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足適履:孩子成為教具運用的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從學校不斷引進數位教具後,各種教學怪現象頻頻出現。這類怪現象的共同點是將教育主體(學生)與教具(如:平板、因材網、均一平台…等)錯置,更奇特的是,許多怪現象的推手居然是教育主管機關或校長,這讓人不禁要問:108課綱要成就的是每一個孩子?還是每一個教具?

自政府開始推動「生生用平板」之後,就出現教學一定要使用平板的推力,這股推力包括:使用率低的學校,可能被教育主管機關列為優先訪視的對象,甚至有學校推「老師一週最少用平板一節課」,難道我國的課綱目標變成「成就每一個平板」嗎?

最近聽到另一個奇怪的教學亂源就是推動「奇特」的導學案(註1)。導學案本身沒什麼問題,因為它的本質就是推動孩子自學,與「建構式教學法」並無二致,「奇特」的是它推動的方式。

就我所聽到的描述,居然有講師要求學員要「套用」他的教案,或利用學生午休的時間完成學習任務。

這真的讓人傻眼!

要知道,教育現場是活的,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況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所以,老師最重要的能力是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調整教學,而不是削足適履,用一份教案打天下,讓學生適應教案。更嚴重的地方是,學生午休時間的任務就是「休息」,講師怎麼會提倡利用午休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呢?

為了更明確說明教學的多變,我用韓劇《大長今》的三個教學案例做解說。

在《大長今》中,有三種不同的教學風格:

一、韓尚宮教長今烹飪。

二、崔尚宮教今英烹飪。

三、醫女張德教長今醫術。

韓尚宮教長今烹飪的方式,比較接近自主學習。其教學原理是幫助長今建立一個龐大的食材資料庫,要求長今自己去採集各種野菜、喝不同味道的水…等,然後再學習如何搭配食材。在長今的學習過程中,除了探索之外,基本功(如:刀工、烹飪知識…等)還是必須紮實學習。

崔尚宮的教學方式是讓今英累積食譜,也就是提供今英很多很好的食譜,讓他照著食譜做出一道道好菜,也就是讓今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做菜。

醫女張德的教學方式則是要求長今先熟背醫書,然後再將已熟讀的內容與實務對照。由於醫學關乎人命,因此張德對於長今的背書要求十分嚴格。

如果比較這三位老師(韓尚宮、崔尚宮、醫女張德)的教學方式,各有長短,很難說誰的方式一定比較好。

舉例來說:當長今和今英都奉命烹調他們沒吃過的鯨魚料理時,長今是先嘗嘗鯨魚的味道,再決定烹調方式,而今英則是從他學習過的鯨魚料理中,挑選適合的做。就作品呈現來說,都不會有問題。

也許有人會認為,今英的學習方式會讓他不易創新。事實上,今英後來也發現這個問題;所以,他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重新認識食材。也就是說,崔尚宮的教學法只要稍做調整,即可讓今英突破創意不足的困境。

至於韓尚宮的教學方式也不見得適合每一個學生。有的學生就是喜歡擁有做出一道道好菜的成就感,沒有耐心一步步建立食材資料庫。對於這類型的學生,崔尚宮的教學方式反而能幫助他們有較大的學習動力。

至於醫女張德的教學方式,在某個程度上類似韓尚宮和崔尚宮兩者的結合。重點是,醫學和烹飪是不同的領域,烹飪只要食材是安全的,烹調方式錯誤最多就是難吃而已;但,醫學就不同了,本身就沒有那麼大的嘗試空間,因此,對於基本功的要求會更嚴格。

從上述三個教學範例中可以看到,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學生必須透過紮實地學習,才能擁有穩健的實力和創意。至於學習方式,則需要因應學生的特質、學習資源、學習科目和學習環境做調整,這就需要教育專業的展現。

教育是一門專業,有效的教學需要因應學生本身的資質、個性、學習環境…等調整,而教學法和教具則是為孩子學習服務的工具;沒有任何一個教具或教學法是萬用,更不應該限制老師的教學,要求老師「一定」要在某個時空使用某種不見得適合學生的教具或教學法;這樣,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才有可能「成就每一個孩子」。

