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賭注與全書--論字母會作為一本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說到字母會,首先會想到什麼?譬如啟蒙時代的沙龍?譬如十九世紀末於斯曼、莫泊桑於左拉家裡聚會所寫出的《梅旦夜談(La soirée de Médan)》?抑或二十世紀初的超現實主義聚會與實驗?三零年代巴塔耶、萊西斯(M. Leiris)與蓋伊瓦(R. Caillois)的「社會學苑(Collège de Sociologie)」?還是四五零年代在花神與雙叟咖啡的存在主義?或是法國新小說運動時的眾神聚會?六零七零年代的法國哲學與人文科學的大爆炸(傅柯、德勒茲、阿圖塞、德希達、羅蘭巴特....)?

當然以整個計畫而言,思想的核心環繞在「六零年代代表的法國哲學」。然而在形式上,字母會兩個月一次的定期聚會接近左拉的聚會(但左拉他們只出了一本集子,字母會打算出二十六本);而在思想與實踐上,竟有些像是「社會學苑」:那群三零年代的歐洲作家與哲學家們受到涂爾幹社會學的影響,試圖用社會學理論談論世界;而「字母會」的小說家們,平心而論,本身皆與法國當代哲學甚少關聯,卻在字母思想遊牧者楊凱麟的刺激下,被一個一個陌生化的概念(或說將本身已陌生的概念再度陌生化並再以陌生的方式拋出),然後連續(要進行二十六次)又間斷地(因為每一次的書寫都成異境探險,以異己之身體重新啟動)高強度調動超過自己經驗的超經驗,完成一篇一篇的短篇小說。

在進行了五年後,由衛城出版社奇蹟般的出手,在實體與虛擬的空間裡以小博物館的方式策展(博物館的隱喻,不也與圖書館一樣,是創作者最好的隱喻宇宙?),於二零一七年搶劫我們的眼珠,攻佔我們的腦葉皺摺,拉扯揉搓我們的神經元。乍看起完整的且完美的陳列,包括一致的書封、每個人的專刊、豐富的講座還有臉書上的迴響,實在難以想像「字母會」一路走來的坎坷:最早構想的專刊形式、前期在《短篇小說》的寄生狀態(且不明原因,這群作家的作品可以如此無人注意)、《短篇小說》結束後自費出版兩期、或是五年來每個人逢遭的各種考驗(尤其是駱以軍長訴說的身體病痛,或身為台灣創作者的嚴苛處境)、以及原來構想的邀請每期的客座作家參與並不順利。然而,除了以一個一個包含巨大可能性的詞條「施虐」這些創作者的哲學家楊凱麟,後來還有學成歸國的潘怡帆加入,為每篇小說統評,讓字母會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宇宙;兼以黃崇凱的中途加入與重頭趕上,讓字母會的成員名單添了生力軍。使得這一切的崎嶇路徑,像是特意安排。如同艾呂雅所說的:「沒有偶然,只有註定的相遇。」

我們應該將楊凱麟的字母視作「戰爭機器」。意思是,每次的「一期一會」所造成的,遠非思想與創作質性的匯聚。儘管這群人的友誼以及漫長孤獨寫作中難得的溫暖切磋,實質上,本先的差異,在字母會的實踐中,只能更加的差異。差異的差異化,而且以總動員方式擾亂。因而,字母會的最大公約數很可能只是在一開始的對於出題者楊凱麟的專注思考,繫著這一切運作下來的「基礎」則是杜絕同質性的發生。並且是以「絕境求生」的模式,耗盡創作者最珍貴的資源(駱以軍的「挖空礦山論」),一再讓自己從自己當中再出生與蛻變的方式,非常自動地自行差異與相處差異化,作者必須讓自己成為自己的自動化差異的地獄機器。無論多麼有意為之的思考與實踐書寫,字母會成員包括楊凱麟與評論者潘怡帆,都不自主地「岔」出去,直到主體成為迷宮。必須重複地「不能重複」,另類的永劫回歸,勢必在每一次的岔路中走向不同的可能,並再度讓自我主體迷宮更加複雜。

所以這攸關的仍然是遊戲與賭注的關係。遵守遊戲規則是為了能夠翻轉遊戲規則,因為翻轉亦是此遊戲的本質,是這個遊戲的唯一道德。他們不僅順著遊戲規則而下注。他們也相對地以下注去改變遊戲規則,而再度因這被改變的動態進行下一輪遊戲,要求付出更多或更特異的賭注。尤其是未曾擁有的、不可能擁有的、不應該擁有的賭注。最大的賭注,或許是駱以軍所說的,他們各自付出創作者的黃金歲月,賭在一個無法輕易脫身的,也不保證成果與注意也超高風險及折損的計畫上。

字母會本身即是眾多的矛盾:

