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與國文老師定位

2023/12/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期區老師的發言捲起千堆雪,也引發不少批評。但憑心而論,除了ptt上所謂北一女中學生說她上課會批判執政黨言論外,不甚妥當,其餘言論皆有可受公評之處。

此外,筆者近期看了不少老師及名嘴言論,覺得有些荒謬及感慨。

首先,有人提到,課綱是綱要,不是限制你要選那些文本來教。但這些人也許不知道,也許故意裝作不清楚,但在學考生都明瞭一件事-課綱選文基本上就是會考。即使出題配分不高,但只要有出,就一定要拿分。因此,沒有老師會不上那15篇的。另外,所謂自由文本選擇,根本是笑話。實務上根本多數老師都在趕課,怕教不完段考範圍,有些補充教材篇章還會規定學生要自己讀,說段考會考。因此,有多餘心力能教其他的,無疑是稀少。

其次,部分國文老師本末倒置。這幾天看到一個最可笑的說法,強調為了吸引學生興趣,老師們嘗試用不同方式接引古代文本,讓學生可以吸收。但同時間又說道:怎麼教才是重點,不一定要選某些篇章才能說明某種價值。又認為我們常常貴古賤今,看不起現代的發展。

但我要說的是?現實真的是如此嗎?怎麼教當然是重點,但怎麼挑選也是重點。因為每篇篇章內容的著重點不同,比如說:廉恥一文,當然重心就是講廉恥,而不會是其他。是以,選擇文本的同時,同時也代表你要傳達怎樣的價值。廉恥一文的重要性,不是它句法多精彩,而是傳達士大夫應該堅持何種理念,闡發儒家精神的代表。

許多老師本身都背棄了自己立學的根本,忽略了國文這一科除了文學鑑賞外,應該背負的何種價值。簡單來說,國文如果只是被視為一種鑑賞或技藝的學科,根本沒有存在的意義。找回當初傳道、授業、解惑也的初衷,才是老師應該奉行的事。

最後,國文教育並不一定能達成品德教育,但如果國文這科都不願意說,又有哪一科會說?能不能形塑人的道德人格,答案是不一定;但如果都沒有人說,會有機會達成嗎?大家都強調的事,都不一定能做到;如果大家都不說,又有誰會在意。

國文這一科,除了考試價值外,更應該重視自己本身的價值何在?古文今譯當然很好,但是否能精準傳達所欲傳達的理念更為重要。文白之爭不要流於政治人物的鬥法,而是應回歸於該帶給學生何種精神更為重要。

7會員
172內容數
中文研究所學校眾多,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又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達到考取的目標?進入研究所後,如何選擇自己的碩博論文題目?都是此專題探討的目標。此外,嘗試不同類型的創作,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