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考:3個日常應用與實踐心得

2023/10/1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設計思考讓我學會同理他人、跳脫框架的創意思考,還有以最小成本採取行動。

無論是人或是企業組織,在生活上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而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設計思考教我的三件事

我熱愛設計思考,盡可能把設計思考的精神應用於日常。今天分享我在日常生活中期許自己帶著走的三個精神:

  1. 當一個懂得「同理他人」的人
  2. 運用「發散與收斂」的思考模式來跳脫框架
  3. 培養「最小行動思維」

1. 當一個有同理心的人

缺乏同理心,會讓我們忽略他人的真正需求。

設計思考強調「同理」(Empathize)他人,同理對方真正的感受跟想法。一位擁有設計思考思維的設計師,設計產品時,不會只按照自己主觀想法將產品設計好,然後要求使用者按照訂定的說明書來使用產品。相反地,他會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盡可能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以使用者的視角及習慣方式來設計產品,盡到最大程度的「同理」,設計出符合使用者真正需要,且直覺好用的產品。

試想,為什麼我們會覺得 iPhone、MacBook 一用就回不去了?離不開的原因,除了功能強大之外,設計非常直覺好用也是關鍵。沒有人會在買了 iPhone 開始翻複雜的說明書,因為根本不需要。這就是從「同理」的角度出發做出來的產品。

不同理,會傷害與他人的關係,失去真正解決問題的機會。

我喜歡「同理」的概念,不只是因為它能幫助我打造很棒的產品,更因為同理的思維本身是善良的。懂得同理他人的人,會盡可能去了解、注重他人的感受,而不會硬是把個人想法套用到別人身上。

這件事聽起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假設今天與你一起做專案的工作夥伴,沒有在期限內把指派的事情做完、導致專案進度延後,你發現的當下第一反應會是什麼?覺得對方很雷,感到無奈?不爽?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但隨著培養同理心後,當發現事情不如預期,當下第一反應可能會是好奇。想知道對方「為什麼」沒有做到?是不是背後有什麼原因,導致他沒辦法在期限內完成?是不是對方有什麼需要我協助的地方?碰到不好的事情,想的是「我想了解背後原因,而非馬上下評論與主觀判斷」,這正是「同理他人」的第一步。

學習設計思考的路上,我開始在日常生活中也注意自己是否有同理他人。這也是為什麼我享受與擁有設計思考思維的人共事,因爲這些夥伴多半更懂得同理他人,那樣的共事氛圍是溫暖且善良的。

2. 跳脫框架思考

在固定思維下,我們常常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和創意。

在亞洲教育體制下,我們通常傾向謹慎保守的思考方式。題目總有標準答案、不同的想法並不被鼓勵,因此我們從小欠缺了創意思考的練習。這樣的思維容易導致我們無法創新、跳脫框架思考。提出來的點子傾向走普普通通的安全牌,以免被評論或嘲笑。但在設計思考的世界裡,創新是很被鼓勵的,各種新奇有趣的點子都可以在討論中被發生。

一般我們想到一個點子時,大腦就會自動馬上開始審核:這點子真的好嗎?是不是無法做到?大家聽了會覺得很荒謬吧?是不是不太可行?各種喊停的聲音在腦袋裡頻頻浮現,點子才剛出現就馬上就被自己打掉了。這樣做是非常可惜的,拿開車比喻,我們等於一邊踩油門,同時一邊踩煞車,這樣很難產出一個好的點子。

最好的方式,是有意識地刻意區分、切換大腦的思考模式。

設計思考之所以可以大膽擁抱創新,是因為我們在發想點子的時候,知道可以切換成不同的思考模式。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想要有好點子之前,要有好多的點子。在發想點子的時候,大腦採取發散模式。這時候的點子,求量多,而不是質。可以大膽任意地發想!多瘋狂都無所謂,而且是被鼓勵的。這時候請先把理性層面擺在旁邊,像是可行性高嗎?這點子夠格拿出來講嗎?都先不用考慮。等到發散完畢,有好多好多的點子後,才開啟收斂模式,評估篩選適合的點子。深入調整點子內容,以逐漸發展成可行的產物。正因設計思考有刻意區分發散和收斂的過程,因此時常能產生創新的解決方案。

