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職場小菜鳥,聽到這種話語,或許會激勵自我積極向上,但對於職場老鳥而言,根本是一句( )話(空格請自行發揮填入)。
主管所謂的磨練方式無奇不有,對於小資上班族而言,遇到的"磨練"方式,可能是突然指示你代為出席會議,因為主管不想開會;重要場合要你上台簡報,因為主管不想花時間準備簡報內容或是怯於上台;遇到高難度棘手事項時,要你擬訂解決方案並跟上級說明...,於是基層的部屬除了要完成所屬職責及精進專業技能以外,同時要兼顧口語表達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策略規畫能力,衍然是全方位的職場工作者,然後這個主管要做什麼?蓋章功能?
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學者羅伯特·卡茨(Robert·Katz)提出:管理者必須具備三種技能:概念技能、人際技能及技術技能,敝演釋為如下之意涵。
1.「概念技能」:具備前瞻力、策略與宏觀的思考力,例如系統性整合能力、創新力、邏輯判斷能力。
2.「人際技能」:溝通協調之情緒智商能力。
3.「技術技能」: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
不同層級的主管,應具備的能力程度隨之不同,高階主管著重於「概念技能」,基層主管著重於「技術技能」。良好的職場模式是概念、人際及技術等三方面的技能予以合理的分配,各司其職。然常見的現象是基層人員或基層主管,除了主責職務之專業技術能力以外,被要求需具備高情商的情緒管理能力、邏輯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及專案管理能力,同時要有超前部署的前瞻力與創新思維,並要有預防失敗的風險管理能力,於是乎基層人員具備全方位的職能能力。
馬雲說:員工的離職原因很多,只有兩點最真實:錢,沒給到位;心,委屈。
當具備全方位的職能能力,若是未能取得應有的財務報酬、足以匹配的職位,或是未能被合理的對待時,心生委屈了,於是人員將會流動,另有高就或自立門戶,或許也印證了"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磨練了一身好功夫,讓自己更有底氣與勇氣華麗的轉身,人生景色也翻篇了,也是另一種收穫。
在職場裡,每位員工面對同樣的公司制度及企業文化,感受度因人而異,並且於任職前應已對企業有所認知。而在最切身相關的部門,管理者可謂是部門裡的核心領頭羊,直接影響部門的文化,部門是茶壺裡的風暴,抑是如表面的風平浪靜,考驗著管理者的領導智慧。
接任管理職務的人,多半是經過數年的努力而步上管理階級,這時的主管是以何種心態對待部屬?是媳婦熬成婆的心態?同當年上級給予的"磨練"?或是以過來人的角度,換位思考予以和善相待?
「磨練」意即鍛鍊、考驗,若是對於尚未具備應有能力的人,是正向的難得機會,是自我加值及精進的時機,尤其是含金量高的磨練機會更要主動積極爭取。若是對於已具備應有能力水平,甚至已超越主管能力的員工而言,「磨練」應是一種諷刺,是一種磨練忍耐功力的延長賽,是一個強大自我能量,讓自己隨時可以離開的籌備期。
「這是給你磨練的機會。」也許換個說法應較有說服力,較能些微的打動人心。
「在所有人當中,你最有能力可以勝任。」
「你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完成它。」
「你很棒的,你可以做得很好。」
或許僅是表面搪塞的話,至少聽起來有被肯定及重視的感覺,是積極正向的說法。
管理,是門學問,職權收放之分吋拿捏,考驗著管理者的領導能力與智慧,也許一句話一個念頭的轉變,可能改變他人的思維,成為他人職涯中的重要貴人,他會很感謝當年的磨練。或許數年之後,偶遇昔日的部屬時,對方可以很興奮的跟家人介紹你:
「這位就是一直跟你們說的那位主管,一直很照顧我,我很感謝他。」
當個正能量的貴人,應較令人懷念。
IG:vanessali330
◇圖文|Vanessa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