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忠於自己靈魂的人:推介給想要好好認識卡繆作品和背後想法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正因為艱難,所以必定更深刻,也必存留更久。」

讀你讀不懂的書,比讀讀得懂的書,要來的重要、來得有價值,這是作者所說的話。所以我也跟隨著作者的腳步,帶我去了解我不完全看懂的卡繆、他主張的存在主義。(如果想要好好認識卡繆的作品和背後的想法,這一本書真的大推!)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楊照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楊照

💡 藏在字句底下的戰爭陰影

光讀卡繆的作品表面看似沒有任何戰爭,但其實現實中的卡繆不曾離開戰爭的時代。在他小時候經歷過一戰,父親為幾百萬被國家徵召的年輕人之一,而他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異鄉人》是在一九四二年出版的,正值二戰時期。雖然作品沒有任何戰爭的刻劃,但不代表他在寫作時遺忘了戰爭,戰爭在這些作品中沒有位置;相反,戰爭無所不在。

我們自欺地以直覺假定:雖然我是人,我不可能有永恆的生命,但在可預見的未來,我不會死。雖然我不知道自己將會在什麼時候死,但我絕對不想去想這件事、不想得知答案。死亡是人類所歐逃避、自欺的源頭。人繞不過死亡,有無法如實接受死亡。然而,對於卡繆來說,戰爭帶來無常的痛苦教訓,無常帶來對於日常的強烈質疑。從深刻的無常感中發現,由各種假設、自欺、藉口、隱瞞交織而成的「日常」,乃最大的「荒謬」。而「荒謬的人」就是看穿了這份巨大的荒謬,拒絕過如此荒謬的生活,因此使得他們的選擇、行徑在一般人眼中看來格外「荒謬」。這,也就成形了弔詭的雙重荒謬關係。

💡 自殺的原因

你是否曾經想過人為什麼會自殺?「活著沒有意義、因而雖然沒有必死的必要,我就自己選擇不繼續活下去」 - 這大概是大部分人對自殺的第一個看法。但其實人在絕大多數,也沒有堅實地活著的意義,很多人會混淆了人生的意義和活下去的藉口。活著沒什麼意義,但我們會去找各種藉口讓自己相信、誤以為活著是有意義的。人活著沒有什麼意義,人不是因為活著有意義而活著,那麼同樣的也不會因為活著失去意義而覺得自殺。

那麼人們到底為什麼自殺?那是因為他們意識到現實的荒謬,而他們不能消化。「荒謬」的一個來源,就是人習慣性地依賴希望活著。希望就是我們最相信的謊言,有著最大的欺瞞、麻醉效果。當人們戳破了這層名為希望的泡沫,意識到原來我們知識假裝並欺騙自己,什麼有這樣的意義。或許這會是一場漫長的掙扎,畢竟這種依賴希望謊言的方式過了一輩子,誰也不會一瞬間醒覺過來。但這覺醒的種子已悄然埋藏在心中,每隔一段時間,浮現過腦海。

這個思想也讓我想到「政治覺醒的人們」,有人曾說就算是覺醒的人也可能會再度睡去。我只想到有兩個可能性:一是他不曾真正的覺醒,只是因為靠著情感勒索或是人云亦云而響應著不同號召。他們不曾有著批判性思考,只是依靠轉發某些政治評論員替自己「發聲」。第二個可能性就是他們只是在逃避,而不是真的睡去。「誠實」的活著,不依賴任何不堪的希望活著,需要勇氣。在接受不堪的現實之前,他們假裝自己不曾醒覺。但就如上面所說的,這覺醒的種子已悄然埋藏在心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現腦海。

💡 反抗者就是說「不」的人

卡繆給了「反抗者」很簡單的描述:那就是「說『不』的人」。

當一個人對著一個命令,一個不管出於地位、權力或暴力威脅而能對他下命令的人說出「不」字時,他就成了一位「反抗者」。然而為什麼這個反抗的畫面如此重要?

