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洞》讀後感1-隱藏在社會資本的結構洞

2023/10/3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讀了盧希鵬所著的《結構洞》後,我獲得許多不同的想法,例如我們常說的人脈,作者延伸觀念稱之為社會資本,既然叫做「資本」,那就表示它是需要付出與維護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擁有,因為這是散落在人際關係緯度之上,差別在於能否予以活化運用,能否給予自己帶來價值。

作者舉了一個實例:當您需要進行心導管手術時,找到一位技術高超的醫師是很重要的。不過如果有網路思維的人,不會去問心臟科主任,而是會去問心導管手術室的護理長,因為護理長剛好處在一個“所有醫生”與“病人”交會的結構洞。護理長成為一個獨特的資訊交換中心。他們同時與醫師和患者接觸,這使得他們在兩者之間成為了一個中心節點,掌握了更全面的資訊。醫師可能專注在他的專業知識,但對於醫病關係,或是患者的反應和需求,護理長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實這不僅僅是醫療領域的現象,就以法律領域來說,情況也是如此。律師不見得有時間傾聽當事人所有的事實,只能快速的去判斷詢問內容可能的法律爭點是哪些,很多當事人諮詢過後,會有滿滿的挫折感是在於,怎麼問題還沒說完,律師就不讓人說話了...如何找到一位適合自己的律師,問律師不見得能得到答案,不過助理獲得的資訊位置,剛好站在一個結構洞之上。


如果再以利害關係來談,認識一名醫生、律師較容易?還是認識一名護理長、律師助理較容易?再輔以作者提及的社會資本來判斷,付出與維護的成本高低,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分享讀書心得,以及工作常見法律問題的討論,一個一起努力分享知識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