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一定要看醫生嗎?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高三和大一時,我就變得有點「怪怪的」,大二開始不只情緒「憂憂的」,連帶影響課業,生活也失去控制,整個人就像顆不定時炸彈,不知道哪一刻會崩潰。這樣的時期很長,不只幾個禮拜、幾個月,而是幾年,但我一直到第五年才正式就醫,開啟憂鬱症正式的治療。

關於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我了解得很早,所以我知道「憂鬱症等等的心理(精神?)疾病,但關於精神醫學知道得很少。當自己出現種種憂鬱跡象,很快就意識到是不是得到了憂鬱症。很積極的舉動是,我去諮商中心申請諮商,以每週一次的頻率持續著,但關於就醫我幾乎是一無所知,甚至有著傳統的迷思。所以,除了諮商以外,我選擇「自療」,不,應該說「自救」。

我看書,試著療癒原生家庭帶來的傷,也試圖在負面情緒暴漲時拉自己一把;我吹風,多走路散步讓思緒平靜,騎機車到處兜風看看風景,試圖讓自己開心;我禪修,修行的力量支撐著我,信仰修復著破碎的心。我自己走了很久。

我想靠著自己的力量復原,不想依靠藥物,那時認為藥物有成癮性,不想被藥物控制,去精神科就診更是幾乎不會出現在選項裡,除了有一次。當時,我獨自在宿舍寢室,意識到自己已經沒辦法控制自己,思緒、情緒就是負面到炸、往死裡想,我知道我需要其他幫助。我立刻跳下床,打給諮商師,告訴她我想去看診。

就在學校附近而已,一個身心診所,但是看了兩次,看診時都不是很舒服。兩次是不同醫生,也都有開藥給我,我知道必須幾個禮拜,藥物才會有效果,但我吃沒幾顆就放棄了,大概是會聯想到看診時的談話、醫生的態度等等。還是靠我自己吧,心裡這麼想。

兩三年的時間,身心狀態起伏很大,很糟糕的時候也都仰賴自己、當時的男友和其他資源撐了過來。但說實在的,「病況」並沒有比較好,也不像是往穩定的方向發展,比較像是人生在走,拖著一顆大石頭,說是穩定的「病情發作」還比較差不多。

所以當大學第五年,病情發展到最糟糕的狀態,並且持續了好幾個月,完全沒有好轉的跡象,便意識到是該吃藥了。當諮商師終於提起吃藥時,我馬上同意,而這次是她帶著我到大醫院看診。一開始看的醫生也不理想,但有諮商師幫我陳述狀況,醫生開了藥。第二次才找到不錯的醫生,雖然等了好幾個小時才輪到,但總算有醫生了解我的狀況,而且稍微說了他的分析,並親切的跟我說回家鄉時要如何就醫。

