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上班賺更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不上班賺更多: 複合式職涯創造自主人生, 生活不將就、工時變自由The Multi-Hyphen Method: Work Less, Create More, and Design a Career That Works for You

作者:Emma Gannon 艾瑪甘儂

譯者:趙睿音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09/24



複合式工作並不是鼓勵你一次做更多,而是聰明地工作,擁有更高的報酬



今年一直在思考"工作的意義是什麼?",我又是為何而工作?

現代的社會,我們不需要像從前一樣為了三餐而努力工作。食物充沛而氾濫,民生用品也是多到即用即丟。雖然我們為錢煩惱,多數卻不是真的為 活下去 而煩惱,不像從前的老百姓窮得揭不開鍋,我們還是有餘裕吃飯、逛街、買咖啡、看電影。

如果我們不是為了錢,那麼我們又是為了什麼而工作呢?

看這本書《不上班賺更多》的最初,純粹只想賺更多而被標題吸引,當時我在想,是否有其他方法讓我的工作可以更理想化?真正翻開書後,發現它並不是在指導你賺更多的方法或投資,而是更深層在探討我們為何工作?以及工作的新模式。仔細想想,工作的規則究竟是誰訂定的呢?



因為在這個善變的時代,只擅長一件事情己經不夠了。


覺得作者說的很對,我們的世界每分每秒都在變化,連AI、機器人都像在瞬間產生,一直有新的工作職缺被發明出來,像現代的APP設計、社群小編等等,都是過去我們沒聽過的。

在變化如此快速的世代裡,如果我們還是和以前相同的工作模式,比如固定在一個位置上、朝九晚五、講求年資做到退休,我們不會有任何前進的動力。

我不喜歡我現在的工作,但更精準的來說,是不喜歡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反覆相同的工作,打卡、以及被關在一個小小方格子裡埋頭苦幹。忙的時候必須催趕著進度,閒暇時又空得發慌,卻不能明目張膽,只能盯著熒幕浪費時間。

為什麼我們不能合理的運用時間?如果可以,我想善用時間,在公司需要我的時候努力工作付出,而空閒時我能夠去承接其他工作,或者打掃家裡,或去學習其他的生活技能。


因為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出現,導玫許多人被迫失去工作。他還說我們的處境很快就會變成「沒人佑道上大學該念什麼,因為沒人知道二十歲時譹學什麼技能,才能與四十歲從事工作有關聯。」


但工作的傳統規則是我們把時間賣給公司,以換取薪水。還有深植我們的觀念中,沒上班就沒薪水,我們生活中樣樣需要錢,以及我們必須一輩子做一件事到老,來領取那美妙的退休金。這樣的關念套牢我們,讓我們緊抓著唯一一個枯燥乏味的工作不肯放手。


我很開心看到這本書,並引起內心極大的共鳴。書中提供若干的方式讓讀者去思考,明白"複合式工作法"是一種新的生活型態,不一定只能上班才是所謂的工作,我們也可以試著從中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尋找樂趣,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等待。複合式工作讓人有更多的彈性、自由,但工時是不增加的。



擁有複合式工作者的工作職稱讓我覺得彷彿能夠做自己,工作與玩樂之間感覺不再有那麼大的分隔,因為我棋跨這之間把者合併起來了。我擁有多樣的個性,而這些不同的自我都有不同的需求,你也一樣、複合式工作職涯培育並同滋養了這些自我,引導出我們最好的技藝與能力。



對啊?為什麼我們不能選擇複合式的工作型態?如果工作只是單純保障我的薪水、保險,那麼為什麼我們要選擇這麼單調始終的工作?好吧,也許還有退休金,但身處通貨膨脹嚴重的世代,也很難保退休金在未來是共用的?也許現在存的錢在未來是一文不值。那我還寧願把握當下,徹底享受工作與生活的樂趣。

AI與機器人的發明,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也淘汰掉許多職位。許多枯燥乏味的工作崗位逐漸被機器面板所取代,相信過不久AI的智能也會取代更多,那我們又如何保證自己的工作可以永遠安穩萬無一失?