期許~

教育主管機關和在第一線領導教學的校長們,都能瞭解並尊重教育專業,不要濫用法職權製造教育亂源。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97會員
185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18
本文探討幼教調查員培訓課程中理論與實務的落差,並提出透過師徒制、案例研討及觀摩錯誤等方式提升調查品質的建議。文中以教學實習及冤案案例說明證詞一致性不代表真相,強調調查需審慎評估背景因素及佐證證據。
Thumbnail
2025/03/18
本文探討幼教調查員培訓課程中理論與實務的落差,並提出透過師徒制、案例研討及觀摩錯誤等方式提升調查品質的建議。文中以教學實習及冤案案例說明證詞一致性不代表真相,強調調查需審慎評估背景因素及佐證證據。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臺灣教育部推動政策的特色,以「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為例,批判其缺乏明確目標、忽略現況問題,以及忽略先前政策成效等缺失。作者認為,在教師和學生都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教育部應優先解決安全問題,而非著重口號式的政策。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臺灣教育部推動政策的特色,以「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為例,批判其缺乏明確目標、忽略現況問題,以及忽略先前政策成效等缺失。作者認為,在教師和學生都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教育部應優先解決安全問題,而非著重口號式的政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如果一位老師,教得很好,但有點機車,學生還是會包容他。 如果一個老師,教得不好,但人還算好,學生還是會找理由反他。 #導師的修煉 之 學生對任課老師很……不like 總之,要站上高中教室講台, 除了熱忱、教育愛、教學理念……之外, 記得一定也要帶著教學專業來。
Thumbnail
如果一位老師,教得很好,但有點機車,學生還是會包容他。 如果一個老師,教得不好,但人還算好,學生還是會找理由反他。 #導師的修煉 之 學生對任課老師很……不like 總之,要站上高中教室講台, 除了熱忱、教育愛、教學理念……之外, 記得一定也要帶著教學專業來。
Thumbnail
追根究柢,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對學生來說是更加辛苦的。從原本只需要坐在下面聽老師講話,偶爾動動筆寫筆記,變成要不斷地寫學習單、與同學討論,從單純的輸入變成不斷地輸出。
Thumbnail
追根究柢,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對學生來說是更加辛苦的。從原本只需要坐在下面聽老師講話,偶爾動動筆寫筆記,變成要不斷地寫學習單、與同學討論,從單純的輸入變成不斷地輸出。
Thumbnail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念,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長。但是,有的家長卻將其曲解為放任。筆者希望透過這篇文章澄清,家長不能假藉「因材施教」之名,行縱容與溺愛之實。
Thumbnail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念,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長。但是,有的家長卻將其曲解為放任。筆者希望透過這篇文章澄清,家長不能假藉「因材施教」之名,行縱容與溺愛之實。
Thumbnail
教育應以學生學習為主體,這句話在我國往往變成口號,因為,許多教育政策的推動,到後來時常讓學生成就教育政策,而不是讓教育政策成就孩子。這篇文章明確指出目前政府推動的「生生用平板」等政策已造成教育現場不少亂象,讓孩子的學習權益受損。
Thumbnail
教育應以學生學習為主體,這句話在我國往往變成口號,因為,許多教育政策的推動,到後來時常讓學生成就教育政策,而不是讓教育政策成就孩子。這篇文章明確指出目前政府推動的「生生用平板」等政策已造成教育現場不少亂象,讓孩子的學習權益受損。
Thumbnail
由於教育部過度向民粹傾斜,無力堅持專業,再加上制定暨執行政策不力,所以,第一線老師的處境越來越艱苦,職場風險越來越高。
Thumbnail
由於教育部過度向民粹傾斜,無力堅持專業,再加上制定暨執行政策不力,所以,第一線老師的處境越來越艱苦,職場風險越來越高。
Thumbnail
課綱設計委員推出了了一項新政策,當他拿給我們看時,一位對舊課綱十分熟悉的同學說: 「啊,好像備審資料似的。」 「我看倒有點像專案管理。」我說。
Thumbnail
課綱設計委員推出了了一項新政策,當他拿給我們看時,一位對舊課綱十分熟悉的同學說: 「啊,好像備審資料似的。」 「我看倒有點像專案管理。」我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