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之WHY S5EP1| 給孩子的設計思考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五季第一集,邀請到同為母親與UX相關工作者的 Yvon


很佩服Yvon在生下雙包胎之後,創立UXY教育服務, 幫助許多同為母親的人們,轉職成UX設計師
一個職涯與薪水成長性高,又富有人性與趣味的工作
看到他們的團隊陣容,和課程的完整度,不禁感到望塵莫及

我們都想讓孩子學設計思考

和Yvon聊天是個有趣的契機,經過朋友介紹,
Yvon知道我在做「兒童科技思考教育」

當時我把課程分成:設計思考、系統設計和運算(程式)思維 三個部分
Yvon在成人教育上做得很成功,便想來跟我討論兒童學習設計思考的經驗

但很尷尬!「其實沒有學生報名設計思考課!因為家長不知道那是什麼!!

透過視訊,我羞愧自己幫不上忙,
「程式」或是「手機、遊戲等等系統」對家長來說很具體能不吝嗇的報名
然後,ㄜ,設計思考?是什麼東東?思考感覺對就業沒什麼用,
不用再修一門課讓孩子這麼累吧!

但其實我和Yvon認同的都是,如果要給孩子一個必學的課程
我們一定會挑「設計思考」,反而科技、系統、程式什麼的,並不太在乎
真的很希望家長和廣大社會可以多多認識!

設計思考能教孩子什麼?

第三季第二集,我曾經邀請榮獲未來大人物的Alpha Team創辦人 Rax,深度的介紹「什麼是設計思考」,以及應用在團隊的方法與困境

那次我們以「商業」「職涯」與「團隊」等等角度聊設計思考
但在「教育」這一塊,設計思考是個非常有潛力的學習物

有接觸設計思考的人,應該已經對五步驟滾瓜爛熟:同理、定義問題、發想、製作原型、驗證
對我而言設計思考是一種「複合式思考術」,涵蓋多種思考習慣,必須要深度熟練不同地思考模式,才能讓設計思考的價值大大發揮

設計思考五步驟:同理、定義問題、發想、製作原型、驗證

設計思考五步驟:同理、定義問題、發想、製作原型、驗證


第一種思考:同理心

「以人為中心」是設計思考的核心,為了讓設計的產品或服務能真正解決問題,“能同理人類處境、從其角度思考,觀察外在行為、挖掘內在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技術

這在現代教育非常的欠缺,但我們又很希望孩子長大可以主動學會
而事實是,缺少同理心能力的一代代人,從小小家庭,到公司,再到整個社會
有著情感和價值觀的分歧、相處痛苦,以及各式社會問題

raw-image

孩子被關在學校,不被鼓勵「認識人類」,但我和Yvon希望的,是一個對人感到好奇,並且願意理解的孩子
「家庭裡,爸爸和媽媽需要的東西可能就已經不一樣」
從身邊最熟悉的事物開始,
「為什麼媽媽不喜歡我弄髒地板?」
「為什麼爸爸不能陪我一直玩到半夜?」「那我自己又需要什麼呢?」

和孩子聊聊「需求」是什麼,是對家庭衝突的解方,也是未來能力的培養

第二種思考:多維思考

設計思考的第二步驟,當訪談完潛在使用者之後,會發現事情非常的複雜

理解一件事情,背後不是只有「對」與「錯」,擺脫二元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網路上僵持不下的筆戰、公司只想拚出輸贏的人事鬥爭,或固執認為「人生一定得遵從某種方式」都來自於固化的「二元思考模式」

raw-image

孩子可以從小認識,「解決問題,複雜是一種常態
我們不是認定誰「錯」之後選擇「對」的
而是知道「不同角度的人,有不一樣的苦衷、需求以及角度」
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是找到「共通之處」,重新擬定「共好」的策略

而「選出正確答案」的考試文化正是多維思考的殺手,如果沒有人引導,孩子可能以為所有事物,只能有一種樣貌

第三種思考:創意思考

當我們找到“共好的策略”,便是尋找解方的時候!

