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看曹政奭的劇,所以不小心看到這一段談話。
曹說女兒出生的頭3個月,都是他把屎把尿,某次幫女兒剪指甲流血,小孩崩潰大哭,他也崩潰喝酒,在其中感受到許多負面的情緒,自己也很想哭。
這段描述非常動人,證明如果你是主要照顧者,這些情緒都是會有的,
無關你是男人還女人,因為這些都是「初學」一件事情,何況對象又是至愛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的感受。曹難得的是,他可以說得出情緒不只是生氣,還包含挫折等難過,越能為情緒命名,越有機會坦承跟處理,當然也越有機會透過分享來安慰到類似處境的人。
那個劉在錫聽完後在一旁說:這就是我不幫小孩剪指甲的原因。
我想說劉先生真的很有心,因為他在曹說完之後說了這句話,再次提醒世人,有些男人就只是精子載具而已。
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個委屈的女人
俗話說: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個偉大的女人,我倒是覺得偉大不一定是,但委屈一定有。
最近台劇《人選之人》討論度很高,我也跟風的看了,除了談到台灣的選舉文化和政治中的性侵害層面,黃健瑋夫妻飾演的夫妻互動,也引發很多討論。
我身邊有太多女性朋友總是跟我抱怨,他除了照顧自己親生的小孩之外,還要幫他婆婆養孩子(i.e. 自己的老公),因為他認為老公不僅無法達到他心目中照顧小孩的標準,自己本身就是需要照顧的小孩。所以我看到,黃健瑋夫妻飾演的夫妻關係,也覺得很有既視感。
我之前在
文章中曾談到,我們這一代還是教導男生不用做家事,女生要做家事的時候,男生長大後發現世代變了,慢慢的出現男女生要共同分擔家事的聲音,但有許多結了婚的男生,家務能力上卻不及從小就開始培養做家事能力的女生,這是造成婚姻關係困境的原因之一。只要女生(尤其兩人有小孩之後)在精神上和實務上擔任男生的「照顧者」,婚姻關係就不可能平等,而且雙方都會充滿挫折,就跟《人選之人》的陳家競和吳芳婷夫妻一樣。
陳家競雖然嘴裡否認他覺得自己的工作比老婆的重要,而且可能他腦袋上真的不這麼認為,但他的行為上卻呈現相反的一面,當他常因工作而把家務留給老婆做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表現出」他的工作比較重要。
當陳只需要把時間花在「工作」上卻覺得分不開身時,他從沒想過,吳除了要工作,還要花時間跟心力在照顧小孩、臨時跟學校協調、請託賣人情、有時還要跟人道歉,處理家事甚至可能還要跟家人(原生家庭之類)聯繫等方面的「工作」上。按理來說,這些都是人為了要好好活在這世界上必須要有的「工作」之一,但這些沒有「產值」 (productivity)的工作,卻只由其中一方來承擔,由於是沒有薪水的工作,所以更顯的好像,沒有產值就沒有價值,這恐怕也是當初日劇《月薪嬌妻》引起諸多(女性)觀眾共鳴的主要原因。
有個
日劇橋段曾演過:男生抱怨自己工作回家太累,只能倒在沙發上時,女友說他也很累,但回來還得怎樣怎樣,列出一大堆已經完成的家務,最後問對方到底都做了什麼,怎麼會這麼累,難道.......是因為「呼吸」嗎?
當然這完全是反諷,而且並沒有否定男生因為上班累的問題,但如果是照那位男友表現出來的行徑,完全就是在說「男生上班比女生累」的意思。但如果女生也累,為什麼又要做那些事呢?這就跟人類自古以來(沒錯!真的是自古以來)根深柢固的性別觀念有關,
承襲自西方的性別/自然觀,是同把女生和自然當作提供男人「照顧」、「安慰」服務的客體,而女生也自然而然地在社會、家庭中接收到這種觀念,如果有不那麼做的女生,基本上不是家庭或周圍環境特別開放,就是他個性特別強悍地反抗這個觀念,而在反抗這個觀念的同時,還得接受暗暗抱持這觀念的社會的攻擊,
尤其是在生小孩之後,女生很輕易的就被批評為「不稱職的媽媽」,但男生很輕易地就被稱讚為「好爸爸」。這些都是社會當中不斷相互交織、演變的
父權觀念,固著了男生、女生的性別角色,男生就要養家、女生就要照顧家裡,
加深了男女之間的鴻溝和不平等,在自己的委屈裡各自舔著傷口。
以前社會定義的「成功男人」是在外事業有成(工作順利),現在當然還是這樣,但漸漸地已經有幾個角落開始鬆動,慢慢肯定懂得經營關係、好好共同承擔家內責任的才是「成功的男人」。
這些戲劇的好處,就是讓我們看到外在這個社會環境的不夠好,唯有這些觀念更鬆動一點,我們才能活的更自在。
~~~~~~~廣告時間~~~~~~~
翻譯資歷近10年的我,最近開設了臉書的粉絲專頁,裡面收錄了所有與翻譯相關的討論與譯文,歡迎舊雨新知按讚追蹤:
如果喜歡文章內容,歡迎贊助支持我的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