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我想找回平靜的生活(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Johann Hari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Johann Hari

現在的人要保持專注力真的難,不管做什麼,認真不到5分鐘、10分鐘,就會想要滑一下手機,看一下資訊。好像害怕離開了網路幾分鐘,就跟世界脫了軌。就算沒有要追最新消息,想放鬆時也是打開螢幕,讓各種app提供不用思考的文字影片,提供各種新奇好玩的資訊,沒有目的,合則佇手停留,不合則快速滑過,讓時間消逝在手指之間。

就連寫這篇文章的同時,也是拉開了FB,看了三則文章,滑掉數個頁面。

我們都知道社群媒體在吞噬我們的生活,也知道智慧型手機在某方面會讓我們更不智慧,但還是無法控制自己,放縱在這個充滿快速娛樂的媒介上。

作者發現現在的人好不容易預約到了一個熱門觀光景點,到了現場卻是人人拿手機自拍,景點也是提供各種VR實境導覽,結果人好不容易到現場了,卻是在看VR導覽、在看自己拍的美不美、在滑著手機聯絡各種事,而沒有人在用眼睛、用心觀看現場,所以決定遠離3C、遠離手機網路,到一間什麼都沒有的小屋待3個月,找回自己。

這本書很推薦的是作者用他自己的心境和經歷故事引導我們思考,搭配一些研究,會讓我們產生,「啊!我也是這樣」的感受。

剛開始作者剛要到小屋的路上,總是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還在猶豫的時候想到Jose Ortega Y Gaset曾說:「人生沒辦法等你都準備好」才下定決心。當他下船時,聽到別人訊息的鈴聲,會下意識的摸摸口袋,並感到慌張。

是啊!想起剛開始喜歡跑步的時候,那時是用手機計時計步,跑沒多久就會想看一下手機畫面,就算打開手機主頁也好,看一下幾點了,有沒有訊息,沒看就會很不安心,好像少了什麼一樣。後來換了手錶計時,遠離手機才好一些。

在跑步的時間裡,我是自由的。

作者到小屋後沒辦法專心做這三個月裡想做的事-閱讀和寫作,於是他到海邊,看著海,寫下一段我蠻喜歡的話:

我看著海,它是很古老、永久的事物,遠比我更早存在,而且直到許多小煩惱都被遺忘之後,海依然會在那裡很久很久。
推特讓你覺得全世界都關注你和你小小的自尊,都在愛你、恨你或評論你。但海洋讓你感覺全世界帶給你柔和、濕潤的包容,不管你怎麼大聲呼喊,它從不評論你。

接著他到了俱樂部,跟一群素昧平生的人唱完電影《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主題曲,相較於和陌生人透過螢幕說話,與一群陌生人一起唱歌感覺是如此不同。

我們透過社群軟體跟朋友哈啦打屁取得聯繫,再長久的時間也比不上短暫真實的相處。好像滑滑個人頁面,關注一下動態,好像就跟這個人很熟一樣,跟這個被篩選釋放出來的訊息很熟一樣。

作者在第一週慢慢的打開了感官,讓他更專心,也與人有更多連結。他提到全世界的人們注意力都在萎縮,舉個例子:父母都非常愛兒女,每天被生龍活虎的小孩叫醒,應該是非常高興的事,但每天早上小孩出現時,本能卻是伸手拿一個冰冷的東西,查看裡面的資訊,儘管好孩子甜蜜的在床上爬來爬去。

接著作者提到,讀得愈快,理解越少。

現在的資訊時代,都要求我們快速接收資訊,快速理解,快速反應,這個快速的世界,也讓我們不太喜歡處理複雜而有挑戰性的題材,複雜的內容就容易略過不讀,所以媒體們也提供懶人圖片包或短影片吸引我們目光,而我們的心緒從一件事快速轉移到另一件事上越來越迅速,越來越頻繁,某種程度上,理解的也愈來愈少。

研究證明,刻意練習緩慢,像是瑜伽、太極或靜坐,有助於提升注意力。緩慢可以培養,快速則削弱。

這個社會要求我們越來越多,無時無刻都在回應,都在工作,一心多用的結果,就是效率變差,容易出錯。表現上看起來人是能一心多用的,像是電腦能「多工處理」,但實際上大腦同時只能出現一、兩個想法,它是在快速切換,在各種議題間切換,而切換的時候,大腦會重新思考之前在做什麼,想法是什麼,當我們一直習慣這樣一心多用多工處理時,大腦就漸漸地容易出錯。作者提到幾個研究,工作中常查看手機、收電子郵件和電話的效率和智商都下降,大腦常切換想法和回溯會讓想法更膚淺,沒辦法深入思考;中長期來說,創造力會喪失,因為大腦都在花時間切換,而不是理解,從而將不相關的面向連結起來創新。最後會影響記憶力衰退。

舉例來說,分心駕駛是全球增加最快的一種死因,分心影響開車的程度,和喝酒一樣糟糕。

我們能做的,就是屏除分心。

作者在小屋第二週時,他的內心世界摔落谷底,因為他只想拿回手機,沒了手機讓他充滿憤怒與恐慌。然後他到了一間餐廳,提到隨便看看旁邊,就能想起為何當初不想帶智慧型手機,因為人人都在滑。甚致有兩個人在聊天,但其實他們根本沒有在交談,金髮男談了自己10分鐘,黑髮男談了自己10分鐘,他們就互相輪流打斷對方講自己的事,都沒有問對方問題,只是談論自己,好像只是輪流朗讀自己臉書動態一樣。

