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術立国」(2) 坂本幸雄・元エルピーダメモリ社長 2022.4.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CAY5pckLdc
⑶ TI公司幾乎出售了所有業務,並購併了類比半導體公司。
→ 現金狀況已經改善。
2.即使真正的敵人在外部,卻總是忙於內部的競爭。
3.未能建立與外部高層管理的關係。
⑴日本方面:通常有三四名或五六人,總是討論經濟或政治等一般性議題
⑵外國人:
①喜歡一對一的對話。→ 在一對一的對話中,真實想法更容易表露出來。
②如果不明確想要在哪個領域建立合作關係或從事哪個業務,
很難取得成功。
※ NVIDIA、英特爾、華碩、聯想、高通、TI 等公司。
4.無法進行企業併購或業務切割。
⑴企業無法順利進行切割 → 這將對資產負債造成不利影響。
在日本的情況下,通常最終都會導致結束。
從資產負債的角度來看,情況可能相當糟糕。
⑵通常是通過股票或股票與現金結合的方式進行,但在日本的情況下,
幾乎都是通過銀行借款來完成。→ 這將導致資產負債崩潰。
⑶企業併購
①最佳情況:全部出售(至少60%)
②次佳情況:根據對方的需要,將員工保留在自己公司。
③第三種情況:只出售IP,其餘關閉。
④最糟情況:全面關閉。→ 在日本,幾乎都是全面關閉。
5.品質管理的僵化
<品質的思考方向> 本來應該以品質為首要,提供超過50年的保證。
⑴為了維護品質,產品成本增加。
⑵現代產品的生命周期變得更短。
⑶需要平衡客戶的品質要求與自家的品質目標需要。
6.投資變得困難。
<政府補助> 6000億日元的補助將用於哪個計劃以及做什麼呢?
是否用於晶圓製造?還是用於產品開發?
⑴歐洲:計劃投資7兆日元用於保護Intel的CPU、Intel的晶圓製造和
汽車產品。
⑵中國:計劃生產350萬台電動車,僅專注於電動汽車。
⑶日本:在多個領域進行投資。
①氫能源 ②汽油 ③混合動力 ④電動汽車 全部都會涵蓋。
⑷ 參考以下補充訊息,思考應該將補助如何規劃及投資在哪個方面?
①美國的某大企業:每年投資15億至20億日元用於處理器產品的開發。
→關於產品開發,應該投入多少資金呢?
②2022年的"半導體短缺"是由於什麼短缺引起的呢?
→由於中國推出了電動汽車,類比半導體等出現了嚴重的短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