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天鏡子練習的日誌功課(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日誌功課第三題:

你覺得自己值得活著嗎?你覺得自己擁有喜悅嗎?如果不,為什麼?


其實國中的我,真的成功的被洗腦,真心相信自己是垃圾,我當時真的相信自己是一個一無是處,毫無價值的垃圾。而垃圾是沒有資格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我那段時間一直企圖尋死,因為我覺得我沒有資格活在這世界上浪費米糧。


很扭曲錯誤的信念,但當時的我深深相信著,我每天都像行屍走肉的活著,機械的上學放學,走在路上常常走在馬路很中央,很希望自己就突然被疾駛而來的車輛當場撞死。也試過割腕、吞立可白(知道這個的都有年紀了😆),甚至還想吞廁所的洗潔劑。


但其實我內心是真的一心求死嗎?其實並不是,只是我內在價值缺乏喪失到我不相信自己有資格存在的程度。


也許有些人會很難理解為什麼有母親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我曾經把我成長經歷鉅細靡遺的跟為數不多但至少可以信任的好友講述之後,他們的直覺反應都是問「嗯...所以那真的是你親生母親嗎?還是妳其實是領養的?」


其實我也一直疑惑為什麼我的母親會對我做出,不少一般人看來都會覺得無法理解、匪夷所思的傷害性行為(就是一般人認為絕大多數情況下親生母親不會這樣做才對),而這個疑惑困擾了我也非常多年。


而我也因為在原生家庭成長的過程中,長期的無能為力改變現況,而相信了自己內在沒有力量,我只能任人宰割,我只能當受害者。所以我養成了遇到事情就逃避的習慣(突然想到我父母其實也是慣性逃避傾向的人,所以家庭的影響力真的非常的巨大啊啊啊!)。


工作不順遂就搞曠職(連提離職的勇氣都沒有),人際關係不順利就絕交(成長過程中沒學習到好好面對溝通),感情不順利就搞失蹤(沒提過分手不知道怎麼提,所以不是等到對方甩我就是我搞失聯),我甚至連自己的內在情緒感受都逃避,所以其實我離神性的自己一直非常的遙遠,我的身心靈也呈現一種分裂不和諧的狀態。


直到今年初,一顆很大的人生震撼彈從我生活中炸開,威力大到我再也無法用逃避來解決,因為現實逼得我再也無法當鴕鳥把頭躲進沙子裡。而當時我真的痛苦到想要逃離但是已經無法,這也總算開啟了我的救贖自我之旅。


因為我那時突然迫切的感悟到,我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我會把自己活成這個樣子,從出生到現在一路以來我都渾渾噩噩的活著,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因為我太想找到答案了,所以終於開啟了靈性覺醒之路。我想指導靈們跟高我應該等待這一刻等非常久了吧,早該醒了還不肯醒還一直逃避,所以課題跟事件才會一次比一次嚴重,一種我就不信敲不醒你的概念😆。


而也是這樣的重生之旅才意外的找到困擾自己已久的問題,為什麼我母親要這樣對我?


我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宇宙讓我意外的,不經意的看到「自戀型」人格的關鍵字。


因為我從來不曾查詢跟關注這個人格特質的相關資訊,但他某天卻莫名出現在我瀏覽的頁面裡,基於好奇所以開始去了解,看了資訊之後才大驚「我母親是“高度符合”這個人格特質者啊」!!

(會說高度符合的原因是,未經專業諮詢診斷的情況下,我們不能自行定義對方就正是某種人格特質的「疾患」。因為不能自主定義診斷他人的緣故,故相關領域給出的用語是「高度符合」、「符合」等客觀性用詞。)

而困擾我許久的那些,我母親令人無法理解的行為模式跟思維,在看到了自戀型人格特質之後突然覺得可以對照連結了起來。然後我就完全可以理解過往她那些我困惑不已的態度行為和做法了。


而根據研究資料,自戀型人格特質的父母,容易教養出同樣有自戀型人格的孩子。但若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懦弱,就會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或是邊緣型人格。