1. 代表這裡存在著一條線:界線的實質意義就是有些東西我不願意交出去,有些東西你不能奪走。
2. 他認定、他主張(即使他說不出、說不明白)他身上有些特殊的價值,是不能被主人,或主奴關係給取消的。
3. 主人的驚訝:這不單純來自沒想到他會反抗,毋寧是驚訝他會為了這件事而反抗。差別不在於主任的命令,而是他自身的覺醒。

💡 反抗,彰顯了人類的尊嚴

面對權力的不平等,我麼很自然地產生一種宿命的悲劇感,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預期,他的反抗沒那麼容易可以成功。然而為什麼還要反抗?不要誤以為「反抗」是為了自身的自由,或為了自身的福利而反抗。剛好相反,終極的、純粹的反抗要出現,「反抗者」願意付出一切的福利,埋葬所有的自由,就為了反抗。

在香港,很多人認為防疫政策很荒謬、有著不合理的地方。但更多人為了自身利益,還是選擇了跪下,一邊罵一邊依從政府的不合理要求。也有人成為像這位奴隸一樣成為「反抗者」。一個奴隸為了維護尊嚴而反抗,但他不會因此而贏得尊嚴、保護自身尊嚴,他反而會因為反抗激怒了主人,連尊嚴賴以存在的生命都沒有了。要是真正出於自利的動機,他不會反抗、不應該反抗。反抗不會帶給他自己任何好處,但他仍然要反抗,那他心中非得要有一種或顯或隱的對人類共同命運的信任不可。反抗不是為了保護自己身上的尊嚴,自己的尊嚴會隨著更嚴厲的懲罰與侮辱而貶值,會隨著生命的喪亡而消失;但別人的尊嚴,或說整體人類的生命尊嚴,會因為我的反抗而得到一點保護的力量。

奴隸和「反抗者」的根本差距,在於他發現了自己身上存在著這份或這些價值;而且他發現了不只自己身上有這份、這些不應該、不可以被剝奪的價值,在別人身上也有。即便他自己消失了,這些價值還在。於是他獲得了過去、昨天沒有的勇氣,願意為了衛護這些價值而反抗。奴隸必須先成為一個「荒謬的人」,先看出來自己原本認定的本質是荒謬的,自己以奴隸為本質活著的事實與狀態是荒謬的,他才得到了翻身成為「反抗者」的機會。因此,「荒謬」造就了「反抗」。
—————————
書名:《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

作者: 楊照 出版社:麥田
—————————

延伸閱讀:

還有其他關於卡繆、存在主義和荒謬為題的創作~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

工餘時間持續創作並不容易嗚~ 

💖|如果喜歡文章請按下 愛心|

🔮|對內容感興趣請按下 追蹤|

🧋|文章若有幫助也歡迎 贊助|

任何一種支持都給我敲大動力!(´▽`ʃ♡ƪ)