設計思考專案以外,平常開會議,或是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也派得上用場。需要一個行銷創意點子時,大家在會議上安靜沈默想不出來,那就先來一場發散的腦力激盪吧!再來收斂、討論、投票出最合適的點子。外國朋友來台灣想要你推薦台灣美食?先把腦袋中想得到的台灣美食,通通全部快速列出來,接著,再來細看哪一個最適合推薦。想要幫你家貓咪取名字?先把任何看到、想到不錯的名字通通列出來,再來一一細看。

總之,做決策時,懂得拆開切換運用發散、收斂模式,不要把兩種思維混在一起,就會發現,其實發想點子並沒有那麼難。以前總覺得「我沒有想法」、「我沒有創意」很常是因為大腦同時發散與收斂,這時若沒有人出來告訴你「我們先來發想很多點子!」,大腦就會一直只想著「我要一個完美的點子」,一邊踩油門一邊踩煞車,那當然很難。

3. 最小行動思維,一連串的小行動是最快的學習

我們常常被過多的計畫和顧慮拖累腳步,導致夢想和目標難以實現。

當我們腦袋中有一件想做的事情,像是想經營自媒體、想拍影片、想做好多好多事...,但卻往往傾向想太多、顧慮太多,遲遲不開始行動。但說真的,永遠沒有 100% 準備好的一刻。不行動只是在拖延而已。成長學習最快的方法,就是做一連串的小行動

設計思考很強調行動,而且是「最小的下一步行動」。現在所做的準備,都只是為了下一個最小行動行而準備而已,不需要把目標想得多高多遠。

只要釐清此時此刻的立足點,思考我現在可以做什麼小行動,來做一點點的推進?這樣就夠了。不用一次通通想好、全盤規劃好,才終於開始行動,這樣做太浪費時間了。因為在變動快速的世界裡,做好全盤的精細規劃是沒有意義的。當你花了大把時間、終於開始行動了,很可能世界又有什麼新變化了,那你所做的一切不就都白費了?

當我們要製作一個產品時,設計思考的其中一個步驟叫 Prototype(原型),這步驟強調最重要的解方特色。哪一個解方元素是不可或缺的、一定要存在才能真正回應到使用者問題?確定好之後,其他再炫砲的功能設計就通通先都擺一邊吧,那些都不是重點。請用最簡單的方式,把最核心的解方特色呈現出來。接著,拿這個具備核心特色的原型(還不會叫他產品,因為只是個初擬的產物),馬上去找真正的 user 詢問想法、快速獲得回饋,才能快速調整。舉例,如果我是產品 PM,想建一個視訊交友 app,那我接下來要做的,應該是花一個小時的時間,把 app 最核心的功能特點想出來、草圖簡單畫出來,馬上拿草圖去找幾個有交友需求的朋友,問問他們對此 app 的看法,會不會對我的 app 感興趣。而不是一有想法就馬上寫了完整的程式、砸錢請工程師寫 code,耗費大把時間把完整的 app 詳盡地做出來,最後滿心期待上架給 user 用,最後發現根本沒人想要(哭)。

培養最小行動的思維,可以應用在人生各種地方。想做一件事,就用最簡單的方式、最低的成本,馬上行動。接著透過一連串的小行動,快速成長、學習、調整。例如,如果你想開一個講鬼故事的 Youtube 頻道,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喜歡,那就馬上用手機來錄一集節目,直接發布試水溫,詢問友人對節目的想法。而不是馬上購入昂貴的拍攝器材,花大量時間做炫砲的後製,因為那些都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

總之,當你有了一個目標,思考若要達到目標,最重要的關鍵元素是什麼,我能如何用最低成本去達成這個關鍵元素?最小心力去及早行動,獲得市場快狠準的回饋,進而反覆迭代進步 —— 這才是最快的學習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