而我就是後者。


而也因為「熟悉感」的關係,我也曾經被高度相符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所吸引,結果下場就是傷痕纍纍卻困惑不解,不知道為什麼對方要這樣對自己。


但在宇宙冥冥中的引導下,我找到了答案,解開了捆綁住自己很久的疑惑。而我更進一步的發現,原來這些相似的課題重複的出現,是一再的提醒我要「學會愛自己」。


因為只有真正愛自己的時候,我們才有能力辨別美麗糖衣背後的有毒、有害關係,我們才能有真正清醒的選擇以及保護自己的能力。


我曾經因為完全找不到自己任何的價值而悲觀沮喪的認為自己不應該活在這世界上,但是現在的我,相信我自己是值得活著的,而且不只是活著而已,我值得活得越來越豐盛美好幸福自由!


每一個投胎來地球體驗生命的靈魂,都是最勇敢的靈魂,造物主創造出我的存在,我就是有價值的存有,不必有具體的原因跟實質的為什麼。


所以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因為宇宙對我們是無條件的愛,而不是你多有錢、多美麗、多能幹、對社會有多少貢獻才值得存在,才值得被愛。


願我們都真正學習愛,接受愛,付出愛,成為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靈魂旅者-千娜的沙龍
8會員
42內容數
紀錄了21天以來愛自己《鏡子練習》的心路歷程
2023/11/24
我在接觸身心靈之前,一直是不知道自己其實一直在拒絕「給予」跟「禮物」的。 我只有隱約的感覺到,我很多想要的都得不到,所以我其實很多時候,很渴望卻不敢爭取,不敢要。那種強烈的不配得感顯示出了我內在的匱乏。 但我卻從沒意識到,我也有拒絕跟抗拒好的能量的時候。
2023/11/24
我在接觸身心靈之前,一直是不知道自己其實一直在拒絕「給予」跟「禮物」的。 我只有隱約的感覺到,我很多想要的都得不到,所以我其實很多時候,很渴望卻不敢爭取,不敢要。那種強烈的不配得感顯示出了我內在的匱乏。 但我卻從沒意識到,我也有拒絕跟抗拒好的能量的時候。
2023/11/24
時光飛逝,很快的,愛自己的鏡子練習來到了第十八天... 等等,你的第十五天、第十六天呢? 其實有時候,做練習不一定有那麼多的感想,而且有時候連結到的過往印記可能差不多,所以我就不想一直重複敘述了。也不想為寫而寫,硬是擠出一篇文字來。 所以,那兩天就空著吧! 留白也是一種美。
2023/11/24
時光飛逝,很快的,愛自己的鏡子練習來到了第十八天... 等等,你的第十五天、第十六天呢? 其實有時候,做練習不一定有那麼多的感想,而且有時候連結到的過往印記可能差不多,所以我就不想一直重複敘述了。也不想為寫而寫,硬是擠出一篇文字來。 所以,那兩天就空著吧! 留白也是一種美。
2023/11/22
嗯... 應該有人發現這個愛自己鏡子練習的心得紀錄少了Day13吧,沒人發現也沒關係啦...XD。有時候,感受沒有那麼強烈,感想沒那麼多,所以就沒紀錄了。 沒關係,接納這樣的自己,這樣的自己,也很棒!
2023/11/22
嗯... 應該有人發現這個愛自己鏡子練習的心得紀錄少了Day13吧,沒人發現也沒關係啦...XD。有時候,感受沒有那麼強烈,感想沒那麼多,所以就沒紀錄了。 沒關係,接納這樣的自己,這樣的自己,也很棒!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不夠好」這個想法植根在我的潛意識中,讓我極度自卑。我非常害怕自己的不足、不完美,會讓人失望,所以盡量與人保持距離。我對「人」有極大焦慮,潛意識相信他人會傷害我,很難與人建立真正連繫。
Thumbnail
「我不夠好」這個想法植根在我的潛意識中,讓我極度自卑。我非常害怕自己的不足、不完美,會讓人失望,所以盡量與人保持距離。我對「人」有極大焦慮,潛意識相信他人會傷害我,很難與人建立真正連繫。
Thumbnail