InstagramVocusMediumMatters:@aaaaalvarea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2023/10/25
說的很有道理!
艾花 aaaaalvaread-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5
宇牛 還有其他關於卡繆、存在主義和荒謬為題的創作~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人讀後感|鼠疫:我們在現實裡再也看不到真實 https://vocus.cc/article/653873defd897800019f45d5讀後感|異鄉人:本來活在這世界裡就像地獄一樣,死去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https://vocus.cc/article/65394381fd89780001e12b57
avatar-img
再多一頁 one more page
22會員
35內容數
人生就是由無數一頁頁構成的書。 當感覺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試著再翻多一頁吧。
2024/12/23
《#平面國》寫於1884年,表面上他像是對於空間維度的探索與思考,但裏層卻能滲透出反烏托邦與對社會階級、封閉思想諷刺的意味。書中詳細描述了二維世界的種種,因此我們也能藉著這種思維類比四度或更高維度看我們三維世界的視覺。而這種「壓扁」的二維世界,卻把社會階級、宗教議題、極權統治的議題更立體的反應出來。
Thumbnail
2024/12/23
《#平面國》寫於1884年,表面上他像是對於空間維度的探索與思考,但裏層卻能滲透出反烏托邦與對社會階級、封閉思想諷刺的意味。書中詳細描述了二維世界的種種,因此我們也能藉著這種思維類比四度或更高維度看我們三維世界的視覺。而這種「壓扁」的二維世界,卻把社會階級、宗教議題、極權統治的議題更立體的反應出來。
Thumbnail
2024/08/15
火光與硝煙退卻後,這些矛盾所帶來的憤怒、迷失、失望、無力、罪疚和迷茫,最終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塑造出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獨特靈魂面貌。這一部作品捕捉了這些幽微的傷害,讓這些傷害被看見。
Thumbnail
2024/08/15
火光與硝煙退卻後,這些矛盾所帶來的憤怒、迷失、失望、無力、罪疚和迷茫,最終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塑造出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獨特靈魂面貌。這一部作品捕捉了這些幽微的傷害,讓這些傷害被看見。
Thumbnail
2024/02/13
這是一個「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的故事。十三歲那年的房思琪被一直崇拜著的補習老師李國華誘姦,她小心翼翼的試探著身邊不同人對性的看法,她明白她不會得到理解 - 於是她嘗試著以愛之名,合理化這難以忍受的一切。
Thumbnail
2024/02/13
這是一個「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的故事。十三歲那年的房思琪被一直崇拜著的補習老師李國華誘姦,她小心翼翼的試探著身邊不同人對性的看法,她明白她不會得到理解 - 於是她嘗試著以愛之名,合理化這難以忍受的一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聽見汽笛聲響起。它宣示著旅程即將展開,通往從現在直到以後對我而言已完全無所謂的世界。
Thumbnail
我聽見汽笛聲響起。它宣示著旅程即將展開,通往從現在直到以後對我而言已完全無所謂的世界。
Thumbnail
這本書要講的,是一個和世界關係產生了疏離異變的人。 荒謬,貫穿這整本書。主角不解為何世上大家對於每件事上都必須建立意義,大家都人云亦云地追隨者社會的標準。 這讓我想到濱湖散記裡的:「大部份的人似乎都不曾認真思考過房子的意義,卻認為一定要跟鄰居一樣擁有一棟房子,導致他們一生過著沒有必要的貧苦日子。
Thumbnail
這本書要講的,是一個和世界關係產生了疏離異變的人。 荒謬,貫穿這整本書。主角不解為何世上大家對於每件事上都必須建立意義,大家都人云亦云地追隨者社會的標準。 這讓我想到濱湖散記裡的:「大部份的人似乎都不曾認真思考過房子的意義,卻認為一定要跟鄰居一樣擁有一棟房子,導致他們一生過著沒有必要的貧苦日子。
Thumbnail
「正因為艱難,所以必定更深刻,也必存留更久。」 讀你讀不懂的書,比讀讀得懂的書,要來的重要、來得有價值,這是作者所說的話。所以我也跟隨著作者的腳步,帶我去了解我不完全看懂的卡繆、他主張的存在主義。(如果想要好好認識卡繆的作品和背後的想法,這一本書真的大推!)
