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身心的智慧瑜伽——你的身心不是細胞組成的,是故事!

2023/11/2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修復身心的智慧瑜伽|——你的身心不是細胞組成的,是故事!


#跑道上的爬行嬰兒

黃昏時在操場慢慢跑,不遠處傳來嬰兒哇哇大哭,我觀望著。一個看似媽媽的人在爬行嬰兒前方幾步倒著走,兩手前伸,時而拍拍手,鼓勵嬰兒繼續。可她眼睛也不時看向一旁三名婦女,與她們大聲聊天說笑。


好震驚!不敢相信眼睛看到了什麼!


跑道是專供人跑步或走路運動的地方,卻有不少大人小孩隨意穿越,或自顧自打球玩鬧。通常我就看好自己的跑道便是。但此刻,在跑道上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爬行嬰兒⋯⋯真無法不管⋯⋯


於是,跑近時先含笑點頭,然後跟媽媽借一步說話。我說:不好意思喔,他哭得很厲害吔。請問,讓他在這裡爬行是有什麼特別用意嗎?


媽媽有點驚訝,但是友善的,只笑笑回說「這樣可以訓練他爬啊」。嗯,這樣啊。請問他多大了?快一歲了。(快一歲了還沒能站,所以媽媽想快訓練好他吧)


這時,寶寶靠近了。媽媽伸手去抱他,我也順勢蹲下身去輕聲說:其實,我想告訴妳,不要這樣對他,好不好?在印度有個說法是,小孩子五歲前,父母親要盡量去滿足他的一切⋯⋯想吃什麼都可以,想做什麼都可以⋯⋯


媽媽的表情顯示「啊~有這種事?」


寶寶盯著我看,我也看著他的眼神,感到他很警覺,已超乎一歲的成熟度?


為什麼小寶寶有這種眼神?再問多一些才知道他幾乎一出生就在褓母家長大,說是褓母,但就是小型托嬰中心。會不會打從有記憶以來,他生活裡就存在著與人競爭才能獲得食物與關注的壓力?


若身旁有情緒穩定的大人,全心全意地供應他所需的一切,當他是宇宙中心,任他自由揮灑,那麼,這樣的童年經驗是否能為他的未來打造出一片堅不可摧的基礎?


真的,寶寶雖聽不懂道理,但他沒停止用身心在感受著一切,身旁的人給他的對待也會銘刻在他的「腸道系統」,儲存起來變成他一生不斷反芻的「情緒」滋味。


#莫測高深的身體與精微體

身心問題的根源起於腸道。腸道是人類的第二大腦,腸神經系統是自主神經系統的第三個分支。它透過迷走神經 、荷爾蒙和壓力反應系統與頭部的大腦互通訊息。腸道的最外層有一個叫「腸繫膜」的覆蓋物,上面就儲存著一個人在緊張、憤怒時的應變模式訊息。那些我們長大後所以為的天性、個性之類難以改變的東西,其實都跟幼年時期的經驗很有關係。


哇,你怎麼懂那麼多!請問你是做什麼的?沒有啦,我只是喜歡看身心修復這類書⋯⋯哪本書?誰寫的?我要去買。是英文書⋯⋯喔,那我不行,呵呵。不會的,其實不用看太多理論。這樣好了,我告訴你最重要,而且媽媽也能輕鬆做到的,好不好?


可是我只是⋯⋯別的寶寶都會走了,至少都能自己站起來了⋯⋯稍微訓練一下可以吧?


嗯,是可以練習的,但是不要在這裡。你看,這裡是學校操場的跑道,寶寶是第一次來這裡嗎?


你看喔,我們幾個大人都站著,寶寶那麼小,對他來講,這是一個被巨人包圍,卻弄不明白自己要爬去哪裡、要做什麼的迷惘人生的故事啊。


喔⋯⋯這樣啊?嗯,不然,我這樣問你喔,你願意跟他一起爬嗎?現在?對,現在。你要他在此時此地爬行,那你自己也願意這樣爬行嗎?⋯⋯所以,必須是我願意做的,才能讓寶寶做?大致上是這樣⋯⋯



#組成你身心的人生故事以負面記憶居多

有位美國詩人曾說:「宇宙是由故事組成的,不是原子。」


而我要說:「身心是由故事組成的,不是細胞。」只不過,故事看似被淡忘,但當時的負面情緒會留存在體內。


按照印度創造論,胚胎是從精微體一路發展出粗鈍體(身體),換言之,情緒的存在早於身體組織、五臟六腑、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我們在生命之初即擁有情緒。


