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下) | 四個偷走你專注力背後的原因

2023/05/02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上半篇文章,我們整理了造成專注力下降的幾個個人因素,包括:過度追求速度、心流狀態消失、缺乏睡眠、不再閱讀與放空,除了原因之外,也提供了對應解決方法給大家,還沒讀的朋友可以先回去看上一篇文章。
整體來說上一篇文章還是充滿樂觀的,因為知道原因就可以加以改善,不過如果在你努力重拾專注力的同時,有人正在試圖奪走你的專注力的話,你的努力會被抵銷多少呢?例如:你努力想放下手機,手機另一邊卻有1,000個專業工程師要你再度拿起他?你想要吃的健康,但每天中午出門買的便當總是又油又鹹,不然就只能買超商加工食物。
當專注力問題已經不只是你懶惰或缺乏紀律,而是你身處的環境總是想奪走你的注意力,那麼讓大家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是你我的責任了。
接下來,同樣分享造成我們分心的原因,不過這次可能沒辦法單靠個人解決,而需要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啦。

操控人心的科技

正當我們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屬到自己身上,覺得是我們沒有辦法抗拒網路影響的時候,其實事情不完全是這樣。當作者訪問一位前Google員工時,這位員工告訴他:數位排毒並不是解方,就像你走在戶外戴防毒面具,也不能解決空氣汙染問題一樣。後來他又訪問了同樣是Google前員工的崔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崔斯坦老實跟他說,他們在Google時每天努力研發新產品的方向就是:如何控制大眾的想法。
像是你搜尋完一個新聞或影片,接著就跳出更多相關影片,而且都是你感興趣的,讓你欲罷不能;或是不停的通知、按讚通知、新訊息通知、新影片通知等等,雖然Google本身做這件事沒什麼問題,但問題事背後的商業模式是:Google收取廣告公司的錢,投放廣告給你,而你看得越多他賺越多錢,所以他不希望你離開手機,他根本不在乎你的睡眠不足或是專注力減少
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影響是,為了知道投放什麼給你你會看得更久,他們會收集的網路上的所有行為、信件、搜尋紀錄,了解你的喜好,然後迎合你的喜好,透過以下六種方式損害我們的專注力:
  1. 渴望獎勵的效應,應用程式訓練我們渴望獎勵,渴望愛心跟按讚,比起內容本身我們只想要知道是不是有人喜歡你的內容。
  2. 比平常更多換頻的效應,你會花更多時間檢查手機,中斷手上的任務,不專心降低了思考的品質
  3. 裂解的效應,這些網站知道你喜歡什麼、也知道什麼能激起你的情緒,只要檢測到你要放下手機,他們就給你更刺激的東西。
  4. 憤怒的效應,激烈的言論比較容易激起反應,所以演算法最後都會推一些憤怒的東西給你。憤怒本身就會扭曲專注的能力,當你生氣的時候,你很難注意爭論的品質,更難好好的傾聽。。
  5. 警戒的效應,除了讓你生氣之外,他還會讓你覺得其他人都在對你生氣,所以你會變得更加警戒,注意力都拿去觀察周遭環境,更難專注在單一事情上。
  6. 點燃社會的效應,社會上的很多問題需要人們團結起來解決,但現在這些社交媒體已經嚴重損害社會團結尋找問題跟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從破壞個人專注力延伸到破壞集體專注力。比起真實的新聞,假新聞散佈的更快,人們也更難以判斷。
書中用一句很嚴厲的話來總結這個章節:作者說,人類正在集體降級,假設Google map一直以來導航都是正確的,你就不會再懷疑他的正確性,如果有一天他帶你去完全不同的方向,你可能也毫不猶豫地跟著走了。這就是現在科技的方向,而過去人類一直在努力發展科技,發展民主,但是現在這些好像變得不再重要了。

