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事情會被放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聽podcast時

聽到彭建文老師的職場冰淇淋

訪談孫治華老師的講師之路

有興趣的可以聽聽看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YubJITfO2irofHuLdv83P?si=u05Sen64RFmKt6CTIdwwUg

聽完就想到這個標題

這個標題其實在蠻久之前就發生在我身上

108-109年時非常沈迷在水晶相關的事物上

追了不少直播

當然也繳了不少學費

也會去網路上找尋相關的資訊

當時甚至有起心動念想考認證

後來

因為資金問題

而慢慢淡出

也就是那個時候讓我有感

當你關注某些事物時

它在你的生活中會被放大

尤其AI跟大數據產業的崛起

這種感受又更明顯

就好像在看一張全景圖

鳥瞰時沒什麼

當你想看清楚某個景象會把它給拉近

只為了看的更清楚更仔細一樣

至於要拉多近

就取決於你想看的多仔細了

而聽完兩位老師的分享

又感受到當時那種沈迷的感覺

也分享三點個人經驗

raw-image

第一是投資自己

今天孫老師有提到T型人跟I型人

講到深度跟廣度的問題

這也跟個人興趣與習慣有關

對許多事情都有興趣

都想去瞭解一下就比較偏向T型人

我算是這一類型的

但是

我又每項都只有知道皮毛

連表層都還不算

就需要更多的時間跟精神來投資自己

但是精神有限、知識無窮

該投資什麼呢?

還是要取決於自己的興趣

做有興趣的事才比較有動力

在這些事情上面取得一些成績或成就

就能夠加大動力

我自己在退伍的近半年來

投資了不少實體及線上課程

都是選有興趣的課程

像職能、TTQS、講師培訓、數據分析、問題解決、簡報製作等

上起來就能夠比較專注


第二是投入學習

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

也必須要身心靈都投入

身體投入容易

只要有到上課現場或上線就好

心理要投入就必須訓練了

人的專注力其實是會分散的

有時會飄走

有能有意識的拉回到課程上

靈就更飄忽了

有點像磁場

像音頻

跟當下學習的頻率能不能接軌

如果能夠持續完成小的成就

這種頻率會越接近

但是當你的心開始飄了

頻率也會越來越不對

那這個項目可能就要思考適不適合繼續了

當初退輔會的職訓課程

我選擇了大數據班

上課後才發現

都是在學習寫程式

像JAVA、SQL、Android 、Python …

跟原本想像的數據分析有很大的落差

這些課程必較偏數據科學家

所以

心跟靈就慢慢的飄了

近期又完訓的課程是商業數據分析

學習的是Excel、Power BI、VBA等

就必較符合我對數據分析的想像

從函數到樞紐

從樞紐到圖像

所以學習上就比較專注

也比較有效

只是在VBA那部分就又稍微飄了⋯⋯😂😂


第三是投射成果

就像投影機打開時

如果沒有資料輸入

那就只是一道燈光

你輸入源提供什麼資料

它就會投射什麼出來

“Garbage in, garbage out”

