得。儘管書中有許多跟佛洛伊德對話的部分,但讀者不細究裡頭的討論也不會影響佛洛姆的中心思想。

辨識改變中的阻抗

《聆聽的藝術》讓我很有感的是,佛洛姆提到了許多人在尋求改變時,會有許多「阻抗」來合理化自己的現狀。
有一個最常見的阻抗是,用童年經驗來解釋自己的現狀。佛洛姆說,他聽過太多人說:「我會有這個或那個症狀,是因為我的爸媽在我童年時對我如何如何。」當人們把重點放在「為什麼我是這個樣子?」,就會不斷去尋找個人史的因果解釋,合理化自己現在的行為。「要這樣歸咎是很容易的,它讓所有責任都落在你身邊的人身上」(頁84)。
佛洛姆認為,與其問「為什麼我是這個樣子?」,更應該問「我是誰?」,再進一步探究我們「現在能夠做什麼」來讓自己得到解救。精神分析的目標應該像是照X光一樣,照出行為背後的無意識動機,而不是問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我現在的行為。「如果一個人已經溺水了,即便他懂得萬有引力的法則,他一樣會溺斃。」(頁86)
還有一種阻抗是「感覺狀況有在改善」。佛洛姆認為,我們應該對於任何讓人滿意的改善感到懷疑,因為很多的感覺良好恰巧是妥協的開始,好讓人能說服自己:「看吧,我病得沒有比之前嚴重。」這就好比一個想要減肥的人,控制飲食一個禮拜,發現自己的體重有稍微下降,就欣喜若狂地認為自己有在進步,之後便鬆懈、故態復萌。
另一種阻抗是「閒談」。有些患者會談論自己的一大堆事情,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並認為這些都與自己的心理問題相關(例如:夫妻又爭吵了什麼事情,母親又說了什麼事情)。然而,閒談往往是一種保護機制,讓當事人可以不認真地去談論真正重要的事情,也就是不談論自己真正的感受。佛洛姆認為,治療師不應該全盤接受患者漫無目的的談話,也不應滿足患者說話的欲望,而應該直截了當地針對重要的問題作分析。
最後一種阻抗是用「我有」(to have)取代「我是」(to be)。有些人會用「我有一段不幸福的感情」、「我有憂鬱症的診斷」、「我有自卑的議題」,或者是「別人說我有急躁的性格」、「很多人覺得我有焦慮傾向」等來闡述自己的問題。然而,用「我有」的語句,往往讓自己離自己真正的體驗有一段距離,逃避我們真正該面對的感受。相對地,當我們說「我不幸福」、「我很憂鬱」、「我很自卑」,那代表我們真的有在體驗自己的人生,承認生命的難處,而非把這些問題外部化成我們所「擁有」的症狀或性格。
只要一不小心,診斷時常成為附加在人身上的標籤,彷彿談論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一個與自己無涉的「症狀」。這讓自己與內在的生命變得更加疏離,也阻礙我們擔起責任去改變。

聆聽始於同理,對人的一切皆不陌生

《聆聽的藝術》提到了很多佛洛姆對於精神分析師的看法,像是他認為精神分析師應該對「人的一切」都不陌生,如此一來才能真正聽懂人在說什麼。對他而言,聆聽不只是聆聽對方所說的話,也包括聆聽自己,拼湊出對方在自己內心中所喚起的共有經驗。因此,分析病患與分析自己變成一體兩面的事情,因為病患心中的一切也在治療師的心中,這也才能夠達到真正的「同理」。
「我們只有對他人感同身受才能理解他人。自我分析不過是意味著向全部的人類經驗(不管好壞),抱持開放的心態。」(頁141)
像是書中有一段文字正展現了佛洛姆對患者的溫柔:「我想把心理成長的殘破潛力比喻為花園裡的一棵樹。它位於兩座牆之間的角落,只能照到很少的陽光。這棵樹的形狀長得彎彎曲曲,它長成這個樣子是因為那是它唯一可以找到陽光的方法。……每個人都設法找到更多太陽光來得到生命力,但如果環境讓他無法以較為直接的方式獲得陽光,他就會使用彎曲的方式。……但他仍然是一個人,竭盡所能為他的生命找出一個解方。」(頁102)
《聆聽的藝術》篇幅不長,但能幫助我們一窺人類改變的根本動機與阻力。每個彎曲的人都想設法找到一絲陽光。
精神分析的宗旨是「認識你自己」,這意味著努力不懈地克服一己的自戀,覺察改變的阻抗,如實地接納自己所有的體驗。
邀請大家透過這本小書,一起來聆聽自己的生命。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由戀愛不自由? 我們都認為「自由戀愛」乃一個社會邁向現代文明的標誌。相較於限縮於狹小的社會網絡、依賴親友推薦、門當戶對的傳統相親模式,我們相信唯有基於自由產生的「真愛」才能造就美好的婚姻。如果一段婚姻不美滿,那他們一定是不夠愛彼此,或是不夠愛自己。 戀愛的自由,讓我們得以透過交往來認識自己的性格,
我極少看小說,但最近在二手書店發現之前話題度頗高的《正常人》,想說可能是個緣分吧。這是講述千禧世代的愛情故事,我挺好奇愛爾蘭的新生代作家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會用何種手法詮釋新一代的愛情觀。 原以為主題應該跟虛擬世界、約炮、開放式關係、憂鬱症、網路霸凌有關,但實際上《正常人》並沒有將