粗鈍體是外顯而具體的感知系統,較易覺察;精微體即情緒與思想,較為抽象。然而,身與心連動。你因感知外界的刺激而生氣、悲傷或高興之時,可曾感覺到自己的臉色、身體的肌肉也會跟著改變?身與心就是這樣不間斷地互傳訊息與連動;你的身心正是一座精密複雜且不可見的互聯網。


嬰幼兒當然有感受,也有情緒。不必是他的直接經驗,只要周圍有事情在發生,他就一樣有恐懼、憤怒、羞恥、孤獨、悲傷,甚至是內疚等。這些負面情緒不只會記在他內心,也一定會在他身體組織、五臟六腑裡面烙下痕跡、留下訊息。有一種說法是,負面記憶必須留存,這樣才不會又去做某事,譬如避免吃到毒物,或曾遭母親譏諷菜炒得難吃的人從此就不愛烹飪了。


小孩哪裡懂情緒,或釋放情緒?所以,這些感受只能被埋葬,埋進身體深處。看不見,卻不代表它消失了。



#反應模式與限制性信念

中年以後慢慢會發現自己的過去,有幾件事、幾個回憶就是揮之不去。這些無法釋放的情緒會變成什麼?就是負面記憶,此外也會發展出他頑強的反應模式與限制性信念。多年下來,這些模式與信念一層一層地累積,進而形塑出他的慣性行為,當然也極可能造成他慢性疼痛、功能障礙或各種疾病。


人一生所經歷的情緒事件多寫在他的腸道、大腦系統之中。這些負面情緒的記憶不僅有礙身體健康,不斷累積之下還讓心鏡模糊,而大腦卻一直在用這個無法反應真相的心鏡去看事情,以至於回應別人時也都套用慣性模式,自己卻渾然不覺,或以為這就是我,我就是這樣;然而,這些都不是真實的自己。


這不是叫你去挖掘前世今生;因為挖不完,且無益於開創未來。但這的的確確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了你過去累積的模式與信念,以及那個難以跳脫的情緒迴圈。



#DNA反轉法則

修復身心、情緒釋放的相關療法仍需仰賴外緣、醫生緣。幸好,自我修練的方法也是有的。首先,要謹記:別心急。


以那位媽媽為例,愈覺得寶寶應該要怎樣,那就千萬別急著一定要那樣。每個人都不一樣,即使做同一件事,所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


#章成禪師教導的DNA反轉法則即說明了「愈要就愈要不到」的道理。媽媽要看見自己的欲望。不拿一個標準去要求寶寶來滿足她的自我。


最簡單可行的,也很可能是最有益處的做法是:

#模仿嬰兒的表情

#模仿並重複嬰兒發出的聲音,用平靜而有趣的語氣與他交談

#抱起嬰兒並擁抱他

#陪伴他;他平躺時輕輕地、細緻地安撫他全身。


真實的益處常常都很單純,大道至簡;上述操作都在述說一個個溫馨有趣的人生故事。同理,我們也都是身體這寶寶的媽媽啊。你想訓練身體,要他健康,要他能站、能走、能跑?甚至動作優雅無老態?那麼,或許可以想想:你要身體做的訓練只是你頭腦投射出來的欲望嗎?甚至太心急,連去的場所也不對了?


而寶寶呢?在你求好心切的努力與堅持之下,是否你的寶寶其實壓力一直都很大,沒來由地不開心?甚至一直一直在哭泣?



#修復身心的智慧瑜伽

|修復身心的智慧瑜伽|將提供各位一個解方。「智慧」本就存在於你的身體本能與心。


身體上要放掉慣性控制,由自然呼吸帶領,進而習得覺察、感知、引導、放鬆自己以解除身體緊繃,轉變僵化的情緒慣性反應。漸次加入對自己身體架構的基本認識,找回中軸,並實際應用在日常動作中,以及運動中的施力與省力。


心靈上要藉由定期聆聽、浸泡在高層意識所傳遞的靈性訊息,以開啟你心的智慧。


在自己的生活中務實地反覆練習「身體」與「智性」的運作,如此不僅能看見並斷開情緒綑綁,也能練就處世的不凡身手。


如此修復而能成就輕鬆自由的身心合一狀態,進而能享有心想事成、美好豐盛的人生。


智慧瑜伽:《薄伽梵歌》首二章的身心靈祕密






3會員
36內容數
如果你正為飲食所苦;如果你正為體質所苦;如果你正為疾病所苦;請試試這套瑜伽飲食療法。不管你是不是正在練瑜伽,這套來自古文明印度的飲食,均適用於任何人。 運用印度韋達養生飲食,你可以調整體質,免受不平衡之苦。認識自己的體型,你會知道如何預防疾病,對付疾病,甚至可以預知自己容易得什麼疾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