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情緒消耗》-富有愛自己能量的一年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自序】

身心和人際的崩潰,大多來自情緒消耗生活。在現代,常讓人感到崩潰,每日或多或少都要經歷情緒觸發的過程,像內心被扣了扳機,轟一聲,在胸口炸開一個洞般感到慘烈、苦痛、疼痛。

從小到大,我們累積了太多未解決的創傷和失落,讓我們深陷後天習得的無助和無能為力感中,受到早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衝擊和牽扯,時常在生活環境中、人際情境中、網路新聞中被觸發,突然莫名愣住、腦袋空白、胸口疼痛感到不知所措、無助、絕望、難受、焦慮、想逃等。

過往在生活中,為了因應高壓和不安全環境,不得不採取的無效認知和行為(例如隱忍、壓抑、攻擊、解離),那雖然確實讓我們生存下來,卻也讓我們時常反覆陷進相似情境裡,而難以平靜安穩。

過度激烈的情緒,或久久未能平復的情緒風暴,可能來自未解決的內心情感創傷,還有曾經負面、痛苦的經歷。那些過往的經驗和感知成為一種自動化的反應,包括不成熟的防禦系統啟動、立刻產生的應對方式,都讓我們一次次的歷經大腦風暴及內憂外患,一次次的消耗身心能量及健康。要能給自己一個安心的內在空間,情緒界限和情緒空間是重要關鍵。

時常被觸發情緒的人,等於時時刻刻活在外在環境引發的內在焦慮和高壓中,感到不安和恐懼,任由被激發的強烈情緒成為主導,不斷支配和綁架我們的心智,無法透過「成熟明智的自我意識」來主導情緒與反應,因此,彷彿時常受情緒侵襲和損害,不斷承受威脅和傷害。

為內心築一座安全堡壘界限,就像是一間房子的門窗和磚牆,你的門窗和牆壁能否擋住外面的風雨?會不會一個街上的細微聲響,就可以輕易的穿透屋牆驚擾到原本平靜作息的你?當然,如果你容易被觸發、被影響,這不是你的錯,因為你個體的界限,內在空間的城牆始終遭遇破壞,或不曾被建造,卻要求你必須隨時受外界支配和強迫回應,以致你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協助,幫助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建好內在的安全堡壘,做自己安全堡壘的主人。

raw-image

如果你開始意識到要練習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當你再度受觸發時,你試著先不要慌亂,端詳一下情況並自問:

  • 「現在發生了什麼事?」
  • 「我怎麼了?」
  • 「我以為是什麼情況再度發生了?」
  • 「再看清楚目前狀況,我是否能發現什麼是不再一樣的?」

區分、辨識現實情況和自動化跑出的創傷後反應是不同的,各有原因、過程和所面對的對象。讓自己稍微沉澱,尋找一個讓自己感到安全的空間,調節自己的情緒,只要不緊抓情緒不放,最激烈的情緒觸發時間是九十秒,這段時間讓自己暫時停下來,試著練習不要自動化反應、正念呼吸、不做過度絕對的判斷,待身心頻率較為緩和後,再啟動能照顧好自己的新應對方法,並慢慢學習能安撫內心不安的正確方式。

情緒不停觸發是身心筋疲力竭的來源,情緒觸發就如體內的地雷,在反覆觸發下將使身心元氣大傷。因此「減敏自動化反應」是必要的練習,修復內在自我的安全中心,才能務實、客觀、準確的決策出需要的應對,如此才能真的具有信心和能力來處理、執行及彈性應變。

《擺脫情緒消耗》本書的出版,希望有機會為人們內心未能建立妥善的心智系統、情緒和資訊處理歷程,貢獻一些學理知能,以及實際可行的自我情感滋養方法。由於我從事助人工作超過二十五年,早期是醫療社工師及諮商心理師,到後期近十年是社區型諮商心理師,長期面對人們生活的困難、波折和情緒衝擊,這些工作皆需要頻繁和「情緒」交手、接觸,也要時常動用內部情緒勞動來協助我承接他人的情緒。

除了每日身心會消耗大量的情緒能量,也不斷受社會環境瀰漫的情緒紛擾、糾結所消耗,因此有感於「情緒消耗」這個主題實在是助人者的日常,相信也是各種領域照顧者、服務者、工作者的日常。