壓力

另一個大家也常常責怪自己的原因就是壓力,壓力上升導致我們總是把注意力放在周遭環境而難以保持專注。想像我們今天去爬山遇到一隻熊,你當下不會再煩惱付不出房租,因為你全身上下的細胞會專注在一件事:逃離牠或躲開牠。我們會立刻高度戒備,等待安全度過。但是如果今天連走家附近的路上都可能遇到熊,隨時可能需要逃跑,我們的注意力就會放在保持注意危險上,而難以投入其他活動。
這就是壓力,壓力會奪走你的專注力,反過來說就是,專注力需要具備安全感,關閉大腦隨時尋找危險的狀態,才有可能放心的專注在單一事件。
這種狀況在小孩身上也非常的明顯,許多被診斷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其實深入探討後,會發現他們常常在家庭有其他形式的壓力來源,像是經濟壓力、溫飽的壓力、甚至是情緒的壓力,讓小孩在學校也常常覺得擔心,難以集中注意力。
不管是大人小孩,壓力都會分散注意力。雖然現在社會的安全度已經比過去高很多了,安全性的壓力應該減輕了不少,但是其他因素卻反過來加深壓力,像是網路化帶來的社群媒體增加了人際關係壓力越來越激烈的工作要求帶來對於成功的壓力睡眠不足的壓力又帶來更多睡眠不足通膨帶來的經濟壓力等,明明科技越來越進步,大家卻反而像處在一個壓力鍋一樣,到底社會安全讓大家減輕的壓力有沒有大過其他因素增加的壓力呢?偏偏這是一項難以量化的指標。

殘酷樂觀主義

上面提到的科技問題,有一派人會認為,拒絕社群軟體很簡單啊,你只要把App刪掉就行了,手機通知關閉,很難嗎?明明是自己意志力不夠!
乍聽之下,這種樂觀的解決方案聽起來似乎可行,但其實沒有點到問題的核心,甚至有點殘酷。怎麼說殘酷呢?舉例來說,市面上有些教你排除壓力的工具書會跟你說:「壓力是別人強加在你身上的,只要你換個方向思考,不要那麼在意,就不會有壓力了,來,一起來學冥想。」冥想確實有一點好處,但是剛剛前面提到,我們的壓力來源是外在的工作壓力、財務壓力、育兒壓力,根本不是改變想法就會消失的。而科技問題也一樣,這些軟體的目的是要你上癮,真的有這麼好擺脫嗎?相信這種言論的人,常常是因為自己沒有壓力,才能說的這麼輕鬆,所以才會說這是殘酷的樂觀主義。
但是這種言論不僅沒有實質幫助,甚至會讓我們把問題歸咎在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沒辦法排解壓力,是自己沒有意志力對抗令人分心的東西,很快地變成責怪受害者,告訴自己問題不是體系,不是那些科技巨頭,而是你。

飲食改變與環境汙染

最後一樣大環境因素就是相對讓人無感的飲食改變與環境汙染。這幾年「原形食物」的重要性開始慢慢散布開來,大家逐漸重視吃進肚子裡的東西,但同時間,各式各樣的網美餐廳、美食料理也一家接著一家開,美食當前,往往還是很難克制大吃的慾望。
想像把柴油倒進汽車裡,會發生什麼事?我們現在每天吃進身體的東西、呼吸的空氣,還有喝進去的東西,跟一百年前已經長的完全不一樣了,不僅精緻許多,更充滿了不必要的化學物質,我們還不清楚他會怎麼樣影響我們的身體跟大腦,在營養素方面卻沒有變的更營養,那些我們真正需要的營養還遠遠不夠。現在的飲食習慣至少用下面三種方式影響專注力:
  1. 大起大落的血糖:當我們吸收了精緻糖,因為纖維很少,葡萄糖會快速的被分解到血液中,血糖飆升之後快速跌落,大腦很快就會感到疲累、腦霧。早上只要喝一杯鮮奶茶,頭腦立刻當機,也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如果你再配咖啡,血糖的升降就會變得更嚴重,加倍腦霧。
  2. 營養物質不足,剝奪大腦發育充分的營養:現在的食物加工過頭之後,食物中充滿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糖分跟反式脂肪,真正的營養價值所剩無幾,很多人的生活都透過超商的加工食品解決,這些食物為了方便再次加熱,裡面充滿穩定劑跟防腐劑。實驗顯示,吃正常食物的孩子注意力比吃垃圾食物的孩子高了50%。
  3. 內容的不同:目前飲食方式除了缺乏我們需要的東西,反而增加了很多我們不必要的東西,像是塑化劑、食用色素。英國就曾經做過一組實驗,證明喝了含有食用色素飲料的兒童,明顯變得過度活潑。
另外跟食物一樣直接進到我們身體裡的還有環境污染物質。過去曾經有含鉛汽油被證實會造成鉛中毒,影響小孩的注意力,事實上到底有哪些更多的化學物質會影響我們,我們並沒有全部查出來,像是殺蟲劑、塑化劑、阻燃劑、化妝品,很多都有金屬污染物,不過因為他們傷害大腦的速度很緩慢,在我們不知道他們到底有沒有問題之前,就已經被廣泛使用。
污染越嚴重對大腦的損害就越嚴重,可能嚴重到會有失智症的風險。對兒童來說影響更大,很多小孩在幼兒階段就出現退化性神經疾病,這種干擾就像無線電干擾一樣,我們無處可逃。
跟上面的社群軟體問題一樣,這是結構性的問題,不應該被當成我們個人的失敗,我們必須要正視他,就像之前禁用含鉛汽油一樣,很多事情不是理所當然這樣,而是可以改變的。