作者提到自己以前每天查看推特跟IG好幾次,不是看自己的內容,而是看自己有多少粉絲、回饋和統計數據。20多年來整天收訊息、發訊息,訊息、臉書、電話就像跟世界的連結,沒有了這些訊息,好像在說你不重要,你沒有了意義。

世界越方便,也越疏遠,我們的交際,好像也越來越表面。

我們即使想抗拒,這整個社會也都在要求我們快速且多工,要求我們順著科技的潮流走,要求我們啃食速食文化,快速而焦慮,簡略且表面。

我想找回內心的平靜,好好欣賞生活,找回內心想做的事。

這次中秋連假試著學作者短暫離開了3C生活,在山林間享受安靜單純的生活,和朋友露營烤肉,沒有手機、沒有新聞資訊,只有人與人面對面的交談。朋友離開後,隔天獨自閱讀,和在山林間漫步,沒有外面的噪音,緩慢的步調,感到心靈沉靜且愉悅。在家裡,在五光十色裡時間就流失,在這裡,只有當下的風景和手中的書。

我想,就像跑步一樣,只有專注在一件事物上,才能真正得到平靜和做這件事的快樂,邊滑手機邊看比賽,支持的隊伍獲勝了,好像也沒那麼開心,比賽沒好好看,剛剛在滑些什麼也不記得了。

這本書只閱讀了不到一半,下一集再導讀作者提到哪些感觸和方法,也讓我心有戚戚焉。

先從睡前一小時不用手機遠離3C開始吧!


avatar-img
17會員
72內容數
喜歡接觸各種新奇事物,探索後又放擱置一旁。 相信著在某一個時間點,探索的一切會不小心串連起來,組成了自己的生活。 不是導演只想導演自己的人生。 在這裡透過自身的經歷,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與你分享各種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 羅伯特.海格斯壯 出版日期:2017/06/07 ISBN:9789869451932 查理.蒙格是大名鼎鼎,波克夏.海瑟威的副董事長,也是華倫.巴菲特的重要合夥人。 這本書主要介紹查理.蒙格提出的概念-「多元思維模型」
作者: 羅伯特.海格斯壯 出版日期:2017/06/07 ISBN:9789869451932 查理.蒙格是大名鼎鼎,波克夏.海瑟威的副董事長,也是華倫.巴菲特的重要合夥人。 這本書主要介紹查理.蒙格提出的概念-「多元思維模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比起被動接收,不如主動去選擇想看什麼 網路發達後,沈迷手機的時間愈來愈長 甚至減少了我的創作和學習時間 我覺得其中更嚴重的是:「已經逐漸影響心理健康」 通知聲、通知數、按讚回覆的提醒 只要任一個出現在眼前,你就會打開看一下 這些行為都是被設計過的,所以才漸漸被制約住 想要停下來,手卻一直滑……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對,就是你的「好朋友」在偷走你的注意力! 其實光是手機的「存在」,就會影響你的專注力! 想知道為什麼嗎?想知道就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在現代生活的節奏中,我們的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物分散。無論是社交媒體上的新動態、電子郵件的通知聲,還是無數未完成的待辦事項,這些分心的瞬間不僅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更讓我們的快樂指數逐漸下降,焦慮感日益增加。焦慮和不開心,成為了損失生命能量的罪魁禍首。
Thumbnail
當現代人面臨資訊爆炸,注意力往往難以集中。本文介紹了轉移注意力的好處,包括控制情緒和放鬆,並提出“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自從智慧型手機成為大家普遍使用的工具之後,有許多資訊正偷偷消耗我們的注意力。例如原本想打開手機查閱資料,卻突然被跳出的訊息給吸引走,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已默默過了半小時、又或是忘記原本打開手機,究竟要做什麼?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樣、或是手機發出的叮咚聲,總是打斷你原本正在做的事呢?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誰能更專注、讓這24小時發揮更大功效,誰就是在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以下介紹5個提高專注度的方法。包含:打造專注環境、一次只做一件事與番茄鐘工作法、隨手記下靈感、紀錄自己的專注力時段、Listen to binaural beats.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比起被動接收,不如主動去選擇想看什麼 網路發達後,沈迷手機的時間愈來愈長 甚至減少了我的創作和學習時間 我覺得其中更嚴重的是:「已經逐漸影響心理健康」 通知聲、通知數、按讚回覆的提醒 只要任一個出現在眼前,你就會打開看一下 這些行為都是被設計過的,所以才漸漸被制約住 想要停下來,手卻一直滑……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對,就是你的「好朋友」在偷走你的注意力! 其實光是手機的「存在」,就會影響你的專注力! 想知道為什麼嗎?想知道就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在現代生活的節奏中,我們的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物分散。無論是社交媒體上的新動態、電子郵件的通知聲,還是無數未完成的待辦事項,這些分心的瞬間不僅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更讓我們的快樂指數逐漸下降,焦慮感日益增加。焦慮和不開心,成為了損失生命能量的罪魁禍首。
Thumbnail
當現代人面臨資訊爆炸,注意力往往難以集中。本文介紹了轉移注意力的好處,包括控制情緒和放鬆,並提出“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自從智慧型手機成為大家普遍使用的工具之後,有許多資訊正偷偷消耗我們的注意力。例如原本想打開手機查閱資料,卻突然被跳出的訊息給吸引走,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已默默過了半小時、又或是忘記原本打開手機,究竟要做什麼?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樣、或是手機發出的叮咚聲,總是打斷你原本正在做的事呢?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誰能更專注、讓這24小時發揮更大功效,誰就是在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以下介紹5個提高專注度的方法。包含:打造專注環境、一次只做一件事與番茄鐘工作法、隨手記下靈感、紀錄自己的專注力時段、Listen to binaural be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