當然複合式工作型態也未必全是優點,第一,你必須有自律性,做好時間分配,而不是睡到自然醒再熬夜趕工作。如果沒有良好的自律,那麼工作和生活只是拖延一團槽。第二,平常心,複合式工作型態極大可能和生活搞在一起,沒有完整的上下班時間,極有可能你一整天都在工作,直到半夜還在充當客服回應客人,也有可能你一整個月無所事事。此時要想辦法讓自己平常心,好好休息,好好發揮自己的才能。

書中有介紹到如何轉換成複合式工作型態者,如何把我們的獨特專長結合其他或者發現流行的事物,轉變成自己全新的特點?再次強調是複合式而非多工,複合更重視思考並有效運用時間。


喬治歐威爾說的好:「每個世代都認為自己比上一代更聰明,又比下一代更有智慧。」


當然讀完這本書後,並沒有辦法一下子放掉現在的工作轉換跑道,但我覺得可以學習作者,一步一步慢慢來。她一開始也是有個穩定的正職,然後兼職副業,等副業做起來後再找老闆討論,是否可以讓工作朝複合式發展?重要的是要不停重塑自己,吸收新知,也想辦法推銷自己。




不討人厭的自我行銷訣竅

  • 問你自己為什麼要行銷這樣東西?
  • 做你所愛,或是做你自己感覺興趣的事情
  • 運用你的觀點
  • 別對自己太嚴苛
  • 與對的人交談



這本書是在2019出版的,最近也看了不少關於斜槓、遠端工作等,大約國外都是在這個時期出版,我卻在2023年的時候才想去理解,或者說在近年才慢慢接觸到。不得不說西方國家真的比我們進步許多,在比我們還要早的三、四年前就己經在追求新的生活型態了,但永遠不嫌晚,期待我們都擁有更理想的生活品質。




