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不是讀越多越好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每當走進參考書區,同一個科目總是有數不清的書可以選擇。

 

在準備考試的壓力下,心中的不安感告訴自己「把書全部買回來」。

 

但是蒐集資訊的焦慮,會對於身心帶來危害。

 

因為書讀不完,會累積焦慮。

 

即便把一批書買回來了,又會藉口告訴自己其他書有不同的寫法,回到書局買了第二批的書籍。

 

堆得像小山一樣的參考書,提供了我們選擇的機會,卻也癱瘓我們的分析。

 

分析的癱瘓在加上報復性的焦慮,只會造成準備考試的心態更加崩潰。

 

經過了各種考試之後,相較看了三本書不熟,我覺得只要把一本書讀熟,對於考試反而更有幫助。

 

考試的變化形態,唯有從基礎觀念出發才能解決。

 

把一本書讀熟的優點,就是幫助自己從基本觀念出發,處理考試的變化。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嘉義菲爾普斯的沙龍
26會員
103內容數
你心中的犯罪者是甚麼形象呢?窮凶極惡、面目猙獰、狡詐、邪惡? 在處理案件的日常生活中似乎不是如此。犯罪者進到刑事程序中變成了被告,面臨國家的追訴時的反應,是如此的人性。
2024/04/09
現代人追求效率,做事想要得到立即的成果。   由於各種網路和科技發達,會有這樣的心態也是正常的。   然而,「省時間」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很多人省了眼前的時間,卻浪費更多時間善後,反而無法達成省時間的目的。   例如有次我搭電梯到了5樓,外面有一個要下樓的婦人神情慌張,想要往電梯
Thumbnail
2024/04/09
現代人追求效率,做事想要得到立即的成果。   由於各種網路和科技發達,會有這樣的心態也是正常的。   然而,「省時間」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很多人省了眼前的時間,卻浪費更多時間善後,反而無法達成省時間的目的。   例如有次我搭電梯到了5樓,外面有一個要下樓的婦人神情慌張,想要往電梯
Thumbnail
2024/03/21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2024/03/21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2024/03/12
你是否擔心自己讀得不夠? 擔心自己準備的書寫的不夠完整? 常常上網刷心得文,看有沒有還沒買的書? 這些都是資訊焦慮的典型症狀。 人擁有的專注力是有限的。 如果時間都花在資訊的收集上,不但使我們更加焦慮,還會讓自己的認知負擔加重,進而降低專注力。 「專注力」是考生最
Thumbnail
2024/03/12
你是否擔心自己讀得不夠? 擔心自己準備的書寫的不夠完整? 常常上網刷心得文,看有沒有還沒買的書? 這些都是資訊焦慮的典型症狀。 人擁有的專注力是有限的。 如果時間都花在資訊的收集上,不但使我們更加焦慮,還會讓自己的認知負擔加重,進而降低專注力。 「專注力」是考生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每當走進參考書區,同一個科目總是有數不清的書可以選擇。   在準備考試的壓力下,心中的不安感告訴自己「把書全部買回來」。   但是蒐集資訊的焦慮,會對於身心帶來危害。   因為書讀不完,會累積焦慮。   即便把一批書買回來了,又會藉口告訴自己其他書有不同的寫法,回到書局買了第二批的書
Thumbnail
每當走進參考書區,同一個科目總是有數不清的書可以選擇。   在準備考試的壓力下,心中的不安感告訴自己「把書全部買回來」。   但是蒐集資訊的焦慮,會對於身心帶來危害。   因為書讀不完,會累積焦慮。   即便把一批書買回來了,又會藉口告訴自己其他書有不同的寫法,回到書局買了第二批的書
Thumbnail
我喜歡收集書單,書單越來越長,我卻越來越不敢開始讀。
Thumbnail
我喜歡收集書單,書單越來越長,我卻越來越不敢開始讀。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讀書是非常有用的,也都知道應該去讀書,因為小時候被灌輸了一種好好讀書、多讀書的思想,所以大家都會認為讀書當然是越多越好。 就好像讀書越多,知道的越多,最好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達到學富五車的地步,生活就會越來越好一樣。 但是當我們作為普通人讀了很多書,我們的現實生活卻沒有任何改變,反而更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讀書是非常有用的,也都知道應該去讀書,因為小時候被灌輸了一種好好讀書、多讀書的思想,所以大家都會認為讀書當然是越多越好。 就好像讀書越多,知道的越多,最好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達到學富五車的地步,生活就會越來越好一樣。 但是當我們作為普通人讀了很多書,我們的現實生活卻沒有任何改變,反而更
Thumbnail
不少人經常和我討論,說自己買了很多書,還專門做了自己的書房等等,每天也有在讀書,可總是感覺沒怎麼提升?其實我在剛開始讀書的時候,也有過類似困惑,走過了很多彎路,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讀書的誤區。 你以為你在讀書,其實你只是在自欺欺人! 誤區1:囤積型閱讀 簡單來說,就是攀比閱讀數量而非質量。但一本書
Thumbnail
不少人經常和我討論,說自己買了很多書,還專門做了自己的書房等等,每天也有在讀書,可總是感覺沒怎麼提升?其實我在剛開始讀書的時候,也有過類似困惑,走過了很多彎路,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讀書的誤區。 你以為你在讀書,其實你只是在自欺欺人! 誤區1:囤積型閱讀 簡單來說,就是攀比閱讀數量而非質量。但一本書
Thumbnail
大概是國小的時候吧,閱讀課外書純粹是為了逃避課本,上課的時候就把課本立起來,裡面夾著自己的書本,假裝自己很認真的看課本的內容,但老師幾乎都看得出來我們津津有味的眼神,絕不是在看課本,之後的後果可想而知。
Thumbnail
大概是國小的時候吧,閱讀課外書純粹是為了逃避課本,上課的時候就把課本立起來,裡面夾著自己的書本,假裝自己很認真的看課本的內容,但老師幾乎都看得出來我們津津有味的眼神,絕不是在看課本,之後的後果可想而知。
Thumbnail
為甚麼學生要讀國英數社自? 到底讀書可以幹嘛? 歡迎大家進來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為甚麼學生要讀國英數社自? 到底讀書可以幹嘛? 歡迎大家進來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FB粉專:基爸爸)   如今,人們忙上班、忙加班、忙帶小孩、忙聚會、忙旅行,忙到一年看不了十本書。 好不容易翻本書,又常常覺得現在的書是盛名之下,其實對生活、工作沒啥幫助,看書的時間和買書的金錢都打了水漂,不如工作或聚會來得實在。 但真正讀過書的人,特別是讀過好書的人,內心深處總覺得看書是件快樂而
Thumbnail
(FB粉專:基爸爸)   如今,人們忙上班、忙加班、忙帶小孩、忙聚會、忙旅行,忙到一年看不了十本書。 好不容易翻本書,又常常覺得現在的書是盛名之下,其實對生活、工作沒啥幫助,看書的時間和買書的金錢都打了水漂,不如工作或聚會來得實在。 但真正讀過書的人,特別是讀過好書的人,內心深處總覺得看書是件快樂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