極端地遠離自身,同時像是自由落體般墜地的速度迫近更裡頭的自己。閱讀間彷彿看著一次一次地,作者們縱身一躍欲展翅高飛,立即無盡墜下,試圖探索自己的文學能否承受得了這賭博式的自我交付;看似結盟,實際上一切的相遇像是彈珠台上一個個迸射的鋼珠、或撞球檯上五顏六色的圓球,一個動作,如鋼珠彈射,或是用球竿衝擊母球(如同楊凱麟的詞語?)撞散子球。彷彿珠子或球體間的相遇是為了能夠彼此四散。一個個的單子沒有窗戶;貌似最為前衛的詆毀一切傳統的「實驗」,但可能是當代創作當作最為回歸文學創作本心,像鮭魚冒死洄泳只為了誕生那「未來之書」的文學運動(在這沒有運動的時代);雖然明白寫著華文最大的可能性,但是眾人卻像默契似地隱隱展演著「不可能性」。於是字母會的小說攤開,是可能性的種種不可能,以及不可能性的種種可能。


或者,你可以忘記一切,不管那些字母與哲學(但坦白說你讀過就忘不掉),甚至也忘了作者們的名字。如果他們主張文學不能劃歸文學史,甚至某種程度要去文學史,我們得以認真將他們硬生生抽出(從我們習慣性的框架中)。然後也許會發現這一切會聚攏在文學所是及其所不是之處,因為真正讓文學可以自由,配得上文學之名的,在於文學能是其所是也同時能是其所不是,文學是文學本身的在場與缺席,存活與死亡。

寫作真正的價值在於準備寫作,例如普魯斯特寫出七大冊的《追憶似水年華》只終將於末尾讓敘事者準備好當一個作家,或是羅蘭巴特兩年的「小說的準備」課程只談論小說準備而非內容。那麼,第一個字母「未來(Avenir)」的安排就不會是偶然。真正的意涵也許是,身為讀者,也必須準備將目光投向未來不可知之處,自我的末境與末境的自我,在未到來的時刻的相遇。透過閱讀,差異出差異地閱讀,將閱讀事件化,讓閱讀的事件肉身化,最終我們相遇,並不在於與作者們作為的個體甚至話語或思想,而是我們終將可能相遇在這一連串層層交疊混合又歧出增生滋長爆裂的,一本書裡。

是以,作為一名讀者,包括評論者如我,必須要參與遊戲。最低限而言,閱讀起字母會,不是在閱讀一連串的知名作者、也不是一篇一篇的短篇小說、不是一本本的文學雜誌、不是二十六本書(包括眾作者的短篇小說、楊凱麟的詞條與潘怡帆的評論),如果無法當作一座圖書館,至少當作當代文學可能性(與不可能性)的百科全書。但最好的話,可以當作一本「全書」,馬拉美盡全力投入去想像的。如果「書」是文明的集體神話(羅蘭巴特語),自當懷著最大最瘋狂的熱情去想像。猶如馬拉美留下來兩百多頁僅僅「談論『書』」的手稿,以及花費大量時間舉辦朗讀會散播,我們可以想見,「字母會」不單是最後將看見的二十六本書、六本專刊,包括所有的講座與關於字母會的評論,最大的可能性是把這一切想進一本「(全)書」裡。它構成「一種精神爆發(書以外再無爆發),它是一種純作品(直到瘋狂的界線)」。