avatar-img
3會員
14內容數
各類心得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桂的文字果茶 的其他內容
真實世界原來不是我想像中的美好。 The real world’s not what I thought it was. 導演:葛莉塔·潔薇 監製:瑪格·羅比、湯姆·艾克力、蘿碧·布瑞恩納、大衛·海曼 劇本:葛莉塔·潔薇、諾亞·包姆巴赫 主演:瑪格·羅比
從海報來看,我本以為是什麼沉重的復仇戲碼 看了之後才發現,的確是走在復仇的路上,但不像黑暗榮耀那樣一心一意旨在復仇,更多著重在家庭家人之間的相處,還有親朋好友之間的情感交流,會讓人又哭又笑的看完這部戲。
作者:David R. Hawkins 大衛.霍金斯 譯者:謝佳真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 這本書大概看了快二個月,一直延遲借書的期限 其實內容不複雜,主要我把它當成睡前讀物 看完一章即睡,非常好睡XDDD 好睡的意思並非它太枯躁乏味或者內容深奧 其實文字淺顯易懂,每看一章都會
作者:幾米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 同樣想成為插畫創作者的我 在看到這本書後覺得感動與滿滿的鼓勵 內容描寫到幾米的創作歷程以及心得感受 書中一開始介紹了他自己的經歷 接者分享了他的理念 比方他說: 「畫畫這件事,尤其是畫繪本,像園丁照顧他的花園,必須融入才能畫。但很有趣的
導演:水野格、狩山俊輔 編劇 :笨蛋節奏 主演 : 安藤櫻、夏帆、木南晴夏 製作公司 : 日本電視台 播出地區 : 日本 集數 : 10集 每集長度 : 55分鐘 回到過去這類的題材一直很受歡迎 大多都以「穿越」來統稱 隨著陸劇發展,穿越劇也火紅 (不過現在好像禁止再拍攝穿越劇了) 一般穿越劇都以輕
導演 : 丁梓光 編劇 : 水阡陌、王雄成 主演 : 劉亦菲、李現 製作公司 : 華策影視、瞰心晴工作室 製作地區 : 中國 集數 : 40集 好久沒看陸劇 總覺得陸劇的集數太長,沒耐心看完 或者是三觀不合,劇情總是很雷我 不過看到這部排在Netflix前幾名 男女主角顏質高,也算是演技派 而且拍
真實世界原來不是我想像中的美好。 The real world’s not what I thought it was. 導演:葛莉塔·潔薇 監製:瑪格·羅比、湯姆·艾克力、蘿碧·布瑞恩納、大衛·海曼 劇本:葛莉塔·潔薇、諾亞·包姆巴赫 主演:瑪格·羅比
從海報來看,我本以為是什麼沉重的復仇戲碼 看了之後才發現,的確是走在復仇的路上,但不像黑暗榮耀那樣一心一意旨在復仇,更多著重在家庭家人之間的相處,還有親朋好友之間的情感交流,會讓人又哭又笑的看完這部戲。
作者:David R. Hawkins 大衛.霍金斯 譯者:謝佳真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 這本書大概看了快二個月,一直延遲借書的期限 其實內容不複雜,主要我把它當成睡前讀物 看完一章即睡,非常好睡XDDD 好睡的意思並非它太枯躁乏味或者內容深奧 其實文字淺顯易懂,每看一章都會
作者:幾米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 同樣想成為插畫創作者的我 在看到這本書後覺得感動與滿滿的鼓勵 內容描寫到幾米的創作歷程以及心得感受 書中一開始介紹了他自己的經歷 接者分享了他的理念 比方他說: 「畫畫這件事,尤其是畫繪本,像園丁照顧他的花園,必須融入才能畫。但很有趣的
導演:水野格、狩山俊輔 編劇 :笨蛋節奏 主演 : 安藤櫻、夏帆、木南晴夏 製作公司 : 日本電視台 播出地區 : 日本 集數 : 10集 每集長度 : 55分鐘 回到過去這類的題材一直很受歡迎 大多都以「穿越」來統稱 隨著陸劇發展,穿越劇也火紅 (不過現在好像禁止再拍攝穿越劇了) 一般穿越劇都以輕
導演 : 丁梓光 編劇 : 水阡陌、王雄成 主演 : 劉亦菲、李現 製作公司 : 華策影視、瞰心晴工作室 製作地區 : 中國 集數 : 40集 好久沒看陸劇 總覺得陸劇的集數太長,沒耐心看完 或者是三觀不合,劇情總是很雷我 不過看到這部排在Netflix前幾名 男女主角顏質高,也算是演技派 而且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疫情之初,人們囤積衛生紙;疫情之未,雲端服務業囤積伺服器;6 月 15 日解封的加州將面臨缺人、缺工、缺料及物價爆漲的後疫情之亂⋯⋯而這背後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因。
數位遊牧生活一年多前因疫情危機被迫停止,我在巴拿馬體驗了六個月封城。一年多後的今天,我剛剛打完疫苗第二劑,此時我沒有興奮,只有鬆一口氣。若你覺得現在未來充滿未知,我想與你分享我和新冠肺炎相處一年多來的總結:「與其等待恢復自由那一天的到來,倒不如現在就開始練習與疫情共存。」
全國升級為三級警戒,不知道大家還好嗎?突然改成在家上班/上課,是不是有些不習慣,或是手忙腳亂呢?今天法科暫時不聊劇,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國外居家上班/上課超過一年後,所歸納出的三個提升居家生活的小提案。
這週因為疫情的關係,公司開始實習遠距工作後,除了拜讀網路上已經有多年經驗的文章之外,可以藉這個機會嘗試使用新工具也算是我很喜歡的環節。以下就簡單的分享這幾天發現的好玩工具,雖然不一定在公司內部能推行起來,但至少有一個機會開始讓大家願意去摸索不一樣的東西。
最近因為疫情升溫,愈來愈多朋友必須在家工作、孩子也得在家遠距上課,維持正常作息時間,定時工作/上課或休息,變得非常重要。 有朋友說可在家中播放學校鐘聲來維持作息,這真是好主意,但要怎麼讓鐘聲按時自動響起呢?如果你家有 Apple TV、HomePod,就可以用下方的步驟,自動在設定的時間於指定的裝置
被瘟疫趕鴨子上架的遠端工作,在矽谷竟意外地玩出了火花。現在各大公司都食髓知味,紛紛開始計劃玩更大的下一步。以後的職場會不會只剩下一張書桌和電腦?
疫情之初,人們囤積衛生紙;疫情之未,雲端服務業囤積伺服器;6 月 15 日解封的加州將面臨缺人、缺工、缺料及物價爆漲的後疫情之亂⋯⋯而這背後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因。
數位遊牧生活一年多前因疫情危機被迫停止,我在巴拿馬體驗了六個月封城。一年多後的今天,我剛剛打完疫苗第二劑,此時我沒有興奮,只有鬆一口氣。若你覺得現在未來充滿未知,我想與你分享我和新冠肺炎相處一年多來的總結:「與其等待恢復自由那一天的到來,倒不如現在就開始練習與疫情共存。」
