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自己走過重度憂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下都是自己在經歷一次次重度憂鬱症復發之後的應對做分享,必要時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在發作期間,會有各種身體不適:肌肉緊繃、無力、胸悶;情緒低潮:烏雲遮日、絕望感、無助感,所有思緒都圍繞著沒有未來、對自己及他人的憤怒、沮喪、失望、責怪。

有時候尋求身邊朋友傾訴會暫時得到舒解,但大多時候很有可能帶來更多的痛苦、失落。

有次我在群組中發出求救訊號表示自己快撐不下去了,有個人主動私訊我說他重度憂鬱症長達25年。

我向他說:我好痛苦,好想死。

他回我:那就自殺啊。

我回答:我自殺過兩次。

而他回應:那要自殺成功啊。

我原以為他會更清楚發作的痛苦進而能體會我的感受並給予協助,很顯然他不是一個能陪伴的人。

期間我也找各個朋友訴說自己的狀況,但幾乎是沒有人能承接住。畢竟別人很難了解憂鬱症是什麼狀況。

如果你也沒有對象能陪伴承接你,不要花力氣因為別人的言語再來傷害自己及自責。

開始練習如何陪伴自己是很重要的過程,這一次,在開始練習之前我已經日復一日在痛苦中掙扎;如行屍走肉般度過8個月的時間,一開始我也只能維持照顧好自己的三餐、刷牙洗臉、洗澡。在無盡絕望中才開始想辦法去幫助自己,也花很多時間閱讀相關書藉、影片。

我試著告訴自己,不要掛著重度憂鬱症的招牌和標籤在身上。也就是說:如果我暫時不要去想我是重度憂鬱症患者,那麼我現在應該從頭看著自己的情緒,其中包含了什麼樣的情緒,這些情緒從何而來,我的身體連帶的感受是什麼? 暫時和自己的身體感受、心理情緒給一點距離,去重新感受和覺察。

這個過程勢必會需要去挖掘自己的過去經歷,兒時的痛苦根源,為的不是去尋找藉口或把責任推給別人,而是在這個歷程中,看見我是怎麼看待外界(父母、兄弟姊妹、親戚、其它人物、事件),我用什麼觀點去面對和解釋外部發生的事,這些都是我從小開始建立起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如何影響我。

一開始也有朋友建議我每天出去散步,我原本很抗拒,我根本沒力氣走出門,但我還是嘗試了二三次,後來我還是沒有力氣去做這件事,但我突然想到:有折中方式吧? 所以我開始每天在房間內拉筋、打坐冥想,再開始每日到樓下坐著一段時間,看看戶外、天空,和外界連結但保持距離,接著我開始跳繩。以上這些我都保持每天做一點點,不舒服時就停止,但沒有完全停止。也就是說,每天保持這些活動,但不要要求自己做到什麼地步,為的是不要讓自己產生挫敗感、厭惡感,只要求自己每天做,暫時不用去想要每天進步,能維持每天做就好,當你有餘力時,再慢慢增加時間或次數,不要一次太快有巨大的變化。做完之後,告訴自己:我很棒,我今天也做到了,明天我也會繼續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保護孩子的興趣讓他陪伴自己一輩子鐵咪有個快四歲的小搗蛋Clara,在這個年齡段,正是讓孩子打開感官、體驗多種可能性的黃金時期。Clara熱愛探索世界,對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和好玩。 鐵咪回憶起童年,也是個各種才藝通吃的小孩,英文、鋼琴、大提琴、豎琴、舞蹈、畫畫、書法等,忍不住想小時候學會的才藝,長大因為考試就放棄,實在太可惜!
    Thumbnail
    avatar
    Tammy
    2023-09-08
    讓創作成為陪伴自己最好的朋友你不該追尋靈感,你需要的是規律; 你應該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那些閒言閒語。 規律來自每天都做一點,不是大起大落,守護你的文字,就像他守護著你的想法 這周終於入手許多創作人推薦陳雪老師的新書《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 每一個篇章都讓人翻了又翻,思考又咀嚼。陳雪老師在文字上已經有30
    Thumbnail
    avatar
    愛美麗
    2023-07-29
    陪伴自己,幫自己加油的三種方法人一生最多擁有的時候是「獨身」,或稱之為「孤獨」。 因為有很多時候是沒有人能隨時在你旁邊的,你思考、執行,發現問題,解答問題。自己面對一切一切沒有辦法立刻找到解答的那些時刻,說穿了還是只有自己能夠陪伴自己。 在這樣的時刻,誰來幫你?如果沒有求救,沒有人會知道。甚至我們可能需要在臉書、IG等公開的社群
    Thumbnail
    avatar
    愛美麗
    2023-05-31
    avatar
    We Are Young Family
    2023-05-15
    學習陪伴自己,是ㄧ生最好的投資(下)之所以要學習陪伴自己的重要理由,就是在挫敗、低落、難受的時刻,如同下雨時為自己撐一把傘,不至於全身濕透。
    Thumbnail
    avatar
    Heart's後花園敘事實踐書寫
    2023-04-14
    學習陪伴自己,是ㄧ生最好的投資(上)這不是廣告文,當您看到主圖時已經結束招生了:) 會放這張圖,主要是想推薦《陪伴心理學》這本書,同時也說明這篇文產生的背景脈絡,想從這場讀書對話分享會說起。 你想陪伴的人是誰 因為主題是陪伴心理學,所以在分享會的一開始我都會問來參加的夥伴「如果心中帶著一個想陪伴的人來參與學習,那麼這個想陪伴的人是誰?
    Thumbnail
    avatar
    Heart's後花園敘事實踐書寫
    2023-04-05
    陪伴自己如果有人將我當哥哥,這對我來說會是一種意外、開心,並且伴隨一種責任感;這樣的責任感體現於分享、探望、嘴砲,以及重大事件時的無聲陪伴。 這一切我盡可能只讓它發生在我心裡,除了不想造成別人不必要的麻煩外,最主要在於不願讓自己像他們一樣。 他們是誰? 當我聽到不只一位說了類似於 : 我只是把你媽當成是自己
    Thumbnail
    avatar
    何昭慶
    2023-01-21
    我也要用這樣的方式陪伴自己。到花蓮來看大女兒,她在一家全省連鎖的鞋業工作,中午吃飯時她跟我分享目前已經停抗憂鬱藥一段時間了(女兒前一陣子有跟我說,自己有些焦慮、壓力、失眠的狀況而就診服藥)。 我問:那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或不適應的地方?她說沒有,就有時候會晚一點睡,但已經不用靠藥物,她覺得這樣很好。
    avatar
    生命剪輯師
    2022-02-23
    動力人生☆陪伴自己 真實不虛參加療癒工作坊後,看似好好的局面,都被翻攪一番, 沉澱之後,就有機會重新審視,重新排列, 然後,各歸其位。 最終,那除去的都是多餘的,而留下來的才是真實的。
    Thumbnail
    avatar
    Vivian|33Garden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