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造Z、α世代的「團隊領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期待,能給你一些力量
  • 作為領袖,究竟要承擔什麼
  • 現在的新一代都在想什麼
  • 新一代的領袖該如何育成
raw-image

𖤐本篇會透過,我在「工作現場」的實務經驗來分享

|我的工作

我是一個「人才培育」工作者

透過「使命感啟發、自我探索、生涯規劃」等

幫助人才可以在組織中發揮其優勢


目前獨立工作,承接來自各組織團隊

關於人才培育上的服務(例:培訓規劃、工作坊、講座、顧問服務)

raw-image

|我的業主

本文分享的「工作現場」

是我與一個跨國基金會的合作

針對其內部青年設計『領袖培訓』課程


該基金會在全球設有超過50個據點

服務世界100多個地區

基金會中央的管理層,是我主要的窗口


他們的運營,因應龐大的人數與國際化的業務

已發展的相當健全,當然培育系統也早有建立

raw-image

|為什麼還需要我?

在和管理者們初談時,我了解到

他們希望可以培育新一代的青年領袖

深知這是推動組織變革、創新的要角


但過往的體制略顯僵化

以及內部耆老級人物

做事方式和新世代不一定合拍

造成新世代的投入意願降低

raw-image

|Z、α世代長什麼樣子

屬於數位原生世代的Z世代

在很多「前輩」眼裡,簡直就像妖魔鬼怪


他們有更多元的資訊,因受到衝擊後

所產生的內在對話也變多

常讓人覺得「太有想法」

而緊接在Z世代之後的α世代

則更重視「個人化」

包含看重自我價值的展現、有個性的品牌...等


這是一群存在「高變動因子」的世代

該如何讓其黏著在團隊,成為各個雇主必須重視的問題


Photo by司馬(IG:our.appearance_)

Photo by司馬(IG:our.appearance_)

|領袖,是什麼樣的存在

團隊領袖需要更大「承擔責任&扛著風險」

(當然每個職員也是,這裡是基於「比較值」)


他絕對「不需要」是團隊中技術最出色的人

因為專業職&管理職是一樣重要的

但領袖的職責

使他需要承受比職員更大的壓力

所以領袖的續留、黏著在組織的意願

包含篩選機制會更加嚴謹

raw-image

Z&α世代加入領袖行列,是遲早的事情

而他們的黏著度高低

他是否能看見自己的價值被組織珍視

並擁有舞台展現息息相關

這是他們的「內在驅動力」


然而十分弔詭

過往慣行教育下所養成的社會現象

讓人們到如今,即便知道要重視自己,卻不了解自己的價值何在

這也是Z&α世代正在面臨的困境

畢竟他們是由,X、Y甚至更早的嬰兒潮世代養育大的


raw-image

|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份」

比起談論職涯,我更喜歡幫助人才

聚焦在「生涯」的角度

去思考什麼是自我實現

因為人生很長,不是只有工作

所有事情都是互相帶動影響的

需要學會看一個整體,而非單個區塊


raw-image

當你今天是雇主角色

你願意協助人才看懂這份工作、這個角色

在他人生中是什麼位置

以及他的潛力在哪?能如何實現自我?

甚至一定程度上協助他探索自己(例:給予內部輪調的機會)


人才的付出與產能一定會讓你驚訝

而不適合的人,也不需要再耗費心神勸離


raw-image

為該基金會設計「領袖培訓課」的第一步

我邀請其中40位,20~35歲青年

和他們進行每人1.5小時的深度訪談


聽TA(Target Audience目標受眾)
的聲音比什麼都重要
raw-image

過去我在設計領域,學到最寶貴的一課便在此

(註:高中/大學我的專科是廣告、產品設計)


我們在開發一個新產品

花最多的時間可能不是畫設計圖

是田調、研究使用者行為、市售競品的需求缺口

老師也總是會挑戰我們,市場到底有沒有這個需要

受眾的聲音,一定是所有服務的基礎
raw-image

訪談裡,我和TA談對基金會運作的改善洞見

也談他對基金會的盼望、服務流程的調整

但更多的

我和他們談論「他自己」
你期待自己可以在社會發揮什麼影響力?
你認為自己是否還有未被開發的潛力?
你是否清楚認識自我的價值?