可以改善的目標

希望上面的四大因素不要太嚴肅,讓大家覺得失去希望,甚至覺得不能改變。作者在訪問許多專家,探究問題的同時,同時也試著找出解決的方法,有些已經經過實驗是有效的,有些則需要更多努力:
  1. 禁止科技公司對我們的監控:為什麼這些科技公司想辦法要留住我們的注意力?因為他們收的是廣告公司的錢,他把我們的個資賣給廣告公司,並投放我們感興趣的廣告,讓我們看越多廣告他賺越多錢。只要這個商業模式沒變,一樣是由廣告公司付錢給科技公司,其他事情就不會變。除非哪天企業不能擅自追蹤使用者的數據,這樣一來廣告商不願意付錢,企業就要換個方法賺錢了,這個方法可能是變成使用者付費制,由我們這些使用者支付訂閱費,這樣企業就會真的站在我們的角度著想,為我們的需求製造產品而不是廣告商的需求,而且這些技術並不困難。
  2. 爭取周休三日,有些國家已經試行周休三日,並且證明產出及成就跟之前一樣多,但是員工卻更開心、更健康,提高的生產力足以彌補多放的一天假。但這件事會挑戰我們認為「社會要不斷加速」的邏輯。聽說以前的人都是周休一日,現在大家習慣周休二日,未來有沒有機會實現周休三日呢?
  3. 改變我們的食物供應。現在的產業對待新化學品的方式並不嚴格,只要短時間看起來沒有重大影響通常就可以使用,也就是無害推定,要一項一項證明有毒才會有相關法規管制,作者認為,我們對於新化學物質的審核標準應該要跟對待藥品一樣嚴格,經過嚴格的安全測試後才能進入大家的餐桌,不然等到被證實有害,通常都已經造成危害了。

結語

剛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情整個是很沉重的,除了覺得專注力問題好像有點無解之外,更對於下一代小孩的專注力感到擔憂,平常在外面餐廳吃飯,常常看到家長為了自己好好吃飯,放著一支手機讓小孩自己看,雖然知道爸爸媽媽照顧小孩很辛苦,但是總是覺得這樣不太對,如果下一代小孩將沒辦法專心超過65秒,對他們的健康跟社會的健康都是很大的損失吧。
如果說注意力是一道聚光燈,我們現在就像是在聚光燈前面罩上燈罩,對世界的焦點變得模糊,光線也變的發散,但是社會上還是有很多議題,很多事情值得我們投注全部的光源去關心。所以雖然很怕這部影片變得像在說教,但這就是事實,也許要有足夠專注力的人才能看到文章的這裡,希望看到這裡的人,在意識到專注力的議題是個結構性問題之後,能夠跟身邊的人分享,大家一起思考解決的辦法吧。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感謝你看完這本書,分享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雖然忙碌的上班生活可能讓你沒有時間看完完整的書,但沒關係,我可以當你的眼睛,你可以留言告訴我想看什麼書,有機會的話可以幫你濃縮整理喔!
如果這本書有幫助到你,也歡迎單次贊助或是訂閱我,給我小小的鼓勵,將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6會員
76內容數
濃縮一本書的精華,用大概十分鐘的時間,幫助你了解一本書的樣貌 最後會加上一點點的書評,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