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如何改變一個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如何改變一個人: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心擁抱改變


📖閱讀筆記|💡思維導圖

結語

催化劑的力量

不論是轉變看法、改變行為或刺激人們起而行,催化劑所做的是減少(REDUCE)障礙。

  • 抗拒(Reactance)
  • 敝帚自珍現象(Endowment)
  • 距離(Distance)
  • 不確定性(Uncertainty)
  • 佐證(Corroborating Evidence)

完整筆記見💡思維導圖


📝閱讀心得

這本書是影響力的另一個面向:減少障礙。讓我想起「操作制約」:

raw-image

如果以操作制約的框架發想,可以將增強行為稍微改寫:

  • 正向增強—行為做出後,提供想要的東西。
    改寫為:行為做出前,提供助力。
  • 負向增強—行為做出後,移除不想要的東西。
    改寫為:行為做出前,移除阻力。

然後將《影響力》與此書加入其中:

raw-image

這個初步彙整的發想,可以看出「降低不確定性」等同於「增加確定性」,應屬於提供助力,「提供佐證」亦同,且「提供佐證」應可再涵蓋:社會證明佐證、權威佐證、自己人佐證。

而最耐人尋味的是,操作制約框架下,懲罰(減少行為)的部分,這也讓我想到行動與反動的框架,這部份似乎關於權謀操縱的、政治的反動黑暗面,這又讓我聯想到父權社會的問題。

回到此書,提出減少障礙的五種方法分別是:

  • 減少抗拒
  • 減輕敝帚自珍現象
  • 縮減距離
  • 降低不確定性
  • 提出佐證

我認為可以將「減輕敝帚自珍現象」與「降低不確定性」改寫為「打破舊慣性」與「養成新慣性」,「減輕敝帚自珍現象」就是在於打破我們舊有的、懶得改的習慣,而「降低不確定性」是讓我們試試水溫,養成新習慣。

「減少抗拒」中,雙重束縛、米爾頓模式的假設前提、製造認知失調、戰術性同理心等技巧在我整理閱讀的範圍內並不陌生。

「縮減距離」談到了確認偏誤,也就是個人會選擇性接受有利與忽略不利於自己的觀點,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而如果觀點觸及拒絕、忽略區則無法改變,解方有得寸進尺法、從共通點引導法。

最後的「提出佐證」提到分散或集中的策略,可以用擴散速度來看,如果擴散速度快,那麼分散的灑水器策略適合;如果擴散速度慢,那麼集中的消防水帶策略適合。這也讓我想到遊戲《瘟疫公司》,如果致死率高,則傳播速度慢,或許遊戲中的其他病原體發展選項,也能提供影響力方式的發想。


📚延伸閱讀

  • 瘋潮行銷:華頓商學院最熱門的一堂行銷課!6大關鍵感染力,瞬間引爆大流行【暢銷新裝版】
  • 看不見的影響力: 華頓商學院教你看清自己如何受影響,做最好的決定【暢銷慶祝版】
  • 如何讓人聽你的:華頓商學院教你用文字引發興趣、拉近關係、有效說服
  • 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全新增訂版)
  • 權力(二版):史丹佛大師的經典課
  •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
avatar-img
101會員
452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國際臥底專家教你輕鬆取得他人信任,對你掏心掏肺
神奇十句法訓練大腦永久擺脫焦慮恐慌症
哥大教授、聯合國談判專家,教你用10個問題談成任何事
職場面試官十年筆記,誰能脫穎而出、誰只能輾轉沉浮,他談完就知。
FBI頂尖行為分析專家傳授最強交心術,讓你在職場、人際及生活中擁有人人信服的深度領導力
使他人還來不及對你說謊,就自然說出真話,而且他還會很喜歡你:源自美國FBI全新偵訊取話的技巧
國際臥底專家教你輕鬆取得他人信任,對你掏心掏肺
神奇十句法訓練大腦永久擺脫焦慮恐慌症
哥大教授、聯合國談判專家,教你用10個問題談成任何事
職場面試官十年筆記,誰能脫穎而出、誰只能輾轉沉浮,他談完就知。
FBI頂尖行為分析專家傳授最強交心術,讓你在職場、人際及生活中擁有人人信服的深度領導力
使他人還來不及對你說謊,就自然說出真話,而且他還會很喜歡你:源自美國FBI全新偵訊取話的技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深入探討了促進行為改變的有效策略,強調改變的關鍵在於減少阻力,而非強制。作者提出五大催化劑,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降低人們的抗拒心態,從而更順利地促進他們接受新行為或觀點。本書適合希望增強影響力的人,無論是在職場、社交場合或生活中,都能運用這些策略以推動正向變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戒除焦慮和不良習慣的具體步驟,強調了覺察和好奇心在過程中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的「習慣迴圈」模型,包括觸發、行為和獎勵,是理解如何打破不良習慣的關鍵。透過專注當下感受、感恩和不批判的態度,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更新獎勵資訊,並尋找內在的潛力和機會,最終達到戒除習慣的成功。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以操作制約的觀點解釋迷信為何會發生。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是一種學習過程,指有機體學會某些操作緩解的行為,學會特定行為以達到特別目的,也就是通過強化和懲罰來改變行為,此理論是由B.F. Skinner提出。強調行為的結果對未來的影響。從操作制約的角度來看,迷信行為的發生可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何在看似即使在有明顯好處的情況下,仍抗拒改變,並歸納總結出人們常陷入直覺思考錯誤的2種吸引力(推進型與避險型)和4種心理摩擦力(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以及如何應對和克服它們。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們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們改變想法、觀點或行為。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心理學、溝通技巧和策略,讓讀者能夠更加有把握地影響他人,達到自己的目標。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我深深體會到影響他人的能力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必備的社交技能。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
Thumbnail
新的年度開始,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都會想要養成一些新的習慣,或是戒除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的BJ Fogg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如果沒有提示,再多的動機和能力也沒有用。因為人通常受提示才會行動,沒有提示、就沒有行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深入探討了促進行為改變的有效策略,強調改變的關鍵在於減少阻力,而非強制。作者提出五大催化劑,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降低人們的抗拒心態,從而更順利地促進他們接受新行為或觀點。本書適合希望增強影響力的人,無論是在職場、社交場合或生活中,都能運用這些策略以推動正向變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戒除焦慮和不良習慣的具體步驟,強調了覺察和好奇心在過程中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的「習慣迴圈」模型,包括觸發、行為和獎勵,是理解如何打破不良習慣的關鍵。透過專注當下感受、感恩和不批判的態度,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更新獎勵資訊,並尋找內在的潛力和機會,最終達到戒除習慣的成功。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以操作制約的觀點解釋迷信為何會發生。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是一種學習過程,指有機體學會某些操作緩解的行為,學會特定行為以達到特別目的,也就是通過強化和懲罰來改變行為,此理論是由B.F. Skinner提出。強調行為的結果對未來的影響。從操作制約的角度來看,迷信行為的發生可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何在看似即使在有明顯好處的情況下,仍抗拒改變,並歸納總結出人們常陷入直覺思考錯誤的2種吸引力(推進型與避險型)和4種心理摩擦力(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以及如何應對和克服它們。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們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們改變想法、觀點或行為。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心理學、溝通技巧和策略,讓讀者能夠更加有把握地影響他人,達到自己的目標。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我深深體會到影響他人的能力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必備的社交技能。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
Thumbnail
新的年度開始,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都會想要養成一些新的習慣,或是戒除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的BJ Fogg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如果沒有提示,再多的動機和能力也沒有用。因為人通常受提示才會行動,沒有提示、就沒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