反躬自問,而非安撫 看到書名,想說又是哪本心靈雞湯,但看到作者寫著佛洛姆(Erich Fromm)便知道這部作品應該不簡單。 果然翻到前言,令人會心一笑:「現在有很多人期待心理學書籍會指引他們獲致『幸福』或『心靈的平安』,然而這本書沒有任何這方面的建言。它只是試圖以理論去釐清倫理和心理學的問題;它的
信仰變得可有可無:當年輕人離開教會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發覺教會不少哥哥姐姐們上了高中、大學就會自然從教會「引退」。尤其是外地求學的學子,一有機會離開家庭與教會,就彷彿呼吸到自由的空氣。焦慮的父母認為孩子離開了信仰,但對孩子而言,教會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面對這樣的困境,有些人認為教會就是不夠「新
加害者有份於受害者的聚會嗎? 在《流麻溝15號》的結尾,政治受難者在來世齊聚一堂,享受相聚的喜悅。經歷一連串的磨難後,靈魂終在此得自由。電影邀請我們一同記住這段歷史,並盼望一個受害者能洗刷冤屈、獲得正義的未來。在記憶中,我們為受害者平反;我們不能任憑遺忘而再殺死他們一次。 然而,在這樣的「天堂」,加
「積極接觸、內心孤獨」的假性親密 在過往的親密關係中,你可能有以下的經驗: 你很喜歡對方,但又害怕對方靠自己太近。 你努力地照顧對方,或是讓對方照顧你,但內心卻充滿著焦慮、不安與怨恨。 每當遇到衝突時,你們總是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卻沒有產生任何親密與踏實感。 你覺得這段關係並沒有豐富你的人生,但你也害
自由戀愛不自由? 我們都認為「自由戀愛」乃一個社會邁向現代文明的標誌。相較於限縮於狹小的社會網絡、依賴親友推薦、門當戶對的傳統相親模式,我們相信唯有基於自由產生的「真愛」才能造就美好的婚姻。如果一段婚姻不美滿,那他們一定是不夠愛彼此,或是不夠愛自己。 戀愛的自由,讓我們得以透過交往來認識自己的性格,
我極少看小說,但最近在二手書店發現之前話題度頗高的《正常人》,想說可能是個緣分吧。這是講述千禧世代的愛情故事,我挺好奇愛爾蘭的新生代作家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會用何種手法詮釋新一代的愛情觀。 原以為主題應該跟虛擬世界、約炮、開放式關係、憂鬱症、網路霸凌有關,但實際上《正常人》並沒有將
反躬自問,而非安撫 看到書名,想說又是哪本心靈雞湯,但看到作者寫著佛洛姆(Erich Fromm)便知道這部作品應該不簡單。 果然翻到前言,令人會心一笑:「現在有很多人期待心理學書籍會指引他們獲致『幸福』或『心靈的平安』,然而這本書沒有任何這方面的建言。它只是試圖以理論去釐清倫理和心理學的問題;它的
信仰變得可有可無:當年輕人離開教會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發覺教會不少哥哥姐姐們上了高中、大學就會自然從教會「引退」。尤其是外地求學的學子,一有機會離開家庭與教會,就彷彿呼吸到自由的空氣。焦慮的父母認為孩子離開了信仰,但對孩子而言,教會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面對這樣的困境,有些人認為教會就是不夠「新
加害者有份於受害者的聚會嗎? 在《流麻溝15號》的結尾,政治受難者在來世齊聚一堂,享受相聚的喜悅。經歷一連串的磨難後,靈魂終在此得自由。電影邀請我們一同記住這段歷史,並盼望一個受害者能洗刷冤屈、獲得正義的未來。在記憶中,我們為受害者平反;我們不能任憑遺忘而再殺死他們一次。 然而,在這樣的「天堂」,加
「積極接觸、內心孤獨」的假性親密 在過往的親密關係中,你可能有以下的經驗: 你很喜歡對方,但又害怕對方靠自己太近。 你努力地照顧對方,或是讓對方照顧你,但內心卻充滿著焦慮、不安與怨恨。 每當遇到衝突時,你們總是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卻沒有產生任何親密與踏實感。 你覺得這段關係並沒有豐富你的人生,但你也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是《正常人》作者莎莉‧魯尼(Sally Rooney)的最新著作,以艾莉絲、菲力克斯、愛琳與賽蒙四個年輕人為主要角色,在不同情感裡面遊走、受傷、擁抱,並用兩個女生之間的書信交織出她對於「美麗世界」的觀點 ,每個對話、片段頗具思考意義之餘,也讓我真心喜愛那般「包容性」極為真摯的
Thumbnail
你知道當你開始註冊臉書的步驟,你像是被普查一般,容許自己被點算並建檔嗎? 📖《清點每一個人:分類.標籤.認同,人口普查如何定義國家與你我身分》 ✏️安德魯•惠畢特 - 「除了賦稅與徵兵之外,人口普查也可以滿足執政者的行政需求,更是民主國家重要的支柱。」 你可能會納悶,有這麼誇張嗎?所有你可以在
