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虎讀不食子|愛麗絲·米勒——匱乏愛的父母造成的代際創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些日子是我近兩年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獨處。雖然是白天,但是也突然感受到內心深處的不安:一則是心裡空落落的,有種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感覺;再者,過去五年來內心受到的震撼與悲傷似乎商量好一樣一齊湧上心頭,變成了瀑布傾倒而下,讓整個自己都好似融化在難過的情緒裡。

吃完飯,我突然想起了愛麗絲·米勒,想起了最近讀過的她的一本書。其實,自己讀過愛麗絲·米勒一系列的作品後每每深受啟迪。這本書題目叫做《The Drama of Being a Child: The Search for the True Self》。米勒在書的開篇提到,為了獲得個人的完整性,我們都需要走過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發現我們的「perso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76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虎讀不食子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ry Ventura的沙龍
75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Mary Ventur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6
長文預警:有太多起承轉合的歷史故事😂
Thumbnail
2023/12/06
長文預警:有太多起承轉合的歷史故事😂
Thumbnail
2023/11/30
講兩個自殺小案,寫在11月最後一天,不過別誤會,我愛十一月☺️【Trigger Warning:警告,內文包含自殺細節等,情謹慎閱讀,如果有自殺的念頭,請及時求助在地生命熱線♥️】
Thumbnail
2023/11/30
講兩個自殺小案,寫在11月最後一天,不過別誤會,我愛十一月☺️【Trigger Warning:警告,內文包含自殺細節等,情謹慎閱讀,如果有自殺的念頭,請及時求助在地生命熱線♥️】
Thumbnail
2023/08/29
一個收到哈佛的錄取通知書後又被拒收;一個從北大肄業;同樣都犯下了弒母的罪案,命運卻完全不同。常常想,為人父母是不是對於一部分人而言就是做上帝一般的感覺呢?兩個「瀆神」小案。
Thumbnail
2023/08/29
一個收到哈佛的錄取通知書後又被拒收;一個從北大肄業;同樣都犯下了弒母的罪案,命運卻完全不同。常常想,為人父母是不是對於一部分人而言就是做上帝一般的感覺呢?兩個「瀆神」小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讀書心得: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們該如何長大
Thumbnail
讀書心得: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們該如何長大
Thumbnail
作者是擁有十年以上專業諮商經驗的心理師,書中分享許多令人揪心的母女之間的相處個案,她想藉由這些案例分享,幫助世界上的媽媽和女兒們,修補那些看似微小,卻又隱隱刺痛的裂痕。誠如作者在書中最後所說的,願這本書能夠成為鬆軟的棉被,輕輕地擁抱著世上所有媽媽和女兒的感性,讓母親與女兒之間的相處,能夠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作者是擁有十年以上專業諮商經驗的心理師,書中分享許多令人揪心的母女之間的相處個案,她想藉由這些案例分享,幫助世界上的媽媽和女兒們,修補那些看似微小,卻又隱隱刺痛的裂痕。誠如作者在書中最後所說的,願這本書能夠成為鬆軟的棉被,輕輕地擁抱著世上所有媽媽和女兒的感性,讓母親與女兒之間的相處,能夠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前些日子是我近兩年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獨處。雖然是白天,但是也突然感受到內心深處的不安:一則是心裡空落落的,有種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感覺;再者,過去五年來內心受到的震撼與悲傷似乎商量好一樣一齊湧上心頭,變成了瀑布傾倒而下,讓整個自己都好似融化在難過的情緒裡。 吃完飯,我突然想起了愛麗絲·米勒,想起了最