我回家找到了一位好醫生,之後便開啟和醫生每個月一次的「約會」,直到今天。已持續了七、八年,沒有間斷。

憂鬱症治療這條路很長,需要的時候,好的醫生會是很大的支持。只是會需要一點耐心和運氣,去找到適合自己的醫生,適合自己的醫生就是好醫生。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8會員
120內容數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印象中,我好像沒有清楚告訴過家人說我有憂鬱症。 父母第一次知道我怪怪的,是大一我突然搞失蹤自己跑去遠方,第一次去了兩天,第二次去了三天。校方不知道我還會不會回來,所以他們請我父母到學校,這時他們才知道我一直有在諮商,然後生活課業出了狀況。
大學時期,不憂鬱的時候,我是個陽光開朗的人,喜歡帶給別人溫暖。那時候偶包很重,總希望別人看到的我都是正向的、是給人好印象的,所以憂鬱的時候,都躲起來
關於我的憂鬱症是否會「好」,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和先生在車裡討論這件事,我們各持不同的觀點,對立鮮明。
休學兩年,延畢一年,大學我花了七年的時間才終於畢業。 大一上學期的後半,我迷失自我、迷失方向、靜不下心讀書、逃避期中考試、情緒開始起伏不定,還自己一個人跑去花蓮、宜蘭旅行,試圖找到什麼可以改變的力量。
曾經我想過不要有小孩,一來是因為憂鬱體質多少會遺傳,不希望孩子和我一樣痛苦,二是擔心憂鬱症可能使我沒辦法給予很好的教育或照顧,甚至為他們帶來創傷,像是嚴重發病時,完全無力照顧,或者讓小孩承擔我的憂鬱情緒。 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想法。 有次兩位拍攝節目的導演要找身心症病友進行訪談,我自願參與。那時大概
昨晚睡前為這陣子平靜安穩的生活感到些許不安,也許兵荒馬亂的日子過久了,面對祥和的日子卻有些不適應,但也有可能是心底對這種生活由衷的不習慣。
印象中,我好像沒有清楚告訴過家人說我有憂鬱症。 父母第一次知道我怪怪的,是大一我突然搞失蹤自己跑去遠方,第一次去了兩天,第二次去了三天。校方不知道我還會不會回來,所以他們請我父母到學校,這時他們才知道我一直有在諮商,然後生活課業出了狀況。
大學時期,不憂鬱的時候,我是個陽光開朗的人,喜歡帶給別人溫暖。那時候偶包很重,總希望別人看到的我都是正向的、是給人好印象的,所以憂鬱的時候,都躲起來
關於我的憂鬱症是否會「好」,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和先生在車裡討論這件事,我們各持不同的觀點,對立鮮明。
休學兩年,延畢一年,大學我花了七年的時間才終於畢業。 大一上學期的後半,我迷失自我、迷失方向、靜不下心讀書、逃避期中考試、情緒開始起伏不定,還自己一個人跑去花蓮、宜蘭旅行,試圖找到什麼可以改變的力量。
曾經我想過不要有小孩,一來是因為憂鬱體質多少會遺傳,不希望孩子和我一樣痛苦,二是擔心憂鬱症可能使我沒辦法給予很好的教育或照顧,甚至為他們帶來創傷,像是嚴重發病時,完全無力照顧,或者讓小孩承擔我的憂鬱情緒。 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想法。 有次兩位拍攝節目的導演要找身心症病友進行訪談,我自願參與。那時大概
昨晚睡前為這陣子平靜安穩的生活感到些許不安,也許兵荒馬亂的日子過久了,面對祥和的日子卻有些不適應,但也有可能是心底對這種生活由衷的不習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這些年來我飽受躁鬱症的困擾,時而精力旺盛、時而憂鬱絕望,可能因為自己在這個領域受過太多訓練,也遇過不太合適的心理師,所以雖然陸陸續續都有接受諮商的經驗,但真的讓我感受到的幫助很有限。 目前政府有提供18到45次免費諮商3次。我很幸運一下就排到了,前幾天才跟機構約聯繫,今天就開始晤談。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作為我來這個平台的第一篇文章,就來講講剛才發生的事情好了。 事情是這樣子的: 事情原因 我是一名大三生,目前患有憂鬱症兩年半,持續服藥當中。但身為還年輕的女生,很不能接受自己在服藥後胖了將近20公斤,於是在上個月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康復時,自己果斷做出了停藥的決定。顯然,這判斷是錯誤的。(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她自身憂鬱症的經歷和探討憂鬱症症狀的主題。
Thumbnail
關於我看中醫、身心科的經驗分享,也會提到身心科、心理諮商的差異、我跟我的醫生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最近跟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看見對方憂鬱的模樣,彷彿看見一年前的自己。學習靈性滿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一年了,一年來實際體驗了學習靈性對於改善憂鬱有多巨大的幫助。因此,我想分享這一年的變化,提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一點參考。
Thumbnail
第一次發現自己好像真的有什麼問題,大概已經是不知道多少年前了。 當時我的工作非常高壓,沒能達成父母的期待也讓我感覺即使回家也只會得到滿滿的罪惡感以及疲憊,所以我經常性地在下班後在外流連,逛街、看書、加班,就是要到睡前才不情願地回家然後洗了澡就躺下,第二天繼續重複這個行程。 為什麼會突然覺得出了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這些年來我飽受躁鬱症的困擾,時而精力旺盛、時而憂鬱絕望,可能因為自己在這個領域受過太多訓練,也遇過不太合適的心理師,所以雖然陸陸續續都有接受諮商的經驗,但真的讓我感受到的幫助很有限。 目前政府有提供18到45次免費諮商3次。我很幸運一下就排到了,前幾天才跟機構約聯繫,今天就開始晤談。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作為我來這個平台的第一篇文章,就來講講剛才發生的事情好了。 事情是這樣子的: 事情原因 我是一名大三生,目前患有憂鬱症兩年半,持續服藥當中。但身為還年輕的女生,很不能接受自己在服藥後胖了將近20公斤,於是在上個月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康復時,自己果斷做出了停藥的決定。顯然,這判斷是錯誤的。(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她自身憂鬱症的經歷和探討憂鬱症症狀的主題。
Thumbnail
關於我看中醫、身心科的經驗分享,也會提到身心科、心理諮商的差異、我跟我的醫生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最近跟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看見對方憂鬱的模樣,彷彿看見一年前的自己。學習靈性滿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一年了,一年來實際體驗了學習靈性對於改善憂鬱有多巨大的幫助。因此,我想分享這一年的變化,提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一點參考。
Thumbnail
第一次發現自己好像真的有什麼問題,大概已經是不知道多少年前了。 當時我的工作非常高壓,沒能達成父母的期待也讓我感覺即使回家也只會得到滿滿的罪惡感以及疲憊,所以我經常性地在下班後在外流連,逛街、看書、加班,就是要到睡前才不情願地回家然後洗了澡就躺下,第二天繼續重複這個行程。 為什麼會突然覺得出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