受訪者的回饋

受訪者的回饋

訪談中一位受訪者說到:

我以為今天只會問我「你覺得基金會怎麼樣怎麼樣...結果竟然聊了這麼多『我』」!

結束後還特地傳了訊息給我的甲方


關於訪談的訣竅跟技巧,如果你有興趣
之後也會放在我專題《商業思維 系列》分享
這樣的技巧,也可以增加你在與人對話時的深度唷!


raw-image

|知人善任 是組織運作的基底&關鍵

「必須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

這樣的正確,不僅僅是人才擁有什麼學歷專業

還包含那些履歷表寫不出來的軟實力、潛力


那些看不到的,就是我在協助挖掘的
raw-image

如果你想更了解

我是如何協助個人、雇主完成人才培育

可以免費申辦「方格子Vocus」帳號追蹤我

學習更多商管/業務知識,可以到我帳號的「商業思維系列」閱覽


想與我交流,點選IG連結: 23some_one



raw-image






avatar-img
13會員
24內容數
以馬內利源自希伯來文音譯,是聖經中「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家打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何善用「人性」幫助你管理時間 如果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生吃一隻青蛙 請你挑一隻最大、最醜的那隻先吃
你聽過聖經經典故事「五餅二魚」嗎? 有些事到死你都不一定會看見改變,那為什麼而做 「我們手上的資源,加上耶穌,就夠了」
|期待,給你一些力量 沒有「那些人」的期待,你還知道自己是誰嗎?
你正經歷低潮嗎? 不要急著把「電燈」打開
期待,能給你一些力量 |懂業務洽談,能幫助在「任何」工作崗位的你 |成交的關鍵
拜訪客戶前的準備 |挑衣服的重點 |注意你帶去的設備
如何善用「人性」幫助你管理時間 如果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生吃一隻青蛙 請你挑一隻最大、最醜的那隻先吃
你聽過聖經經典故事「五餅二魚」嗎? 有些事到死你都不一定會看見改變,那為什麼而做 「我們手上的資源,加上耶穌,就夠了」
|期待,給你一些力量 沒有「那些人」的期待,你還知道自己是誰嗎?
你正經歷低潮嗎? 不要急著把「電燈」打開
期待,能給你一些力量 |懂業務洽談,能幫助在「任何」工作崗位的你 |成交的關鍵
拜訪客戶前的準備 |挑衣服的重點 |注意你帶去的設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聚集群眾必須有其核心與焦點 你是天生的權威和引領者,具備直覺的智慧與創新的天賦,是一位能為部落提供具體解決方案的將軍。善於強化團體功用,讓相似的力量,會自然而然相互吸引,彼此獲益。展現領導力的方式,是有能力以無私的角度教育他人,讓群眾獲益,並推崇部落核心價值,共同守護物質資源,透過合適的分配讓部落
Thumbnail
少子化、斜槓、自媒體等趨勢,使得企業招募人才面臨挑戰,企業如何轉換思維? 透過文中的三個「教練式領導」應用要點,幫助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並取得成功。
Thumbnail
Y世代員工升為主管之後,開始會面臨到該如何與下屬溝通,這是主管無可避免的課題。過往身為基層員工,只需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即可,成為主管後,執行業務變少,管理事物變多,整體的工作方向與內容也隨之改變。主管必須做好MBO目標管理,需要負責訂定部門目標、執行策略,並引導部門同仁進行腦力激盪,將執行計畫
Thumbnail
我因為有參與新創投資,所以很常被政府單位、學校和各大加速器邀請擔任創業導師,也稱為業師。中間看到一些場景,也讓我對於業師這個角色有點反思,希望可以帶給創業者或者是正在幫助創業者的業師們一些參考。 好比說,在創業簡報比賽或募資路演(pitch)這個場景,常常是創業者和業師們首先產生火花的地方。我
Thumbnail