在傳統教育裡,學生總是被要求「找到完美的答案」
但這在現實世界往往行不通,人的需求是獨特和變動的
解法只有「最適合」而沒有最正確
教育對孩子不斷糾正錯誤的模式,會抑制發揮創意的彈性,和嘗試的勇氣

Brainstorming 腦袋風暴」是設計思考很著名的思考方式
結合眾人的力量,不設限制地發想方法
很笨也沒關係!有點子便存在著可能性!

在腦袋風暴的激情之後,設計思考會開始收斂所有的想法,
“有沒有符合使用者提到的需求呢?”
“考量現有資源情況下哪些可行呢?”
在發想之後,再來考慮現實,是設計思考推崇的方式
孩子也可以在其中揮灑熱情,也同時在後期穩重的思考事情

raw-image

第四種思考:邏輯驗證

最後一種,是五步驟「驗證」
這是指,在找到一個解決方法之後,快速的測試,並且找到需要改進的部分

這個步驟需要的思考能力,跟前面的很不一樣:
講究邏輯,方法是不是有效果?有沒有讓每一個測驗的人在相同環境下測驗?而要測驗的東西,真的跟我們的目標有關係嗎?


這在學術研究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邏輯訓練
透過邏輯,才能有效率的得到有意義的回饋,並且再次進行後續的設計流程

而「邏輯」我想毫無疑問,是所有孩子,
在各種學科、或是人生選擇中,非常需要的思考能力之一


結語

很開心可以認識Yvon,並且與他大聊「為什麼孩子該學習設計思考」!

我們也都清楚這個教育不好做,看到Yvon與他的團隊UXY Jr,以最好的初衷幫助台灣的年輕人,真心覺得很感動

希望看完本篇文章的你,對設計思考能有更多了解,並對相關的教育更有興趣
歡迎追蹤 UXY Jr
或是訂閱、追蹤上學之WHY的Podcast, Instagram, FB粉絲專頁, Youtube
來得到所有創新教育相關的新消息!或是鳥仔開的獨家課程喔!