愛自己的真諦:自我認同與價值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我對於這樣的對話非常的開心,因為我比較
Thumbnail
愛自己的真諦:自我認同與價值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我對於這樣的對話非常的開心,因為我比較
Thumbnail
所謂「有毒母親」,指的是對孩子施加精神或肉體上的虐待,或透過束縛、過度干涉,控制孩子的人生,對孩子造成宛如毒害般不良影響的母親。「母女」本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很多女性談著談著慢慢發現自己在缺愛的環境裡長大,最後開始警覺到自己在親子關係裡複製著早年的母女議題,現在自己也成了「有毒的母親」。
Thumbnail
所謂「有毒母親」,指的是對孩子施加精神或肉體上的虐待,或透過束縛、過度干涉,控制孩子的人生,對孩子造成宛如毒害般不良影響的母親。「母女」本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很多女性談著談著慢慢發現自己在缺愛的環境裡長大,最後開始警覺到自己在親子關係裡複製著早年的母女議題,現在自己也成了「有毒的母親」。
Thumbnail
我的「回家」之路到了這一步,才發現所有一切的徵結點都回到了我成長的根上—我的家。 家是我們第一個接觸到與人建立關係的地方,一切與人的建立關係的習慣、習性、性格、方式都是由此開始 當我開始發現並且承認,我不想再像我媽媽那樣過生活,我有我想要過的生活模樣和成為的樣子,也許這個樣子,這種生活,不被人們認可
Thumbnail
我的「回家」之路到了這一步,才發現所有一切的徵結點都回到了我成長的根上—我的家。 家是我們第一個接觸到與人建立關係的地方,一切與人的建立關係的習慣、習性、性格、方式都是由此開始 當我開始發現並且承認,我不想再像我媽媽那樣過生活,我有我想要過的生活模樣和成為的樣子,也許這個樣子,這種生活,不被人們認可
Thumbnail
是什麼讓我們選擇不斷前進? 是對於人生的期待與希望; 還是對於自我認同與超越的渴求; 或是內心對於不被愛與接納的恐懼?
Thumbnail
是什麼讓我們選擇不斷前進? 是對於人生的期待與希望; 還是對於自我認同與超越的渴求; 或是內心對於不被愛與接納的恐懼?
Thumbnail
每次只要有人在網路上或電視上訴說自己的父母如何讓自己感到痛苦,總是會有一派的人出面聲討並且指責不應該批評生養自己長大的父母,認為這是一種忘恩負義的不孝行徑。但假設我們都不去談父母所帶來的創傷,難道就能自然抹滅或消除內心的傷痕嗎? 作者在三十歲的那年才赫然發現自己不斷被母親虐待荼毒,在此之前感受到的是
Thumbnail
每次只要有人在網路上或電視上訴說自己的父母如何讓自己感到痛苦,總是會有一派的人出面聲討並且指責不應該批評生養自己長大的父母,認為這是一種忘恩負義的不孝行徑。但假設我們都不去談父母所帶來的創傷,難道就能自然抹滅或消除內心的傷痕嗎? 作者在三十歲的那年才赫然發現自己不斷被母親虐待荼毒,在此之前感受到的是
Thumbnail
我覺得自傷及自殺是一種症狀,有破壞性也有保護性的功能,每一個家庭都有獨特的歷史與關係。在我們家,症狀形成一種危機,要我們所有人停下來面對壓抑的恐懼,並為他人負起責任。 那天從醫院急診室離開後,我在內心暗做了一個決定,回家。那也是我生涯的轉彎,讓我理解:照顧對我來說,就是一種陪伴,那種非常日常的陪伴。
Thumbnail
我覺得自傷及自殺是一種症狀,有破壞性也有保護性的功能,每一個家庭都有獨特的歷史與關係。在我們家,症狀形成一種危機,要我們所有人停下來面對壓抑的恐懼,並為他人負起責任。 那天從醫院急診室離開後,我在內心暗做了一個決定,回家。那也是我生涯的轉彎,讓我理解:照顧對我來說,就是一種陪伴,那種非常日常的陪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