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敗的「0-6歲國家養」政府宣傳影片來看性別的自我實現

2023/10/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這部影片被戲稱「硬派節育影片」,雖然這部影片的內容算是「真實」,但以影片目的而言,把貼近實際情形的內容放入影片,真的是不知所云,沒有效果。

不過裡面的「老公/爸爸」花錢買公仔這件事倒是很可以討論。我先想到的是《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第12季19集的劇情:

Howard (老公)跟Bernadette(老婆) 生了小孩後,老公因為忘懷不了騎摩托車的瀟灑自由,所以偷瞞著老婆買車,後來被發現後,兩夫妻吵了一架:

老婆:你如果跌倒或受傷了呢?我可不想邊養兩個小孩的同時,還要照顧一個植物人。
老公:抱歉,但我在生活中需要有點東西,讓我覺得自己還是個男人。
老婆:你當然是啊,你有個老婆,還有需要父親的兩個小孩。

此時老公很無奈的接受說:我知道啊

從老公的回答來看,他似乎接受,但也不接受這答案。他腦袋知道,父親這個身份也是他身為男人的一部分,但他更想念的「沒有父親這身份」的男人部分,那為什麼不說「怕忘了自己還是個人」就好了,而是要說「怕忘了自己還是個男人」呢?這就與長久以來社會普遍認為何謂「男人」和「女人」有關。

我必須再次強調,這社會一直在改變當中,只是很多改變不是一刀兩斷式的,有的是漸進式,而且沒有那麼普及,我要說的何謂「男人」和「女人」就是屬於這種。

怎麼說呢?

其實不只男方,女方也有這方面的焦慮,但有趣的是,女方的焦慮不在於自己會「忘了自己還是個女人」,而是在工作和成就感方面。Bernadette第一胎的育嬰假快結束時,他在繼續陪伴小孩跟回到職場之間表現出兩難的焦慮,雖然捨不得離開小孩,卻也不想要放棄他在職場上努力這麼久所獲得的成就。但工作上的成就無關乎他是否「是個女人」,他害怕失去的不是「女性特質」,而是「自我很重要的其中一面」。

換句話說,同樣都害怕失去自己的某一面,但男人這時候之所以會強調「失去男性氣概」,但女人不會這麼說,是因為大家普遍認為的「男性氣概」還是偏向「自由自在發展自己」,但女人卻還是在掙扎,是不是要有小孩才算完整的女人。當然這些觀念慢慢會變得「過時」,但就像任何種族、性別歧視的觀念一樣,不會完全消失,三不五時會默默出現在我們的言談之中。

這也是如果男方跟女方都很難有機會暫時從父母的責任角色中脫離時,男方會顯的比女方更悶的原因,因為對於女方而言,當媽媽或照顧/供應者的責任,某部分「好像」沒有那麼脫離「自我」,但對於男生而言,當爸爸或照顧/供應者,卻是離「自我」(男性的那個自我)更加遙遠的一件事情。

同場加映:

【性別】男生也很努力啊,女生有什麼好抱怨

成功的男人背後,是誰?

「啊!真是好老公」

當媽的都要這麼忙嗎?

爸爸帶回來的火車便當:性別分工之下的交集

生兒育女的換位思考:惡女 vs. 健太郎


~~~~~~~廣告時間~~~~~~~

翻譯資歷近10年的我,最近開設了臉書的粉絲專頁,裡面收錄了所有與翻譯相關的討論與譯文,歡迎舊雨新知按讚追蹤:

翻譯人森的滋味

96會員
337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