另外

接受投射的載體也有很大的關係

載體是光潔的平面

投射出來的效果就會比較好

載體是不平整的

投射出來的效果當然就很差

學習的環境跟你要投射的環境是否雷同

就是這個載體了

環境相近就好比是光潔的平面

環境有差異就好比不平整的

差異越大越不平

這也是學習移轉中所提到的類化

如果學習之後都沒有去使用

那這台投影機就等於沒開機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啟樺-avatar-img
2023/12/10
注意力在哪裡,成功就在哪裡!
江柏輝(白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0
王啟樺 真的,有興趣才會關注,有關注才會學習
梁知-avatar-img
2023/12/06
很喜歡您的分享,謝謝
江柏輝(白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6
梁知 小小淺見,感謝支持
avatar-img
江柏輝(白光)的沙龍
29會員
119內容數
學而有用,學以致用
2024/11/13
在軍退一年多後,本文分享了我在生活型態與健康管理方面的調整與適應。從早上起床喝水到每日的營養補充,再到最近開始的慢跑訓練,這些變化不僅改善了我的生活質量,還使我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節奏。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跑步技巧,幫助避免受傷並提升運動的舒適性。希望這些經驗能對正面臨類似境遇的人有所啟發。
Thumbnail
2024/11/13
在軍退一年多後,本文分享了我在生活型態與健康管理方面的調整與適應。從早上起床喝水到每日的營養補充,再到最近開始的慢跑訓練,這些變化不僅改善了我的生活質量,還使我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節奏。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跑步技巧,幫助避免受傷並提升運動的舒適性。希望這些經驗能對正面臨類似境遇的人有所啟發。
Thumbnail
2024/03/21
今天有機會回去原單位,分享軍職專長代碼與職能間的關聯性及相關知識。也透過iCAP網站和職能基準表等工具。此外,介紹了Kirkpatrick的四層次評量和Baldwin和Ford的移轉過程模型,來說明訓練成果如何移轉到工作崗位上。最後,分享了選對人對培訓成效的影響,包含選、訓、育、用、留五個步驟。
Thumbnail
2024/03/21
今天有機會回去原單位,分享軍職專長代碼與職能間的關聯性及相關知識。也透過iCAP網站和職能基準表等工具。此外,介紹了Kirkpatrick的四層次評量和Baldwin和Ford的移轉過程模型,來說明訓練成果如何移轉到工作崗位上。最後,分享了選對人對培訓成效的影響,包含選、訓、育、用、留五個步驟。
Thumbnail
2024/01/23
今天參加公司的教育訓練 請到毛鈺禎老師 跟我們分享職能如何導入課程 之前有上過一些職能的課 當時比較偏重在選跟用 今天就比較偏重在訓跟育 政府推動職能真的很不錯 軍中管理常講 人有定職 物有定位 事有定規 職能就是讓每個人的職務有它基本的定職 當然還要看各個公司的中心思想
2024/01/23
今天參加公司的教育訓練 請到毛鈺禎老師 跟我們分享職能如何導入課程 之前有上過一些職能的課 當時比較偏重在選跟用 今天就比較偏重在訓跟育 政府推動職能真的很不錯 軍中管理常講 人有定職 物有定位 事有定規 職能就是讓每個人的職務有它基本的定職 當然還要看各個公司的中心思想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天聽到彭建文老師的職場冰淇淋 訪談孫治華老師的講師之路時 就想起這個標題 當你關注某些事物 它在你的生活中就會被放大 就好像一張全景圖 鳥瞰時沒什麼 當你想看清楚某個景象會把它給拉近 只為了看的更清楚更仔細一點 這裡分享三點個人經驗 第一是投資自己 第二是投入學習 第三是投射成果
