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的成長與自我療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許多人都說過,陪伴小孩長大,也是療癒自己的成長歷程。


但這療癒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照顧小孩勞力辛苦不說,心理上孩子也尚未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大腦認知,要他們以我們預期理所當然的方式處理情緒和行為,也是不切實際。大人口中所謂的皮,有時候也只不過是符合小孩年齡的階段樣貌罷了。


我在育兒中漸漸發現到,能夠認真去理解兒童發展階段,區分出什麼是真的皮、什麼只是符合年齡區段的狀態,也深知除了年齡,個體有性格氣質差異,孩子可能與父母或手足截然不同,對刺激的反應程度也大不相同,如何觀察、理解、進而給出每個時期適切的引導,這背後有著深深同理與愛。


也是這樣深刻的接納與引導,反過來滋潤了我們內在不被自己所接納的部分,那些曾經被壓抑而沒順利成熟的、因為恐懼而凍結長久的、包裝在成熟外殼下的脆弱,都在我們主動理解與給愛的過程中,被擁進生命裡,整合成更成熟的我。


長大的過程中,社會無形讓我們朝一個模板前進,對情緒的管理、對刺激的反應,都要有某種被期待的樣子,才稱得上是正常。但每個人本來就有不同姿態,從自由出發,引導孩子認識自己,找到好的情緒流動方法,同時也培養對多元可能性的共融,無非是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事。


知道自己不同,也知道別人都不同,尊重亦自重,這是愛的基礎,也是成為一個能好好去愛、也好好被愛的成人所需要的核心。


我很感謝成為一位母親,能讓我學著實踐這樣的智慧。抱著激動大哭的孩子,我好像也抱住了曾經好想激動大哭的自己,對他說出每一句安慰的話,都像在對我自己說。


「我知道。」「沒關係。」「我愛你。」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ina.陽光樹梢🌿的沙龍
59會員
34內容數
我相信每個人都擁有內在的選擇,是這份選擇,帶我們超越眼前現實,創造更貼近自己渴望的真實。這裡將分享讓如同微光般的生活感動,讓我們在生命中看見各種啟動覺察力、轉化力、創造力的可能,一步一步從小行動開始,感受生命擴展的美好。
2024/07/18
《腦筋急轉彎2》裡,所有情緒深深相擁、所有信念交錯遞嬗形成新自我的那一幕,最是深刻烙印在我腦海中。 意識到情緒的主導性,向內探索、認識自己、善用每種情緒的作用而不是被情緒拉著走,那不僅是深刻的覺察力,更是能為生命負起責任的創造力。
Thumbnail
2024/07/18
《腦筋急轉彎2》裡,所有情緒深深相擁、所有信念交錯遞嬗形成新自我的那一幕,最是深刻烙印在我腦海中。 意識到情緒的主導性,向內探索、認識自己、善用每種情緒的作用而不是被情緒拉著走,那不僅是深刻的覺察力,更是能為生命負起責任的創造力。
Thumbnail
2024/06/29
4歲的喬有天從學校回來不發一語許久,老師說下午曾聽他說,最好的朋友對他很兇。我試著詢問他來龍去脈,但他沒有說話、也不願讓我抱抱。 於是我帶著他進房間,營造一個安靜角落,先是跟他說,如果難過,需要哭也沒關係。看他只是眼眶微紅,依然什麼都沒有表達,我想起自己小時的故事,對他說:
Thumbnail
2024/06/29
4歲的喬有天從學校回來不發一語許久,老師說下午曾聽他說,最好的朋友對他很兇。我試著詢問他來龍去脈,但他沒有說話、也不願讓我抱抱。 於是我帶著他進房間,營造一個安靜角落,先是跟他說,如果難過,需要哭也沒關係。看他只是眼眶微紅,依然什麼都沒有表達,我想起自己小時的故事,對他說:
Thumbnail
2024/02/20
有陣子覺得「恭喜發財!」聽起來好像很俗氣,但後來我發覺,這句話把發財當成已完成的狀態來慶祝,就像是我們已經發財、受到恭喜一樣,這背後的精神其實非常符合向宇宙許願的心法:錨定能量在所渴望的狀態,就像已經達到了一樣。
Thumbnail
2024/02/20
有陣子覺得「恭喜發財!」聽起來好像很俗氣,但後來我發覺,這句話把發財當成已完成的狀態來慶祝,就像是我們已經發財、受到恭喜一樣,這背後的精神其實非常符合向宇宙許願的心法:錨定能量在所渴望的狀態,就像已經達到了一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在孩子長大後感到失落和落寞的心情。雖然過去期待孩子長大,但現在卻希望時間能慢下來。作者透過從事一些動作來暫時跳脫這種思緒漩渦。這篇文章描述了許多家庭可能都會面臨的情況,讓讀者感受到共鳴。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在孩子長大後感到失落和落寞的心情。雖然過去期待孩子長大,但現在卻希望時間能慢下來。作者透過從事一些動作來暫時跳脫這種思緒漩渦。這篇文章描述了許多家庭可能都會面臨的情況,讓讀者感受到共鳴。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我與小孩的關係 其實這個議題換言之也是象徵與內在小孩和解,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是顯化我們的內在。 與其說跟小孩的關係,倒不如是跟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 常常我們忽略自己的聲音也就忽略了內在小孩,或甚至是知道但把自己的內在鎖起來。 我們的內在小孩反應都極其的脆弱與受傷,滿身傷痕
Thumbnail
我與小孩的關係 其實這個議題換言之也是象徵與內在小孩和解,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是顯化我們的內在。 與其說跟小孩的關係,倒不如是跟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 常常我們忽略自己的聲音也就忽略了內在小孩,或甚至是知道但把自己的內在鎖起來。 我們的內在小孩反應都極其的脆弱與受傷,滿身傷痕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自己的重要性,如何從愛自己中學會愛人。分享了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觀察,以及對於讓孩子學習愛自己和愛人的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自己的重要性,如何從愛自己中學會愛人。分享了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觀察,以及對於讓孩子學習愛自己和愛人的方式。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善待孩子,就是變相的在善待自己
Thumbnail
善待孩子,就是變相的在善待自己
Thumbnail
童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美好的時光;所以作為家長,我們總會費盡心思為小朋友打造充滿童趣的兒童房,不僅是希望給孩子一個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也希望給予孩子專屬的快樂時光。但是小孩房很多時候卻成為一種成爸媽的「主觀意識」,不自覺的會停留在「可愛」當中,忽略小朋友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的需求是不同的...
Thumbnail
童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美好的時光;所以作為家長,我們總會費盡心思為小朋友打造充滿童趣的兒童房,不僅是希望給孩子一個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也希望給予孩子專屬的快樂時光。但是小孩房很多時候卻成為一種成爸媽的「主觀意識」,不自覺的會停留在「可愛」當中,忽略小朋友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的需求是不同的...
Thumbnail
許多人都說過,陪伴小孩長大,也是療癒自己的成長歷程。但這療癒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照顧小孩勞力辛苦不說,心理上孩子也尚未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大腦認知。
Thumbnail
許多人都說過,陪伴小孩長大,也是療癒自己的成長歷程。但這療癒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照顧小孩勞力辛苦不說,心理上孩子也尚未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大腦認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