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你能幫到的,才會是你的人脈(1)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看完電影回來,看到群組新增的訊息,又把自己藏到了角落,覺得自己好小好小。想到之前在《底層邏輯》裡看過這樣一句話「你能幫到的,才會是你的人脈。」於是又把書拿出來翻了翻。


對於人和人的關係,對我來說一直是我的弱項,從有意識以來,都沒有特別在經營人脈,認識的人很多、各個領域行業都有,但真要說出和誰熟識和誰好,卻講不出幾個名字,因為沒有特別聯繫。真要提起,其實也不能說是了解對方。


一直以來,在能力所及都是毫無保留的給予,儘管不見得能得到相同的回報,長大了才發現,其實沒有必要總是無償付出,尤其是不見得每次有求於人時都能得到回應,儘管知道對方沒有義務付出同等的善意,那個不平衡與失落仍然無處安放,卻總是很難過得更加自私,只想著我不要成為那種模樣,也因此更加珍惜那些對我好,和任何給予我協助的人們。


在《底層邏輯》這本書裡提到「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作者認為,君子之交淡如水;好的關係不必每天一起吃飯或著逢年過節送個禮,更不是想方設法地討好,只為了未來對方能幫到自己。


「經營人脈,始終要保持一個基本的心態:毫無保留的把你的價值付諸別人身上;要想盡一切辦法,毫無目的的幫助別人。當你經過長期積累,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擁有了有影響力的作品,那些真正有意義的人脈才會蜂擁而至。一個優秀有價值的人,自然會吸引其他優秀有價值的人認可與幫助。」


「當你能夠幫到越來越多厲害的人時,你的人脈才會越來越廣,人脈的品質也越來越高。健康的人脈是雙方的共贏,而不是單方的消耗。」


在書裡也提到,一個人的財富基本盤,是由你自己的本事與你和其他人連結的本事所組成。而後者,又是前者的放大器。

「所有合作,都是先基於了解和信任,然後不斷地把自己變得有價值、為身邊的人創造價值,才得以實現的;一段合作關係,最初越是刻意、功利,越是不佳掩飾、急不可耐,就越有可能和初衷背道而馳。」


就還是說盡可能的輸出,遠離只供給內耗的人們,同時不斷精進自己、提升自己,想辦法讓自己能創造更大更廣的價值,對吧?

所以,我做對了嗎、有走在對的路上嗎?不曉得。

我只知道,對於優秀,還有很大很大的進步空間。


當離社會越來越近,甚至半隻腳踏入社會,這似乎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單純,功利的人太多了,也看到了不少為了某種利益而去交涉、去假裝友好的人們,這些,未來只會遇到更多吧,我想。

還是沒辦法理解這些樣貌,也還是會受到影響,我想我永遠沒辦法習慣,但也只能學著接受吧。


牽扯到人,總是再複雜不過了。

只期望能永保真心、不虛假待人,並有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泥的黃金屋
1會員
34內容數
爺爺還在世時最常跟我說的一句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現在他走了,留下我繼續蓋房子。 如果你需要聯絡我,可以寄信到這裡:nininglemon@gmail.com
阿泥的黃金屋的其他內容
2024/03/05
「注意力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是說服的前導。」 我們都知道,當商品的供給過多,超過需要,「價格」就會下跌;而現在有太多的資訊爭先恐後地想引起人們注意,當資訊的供給超過需要(個人所能消化),「注意力」(Attention)就會下降。
2024/03/05
「注意力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是說服的前導。」 我們都知道,當商品的供給過多,超過需要,「價格」就會下跌;而現在有太多的資訊爭先恐後地想引起人們注意,當資訊的供給超過需要(個人所能消化),「注意力」(Attention)就會下降。
2024/03/05
我們說對一個東西「成癮」,通常帶有負面意涵,而過度使用手機有多種實例及研究顯示其確實對人體有害,除了注意力下降之外,手機世界會令有些人大感壓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問題涵蓋睡眠品質低落、容易焦慮或憂鬱、嫉妒和比較等等。
2024/03/05
我們說對一個東西「成癮」,通常帶有負面意涵,而過度使用手機有多種實例及研究顯示其確實對人體有害,除了注意力下降之外,手機世界會令有些人大感壓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問題涵蓋睡眠品質低落、容易焦慮或憂鬱、嫉妒和比較等等。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不是書評,是我思考、生活的痕跡。 人際關係和溝通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情, 我也必須坦白的說,看完這本書並不會讓你成為交際達人, 但卻能觸發更多的思考, 如果能實踐書中看似老生常談的內容, 那才是本書的用意,但也確實不容易。
Thumbnail
這不是書評,是我思考、生活的痕跡。 人際關係和溝通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情, 我也必須坦白的說,看完這本書並不會讓你成為交際達人, 但卻能觸發更多的思考, 如果能實踐書中看似老生常談的內容, 那才是本書的用意,但也確實不容易。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底層邏輯》,作者:劉潤。我們來談談關於人際溝通的底層邏輯。如何有效溝通,對焦正確問題?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人脈呢?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底層邏輯》,作者:劉潤。我們來談談關於人際溝通的底層邏輯。如何有效溝通,對焦正確問題?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人脈呢?
Thumbnail
如何透過真正看見他人,透視自己,締造深刻人際關係, 提供了關於如何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方式,並針對社群媒體和人際關係的幻覺提出了觀點。作者關注於被看見、賞識及陪伴的力量,並強調照亮者和削弱者之間的對比。此外,文中也提到了透過對話技巧以及提出好問題來促進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如何透過真正看見他人,透視自己,締造深刻人際關係, 提供了關於如何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方式,並針對社群媒體和人際關係的幻覺提出了觀點。作者關注於被看見、賞識及陪伴的力量,並強調照亮者和削弱者之間的對比。此外,文中也提到了透過對話技巧以及提出好問題來促進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本書作者劉潤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如何透過洞察本質和時間管理,提升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內容包含對問題的深度思考和時間管理觀念,讀者能從書中獲得新穎的啟發,改變心態和方式。
Thumbnail
本書作者劉潤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如何透過洞察本質和時間管理,提升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內容包含對問題的深度思考和時間管理觀念,讀者能從書中獲得新穎的啟發,改變心態和方式。
Thumbnail
這篇開頭其實很剛好的銜接回前一篇,果然書是個好東西?原本我是打算講我去書展買的另一本書的,不過我今天看的另一本(跟前面的那本不一樣,誒對總共四本),這本是『底層邏輯』,有人說這本書很難看懂,很深,雖然大家都很推,我也買了,但是它在我家裡堆著吃灰(在書展聽到路人的談話稍微改一下),那就讓我看了幾十頁的
Thumbnail
這篇開頭其實很剛好的銜接回前一篇,果然書是個好東西?原本我是打算講我去書展買的另一本書的,不過我今天看的另一本(跟前面的那本不一樣,誒對總共四本),這本是『底層邏輯』,有人說這本書很難看懂,很深,雖然大家都很推,我也買了,但是它在我家裡堆著吃灰(在書展聽到路人的談話稍微改一下),那就讓我看了幾十頁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