Thumbnail
前些日子是我近兩年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獨處。雖然是白天,但是也突然感受到內心深處的不安:一則是心裡空落落的,有種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感覺;再者,過去五年來內心受到的震撼與悲傷似乎商量好一樣一齊湧上心頭,變成了瀑布傾倒而下,讓整個自己都好似融化在難過的情緒裡。 吃完飯,我突然想起了愛麗絲·米勒,想起了最
Thumbnail
「媽媽這麼辛苦為你們做那麼多?怎麼都沒有一個人抱著感恩的心?」 從這一段話中,你感受到什麼了呢?是感受到這位母親在言語上對小孩「情緒勒索」,還是這位母親很需要被安撫及肯定呢? 在叢非從心理師的這本《擁抱受傷的內在小孩》(原文:養育內心的小孩)一書中便告訴我們,有很多時候母親是會變成小孩的狀態在索愛,
Thumbnail
「媽媽這麼辛苦為你們做那麼多?怎麼都沒有一個人抱著感恩的心?」 從這一段話中,你感受到什麼了呢?是感受到這位母親在言語上對小孩「情緒勒索」,還是這位母親很需要被安撫及肯定呢? 在叢非從心理師的這本《擁抱受傷的內在小孩》(原文:養育內心的小孩)一書中便告訴我們,有很多時候母親是會變成小孩的狀態在索愛,
Thumbnail
從生命發展的角度來說,全然需要母親,是生命頭幾年(特別前兩年)非常重要的需求。這頭兩年和母親的情感連結,奠定我們在這世上生存,能感覺到被滿足、被供應和被重視和愛。這頭幾年,母親是孩子生命的全部,慢慢才開始融入其他人的存在(包括父親),慢慢學會從和母親緊密的依存關係中,轉移一些注意力在其他人身上...
Thumbnail
從生命發展的角度來說,全然需要母親,是生命頭幾年(特別前兩年)非常重要的需求。這頭兩年和母親的情感連結,奠定我們在這世上生存,能感覺到被滿足、被供應和被重視和愛。這頭幾年,母親是孩子生命的全部,慢慢才開始融入其他人的存在(包括父親),慢慢學會從和母親緊密的依存關係中,轉移一些注意力在其他人身上...
Thumbnail
就「愛」這件事,市面上大家能讀到的心理學書籍都一再強調一個觀點:要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那要怎樣愛自己?滿足需要,允許情緒,不顧及別人地「做自己」,重視自己的聲音之類。然而,即使是「愛自己」,也有一個...
Thumbnail
就「愛」這件事,市面上大家能讀到的心理學書籍都一再強調一個觀點:要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那要怎樣愛自己?滿足需要,允許情緒,不顧及別人地「做自己」,重視自己的聲音之類。然而,即使是「愛自己」,也有一個...
Thumbnail
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是第一次與母親從共生中分離,剪斷了和母親連結的臍帶,以一個個體的身分來到了這個世界。 在嬰兒時期,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人,在哭了或餓的時候,她及時的回應,滿足了當下被愛和被照顧的身心需求,孩子能與母親有安全的依附關係;然而,若母親無法和孩子有穩定情感的正向連結
Thumbnail
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是第一次與母親從共生中分離,剪斷了和母親連結的臍帶,以一個個體的身分來到了這個世界。 在嬰兒時期,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人,在哭了或餓的時候,她及時的回應,滿足了當下被愛和被照顧的身心需求,孩子能與母親有安全的依附關係;然而,若母親無法和孩子有穩定情感的正向連結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用自己與母親的故事,告訴我們創傷如何在代間傳遞,以及這個傳遞如何被停止下來。 當受過嚴重創傷的父母無法適當回應孩子的需求,各式各樣的張力便無聲無息又極其殘酷地在孩子內在堆積。孩子在身體、情緒、思考、靈魂各個層面的渴求,不斷升起又不斷死去,無法累積出自己的存在。此時,虛弱空洞的孩子無論如何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用自己與母親的故事,告訴我們創傷如何在代間傳遞,以及這個傳遞如何被停止下來。 當受過嚴重創傷的父母無法適當回應孩子的需求,各式各樣的張力便無聲無息又極其殘酷地在孩子內在堆積。孩子在身體、情緒、思考、靈魂各個層面的渴求,不斷升起又不斷死去,無法累積出自己的存在。此時,虛弱空洞的孩子無論如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