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就服員問我
:為何跟聽障個案釐清他所想要的職缺的一些現實要求,個案就生氣了。
我覺得有可能是因為他覺得被看輕了。
:但我們從頭到尾都沒有輕視他的意思,只是想要讓他知道職場的要求。
我知道,我也做了長長的反思,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盲點,太容易在對方還沒準備好前,急著想要釐清選項的可能性。雖然我們沒有看輕對方的意思,但我們拿那些資訊拋向他的同時,可能也讓他覺得「我們覺得他無知」。
所以我開始學著不一開始就評斷一個人的想望。
就服員問
:如果個案講出來想要應徵的工作,我覺得不合適,該怎麼跟他說?
說實話在我開始意識到這件事情之後,我最常做的事情是先問問他們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有什麼考量?以及如果要做這樣的選擇,會不會遇到什麼困難需要幫忙?
就服員再問
:那如果他沒有什麼想法,也覺得自己不會遇到問題呢?
通常我會再進一步用曾經有某些個案遇到怎樣的情況的方式探問看看他會不會有這些的擔心,如果他還是覺得可以,那我會跟他說就去試試看吧!然後問他是否可以讓我後續也瞭解看看他去試的情況,有什麼我們都可以再討論。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思呢?我永遠都記得曾經在晤談中客人閉嘴的那一瞬間。
曾經遇到過好幾位沒有信心的客人,有些人表現出怯步、有些人表現出挑釁,但都同樣害怕說出想望,晤談太迂迂迴迴,能夠共同工作到最後有進展,我發現「不立即評斷」真的很重要。
怯步的客人拋出對職業的想法後,我會說:你對這個有興趣啊!有機會我們一起瞭解看看。挑釁的客人拋出對職業的想法後會外加「我知道你一定要我放棄什麼」、「我知道你一定會說我能力不夠」,我會說:我覺得人生本來就有很多種選擇(可能性),如果你願意,我想我們可以一起多瞭解看看。
有時候雖然我們不見得真的都有機會去瞭解看看,就在服務的進程中走著走著走到了某一個適合的地方,就這麼就業了、就這麼安置了、就這麼結束了。但我覺得這中間有一件事情讓我挺有收穫的--當服務走著走著要客人面臨到一些挑戰,不擅長、擔心的時候,當我說:嗯!我瞭解你的擔心,但我會陪你,我們一起去試試看,你覺得如何?
在隔了兩三天後,我收到「我願意接受挑戰」的訊息,我想這一切都是從「學著不立即評斷」開始。
人生很長,職重能做的不是斷定而是陪伴賦能。
--
促進改變之前,得要先想辦法走入人心,促進覺察的方式很多,如果可以,我希望選擇溫柔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