如此,我們才可能達到真正的閱讀,與寫作交織無法分離的同時發生與同時互相取消的閱讀。然後,書評,也不再必要。因為早就發生在每個寫作(尚未)誕生之時,(尚未)誕生之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ocus Solus:朱嘉漢的文學沙龍
25會員
52內容數
本空間收藏朱嘉漢過去累積的短文與評論。 全文開放。若有意願,可小額贊助。
2025/02/12
閱讀楊双子的《臺灣漫遊錄》,最好的建議,是依循小說的「敘事者我-青山千鶴子」所說的:「小說是小說,我是我。」 將小說當作小說讀,就是最好的讀法。 撇開其餘的資訊,拿起《臺灣漫遊錄》閱讀,其中的「小說性」不但沒有沖淡,反倒看到相當純粹的虛構性。即便你一度懷疑或相信真有青山千鶴子的存在,此書的主
2025/02/12
閱讀楊双子的《臺灣漫遊錄》,最好的建議,是依循小說的「敘事者我-青山千鶴子」所說的:「小說是小說,我是我。」 將小說當作小說讀,就是最好的讀法。 撇開其餘的資訊,拿起《臺灣漫遊錄》閱讀,其中的「小說性」不但沒有沖淡,反倒看到相當純粹的虛構性。即便你一度懷疑或相信真有青山千鶴子的存在,此書的主
2025/02/11
當你走進蒙帕納斯墓園尋找涂爾幹安葬之地時,你將會踏入墓園裡的猶太區,也許,在你發現那並不起眼的墓碑前,已數度看見諸多墓碑上刻著Dreyfus這個姓。請不要意外涂爾幹的孤單,或疑問為何他身旁看不到與他同姓的親人,他死後身旁所真正陪伴的,正是其妻露易絲‧德雷福斯(Louise Dreyfus
Thumbnail
2025/02/11
當你走進蒙帕納斯墓園尋找涂爾幹安葬之地時,你將會踏入墓園裡的猶太區,也許,在你發現那並不起眼的墓碑前,已數度看見諸多墓碑上刻著Dreyfus這個姓。請不要意外涂爾幹的孤單,或疑問為何他身旁看不到與他同姓的親人,他死後身旁所真正陪伴的,正是其妻露易絲‧德雷福斯(Louise Dreyfus
Thumbnail
2024/01/23
1. 兩千年,創作生活史前史 關於個人文學年代的劃分,十年為期,恰好都標誌著我的重要時期。 兩千零一年,剛滿十八歲,進入大學,一頭栽進文學。 那時候總想走得更純粹一些,於是朝這方面打造自己。反正相較早熟的、超齡的、天才的、有多項才藝的同學們,我擁有的只是堅不可破的孤獨,以及絕對的純粹。至少,我
2024/01/23
1. 兩千年,創作生活史前史 關於個人文學年代的劃分,十年為期,恰好都標誌著我的重要時期。 兩千零一年,剛滿十八歲,進入大學,一頭栽進文學。 那時候總想走得更純粹一些,於是朝這方面打造自己。反正相較早熟的、超齡的、天才的、有多項才藝的同學們,我擁有的只是堅不可破的孤獨,以及絕對的純粹。至少,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這部小說是我第一本「歷史小說」。 實際上很多討論者會認為這是一本「推理小說」,也是「哲學小說」。
Thumbnail
這部小說是我第一本「歷史小說」。 實際上很多討論者會認為這是一本「推理小說」,也是「哲學小說」。
Thumbnail
相比目前繁體書上常見的「瘋狂的中世紀」、「黑暗的中世紀」等介紹,本書採取一種樸實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爬梳中世紀的發展。作者丹・瓊斯非常擅於「比喻」,將中世紀發生的事情進行現代化的說明。
Thumbnail
相比目前繁體書上常見的「瘋狂的中世紀」、「黑暗的中世紀」等介紹,本書採取一種樸實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爬梳中世紀的發展。作者丹・瓊斯非常擅於「比喻」,將中世紀發生的事情進行現代化的說明。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二 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向外擴張,歐洲中心主義亦邁向一個高峰。 在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Zeitgeist) 瀰漫歐洲大陸的此刻,歐洲的語言學家開始主導有關語言的論述﹕為世界語言做分類﹑為世界語言建立系譜﹑做世界語言的語法比較等。 如果我們用「壟斷」一語來描述這個時代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二 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向外擴張,歐洲中心主義亦邁向一個高峰。 在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Zeitgeist) 瀰漫歐洲大陸的此刻,歐洲的語言學家開始主導有關語言的論述﹕為世界語言做分類﹑為世界語言建立系譜﹑做世界語言的語法比較等。 如果我們用「壟斷」一語來描述這個時代
Thumbnail
01 馬爾巴赫德國文學檔案館目前舉辦的展覽向我們介紹了工具的歷史與發展,展出包括文學和學術卡片盒等相關形式。 02 該展覽展示了數十萬張卡片的卡片盒,其中一張卡片可能就是「卡片盒展覽」的一部分。 03 馬爾巴赫德國文學檔案館的展覽剛開始不久,可能展出了社會學家尼克拉斯·盧曼的卡片盒中的一張卡片,
Thumbnail
01 馬爾巴赫德國文學檔案館目前舉辦的展覽向我們介紹了工具的歷史與發展,展出包括文學和學術卡片盒等相關形式。 02 該展覽展示了數十萬張卡片的卡片盒,其中一張卡片可能就是「卡片盒展覽」的一部分。 03 馬爾巴赫德國文學檔案館的展覽剛開始不久,可能展出了社會學家尼克拉斯·盧曼的卡片盒中的一張卡片,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作者: 中山茂 譯者: 楊家昌 出版社:創意市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10/30
Thumbnail
作者: 中山茂 譯者: 楊家昌 出版社:創意市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10/30
Thumbnail
  《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又名「事物的秩序」,副標題為「人文科學考古學」,出版於1966年。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從16世紀至19世紀詞與物
Thumbnail
  《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又名「事物的秩序」,副標題為「人文科學考古學」,出版於1966年。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從16世紀至19世紀詞與物
Thumbnail
《辭海》上架之際,雖然文化大革命已成過去,但貫穿《辭海》的內文,還是沿襲文革那一套紅得很的意識形態詞彙。透過版本比較,或者能一窺時代輪廓,觀察在洪流中,我們曾經如何行正路或走歪途。
Thumbnail
《辭海》上架之際,雖然文化大革命已成過去,但貫穿《辭海》的內文,還是沿襲文革那一套紅得很的意識形態詞彙。透過版本比較,或者能一窺時代輪廓,觀察在洪流中,我們曾經如何行正路或走歪途。
Thumbnail
薩依德的《文化與帝國主義》,是一本細膩的蒐集、解讀許多資料的著作,對於「文化」與「政治」的關係,以及從十八世紀「小說興起」時代持續到現代的「帝國主義」的構造,帶來了非常豐富的啟發。
Thumbnail
薩依德的《文化與帝國主義》,是一本細膩的蒐集、解讀許多資料的著作,對於「文化」與「政治」的關係,以及從十八世紀「小說興起」時代持續到現代的「帝國主義」的構造,帶來了非常豐富的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