正視情緒消耗,而不是一味壓抑有人從情緒消耗的日常裡,逐漸疏離、麻木及冷漠,因為不這樣做,可能很難再繼續生活。有人則在情緒消耗裡,不停惡性循環,每況愈下,不只自己的情緒越來越焦躁不堪(因為過於疲勞),還可能因此產生身心症、身體疾病、機能受損等狀況。

然而,任何情境的情緒消耗都可能是無止境的,畢竟大環境很難調動與改變,需要很多集體的意識覺察,也需要個體或群體間一同合作,願意將愛護生命的人生哲學落實在我們的社會,才有機會挽救和反轉我們日漸耗損的身心健康。

那之前,如何讓發生情緒消耗情況的個人,能為自己增能,賦予自己想要守護身心健康的權利,不僅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意識,還能透過「有意識的覺知」為自己選擇有益的人事物連結,特別在情感能量的運用上,不要什麼都扛在自己身上,也別凡事都說「好」,幫助自己獲得實現生命意義的動力,而不是陷在損失與耗竭的循環中不可自拔,不停陷落,就像陷在流沙裡,只能日日感到快要滅頂般的無力和無奈。

如果,你願意守護自己,學習善用身心能量、終止情緒無意義的消耗,也擺脫過度消耗性的人事物,為自己有益的身心靈擔任起守護的任務,那麼,希望這本書可以成為你前行的夥伴和支持力量,知道自己方向是正確的,讓人生不只是一味耗竭,而是來得及完成一趟豐富、滿足的生命體驗和自我實現之旅。