Thumbnail
今天聽到彭建文老師的職場冰淇淋 訪談孫治華老師的講師之路時 就想起這個標題 當你關注某些事物 它在你的生活中就會被放大 就好像一張全景圖 鳥瞰時沒什麼 當你想看清楚某個景象會把它給拉近 只為了看的更清楚更仔細一點 這裡分享三點個人經驗 第一是投資自己 第二是投入學習 第三是投射成果
Thumbnail
時至今日,很多興趣不僅能當飯吃,而且還能夠錦衣玉食哪!
Thumbnail
時至今日,很多興趣不僅能當飯吃,而且還能夠錦衣玉食哪!
Thumbnail
「保持熱情」持續分享,製作「利他人」的有價內容 本文將探討從最初的點子到創建出數位商品的過程,強調了開始的重要性,提到不要害怕失敗,因為每次嘗試都是學習的機會,每一次的努力都是邁向成功的步驟。創作過程對你是重要的,包括內容的創作、市場推廣、客戶支援等,以及如何克服失敗和困難,努力是有價值的,因為成
Thumbnail
「保持熱情」持續分享,製作「利他人」的有價內容 本文將探討從最初的點子到創建出數位商品的過程,強調了開始的重要性,提到不要害怕失敗,因為每次嘗試都是學習的機會,每一次的努力都是邁向成功的步驟。創作過程對你是重要的,包括內容的創作、市場推廣、客戶支援等,以及如何克服失敗和困難,努力是有價值的,因為成
Thumbnail
❤️網紅觀察室!開張! 今天我來分享另一個我的觀察對象:網紅!啥!網紅就成天只想得【爆紅】和【變現】啊!有什麼好觀察的!其實,所有書中的【道理】都不難,難得是在【生活】中實踐!如果,能把【閱讀】的智慧,透過【刻意練習】,深化自己的所思所想,【影響力】就會發生在你的每一個選擇中!這就是《原子習慣》書中
Thumbnail
❤️網紅觀察室!開張! 今天我來分享另一個我的觀察對象:網紅!啥!網紅就成天只想得【爆紅】和【變現】啊!有什麼好觀察的!其實,所有書中的【道理】都不難,難得是在【生活】中實踐!如果,能把【閱讀】的智慧,透過【刻意練習】,深化自己的所思所想,【影響力】就會發生在你的每一個選擇中!這就是《原子習慣》書中
Thumbnail
很感謝林定樺總監邀請柏賢老師來上這堂品牌獲利之路, 從上次參加過充電會,體驗過柏賢老師的魅力後,剛好今晚就有這個空檔,勢必得把握一下,在2個半小時的課程的過程中,除了打造品牌的各個知識點,也融入了很多互動遊戲的設計,讓課程不會只是單向的講授法,而是讓全場都可以動起來
Thumbnail
很感謝林定樺總監邀請柏賢老師來上這堂品牌獲利之路, 從上次參加過充電會,體驗過柏賢老師的魅力後,剛好今晚就有這個空檔,勢必得把握一下,在2個半小時的課程的過程中,除了打造品牌的各個知識點,也融入了很多互動遊戲的設計,讓課程不會只是單向的講授法,而是讓全場都可以動起來
Thumbnail
平常都是吃飯或開車時間聽的podcast,大人學的small talk,不同的主題要不讓我產生共鳴與被同理,要不就是聽到新觀點讓我產生新的反思。 感謝石罡這次的綠洲創業論壇,訊息一PO文出來,看到有Bryan姚詩豪、劉軒、陳宗賢、張瑋軒,每位講者都是強棒,心理就不多做思慮,五分鐘內就直接買套票
Thumbnail
平常都是吃飯或開車時間聽的podcast,大人學的small talk,不同的主題要不讓我產生共鳴與被同理,要不就是聽到新觀點讓我產生新的反思。 感謝石罡這次的綠洲創業論壇,訊息一PO文出來,看到有Bryan姚詩豪、劉軒、陳宗賢、張瑋軒,每位講者都是強棒,心理就不多做思慮,五分鐘內就直接買套票
Thumbnail
  在博士班期間,我聆聽了書店老闆的直播,讓我覆盤自己為何對於創業思維有興趣,我發現到‧‧‧   原來和自身背景有關,父母親從小自行創業經營蔬菜店,從小我養成上午三點起床,並在下課後邊寫作業邊協助品牌父母親賣蔬菜,時間也自然地被分割,以及常常需要一段時間同時做兩件事情,但也限制了我自己,成為我博班畢
Thumbnail
  在博士班期間,我聆聽了書店老闆的直播,讓我覆盤自己為何對於創業思維有興趣,我發現到‧‧‧   原來和自身背景有關,父母親從小自行創業經營蔬菜店,從小我養成上午三點起床,並在下課後邊寫作業邊協助品牌父母親賣蔬菜,時間也自然地被分割,以及常常需要一段時間同時做兩件事情,但也限制了我自己,成為我博班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