Thumbnail
「正因為艱難,所以必定更深刻,也必存留更久。」 讀你讀不懂的書,比讀讀得懂的書,要來的重要、來得有價值,這是作者所說的話。所以我也跟隨著作者的腳步,帶我去了解我不完全看懂的卡繆、他主張的存在主義。(如果想要好好認識卡繆的作品和背後的想法,這一本書真的大推!)
Thumbnail
《鼠疫》帶出了人類與荒謬的關係,以及人類面對荒謬所應採取的態度。其最終目的在於,人類需要走出荒謬的狀態。在閱讀的時候,腦海也浮現了社會正在發生的各種議題。 我們在現實裡再也看不到真實,唯有透過閱讀摸索著破碎的線索,從而參透這個世界。
Thumbnail
《鼠疫》帶出了人類與荒謬的關係,以及人類面對荒謬所應採取的態度。其最終目的在於,人類需要走出荒謬的狀態。在閱讀的時候,腦海也浮現了社會正在發生的各種議題。 我們在現實裡再也看不到真實,唯有透過閱讀摸索著破碎的線索,從而參透這個世界。
Thumbnail
在夢裡我善於反抗,生活中我卑躬屈膝。
Thumbnail
在夢裡我善於反抗,生活中我卑躬屈膝。
Thumbnail
1.虛無:存有是表象 「我常覺得惟黑暗與虛無乃實有」-鲁迅。 「沒有什麼比虛無更實在了」-貝克特。 痛苦是生之主體-如大海; 快樂是幻象-如浪濤沖激的泡沫。 痛苦源自對虛無的恐懼,快樂源自對虛無片時的忘卻。 2. 價值:對虛無的反抗 「我反抗,故我們存在」、「正因為人生沒有意義,才值得一過」-卡繆
Thumbnail
1.虛無:存有是表象 「我常覺得惟黑暗與虛無乃實有」-鲁迅。 「沒有什麼比虛無更實在了」-貝克特。 痛苦是生之主體-如大海; 快樂是幻象-如浪濤沖激的泡沫。 痛苦源自對虛無的恐懼,快樂源自對虛無片時的忘卻。 2. 價值:對虛無的反抗 「我反抗,故我們存在」、「正因為人生沒有意義,才值得一過」-卡繆
Thumbnail
我們陷於世界與社會中,卡謬提出在面對漫漫長夜的旅途中,以對生活的追求進行生存本能的反叛, 即使是最後遍體鱗傷,行動與思維一致都是有意義的。好比一個窮困潦倒的藝術家追求藝術中的桃花園幾十年,雖然最後抑鬱而死,可在生命的過程中,他已最貼近自我的意識流,所有苦難都化為判斷這個生命是否有價值被
Thumbnail
我們陷於世界與社會中,卡謬提出在面對漫漫長夜的旅途中,以對生活的追求進行生存本能的反叛, 即使是最後遍體鱗傷,行動與思維一致都是有意義的。好比一個窮困潦倒的藝術家追求藝術中的桃花園幾十年,雖然最後抑鬱而死,可在生命的過程中,他已最貼近自我的意識流,所有苦難都化為判斷這個生命是否有價值被
Thumbnail
卡繆 『異鄉人』 一個自述式的開場,很容易就進入的故事,就像日記般的真實,從母親的死亡開始,一路真實的記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面臨的一切人.事.物... 真實的面對自己和生活中的一切,沒有特定的立場,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其實有一顆溫柔細膩的內心,習慣靜靜的看著周遭事物的流轉,以自己的方式選擇與詮釋生活
Thumbnail
卡繆 『異鄉人』 一個自述式的開場,很容易就進入的故事,就像日記般的真實,從母親的死亡開始,一路真實的記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面臨的一切人.事.物... 真實的面對自己和生活中的一切,沒有特定的立場,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其實有一顆溫柔細膩的內心,習慣靜靜的看著周遭事物的流轉,以自己的方式選擇與詮釋生活
Thumbnail
《快樂的死》 (La mort heureuse) 是卡繆(Albert Camus)二十四歲時寫的一部小說,他寫這本書的時候還在阿爾及利亞的報社工作。這是本有濃厚哲學思考的書,大家應該還記得卡繆說過一句名言:「真正嚴肅的哲學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
Thumbnail
《快樂的死》 (La mort heureuse) 是卡繆(Albert Camus)二十四歲時寫的一部小說,他寫這本書的時候還在阿爾及利亞的報社工作。這是本有濃厚哲學思考的書,大家應該還記得卡繆說過一句名言:「真正嚴肅的哲學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
Thumbnail
「必須變得完全自由,使你的存在本身變成一種反抗,才是對付這不自由世界的唯一方式」這是存在主義者,卡繆曾說過的一句話。然而,這句話所指涉的「自由」是什麼?而為何,卡繆會認定這個世界是不自由的?
Thumbnail
「必須變得完全自由,使你的存在本身變成一種反抗,才是對付這不自由世界的唯一方式」這是存在主義者,卡繆曾說過的一句話。然而,這句話所指涉的「自由」是什麼?而為何,卡繆會認定這個世界是不自由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