Thumbnail
你的人生憾事無需過度自責。我在《殺母的文化》中指出:美國人以中國人為反面教材,是因為中國男人在媽媽與異性戀對象之間猶豫不決、進退維谷,不利異性戀羅曼史這個偉大的美國制度。這裡所謂的“媽媽”只是心理動力學的一個代數符號,不必有一個具體的母親橫梗其間,它只是情感困陷在人生早期被動狀態的一種表述。
Thumbnail
「權力」跟你所以為的很不一樣。在讀完這本書後,我對「權力」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本書如果只看中文的「權力」去想像內容,並帶入自己過去對於權力的偏見,那就是大錯特錯了。事實上這本書談得更是當你在「不同情境」扮演「不同角色」時,應該如何運用你的力量(Power,本書譯為『權力』)。
Thumbnail
假如我們希望活在一個人人都能夠保持善意且負責任使用權力的社會裡頭,那麼我們也應當斟酌使用自己的權力,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對於自己與親友的言行都小心謹慎。
Thumbnail
諮詢心理師這樣的職業,是相當神秘又神聖的,他們看起來總是專業朝氣,善於掌控氣氛,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強大能力,讓受困者解開心防,並且能找出連當事人可能都沒發現的,藏在心深處那把鑰匙,再將鑰匙交托到你手上,帶領你打開自己,走出陰天。
Thumbnail
我認為這套漫畫是最好的性別教育教材,甚至應該指定為教育部優良指定刊物(當然護家盟不會容許這種事發生)。
Thumbnail
<p>所謂微權力,按照作者的定義,指的就是由叛亂份子、邊緣政黨、新創公司、駭客團體,組織鬆散的社會運動者等等,正在冒起的克裡斯瑪型領袖所行使的權力。這些權力,在在攪動既有的秩序、挑戰著原有的那些權力,例如國家、軍隊、跨國公司等等。因此,在今天的世界,傳統的權力已經大不如從前。</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是《正常人》作者莎莉‧魯尼(Sally Rooney)的最新著作,以艾莉絲、菲力克斯、愛琳與賽蒙四個年輕人為主要角色,在不同情感裡面遊走、受傷、擁抱,並用兩個女生之間的書信交織出她對於「美麗世界」的觀點 ,每個對話、片段頗具思考意義之餘,也讓我真心喜愛那般「包容性」極為真摯的
Thumbnail
你知道當你開始註冊臉書的步驟,你像是被普查一般,容許自己被點算並建檔嗎? 📖《清點每一個人:分類.標籤.認同,人口普查如何定義國家與你我身分》 ✏️安德魯•惠畢特 - 「除了賦稅與徵兵之外,人口普查也可以滿足執政者的行政需求,更是民主國家重要的支柱。」 你可能會納悶,有這麼誇張嗎?所有你可以在
Thumbnail
你的人生憾事無需過度自責。我在《殺母的文化》中指出:美國人以中國人為反面教材,是因為中國男人在媽媽與異性戀對象之間猶豫不決、進退維谷,不利異性戀羅曼史這個偉大的美國制度。這裡所謂的“媽媽”只是心理動力學的一個代數符號,不必有一個具體的母親橫梗其間,它只是情感困陷在人生早期被動狀態的一種表述。
Thumbnail
「權力」跟你所以為的很不一樣。在讀完這本書後,我對「權力」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本書如果只看中文的「權力」去想像內容,並帶入自己過去對於權力的偏見,那就是大錯特錯了。事實上這本書談得更是當你在「不同情境」扮演「不同角色」時,應該如何運用你的力量(Power,本書譯為『權力』)。
Thumbnail
假如我們希望活在一個人人都能夠保持善意且負責任使用權力的社會裡頭,那麼我們也應當斟酌使用自己的權力,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對於自己與親友的言行都小心謹慎。
Thumbnail
諮詢心理師這樣的職業,是相當神秘又神聖的,他們看起來總是專業朝氣,善於掌控氣氛,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強大能力,讓受困者解開心防,並且能找出連當事人可能都沒發現的,藏在心深處那把鑰匙,再將鑰匙交托到你手上,帶領你打開自己,走出陰天。
Thumbnail
我認為這套漫畫是最好的性別教育教材,甚至應該指定為教育部優良指定刊物(當然護家盟不會容許這種事發生)。
Thumbnail
<p>所謂微權力,按照作者的定義,指的就是由叛亂份子、邊緣政黨、新創公司、駭客團體,組織鬆散的社會運動者等等,正在冒起的克裡斯瑪型領袖所行使的權力。這些權力,在在攪動既有的秩序、挑戰著原有的那些權力,例如國家、軍隊、跨國公司等等。因此,在今天的世界,傳統的權力已經大不如從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