我是鳥仔,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鳥仔與上學之WHY的沙龍
13會員
16內容數
思考教育的100個為什麼 | 學習如何學習 |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設計思考讓我學會同理他人、跳脫框架的創意思考,還有以最小成本採取行動。
Thumbnail
設計思考讓我學會同理他人、跳脫框架的創意思考,還有以最小成本採取行動。
Thumbnail
你的孩子會常回答你:「不知道?」 孩子除了對3C有反應外,對什麼都無感? 在學校遇到困難也不會講! 又或者孩子屬於超級「堅持己見」型的 這時不妨在家裡安裝一座「家庭思考馬達」吧! podcast受訪者 : 曾培祐老師 出版 極度吸睛 / 吸睛表達 / 思考馬達 三本書的作者
Thumbnail
你的孩子會常回答你:「不知道?」 孩子除了對3C有反應外,對什麼都無感? 在學校遇到困難也不會講! 又或者孩子屬於超級「堅持己見」型的 這時不妨在家裡安裝一座「家庭思考馬達」吧! podcast受訪者 : 曾培祐老師 出版 極度吸睛 / 吸睛表達 / 思考馬達 三本書的作者
Thumbnail
設計思考的第二步驟,當訪談完潛在使用者之後,會發現事情非常的複雜 理解一件事情,背後不是只有「對」與「錯」,擺脫二元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網路上僵持不下的筆戰、公司只想拚出輸贏的人事鬥爭,或固執認為「人生一定得遵從某種方式」都來自於固化的「二元思考模式」 孩子可以從小認識,「解決問題,複雜是一
Thumbnail
設計思考的第二步驟,當訪談完潛在使用者之後,會發現事情非常的複雜 理解一件事情,背後不是只有「對」與「錯」,擺脫二元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網路上僵持不下的筆戰、公司只想拚出輸贏的人事鬥爭,或固執認為「人生一定得遵從某種方式」都來自於固化的「二元思考模式」 孩子可以從小認識,「解決問題,複雜是一
Thumbnail
參加曾陽晴老師的親子講座,整理部分內容分享。 多數大學生不知道未來想做什麼。 讀書是為了什麼?為了工作? Max Weber說:「工作是現代人的宗教。」 幸福度指數高的其中之一因素是:從事的是自己所喜愛並有熱情的工作。 先作夫妻,再作父母。
Thumbnail
參加曾陽晴老師的親子講座,整理部分內容分享。 多數大學生不知道未來想做什麼。 讀書是為了什麼?為了工作? Max Weber說:「工作是現代人的宗教。」 幸福度指數高的其中之一因素是:從事的是自己所喜愛並有熱情的工作。 先作夫妻,再作父母。
Thumbnail
知道孩子四月中有評量,禁不住想,有沒有方法,有效地幫助孩子學習,我做媽媽也舒服一點呢?要不然,我會變了熱鍋上的螞蟻,焦急地問孩子,啊?! 為什麼你記不住這個課文內容呢? 孩子記不住課本內容,作者分開三個層次去解釋及克服。而我這幾天和孩子温習,就是跟著這個三個層次,真的有幫助啊!
Thumbnail
知道孩子四月中有評量,禁不住想,有沒有方法,有效地幫助孩子學習,我做媽媽也舒服一點呢?要不然,我會變了熱鍋上的螞蟻,焦急地問孩子,啊?! 為什麼你記不住這個課文內容呢? 孩子記不住課本內容,作者分開三個層次去解釋及克服。而我這幾天和孩子温習,就是跟著這個三個層次,真的有幫助啊!
Thumbnail
什麼是學習?透過前人的傳授讓後輩經驗,我想這就是最基礎的解釋吧!但是如果滿都是傳授的經驗,而沒有實質的自我探索,想必那也是空談一場。我想,真正的學習,必定是因為「有需求」而產生的行為。
Thumbnail
什麼是學習?透過前人的傳授讓後輩經驗,我想這就是最基礎的解釋吧!但是如果滿都是傳授的經驗,而沒有實質的自我探索,想必那也是空談一場。我想,真正的學習,必定是因為「有需求」而產生的行為。
Thumbnail
《教育芯理學》的芯老師,是我在經營podcast期間在IG上認識的朋友, 一開始就是被老師的許多教育經驗分享給吸引, 老師這個名詞,在我的記憶中,是一個具有威嚴且不太容易親近的名詞, 雖然有時應邀前往授課時,我還是很開心能被稱為老師, 但我知道,想成為一位可以傳授知識成為榜樣的老師,在我的腦海中,還
Thumbnail
《教育芯理學》的芯老師,是我在經營podcast期間在IG上認識的朋友, 一開始就是被老師的許多教育經驗分享給吸引, 老師這個名詞,在我的記憶中,是一個具有威嚴且不太容易親近的名詞, 雖然有時應邀前往授課時,我還是很開心能被稱為老師, 但我知道,想成為一位可以傳授知識成為榜樣的老師,在我的腦海中,還
Thumbnail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
Thumbnail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
Thumbnail
思考必須突破框架,因為只以自我為中心角度去看事件,會讓自己習慣性的以單一方向去思考,進而忽略了一些客觀、中立與理性的事實,容易陷入「當局者迷」的境地
Thumbnail
思考必須突破框架,因為只以自我為中心角度去看事件,會讓自己習慣性的以單一方向去思考,進而忽略了一些客觀、中立與理性的事實,容易陷入「當局者迷」的境地
Thumbnail
同一堂課程裡面對不同的孩子,總是有太多不同的細節要照顧,而一個在學習過程中好的陪伴者(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很難從哪個方向確定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甚至是不是好的,從結果看嗎? 那個結果是課程前設定的目標嗎? 還沒有開始上課設定的就是好的嗎? 開始上了以後發現原先的設定走偏了,就不是一件好事嗎?
Thumbnail
同一堂課程裡面對不同的孩子,總是有太多不同的細節要照顧,而一個在學習過程中好的陪伴者(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很難從哪個方向確定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甚至是不是好的,從結果看嗎? 那個結果是課程前設定的目標嗎? 還沒有開始上課設定的就是好的嗎? 開始上了以後發現原先的設定走偏了,就不是一件好事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