#讓我陪你一起找回好能量,安頓身心,不再身心俱疲

《擺脫情緒消耗》首刷限量版購買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CE8wEe1

誠品|https://cplink.co/U948Usxz

MOMO|https://cplink.co/Tq0fZ16s

金石堂|https://cplink.co/ROGcA17f

(博客來電子書1/4上市)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4.3K會員
226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2024/10/05
# 蘇絢慧嚴選推薦書籍 有一句話這樣說:「孩子愛父母是天性,而父母愛孩子卻未必。」 珍妮特•麥考迪(Jennette McCurdy)從小做為童星,因參加熱門影集的演出而聞名,然而,她成長過程伴隨諸多創傷、身心巨大的壓力和傷害。而這一切的發生皆因她與母親的矛盾、糾葛羈絆和各種複雜難解的愛恨情怨有
Thumbnail
2024/10/05
# 蘇絢慧嚴選推薦書籍 有一句話這樣說:「孩子愛父母是天性,而父母愛孩子卻未必。」 珍妮特•麥考迪(Jennette McCurdy)從小做為童星,因參加熱門影集的演出而聞名,然而,她成長過程伴隨諸多創傷、身心巨大的壓力和傷害。而這一切的發生皆因她與母親的矛盾、糾葛羈絆和各種複雜難解的愛恨情怨有
Thumbnail
2024/08/24
心理師的工作向來讓人們產生很多想像,像是以為能擁有魔法能力的解決當事人困擾,或是像感應式的不需要當事人說出什麼,就能看透人內心的世界。又或者以為心理師有透視人內心想法的本事,什麼都逃不過心理師的法眼。當然,還有其他投射性的想像;覺得心理師像永不下山的太陽,持續的溫暖照耀⋯⋯
Thumbnail
2024/08/24
心理師的工作向來讓人們產生很多想像,像是以為能擁有魔法能力的解決當事人困擾,或是像感應式的不需要當事人說出什麼,就能看透人內心的世界。又或者以為心理師有透視人內心想法的本事,什麼都逃不過心理師的法眼。當然,還有其他投射性的想像;覺得心理師像永不下山的太陽,持續的溫暖照耀⋯⋯
Thumbnail
2024/08/14
你人生的大地震在何時發生過? 曾經發生人生大海嘯嗎? 是否經歷過人生的暴風雨? 即使,我們非常希望人生「無常」不是真的,期盼生活能安穩不變、永保安康。但事實上,人生有各式各樣意想不到的景況及遭遇,讓人措手不及,無力招架。
Thumbnail
2024/08/14
你人生的大地震在何時發生過? 曾經發生人生大海嘯嗎? 是否經歷過人生的暴風雨? 即使,我們非常希望人生「無常」不是真的,期盼生活能安穩不變、永保安康。但事實上,人生有各式各樣意想不到的景況及遭遇,讓人措手不及,無力招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人生中的種種業障,並提出了有關學習放下的觀點和具體的過程。通過自我探索的過程,加速認識自己並放下內耗。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人生中的種種業障,並提出了有關學習放下的觀點和具體的過程。通過自我探索的過程,加速認識自己並放下內耗。
Thumbnail
學會適當的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尋求幫助。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轉變以及學會尋求心理諮商的過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Thumbnail
學會適當的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尋求幫助。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轉變以及學會尋求心理諮商的過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Thumbnail
對於不愉快的經驗,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要擺脫、去除或希望它趕快過去甚至消失,然而,當你願意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需求時,加上適當的情感釋放,你會得到最大的療癒,因為這種行動會在情感、心理和心靈層面上帶來深刻的轉變和助益 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和處境,有些可能是挑戰性的,有些可能是令人困擾的,當我們
Thumbnail
對於不愉快的經驗,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要擺脫、去除或希望它趕快過去甚至消失,然而,當你願意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需求時,加上適當的情感釋放,你會得到最大的療癒,因為這種行動會在情感、心理和心靈層面上帶來深刻的轉變和助益 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和處境,有些可能是挑戰性的,有些可能是令人困擾的,當我們
Thumbnail
深陷於各種壓力和負面情緒 在這繁忙而充滿挑戰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深陷於各種壓力和負面情緒之中。生活的變數無窮無盡,種種困難可能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然而,正是在這些逆境中,我們需要學會趕走邪惡的思維,並選擇擁抱積極的生活方式。 來自於自卑、恐懼或懷疑 邪惡的思維,它可能是來自於自卑、恐懼或懷疑
Thumbnail
深陷於各種壓力和負面情緒 在這繁忙而充滿挑戰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深陷於各種壓力和負面情緒之中。生活的變數無窮無盡,種種困難可能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然而,正是在這些逆境中,我們需要學會趕走邪惡的思維,並選擇擁抱積極的生活方式。 來自於自卑、恐懼或懷疑 邪惡的思維,它可能是來自於自卑、恐懼或懷疑
Thumbnail
你有壓力嗎?你是否有正確的抒發管道? 現代人常面臨著許多壓力,當壓力過大時就會累積各種情緒,例如:低落、苦悶、憤怒、煩躁、焦慮...…,這些負面情緒除了導致我們無法好好地生活及處理事情,也會引發身體的不適,許多人就因此產生了失眠、胃痛、皮膚過敏、便祕、拉肚子、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等困擾。 有的
Thumbnail
你有壓力嗎?你是否有正確的抒發管道? 現代人常面臨著許多壓力,當壓力過大時就會累積各種情緒,例如:低落、苦悶、憤怒、煩躁、焦慮...…,這些負面情緒除了導致我們無法好好地生活及處理事情,也會引發身體的不適,許多人就因此產生了失眠、胃痛、皮膚過敏、便祕、拉肚子、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等困擾。 有的
Thumbnail
身心和人際的崩潰,大多來自情緒消耗生活在現代,常讓人感到崩潰,每日或多或少都要經歷情緒觸發的過程,像內心被扣了扳機,轟一聲,在胸口炸開一個洞般感到慘烈、苦痛、疼痛。從小到大,我們累積了太多未解決的創傷和失落,讓我們深陷後天習得的無助和無能為力感中⋯
Thumbnail
身心和人際的崩潰,大多來自情緒消耗生活在現代,常讓人感到崩潰,每日或多或少都要經歷情緒觸發的過程,像內心被扣了扳機,轟一聲,在胸口炸開一個洞般感到慘烈、苦痛、疼痛。從小到大,我們累積了太多未解決的創傷和失落,讓我們深陷後天習得的無助和無能為力感中⋯
Thumbnail
靈性成長中,情感面的提升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也是人們必經的歷程。人一生中會經歷過各式各樣的情感,從情感的交流,也能體會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滋味,透過情感的交會,使人生愈加豐富。
Thumbnail
靈性成長中,情感面的提升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也是人們必經的歷程。人一生中會經歷過各式各樣的情感,從情感的交流,也能體會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滋味,透過情感的交會,使人生愈加豐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