領導力是個人成功的關鍵,也是企業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的核心要素。然而,領導力與管理能力之間的界限常常讓人模糊不清。因此,什麼是真正的領導力?一名頂尖的領導者又該具備哪5大特點呢? 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領導力課程,為企業培養出具有遠見和影響力的優秀人才,從而快速提升員工技能,推動企業內訓向更高層次發展。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Thumbnail
培養領導力與影響力對個人和團隊都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個人的修養和態度,可以建立起更積極、支持和照顧他人的態度。這需要尊重每個人,保持中立的態度和願意為多少人的生命負責任。文章中提供了許多示例和故事來闡述這些觀點。
Thumbnail
老友即將退休,但每天仍在公務上夙夜匪懈、焚膏繼晷,也不容屬下們苟且偷懶,有天閒聊開玩笑問他:「都快退休了,幹嘛還把自己搞得那麼累?」他反問:「你覺得領導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我回答:「以更高的格局思考並指引大家方向。」他回答:「這答案可行,但是領導人還有件事一定得做,那就是培養接班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聚集群眾必須有其核心與焦點 你是天生的權威和引領者,具備直覺的智慧與創新的天賦,是一位能為部落提供具體解決方案的將軍。善於強化團體功用,讓相似的力量,會自然而然相互吸引,彼此獲益。展現領導力的方式,是有能力以無私的角度教育他人,讓群眾獲益,並推崇部落核心價值,共同守護物質資源,透過合適的分配讓部落
Thumbnail
少子化、斜槓、自媒體等趨勢,使得企業招募人才面臨挑戰,企業如何轉換思維? 透過文中的三個「教練式領導」應用要點,幫助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並取得成功。
Thumbnail
Y世代員工升為主管之後,開始會面臨到該如何與下屬溝通,這是主管無可避免的課題。過往身為基層員工,只需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即可,成為主管後,執行業務變少,管理事物變多,整體的工作方向與內容也隨之改變。主管必須做好MBO目標管理,需要負責訂定部門目標、執行策略,並引導部門同仁進行腦力激盪,將執行計畫
Thumbnail
我因為有參與新創投資,所以很常被政府單位、學校和各大加速器邀請擔任創業導師,也稱為業師。中間看到一些場景,也讓我對於業師這個角色有點反思,希望可以帶給創業者或者是正在幫助創業者的業師們一些參考。 好比說,在創業簡報比賽或募資路演(pitch)這個場景,常常是創業者和業師們首先產生火花的地方。我
Thumbnail
領導力是個人成功的關鍵,也是企業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的核心要素。然而,領導力與管理能力之間的界限常常讓人模糊不清。因此,什麼是真正的領導力?一名頂尖的領導者又該具備哪5大特點呢? 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領導力課程,為企業培養出具有遠見和影響力的優秀人才,從而快速提升員工技能,推動企業內訓向更高層次發展。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Thumbnail
培養領導力與影響力對個人和團隊都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個人的修養和態度,可以建立起更積極、支持和照顧他人的態度。這需要尊重每個人,保持中立的態度和願意為多少人的生命負責任。文章中提供了許多示例和故事來闡述這些觀點。
Thumbnail
老友即將退休,但每天仍在公務上夙夜匪懈、焚膏繼晷,也不容屬下們苟且偷懶,有天閒聊開玩笑問他:「都快退休了,幹嘛還把自己搞得那麼累?」他反問:「你覺得領導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我回答:「以更高的格局思考並指引大家方向。」他回答:「這答案可行,但是領導人還有件事一定得做,那就是培養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