全國升級為三級警戒,不知道大家還好嗎?突然改成在家上班/上課,是不是有些不習慣,或是手忙腳亂呢?今天法科暫時不聊劇,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國外居家上班/上課超過一年後,所歸納出的三個提升居家生活的小提案。
這週因為疫情的關係,公司開始實習遠距工作後,除了拜讀網路上已經有多年經驗的文章之外,可以藉這個機會嘗試使用新工具也算是我很喜歡的環節。以下就簡單的分享這幾天發現的好玩工具,雖然不一定在公司內部能推行起來,但至少有一個機會開始讓大家願意去摸索不一樣的東西。
最近因為疫情升溫,愈來愈多朋友必須在家工作、孩子也得在家遠距上課,維持正常作息時間,定時工作/上課或休息,變得非常重要。 有朋友說可在家中播放學校鐘聲來維持作息,這真是好主意,但要怎麼讓鐘聲按時自動響起呢?如果你家有 Apple TV、HomePod,就可以用下方的步驟,自動在設定的時間於指定的裝置
被瘟疫趕鴨子上架的遠端工作,在矽谷竟意外地玩出了火花。現在各大公司都食髓知味,紛紛開始計劃玩更大的下一步。以後的職場會不會只剩下一張書桌和電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工作業常被視為提高效率的方式。然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個需要認知能力的任務,只能進行任務切換。研究顯示,多工反而使得每項任務的效率降低,因此,專注於單一任務可能更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讓我們擺脫多工迷思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斜槓人生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允許個人同時擁有多個職業身份,這種生活方式反映了靈活多樣的生活選擇。
異化理論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分析。在當今快速變遷的工作環境下,許多員工感受到與工作之間的疏離感和無力感,引起了異化現象。本文從性討論了馬克思異化理論,以及提出了從異化理論到現代工作的啟示,旨在改善工作環境和提升員工的滿足感。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上班和工作之間的區別?許多人一生都在上班,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任務,為的是每月穩定的薪水。但實際上,上班和工作並不是等號。上班時間是固定的,而工作的來源卻可以是多元化的,通過不同的方式製造多重收入來源。 多元收入的可能性 現代社會中,工作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收入來源。我
在現今世代,工作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取而代之的是—規律的排班制度,這樣的制度下,使我們能在工作閒暇之餘,再去發展自己的第二專長,甚至能夠成為自己的第二職業,而如今,這種多重且同時進行的工作型態,即為我們所熟知的「斜槓」。
Thumbnail
零工經濟帶來了新的工作思維,讓人們在金錢、工作和理想之間找到平衡。本書提供了從重新定義成功、建立工作組合、培養多重收入來源、經營人脈到面對恐懼和優化時間的詳細策略,鼓勵人們提早思考職涯轉型計畫!
Thumbnail
兼職工作對於一些人來說可以提供額外收入和彈性的工作時間,但也可能帶來時間和精力上的壓力、工作不穩定性和職業發展限制。本文將深入探討兼職工作的利與弊,以幫助讀者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兼職工作。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工作業常被視為提高效率的方式。然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個需要認知能力的任務,只能進行任務切換。研究顯示,多工反而使得每項任務的效率降低,因此,專注於單一任務可能更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讓我們擺脫多工迷思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斜槓人生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允許個人同時擁有多個職業身份,這種生活方式反映了靈活多樣的生活選擇。
異化理論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分析。在當今快速變遷的工作環境下,許多員工感受到與工作之間的疏離感和無力感,引起了異化現象。本文從性討論了馬克思異化理論,以及提出了從異化理論到現代工作的啟示,旨在改善工作環境和提升員工的滿足感。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上班和工作之間的區別?許多人一生都在上班,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任務,為的是每月穩定的薪水。但實際上,上班和工作並不是等號。上班時間是固定的,而工作的來源卻可以是多元化的,通過不同的方式製造多重收入來源。 多元收入的可能性 現代社會中,工作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收入來源。我
在現今世代,工作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取而代之的是—規律的排班制度,這樣的制度下,使我們能在工作閒暇之餘,再去發展自己的第二專長,甚至能夠成為自己的第二職業,而如今,這種多重且同時進行的工作型態,即為我們所熟知的「斜槓」。
Thumbnail
零工經濟帶來了新的工作思維,讓人們在金錢、工作和理想之間找到平衡。本書提供了從重新定義成功、建立工作組合、培養多重收入來源、經營人脈到面對恐懼和優化時間的詳細策略,鼓勵人們提早思考職涯轉型計畫!
Thumbnail
兼職工作對於一些人來說可以提供額外收入和彈性的工作時間,但也可能帶來時間和精力上的壓力、工作不穩定性和職業發展限制。本文將深入探討兼職工作的利與弊,以幫助讀者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兼職工作。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